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的印度文学文化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作者:姜景奎,郭童 编  页数:3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元2010年——是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安武先生的八十寿辰。作为先生的学生,为了表达对先生的崇敬、祝贺和感激,我们决定出一本论文集,名《多维视野中的印度文学文化——刘安武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摆在读者面前的便是这部集子。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首先,这本论文集中的第一篇文章《时间只有前后没有左右》是一篇较全面介绍刘安武先生科研成就的文章,其中也有身为学生对先生的纪念和回忆。其作者姜景奎长期与先生相处,20多年来一直得到先生在各个方面的指导和栽培。因此,该文对了解先生的道德和文章都有帮助。论文集中还编有一个“附录”,是先生的简单履历和先生几十年来的著述目录。其次,这里的“先生的学生”是概言之,其中有先生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内访问学者和本科生,有先生的同道学弟,还有先生的学生。再次,秉先生之意,我们没有在较大范围内宣传,所以许多同道学人——包括先生的亲授弟子——因为种种原因,并不知道这件事,也便没有提供文章。在为此表示歉意的同时,我们相信,没有提交文章的这些先生的学生们和我们一样对先生抱有深深的敬意,和我们一样在内心深处为先生祝福。

书籍目录

前言时间只有前后没有左右(代序)上篇我钦佩景仰的兄长——刘安武先生海内印地语文学研究第一人——刘安武先生刘安武与普列姆昌德研译心中的形象过年刘安武先生印象诗苑撷英——论印度两大史诗中的民主思想萌芽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回忆中的感念刘安武先生与泰戈尔学学问与品格我与先生的第一次相遇刘安武先生印象记我所认识的刘安武先生下篇罗摩戏剧与东南亚民族表演艺术《园丁集》浅析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石论乌尔都语中世纪文学分期问题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印地语“贱民文学”概述中印传统文学特质宏观比较泰戈尔与浪漫主义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搅长河为酥酪”释义阿格叶耶长篇小说中两性关系透视“苏多”谫论印度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描写克里山·钱达尔的人道主义创作观萌芽于印度文学土壤的尼泊尔文学创作印度佛教衰落后尼泊尔佛教发展的原因印度英语文学概论个性的显现创作的隐喻《戈丹》中玛尔蒂形象分析印度比较诗学发展脉络及其中国参照浅析曼奴·彭达利在小说《班迪》中的叙事策略戈拉: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精神探索者神话与认同:对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新佛教运动研究的再思附录

章节摘录

  1950年代,是普列姆昌德作品在中国翻译介绍的第一阶段,也是由转译走向从原文直接翻译的阶段,反映了我国印地语翻译的发展水平。  1980年代,是普列姆昌德作品汉译的第二阶段,除了个别作品之外,全部从印地语原文译出,反映了印地语翻译在中国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翻译出版的具体情况如下:  1980年,《舞台》(即《战场》,长篇小说),广东人民出版社,译者庄重(马盂刚、徐晓阳、孙宝刚、吴达审等人之笔名)。  1982年,《新婚》(短篇小说集),贵州人民出版社,刘安武译。  1983年,《如意树》(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刘安武译。  《仁爱道院》(即《博爱新村》,长篇小说节译),新华出版社,译者周志宽、韩朝炯、雷东平。  《一串项链》(长篇小说,即《贪污》),山西人民出版社,庄重译。  1984年,《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安武编选,刘安武等23人译。共收小说41篇,含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选》中的所有作品。  1985年,《割草的女人》(短篇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刘安武译。  1986年,《仁爱院》(全文),上海译文出版社,周志宽、韩朝炯、雷东平译。  1987年,《普列姆昌德论文学》,漓江出版社,唐仁虎、刘安武译。  《罗摩的故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殷洪元译。  1989年,《普列姆昌德传》(即《拿枪的战士》),阿姆利德·拉耶著,王小丹、薛克翘译。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多维视野中的印度文学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