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书通史(上下)

出版时间:2001-2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傅璇琮等编  页数:1384  字数:11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藏书通史》:弘扬藏书文化学的一部力著。    《中国藏书通史》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术著作。它具有三方面优点:  (1)对中国藏书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起夏商,下迄20世纪90年代,贯通古今。既以公藏私藏为主体,又述及书院、寺院藏书。对于过去很少为人注意的问题,如辽代藏书、金代藏书、明代藩王藏书等等,亦给予一定的地位。涵盖面之广,是以前同类著作不曾有过的。   (2)指导思想明确,力求对中国藏书的历史进程加以科学说明。编者认为藏书形态的演进与社会的进步密切关联,并以此为基本线索,划分藏书历史的发展阶段。在各时期的叙述中,又将藏书情况与该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文化政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而全书逻辑严密,自成体系,资料充实,考订细致。   (3)本书充分吸收已有成果,推陈出新,具有不少新的发现。在资料和史实考订方面,亦有新的进展。例如关于元代少数民族藏书家和私家藏书楼特点的资料都很有价值。   因此这是一部中国藏书历史研究的总结性著述,又富有开创性。它的出版,必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中国藏书学,藏书文化学的深入发展。   中国藏书事业起源甚早,它以逐渐完整的藏书机构为保证,以专门收藏家和研究者的多种专学为羽翼,以人文主义精神为主要支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结构之一。于是,叙各代藏书状况者有之,为藏书家志传略者有之,言藏书掌故者有之,纂藏书词典者亦有之,惟通贯古今且叙事完整者,则未之见。90年代后期,南北学者分别组成编写队伍,以任继愈先生为首的《中国藏书楼》和以傅璇琮先生为首的《中国藏书通史》于新世纪初相继杀青。翻阅两部巨著,为之欣喜不已。   《通史》主编傅璇琮为海内外知名学者,尤长于文献之学,著述闳富。闻人相告,他躬与其事,于初稿亲加披览,而全书质量遂得以保证。至所网络英彦,又多为熟悉藏书事业与资料者,是以基础坚实,二美结合,卒成佳作。   书既以通史名,其编制体例必当运以史体。浏览全书,确乎以史为经,以藏书事业为纬,自先秦迄晚近,分编为八,贯穿古今,使读者有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之感。其尤新人耳目者,则为第八编之设,实为创新之笔。通史编写,一般多以清代为终端,间有增入近代部分者,而本书则立《二十世纪中国藏书》一编。不仅记述近代,甚至包容当代,使通史遂成一完璧。   图文并茂为中国图书之优良传统,《通史》卷首所刊精彩图版百余帧,涵盖甚丰,有藏书楼、藏书家、藏章、善本书影等,足征编著者搜罗之功。今读其文,参其图,则中国藏书事业之立体形象可了然于心。   史书基础在乎史料之挖掘与利用,《通史》言必有据,征引者不惟有古人著作,亦有今人论述。而于常见书则多用通行佳本,既增强本书之可征信度,也对后学有所启示,为更深入研究专题提供坦途。  中国藏书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资料,近20年来,对中国藏书史和藏书文化的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国藏书通史》就是一部集当前藏书史研究成果之大成的代表性著作。它在学科建设上的贡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历代藏书史实的著作。全书分先秦等8编,阐述四千年来中国藏书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相关的社会历史环境,论述官府、私家、寺观和书院藏书的成就和水平,由此构筑起一个上下贯通、横向观照的完整框架。书中充分展示了中国公私藏书的具体成就和文化贡献,记载了大批著名藏书家"一生精力,醉心简编"的动人事迹,总结了数千年藏书事业在图书访求、收藏、整理和传布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内容宏富,覆盖面极为广泛。   第二,《通史》的编著者以开阔的视野,综合了历史学、图书馆学、文献学、文化史、社会史等多门学科的方法,对中国藏书史展开跨学科、多方位的研究。如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路径,通过对各时期社会生产技术、经济水平、政治形势等客观实际的历史分析,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影响藏书事业盛衰的社会因素,由此奠定了藏书文化研究的正确方向。再如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深入阐明了藏书家在编目、题跋、校勘、辨伪和版本鉴定等方面的业绩。