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宁夏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李拜石 页数:246 字数:200000
前言
我和拜石曾是同事,早知道她写文章,她从来没让我看过,偶尔议及时,她总是最得很羞涩,而且不像是假意自谦,我也没有主动找来一读,似乎没那个必要,相信人是更好的文章,睹其人,也就相当于咏其文了。 转眼几年过去了.我调离了原来的学校.拜石也做了妈妈、读了研、出了国,经历了很多我不了解的事情,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要出一本书,问我是否愿意写一则序?我先是答虚,然后饱含兴趣地把集内的文章看了一遍,这才吃惊地发现,咏其文,反而对其人感到相当陌生了。因为,她的文章,无论早期的,还是近期的,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承认,我上了她“羞涩”的当了,她的文章,其实是值得她骄傲一些的。这又反衬了一个道理,懂得羞涩的人,其实恰是知道根底的那种人! 我从个人的角度,把集内的诗文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她毕业早期的文章,数量不多,但文风秀逸,有孩子气、少女气、学生气,没有常见的装模作样,而是本色自然,轻盈可爱。另一类,是她婚后及出国期间写的,是主要的内容,这部分首先让我知道她这几年都干什么了,其次则是让我吃惊,她对事物有过人的体察和精细的表述,而且不费力,不掉书袋,不故作深沉!别人可能会抓住大书特写的东西,在她手下,则是顺嘴说出,保留了一贯的清新和亲切。第三类是诗,由于我一向看重诗,认为并不是人人能写诗的,诗是反逻辑的,又不能是混乱浑浊的;足需要才情的,又不能仅有才情;是尖锐的,又是宽厚的。而鼠我从来不知道拜石写诗,所以我是用挑剔的眼光读这些诗的,想不到她的诗比她的散文还好,看到后来倒遗憾她写诗的态度过于散淡了。 我随意挑出如下一些诗句: 我们是糖,甜到了哀伤。 蜷缩在蓬蓬的大棉被里, 指尖渐渐温暖。 想象着又一个早晨。 推开窗,会是倾城的暖时光。 做不了唯一,就转身。 转身相背,各安天涯。 我故意把你丢失在了路上, 却不能丢失一些与你有关的记忆…… 恕不多言。 谨为序。
内容概要
一程山水,行了一段段路,沿途的风景打马看过:想着一些些人,尘封的旧事小心收藏。
虽说英语差点儿,咱也没把自己丟了不是!
俺开始了时髦的留学生活哦.就是买菜做饭认公交拾破烂啊!
草根留学生活的另类体验。
作者简介
李拜石,天蝎座女子,做过电台DJ,现在教书。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眉目清浅,时常微笑,暗自孤独,向往温暖,想要内心无比强大。懒散,任性,败家,骄傲,自卑,偏执,虚妄,落寞,决绝,小颓,贪吃,恋旧。喜欢行走,喜欢阳光,喜欢无所事事。喜欢凉薄的文字,喜欢幽怨或狂热的音乐,喜欢好心或好看的男男女女……这世界如何喧扰与我无关,只是想陪着我的男人带着我的孩子牵着我的狗在暖风的夜里看月朗星稀。也有高远的人生理想:能多生几个孩子,能有自己的咖啡馆。
书籍目录
题记
序 陈继明
异域生活麻辣烫
再回首时已经年
初到渥村之采购
捡破烂啊捡破烂
有成就感的一天
不靠谱
美好的一天
菜市场
雪国农家乐
找乐
迷失在10124
白忙活
我们是一家人
公交轶事
吃饱不想家
渥村冬季的热闹周
夜晚的悲剧故事
不是电视剧
来来往往,平淡生活
NAC的新春音乐会
甜蜜的枫糖周末
沸腾的冰球周末
潮
纯白想念
面申美签记录
Baby Shower
另一种情感
遇见, “悲剧”及其他
生活变奏曲
伤城漓欢碎碎忠
一月迷途.离歌惆怅
二月微醺,月夜辗转
三月春寒.散梦荒芜
四月闲语,暮霭深沉
五月流光.风语呢喃
六月暖阳.光年氤氲
七月盛夏,一地荼藤
八月未央,路过缱绻
九月霏微,意凉荏苒
十月陨萍,晴雨潇湘
