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苏联

出版时间:2004-6-1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作者:华牧,叶皮凡・马卡列夫  页数:263  字数:120000  译者:孙鹏  
Tag标签:无  

前言

  1939至1941年,当法西斯德国的钢铁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时,苏联这个东方的巨人正在默默地进行着战争的准备。然而苏联顾虑远东日本的威胁,不愿过早地卷入战争。德国在实现侵略野心的蓝图上,,选择波兰作为最初的目标,其后就是通过闪电般的大规模袭击,一举摧毁法国,再乘胜追击,横扫整个欧洲,甚至打过英吉利海峡。要实现这一冒险计划,就必须稳定自己的后方,使苏联不会加入战局,并能向德国提供开动战争机器所必需的能源和物资。就这样,德国与苏联这两个原本不共戴天之敌为了共同的利益达成了暂时的友好妥协。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国际外交史上最为复杂、。也最富戏剧性的事件之一,这个外交场上的“双赢”,既为德国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保障,也为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争取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但希特勒却是一个根本无法与之做交易的人,何况这个阴谋家时刻没有忘记他进军东方的“理想”。因此,虽然斯大林作出了当时看来唯一明智的选择,却还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1940年,当希特勒的跨海征英的“海狮”计划遭到挫折后,他又将目光重新对准了东方。经过一年多秘密而详尽的准备,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终于由一纸方案变成了几百万军队的庞大行动。  1941年6月22日,当300万德国军队从15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突然袭击时,苏联部队几乎毫无准备,大量指战员在睡梦中就牺牲了。德军的突然行动给了一直执迷不悟的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当头一棒,以至他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恢复冷静清醒的判断。这种突然袭击也使苏军的高级将领们陷入非常困难的局面,在战争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很多苏联部队可以说是被己方混乱的指挥推到了德军的炮口之下。德军闪电般的快速进攻的势头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太量苏军主力野战军还没有展开作战就已经被合围。在此后的2个月里,苏军仍处于下风,。在北方列宁格勒被包围,在中央莫斯科已经失去了屏障,在南方更是大批部队被德军围歼……  这是德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规模最大的闪击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成功的闪击。这次闪击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想的目的,却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面对一个势均力敌的强大对手,在很短的时间内侵占了对方大片领土,歼灭了上百万的苏军,几乎直捣苏联首都;而拥有庞大陆军部队和巨大战争潜力的苏联,在德军的钢铁洪流面前,最初的几个月里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个巨人在德国密集的重拳打击之下,晕头转向、摇摇摆摆,跌倒后险些爬不起来。  从比亚威斯托克一明斯克,到斯摩棱斯克,从基辅到维亚济马一布良斯克,苏军的主力兵团一次又一次地被德军的铁翼包抄装人口袋,进而被全歼。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首府相继陷落,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也陷入重围,莫斯科直接面临敌军的威胁。这场战争可以被写成一本经典的军事学教科书。因为在战争中,德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几近完美的歼灭战,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冯·博克等一系列军事指挥天才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立足于世界军事家的人物长廊。在他们出色的指挥下,德军充分展示了“闪击战”理论的优势和装甲部队的强大战斗力。然而这又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因为就是这一系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役,实质上却是在为未来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德军一次次歼灭苏军重兵集团的同时,也在一次次丧失取得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机会。苏联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而德军最迫切需要的却是时间,可以说德军的胜利,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来换取苏联的人口。在以小侵大的战争格局中,这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因此在接连不断的胜利之下,巨大的阴影笼罩过来。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战役胜利,都在战略上失去了重要的砝码。经过这场战争,德军从二战初期的精锐之师变成了疲惫之师,由战无不胜的神话之师,变成了危机重重的“末路狂兵”。正是因为这样,此后的苏德战争才成为整个欧洲战场,乃至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为什么频频获胜的一方却逐渐地失去胜利女神的青睐?为什么钢铁的巨大力量改变不了第三帝国军事大厦终将倒塌的宿命?这些疑问,本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内容概要

《突袭苏联》是叶皮凡·马卡列夫的一部著作。
《突袭苏联》是“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
斯大林应该知道,希特勒是一个根本无法与之做交易的人。尽管他作出了当时看来惟一明智的选择,尽管他知道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但他没有料到,希特勒如此善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短时间内,成功地导演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欺骗,实施了一次又一次几近完美的歼灭战。时空转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云烟,那一场规模最大、最凶残、最野蛮的“闪电战
”,正在惊心动魄地上演……