通过有关图书流通、书业活动、藏书世家等方面的论述,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社会史内容,至于贯穿全书的对于藏书数量、藏书质量、书楼建设、藏书风尚、习俗和观念、藏书的文化贡献等内容的分析,则为读者展示了中国藏书文化史多姿多彩的画面。   第三,《通史》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既注意对藏书史研究发展大局的宏观把握,又注意对本学科的研究体系进行理论概括。最后一章《方兴未艾的中国藏书史研究》,宏观把握了近百年来中国藏书文化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建立"中国藏书学"或"藏书文化学"的创议,并在《导论》中对中国藏书史及藏书文化的基本概念、学术范畴和研究体系进行了梳理和概括,标志着中国藏书史和藏书文化研究已经有了渐趋成熟的理性规范,为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中国藏书通史》的作者们为藏书史事研究采用了通史的体式,在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论述,史料运用丰富,关注到藏书事业进展的方方面面,把自古迄今的藏书活动作为一门学问来把握,可见编著之难能可贵。   本书上起先秦王室文献书籍的收藏和管理,下迄刚刚过去的20世纪我国藏书状况,首先讲述西方公共藏书观念的东渐,中国藏书观念的革命,对西方公共藏书制度的借鉴,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的创建,公私藏书事业在社会动荡中的发展,文人学者与工商实业家藏书的崛起兴盛,以及军阀战乱与日寇侵略战争中藏书的厄运,一直讲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藏书事业。这是至今藏书著述中所罕见的系统阐述。

书籍目录

上册 导 言 第一编 先秦藏书  第一章 我国藏书的起源   第一节 夏王室文献的收藏   第二节 商王室文献的收藏    一、商王室藏有文献    二、商王室文献保藏的处所    三、商王室文献的管理    四、商王室文献的利用   第三节 周王室藏书    一、周王室藏书丰富    二、周王室藏书的处所    三、周王室藏书的管理    四、周王室藏书的利用  第二章 周代诸侯国和私家藏书   第一节 周代诸侯国官府藏书    一、诸侯国拥有藏书    二、诸侯国藏书的处所    三、诸侯国藏书的管理和运用   第二节 私家藏书的兴起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藏书家    二、诸子藏书的来源和特点   第三节 藏书分类理论的奠基    一、诸子对前人分类成果的继承    二、诸子对典籍分类的研究 第二编 秦汉藏书  第一章 秦代藏书   第一节 秦代官府藏书    一、秦代官府藏书的聚散    二、秦代官府藏书的机构    三、秦代官府藏书的处所及其分类编目   第二节 秦代私家藏书    一、秦代私家藏书的大浩劫━━秦始皇“焚书”    二、秦代的著名藏书家  第二章 汉代藏书   第一节 西汉官府藏书    一、西汉官府藏书的搜集与整理    二、西汉官府藏书机构、典藏处所及其利用   第二节 东汉官府藏书    一、东汉官府藏书的搜集与整理    二、东汉官府藏书机构及其利用   第三节 两汉私家藏书概略    一、西汉私家藏书    二、东汉私家藏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藏书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官府藏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图书典藏与散佚    一、三国、两晋的图书典藏    二、南朝的图书典藏    三、十六国、北朝的图书典藏   第二节 魏晋南北 朝官府藏书的整理与编目    一、三国整理官府藏书与编目    二、两晋整理官府藏书与编目     三、南朝整理官府藏书与编目    四、北朝整理官府藏书与编目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官府藏书的利用与流通    一、魏晋南北朝官府藏书的利用    二、魏晋南北朝官府藏书的流能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秘书监制度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概述    一、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的发展    二、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发展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藏书家    一、魏晋主要藏书家    二、南朝主要藏书家    三、北朝主要藏书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寺观藏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寺院藏书    一、佛教的传入和寺院藏书的兴起    二、三国、西晋的佛典和寺院藏书    三、东晋、十六国的佛典和寺院藏书    