绵绵冬曰,暗影迷迭
匆匆岁末,时光逶迤
只道是寻常
华年似水
写在七年的纪念日
过好些就会好过些
阳光很暖,时光很凉
……
梦里犹恋归途暖
鲜衣怒马且醉行
后记:离开的成长
章节摘录
渥太华时间2010年1月1日1点20分,我降落在渥太华机场。新年,新的开始。一个对我来说,全新的地方。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31日下午18点50分,我从首都机场起飞,在过去一年的最后-一天,我离开自己的国自己的家。 要在这个第一眼望上去白雪皑皑的美丽城市度过我的2010了。去年,今年?觉得很神奇很好玩,而我的生活,不总是和好玩儿紧密相连么?当然,如今又多了如许的不舍。 办好了所有的手续,临上飞机前一天,竟会哭r大半夜,早上一睁眼睛又开始哭。我常常是没有心的人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舍_不得放不下。宝爹被我哭得没了主张,一会儿哄我一会儿说干脆不去了咱回家吧。 仅仅是一个贪玩的理由而已,不晓得自已干什么要扔下家扔下孩子飞到大洋那个未知的彼岸去。这个时侯才有了这一点点的悔意和如潮的思念,反应是不是太慢了一点? 在人潮涌动的T3航站楼,场面真是壮观,大多是要留学的孩子,每个学生后面都是两三个亲友团陪同,排好长的队啊。如果我一个人从这里离开还真是会有些发慌心酸呢。因为人太多,机场工作人员用围栏围了,只许本人推着行李自己办理,我就那么一圈一圈地走过围栏推向办理台,宝爹站在外面,定定地望着我。 在我回答问题查验证件低头要把大箱子拎到传送带上时,一双有力的手伸过来,我抬头惊喜地发现宝爹不知想什么法子进来站在旁边帮我的。他是那么守规矩的人,怎么可以闯进来呢? 办完了登机手续,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在星阳舫找个安静的位置坐下来吃饭。这离别前属于我们的短短的两小时……好想时间就在这一刻,停下来。 终于从E口离开的时候,都不敢回头,可我知道背后那双望着我的眼睛,是给我幸福的支持的,虽然成串的眼泪又不争气地往下滚,但离开家时,我的心,是踏实而安慰的。 下铺兄弟郝思嘉简直神人啊!她怎么晓得我没出息,发信说拜托!开心点儿啊!不是生离死别这只是度假而已。我就拼了命也这么想。 当飞机越过太平洋的时候,海平面看上去很宁静又壮观,大块的只是三种颜色,青灰色的海平面和澄澈的蓝色天空中闻夹着一圈阳光暖暖的橘红。我的心也由紧缩开始慢慢舒展开来。 大概真是因为成年人的心已经比较老了啊。虽说是第一次出境,可一点激动的心情都没有,脑子空空的,只是想着家里的每一个人,猜测空乘会送什么吃的来。不停地喝水,每一样吃的都不曾落下,大口大口地,我想我非得用食物填充空落落的心。 看了两部电影,昏沉沉地,就到了多伦多机场,又开始有点紧张,担心转机搞不清,担心行李会丢。在机上填了海关申报表,下了飞机用那蹩脚的英语被三指两使的,转来转去又办了入境手续。完事儿再赶去取行李,在取行李处竟然又碰到了旁边坐的那个到加拿大读博士后的小伙子,他帮我投币推了行李车又帮我拎出来安放好我那两个沉重的大箱子。在这样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得到一个陌生人的帮助,温暖感似乎又比在国内成倍增加。他自己也推了三个大箱子,问我还需要什么帮助,我说不用了让他赶快走吧,我也赶快去找转机的地方了。 问了几个人好像我用英语还是有点说不清,就想还是打个电话吧。兑换了一元的硬币可捣鼓半天也不大会打那个投币电话,还是旁边一个黄皮肤但讲英文的女孩子让我用她的手机打一下。小娟的姐姐不在机场,但她在电话飘给我描绘了找转机的地儿,大概差不多。挂了电话又有个老太太热情地把我领到直梯口。 P3-4
后记
