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7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亨利·基辛格 页数:778 字数:650000 译者:顾淑馨,林添贵
Tag标签:无
前言
一对于任何卷入现代国际关系的国家而言,对外事务在和平时期关乎利益的增减,而在战争时期则直接意味着生存与灭亡。套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老话“兵者,国之大事”,我们现在可以说“外交,国之大事也”。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今天的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不断扩展的世界经济体系、与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的国际社会融为一体,中国内部的变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
内容概要
《大外交》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同时,体现了那些对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各国领袖,罗斯社斯大林,丘吉尔、戴高乐、尼克松、毛泽东、周恩来、里根、戈尔巴乔夫等政治家的风采。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美国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与越南人黎德寿一同为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原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并在水门事件之后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此职(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并在1972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会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国的开放和新的战略性的反苏中美联盟的形成。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论中国》、《大外交》、《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
第四章 欧洲协调
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
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第七章 步向毁灭德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惑
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第十四章 苏德协议
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
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
第十七章 冷战开始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德成功与苦痛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斐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共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析林危机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第三十一章 关于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谢
章节摘录
法国在东欧找不到大国为奥援,便想壮大新成立的国家,以制造德国腹背受敌的假相。法国支持东欧新兴国家,向德国或匈牙利所剩的版图攫取更多领土。这些国家显然有其吸引法国误以为它们可制衡德国的可取之处。但它们绝无可能取代过去奥地利及俄罗斯所处的地位。它们都太弱,又陷于内部纷扰与彼此敌对而无法自拔。它们的东面环伺着革命后的俄罗斯,也正为其领土损失而喧嚷不已。一旦俄罗斯恢复实力,它对这些小国家的威胁性不下于德国。 于是欧洲的稳定全恃于法国。先前是结合了美、英、法、俄的力量才使德国投降。如今这四国当中,美国再度倾向于孤立主义,俄国由于其革命及所谓的东欧诸小国“防疫(cordon sanitaire)”妨碍其向法国施援,而与欧洲相隔绝。法国为维护和平便需扮演全欧的警察。然而法国不仅没有采取如此干预性政策的意图与实力,而且就算有意这么做,也会发现自己孤单无援,被英美两国所遗弃。 不过,凡尔赛和约最危险的弱点是心理上的。维也纳会议所建立的国际秩序,有符合均势要求的保守势力团结原则为后盾,而实际上最有能力维持维也纳和解的各大国,都认为和约内容很公平。但凡尔赛和约却注定短命,因其标榜的价值观与执行和约所需的诱因相互冲突:有能力维护和约的国家大多认为其内容在某一方面有欠公平。 一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之处在于,作战的目的是为遏阻德国势力兴起及可能称霸欧洲,且民意曾高涨到难以建立与敌人和解的和平。然而到最后,威尔逊的原则却使盟国无法达到能够压制德国的和平,各也不认为和约很公正。根据抽象原则执行外交政策的代价,便是无法处理个别案例的特殊情况。由于集会于凡尔赛的各国领袖,既不愿意根据战胜国必然有的权利,也不肯依照均势原则对各国实力的评估,来削弱德国实力,他们便只有将要求德国裁军解释为各国全面裁军的第一步,将要求赔偿解释为对战争本身的补偿。 盟国如此解释要求德国裁军的理由,是破坏了维持和约所需要的心理准备。因为从一开始,德国便可因此抗议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并要求重新武装或其他国家也裁军到与它相同的水准,而德国也的确如此抗议。在裁军过程中,凡尔赛和约的相关条款反令战胜国自觉理亏。在每次裁军会议上,德国一定采取理直气壮的高姿态,通常英国会表示支持。但法国若同意在裁军上对德国一视同仁,那想要护卫东欧各国的独立便不可能。因此和约中的裁军条款势必导致不是法国就是德国必须裁军。而不论是哪一种情形,法国均不具备足够的力量保卫东欧,最后甚至是自身难保。 同样的,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而在捷克境内又有一大群德裔少数民族,波兰境内也有一支人数较少的德裔少数民族,这些都违反民族自决原则。所以德国追求民族统一的运动有凡尔赛和约基本原则为后盾,更增添民主国家的罪恶感。 造成最大心理负担的是和约的第231条,通称的战争罪( War Guilt)条款。这一条指德国需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负全责,并对此提出严厉的道德谴责。和约中大部分的惩罚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及军事,完全根据德国是罪魁祸首的前提而来。 十八世纪主持议和的人一定视“战罪条款”为荒谬不可思议。他们认为战争是利益起冲突的必然结果,与道德无涉。在十八世纪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里,战败国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不致受到道德批判。而威尔逊及参与凡尔赛和约的人士则认为,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战争的起因必须归罪于某个坏蛋,并且必须加以惩罚。 ……
编辑推荐
《大外交》是相当好的一本书,作者风趣幽默之间又带有某种严肃神圣的文风我很喜欢,给人的思考也很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