四、南北朝的佛典和寺院藏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观藏书    一、东汉的道教与道经    二、三国、西晋的道教与道经    三、东晋、南朝的道教与道观藏书    四、十六国、北朝的道观藏书 第四编 隋唐五代藏书  第一章 隋唐藏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国家统一、文化发展与藏书   第二节 重书政策为官藏成就之推动力   第三节 皇室与国家内外藏书格局之定型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官府藏书   第一节 隋代官府藏书    一、隋代官府藏书的形成    二、隋代两京官府藏书之处所    三、隋代官府藏书的建设管理    四、隋代官府藏书的沦失   第二节 唐代官府藏书    一、唐初官府藏书之聚集    二、唐代官府藏书的主要处所    三、唐代官府藏书的补充校理    四、唐代官府藏书的庋藏编目    五、晚唐官府藏书之衰落   第三节 五代官府藏书    一、长安、洛阳藏书中心的消解    二、五代官府藏书机构与处所    三、五代刻书事来之兴起与官府藏书  第三章 隋唐五代私家藏书   第一节 隋唐五代私家藏书地域分布    一、隋唐京师长安    二、洛阳    三、其他地区   第二节 隋唐五代藏书家主要成分    一、官藏机构职员之私藏    二、皇室宗亲及诸王藏书    三、诸州刺史等地方官吏藏书   第三节 隋唐五代私家藏书社会风气    一、藏书致用的几种方式    二、酷嗜书画的藏书时尚  第四章 隋唐五代寺观和书院藏书   第一节 隋唐佛道经本与政府典藏    一、写经的普及与数量增长    二、佛道大藏的形成与完善    三、政府收藏佛道经本的处所   第二节 隋唐五代寺观藏书    一、隋代主要寺观藏书     二、唐代大寺名观藏书    三、五代时期寺观藏书    四、唐五代敦煌寺观藏书   第三节 隋唐寺观藏书制度及使用    一、经藏制度在唐代的确立    二、寺观藏书的使用   第四节 唐代书院藏书的兴起 第五编 宋辽夏金元藏书  第一章 宋代藏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重文政策与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   第二节 科举教育的发展对图书需求的增加   第三节 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加快了图书的生产与流通  第二章 宋代官府藏书   第一节 宋代皇室及中央官府藏书机构    一、宋代皇家藏书    二、宋代国家图书馆━━馆阁     三、宋代其他中央藏书机构   第二节 宋代中央官府藏书的数量与来源    一、宋代中央官府藏书的大致数量    二、宋代中央官府藏书的来源   第三节 宋代中央官府藏书的整理、保管与利用    一、宋代中央官府藏书的编目整理    二、宋代中央官府图书保管措施    三、宋代馆阁图书的利用与借阅   第四节 宋代地方官府藏书    一、宋代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二、宋代地方官府藏书处所    三、宋代地方官府藏书的来源  第三章 宋代士大夫的私家藏书   第一节 宋代私家藏书风气的普及    一、藏书家人数众多,数倍于前代    二、藏书活动从北到南延续不断    三、收藏图书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第二节 承沿数代的宋代藏书世家    一、宋代藏书世家概况    二、宋代藏书世家的地区分布    三、宋代藏书世家家庭成员及共特点   第三节 宋代藏书家对图书的整理研究    一、数量可观的私家藏书目录    二、开私家藏书提要目录先河的分类编目    三、校雠图书,发扬扫灰尘精神    四、著录研讨,首建雕版图书版本之学  第四章 宋代书院藏书与寺观藏书   第一节 宋代书院藏书的发展    一、宋代书院藏书事业的发展     二、宋代书院藏书楼纪略    三、宋代书院藏书的特点   第二节 宋代的寺观藏书    一、儒佛道的融合与宋代宗教的盛行    二、宋代寺观对佛道典籍的收藏    三、宋代寺观中的其他藏书    四、宋代寺院对私家藏书的寄存  第五章 辽、西夏、金时期藏书   第一节 辽代藏书    一、辽代的官府和学校藏书    二、辽代的私家藏书    三、辽代的寺院藏书   第二节 西夏藏书    一、西夏藏书的历史背景    二、兴庆府藏书    三、黑水城藏书    四、西夏藏书的特点和价值   第三节 金代藏书    一、金代官府藏书    二、金代私家藏书    三、金代寺院和道观藏书  第六章 元代藏书   第一节 元代藏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元代的文化政策    二、元代发达的南北出版业   第二节 元代官府藏书    一、元代官府藏书的主要来源    二、集庋藏刻印为一体的元代图书管理机构   第三节 元代私家藏书的复兴    一、以江浙、大都为中心,汉族为主的藏书家队伍    二、注意防潮、防火、防盗的私家藏书楼    三、私藏图书的利用与流通   第四节 元代书院藏书的继续发展    一、书院藏书事业的继续发展    二、元代书院藏书楼纪略     三、元代书院藏书的特点    四、元代书院藏书建设的制化   