我所知道的拜石同学,似乎大部分的时间总是在行走。新作《彼岸小时光》记录的正是她国外游学的足迹和点滴心得。 在书中,我读到这样的句子:“…个懒散的笨女人,一直被太多的爱包围着。跑到园外,没人伺候,才开始成长……”不禁让人会心一笑——这个女人虽然笨,但笨得透明,笨得可爱。 书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不是醉人的美景,也不是新鲜的异域风情,而是离家时的揪心痛楚,思乡的淡淡愁绪,家人团聚时的满满幸福……有了爱,一一切才丰盈起来,充实起来,甜蜜起来。这些绵密的文字让我相信,因为这一次长久的离别,拜石一定收获了内心的成长,这成长,也许正是关于离开的某种心得。 我们生活的小城,偏居西北一隅,相比外界的精彩,这里显得有些乏味:我们的生活,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渐渐失去了光华;我们的精神,被现实桎梏,得不到舒展;心灵,等待着一种遥远的呼唤……这一切都给了我们离开的理由。 于是,带着奠名的渴望远远地离开,仿佛是一种逃避,又像是一种寻找,我们上路了。行走中,我们积淀属于自己的过往,那些只有自己能读懂的小小悲欢、淡淡惆帐和浓浓相思,给离家的寂寞时光增添了一种别样的色彩。游走中,我们离现实远了,离梦想近了,离家乡远了,离自己近了…… 在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中,有一个忧郁的小王子,他住在一个比房子大不了多少的星球上。一天,小王子旅行到别的星球,发现了一个花园,里面有5000朵玫瑰,这让他非常沮丧。因为在他的星球上,唯一的一朵玫瑰花正是他心中的最爱。尽管这朵花娇气、虚荣、敏感又多疑,小王子还是耐心地为她浇水、除虫,呵护备至。当他看到满园的玫瑰,掩饰不住内心的失望。但后来,他对花园里的玫瑰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对我来说,我的那朵玫瑰花是独。无二的,因为她是我浇灌的,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有时我聆听着她的沉默……” 在此,离开使小王子获得了一个机会,对自已的选择进行思考。一件事、一场际遇、一个人、一个地方,于我们到底有何意义?说到底,是因为我们为之付出了时间,牵涉了精力,投入了情感,这一切才和我们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与众不同,意义非凡。 离开,才知情深;失去,方知不舍。人生就是如此。比起异域那些让人流连、感叹的美景,彼岸的家和亲人显得分外珍贵;而回到家,遥远国度就成了彼岸,在那里的生活点滴、一次邂逅、一段困境、一个细节,让某个城市、某个名字、某张面孔永久地留在了记忆里。不断让人记起,或思念。于是,彼岸就成了记忆的又一个故乡。 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获得和失去的过程,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和时间,和记忆,和自我上演着分分合合的剧情,在身边的常常被遗忘,远去的却日渐清晰,刻骨铭心。当下的苦痛也许成了日后的甜蜜回忆,期待的时刻到头来竟是索然无味的片段…… 离开的日子里,抬头看天,凝神思索,仿佛在远远的地方打量自己的生活,打量自己的内心,一时间,竟有些陌生。但陌生也许正透露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所以,离开是为了证实,我们手里握着的是不是最应当珍惜的。真正到了确定的那一天,我们终于可以安于当下,安事时光。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幸福吧。
编辑推荐
在雪花纷飞的时节离家,不是第一次,却是走得最远的一次。带着满满当当的爱与牵挂,中国——加拿大,独自飞过太平洋。李拜石编著的《彼岸小时光》是作者在加国留学期间的一些旅游散文和随笔,记录了生活和学习的一些趣事,感情真挚,充满幽默和现代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