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反叛的年代

出版时间:2003-2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英] 塔里克·阿里,苏珊·沃特金斯  页数:265  字数:200000  译者:范昌龙,李宏,王彦兴,李尚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68年,激进的抗议浪潮席卷全球。从华盛顿到伦敦,从巴黎到西贡,从柏林到布拉格,从芝加哥到墨西哥,受压迫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要求解放和自由。1968年,是反抗的一年:越南民族解放陈线发动的“春节功势”,打垮了美国的军事自信,改变了历史进程。美国黑人青年反抗种族歧视的斗争,催生了全美的黑人权利运动;受压迫者的普遍抗争,鼓舞了西方现代妇女运动向全球的蔓延。1968年,是革命的一年:在法国,学生以街垒路障与警察对峙,工人罢工并占领工厂;在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棉毛之春”春潮涌动;在巴基斯坦,由汉血事件引发的全国性起义推倒了军人独裁政权。本书是一首人民的颂歌——一首千百万民众为反对战争、教条和压迫而重新诠释——遍及世界各地的第一手图文资料,生动具像地展现了人们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心声,描写了那个时代的希望、友谊、反叛和抗争,以及当时广泛流行的嘲讽语言、另类音乐、新潮戏剧与电影。

作者简介

塔里克·阿里,作家兼制片人。1968年席卷全球五大洲的抗议和反叛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写有四部小说和十多部有关世界历史和政治的著作。曾经是《新左派评论》的编辑,是《新侏儒》刊物的创办者之一。现居伦敦。
苏珊·沃特金斯,自由撰稿人。著有《女性主义入门:妇女的权力

书籍目录

引言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
致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968年:反叛的年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1968年,是文革开始后的第三年,以前看国内写那时的情况,正如封底的那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不过,当时自己家已经混乱不堪,“五洲”怎么个激荡法,多半也只存在于夸张的宣传画里,用臆想的别人的革命,来给自己鼓劲。很长时间,我都以为,那么狂热的情绪,只在中国那一代人身上才会有,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封闭环境中产生的异端。1968年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越南战争正将美国拖入泥淖;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捷克斯洛伐克在迎来民主气息的“布拉格之春”后,带来的后果是苏联坦克入侵;还有世界各地的学潮和工人运动,切.格瓦拉虽然已于1967年被害,但他仍是那个年代的英雄,所有革命者的精神支柱。书是以日期来排列的,甚至精确到日。每个月一章,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值得写的都会写。除了革命,也还有大野洋子拍的电影上映一类消息。用了很多很多照片,黑白的,有时就是占据了一整页,突兀醒目地立在那里,让你的眼光无所遁逃。我经常会仔细研究那一大群里,每个人的样子,他们即使疲惫,眼睛里也发着刺目的光。对着警察挑衅地竖着手指抗议越战的男学生,还有他旁边美丽的女友;被美军拘捕,高举双手穿着血衣的越南游击战士;以书本为武器对抗军警的意大利学生......这一年的世界,好似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尽管当时没有互联网,很多时候信息的传递只能靠收音机,可是依然有那么多人,隔着千山万水以同样的激情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互相声援。无分国界,无分制度,流血牺牲也阻挡不了。“早在‘全球化’成为自由市场的政治文化中的时髦语之前,作为要永远改变人类生活状况的斗争的一部分,1968年的事件就已使政治激进主义全球化了。”(《引言质疑权威的年代》)。美国,日本,西德,伦敦......人们一次次上街游行反对越战,他们都一遍遍高喊着:“胡,胡,胡志明......”你相信吗,这一年越南游击队发起的春节攻势,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数小时,他们的胜利正是通过收音机,鼓舞了莫桑比克的游击队员和巴基斯坦反对军事独裁的诗人,越南民族解放阵线的旗帜居然在巴黎大学图书馆上空飘扬。并非只是简单的政治日历和大事记,对于一些事件,作者也会不吝笔墨,详尽说明。比如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详尽到杜布契克和勃列日涅夫会谈时的陈设。比如巴黎学生运动的“街垒之夜”,引用了大量当事人的传记、新闻报道。序言很值得一读(虽然我一般不大爱看序和后记),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一年,以及为什么这一年会发生这些事的原因。二战削弱了欧洲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了社会动荡,以及左派力量的形成;二战后的改革导致了教育界文化觉悟的提高,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个新的中间层,新一代大学生和工人,他们对社会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传统的政治家们(比如法国戴高乐)未能做出适当的反应,等等。这本书的作者是塔里克.阿里和苏珊.沃特金斯,前者还曾在1968年直接参加在西柏林自由大学举行的“越南问题国际大会”并做演讲,是那个时代的参与者之一。他做记者和编辑的经历,也的确使各章节看起来更象是新闻体,紧凑,严整,信息量大。在序言中他最后写道:“对于今天读这段历史的人们来说,那时的世界似乎是一个沉沦的大陆。然而令我们难以相信的是,在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希望已是一去不复返;自我反省和利已主义已取代了人人平等的信仰。”时间过去了快40年,但是信仰这个问题,仿佛越来越糟糕。没有了明目张胆的种族岐视,可是我们还有其他岐视(比如地域岐视,财富岐视);再要想占领别国的资源,也不一定用侵略这种手段;这一年轰轰烈烈开始的妇女解放运动,虽然作者说它是对世界的影响最为持久的运动,但我看到派特.麦纳尔蒂写的《家务的政治学》,用来对比如今21世纪的职业女性依然适用。国会议员奥德瑞.怀兹在参加妇女争取同工同酬集会后回忆说:“我能想像这些妇女在家里所说的话:‘我要去伦敦参加集会,但我拿什么做盘缠呢?我走了谁来做饭和照顾孩子?’而换作是一个男人,他只要说一句:‘我要去参加游行了。’我从台下望去,看见几千名妇女撑着雨伞在听演讲。她们如饥似渴地倾听着每一个字。我不禁想到,在那个星期天该有多少家庭没人做晚餐。”现在,我们没有信仰,连激情也没有了,正如作者所说,利已主义取代了这一切。所以我要知道,在那个我还没有来到的世界上,是否事情就本来如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