第五节 元代的寺院和道观藏书    一、元代的寺院藏书    二、元代的道观藏书 第六编 明代藏书  第一章 明代藏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明代经济发展对藏书的影响   第二节 明代文化发展对藏书的影响   第三节 明代刻书业和图书流通业的发达对藏书的影响  第二章 明代官府藏书   第一节 明代官廷藏书    一、明代官廷藏书的来源和建设    二、明代官廷藏书的整理    三、明代官廷藏书的衰落    四、明代官廷藏书的影响    第二节 明代中央官府、地方官府藏书    一、明代朝廷各部院刻书藏书    二、明代地方官府藏书  第三章 明代私家藏书的历程   第一节 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与地域分布    一、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    二、明代私家藏书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明初江浙私家藏书的兴起    一、宋濂青萝山房藏书    二、叶盛菉竹堂藏书   第三节 成化以降藏书风气的发展    一、长洲朱存理、杨循吉、都穆、顾元庆等诸家藏书活动    二、华亭何良俊藏书活动    三、上海陆深绿雨楼藏书   第四节 嘉靖、隆庆之世藏书的繁荣     一、以范钦、项元汴为代表的浙江藏书家    二、以王世贞、唐顺之为代表的江苏藏书家    三、以李开先、高儒为代表的北方藏书家   第五节 万历至崇祯私家藏书的昌盛    一、雄视东南的江苏钱谦益、毛晋等藏书家群体    二、浙江祁承[火/業]等藏书家    三、福建陈第、徐[火/勃]等藏书家下册 ……

编辑推荐

  《中国藏书通史(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术著作。它具有三方面优点:(1)对中国藏书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起夏商,下迄20世纪90年代,贯通古今。既以公藏私藏为主体,又述及书院、寺院藏书。对于过去很少为人注意的问题,如辽代藏书、金代藏书、明代藩王藏书等等,亦给予一定的地位。涵盖面之广,是以前同类著作不曾有过的。(2)指导思想明确,力求对中国藏书的历史进程加以科学说明。编者认为藏书形态的演进与社会的进步密切关联,并以此为基本线索,划分藏书历史的发展阶段。在各时期的叙述中,又将藏书情况与该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文化政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因而全书逻辑严密,自成体系,资料充实,考订细致。(3)本书充分吸收已有成果,推陈出新,具有不少新的发现。在资料和史实考订方面,亦有新的进展。例如关于元代少数民族藏书家和私家藏书楼特点的资料都很有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藏书通史(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年前在学校图书馆偶然翻到三册《中国藏书楼》,自此以后心神不宁,总想买一套藏在家里。上了当·当和卓·越,发现两家都没货了,只好上旧书网以360元的高价淘了一套。回到家中甚是喜爱,但总觉得有些不妥,细想才发现,原来漏掉了《中国藏书通史》这一巨著。
    随念而动,看着当·当上还有货,立马买了一套下来。在家中日盼夜盼,终于在五天之后等到了投递员,幸好这次没因为缺货而自动取消订单,否则我又该深深的失望一场了。先不管书的品相,这时候能买到9年前的书就已属不易了。虽然书的棱角有点被磨的痕迹,但是完全不影响观瞻。书纸并没发黄,看起来还像新的一样。(其实我倒是喜欢书的纸变黄,就像《中国藏书楼》特地选用淡黄色的纸张一样,以“藏书”二字为名,再加上看起来像略显黄色的纸,那样才符合藏书的味道。)其它的外形参数都可以接受,诸如纸张材质、厚度,版面的清晰、饱满等。
    要说缺点的话,我就觉得书中正文用的字体看起来有点不适,比普通的字体扁了一点。
    文章的内容就不必多说了,看书名和作者就能大致明白了。名字里既有“通史”二字,那内容必定从甲骨时期记述到现在。作者傅璇琮是著名中国古典文献和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谢灼华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目录学分委会主任……这两位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物,他们编撰的书水平够高、体例完善。《中国藏书通史》更是如此,这不仅是一部藏书方面的专业书籍,更是藏书家必不可少的入门以及参考读物。
    看着《中国藏书通史》与《中国藏书楼》两套大部头的书摆在书架上,那种微微的欣喜之情不禁跳动在嘴角上。
    或许,我已经中了藏书的毒了吧!
  •   书拿到手特后悔,贵点也就忍了,但书的品相特差,怎么这样欺骗购买者,至少在商品目录上给予说明
  •   我从当当买书比较多了,书不错,包括这一套书,是我写毕业论文的重要参考资料。当这次出现了问题,上册书封皮的右上角破损,连里边的硬皮都破损了。
  •   书质量好,内容好
  •   不错的,很全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