书籍目录

第1章  注定被撕碎的和约
No.1 永不折腰的人
No.2 各怀阴谋的握手
No.3 嗨,希特勒
第2章 “巴巴罗萨”计划
No.1 进攻苏联的“理由”
No.2 二将争宠
No.3 21号训令
第3章 隐蔽的东征
No.1 希特勒的作秀
No.2 金风已动蝉不觉
No.3 迫在眉睫的危险
No.4 箭在弦上
第4章 最黑暗的黎明
No.1 坐失最后的机会
No.2 一错再错
No.3 惊醒吧,俄罗斯
第5章 钢铁兽群
No.1 猛兽出笼
No.2 最后一滴血
No.3 坦克交锋
第6章 明斯克惨败
No.1 狮群的首领是绵羊
No.2 西方面军的悲剧
No.3 临阵斩将
第7章 浴血斯摩棱斯克
No.1 古德里安狂飙猛进
No.2 失去主动的防御
No.3 帝国之花
第8章 基辅大包围
No.1 错舞矛锋
No.2 强渡杰斯纳河
No.3 最后的突围
第9章 折锋列宁格勒
No.1 漫长围困的开始
No.2 朱可夫临危受命
No.3 冬天悄悄来临

章节摘录

  1939年3月,苏联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上,万人会场非常安静,只能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回荡,那是一个演讲家的声音,虽然带有明显的格鲁吉亚口音,但一字一句都特别清楚,语调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这个声音来自主席台上那位政治局委员,他身材不算高.厚厚的头发向后背梳着。高耸的鼻梁,深陷的眼窝。眉毛和胡子都很浓密。他就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  他正在宣读的长长的文件是苏共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最初。对于由中央机关起草的这份工作报告的草案,斯大林并不满意。他几乎是又把报告重写了一遍,特别加入了十七大以来党内反对托派和各种内部敌人、奸细的斗争所取得的胜利,以及当前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世界性的、有可能将苏联卷入其中的战争会在几年内无可避免地到来。  是呀,这两个内容恰恰是1939年苏联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旋律。看看十八大的代表名单,再对照一下十七大的代表名单,连斯大林自己都有些吃惊。很多原来的党和政府以及苏联红军的高级领导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正是他自己这几年的“斗争成果”。斯大林不禁开始回想他一手发动的“大清洗”的斗争:1937年,处决了图哈切夫斯基、雅基尔、乌博列维奇;1938年处决了罗森霍尔茨、李可夫、布哈林。另外还有阿格拉诺夫、乌汉诺夫、谢苗采夫、舍博尔达耶夫、鲁勉采夫、哈塔耶维奇、杰姆琴科、苏利莫夫、杰连斯基……这份名单简直是越拉越长,其中很多都是斯大林多年的老战友。“党内斗争得太残酷了!”斯大林不禁心头一颤,可是想到十七大时竟然有近300名代表投了他的反对票,他的心立刻平静了一些。“这是必要的斗争!”  斯大林和他的名字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他几乎从来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心,不会受到他人意见的干扰,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会后悔自己的行为,他不知懊悔为何物,就像他不知仁慈和同情为何物一样。然而想到十七大后,党员的人数减少了33万!他不能不担心,很多重要的岗位是不是留下了真空。  国内建设需要新鲜的血液.更何况可能我们将面临不知有多强大的敌人的进攻,我们必须尽快地把工业和部队的建设恢复起来,并且加强。还要在欧洲大陆,努力减少我们的敌人,同时寻求我们的利益!  应该承认,斯大林是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判断是清晰而有远见的。他把这些想法都用适当的方式融入了工作报告。在最后,他总结道:  我们要继续寻求防止战争爆发或者至少最大限度地推迟战争爆发时间的和平手段。在贯彻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计划方面作一些新的尝试。决不容许建立广泛的反苏统一战线。遇事要慎之又慎,要充分分析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和矛盾,不受敌人的挑拨和利用。同时,采取一切必要的,甚至非常的措施来加速使国家作好防御准备的工作,把增强红军和红海军的战斗力放在首位……  报告中,斯大林不时加强语气,然后停下来,会场上充满热烈的掌声,有时是连续几分钟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正是斯大林最满意的,或者是说他所要求的党内团结一致的气氛。  斯大林的判断和对策应该说是很具有政治眼光的,他也在此后的领导中不断贯彻着这样的原则。  当时的欧洲,正是英法两个大国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绥靖政策的时候。英法都看到了希特勒的危险,又不敢与之争锋,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英法靠出卖别国的丑陋行为,为自己赢得了建立在沙子上的和平大厦,并努力地想将希特勒这股祸水东引,最好让法西斯和苏维埃这两大“恶人”先拼个你死我活,互相削弱,他们就可从中渔利。而希特勒正在为实现自己在欧洲和全世界的野心蓝图作最后的准备。经历过俄国革命之后艰难的反侵略战争的斯大林明白,即使是社会主义国家,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也不能将自己独立于帝国主义列强之外,不能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当成自己的敌人,不然将陷入可怕的孤立。必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夹缝中寻找自己的外交空间和国家利益,必须寻找盟友,哪怕是露水夫妻。  斯大林首先将目光对准力量强大的英法同盟。1939年4月,在莫斯科开始了英法俄三国的谈判,苏联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军事互助合作协定,以便在未来一旦欧洲开战时,能得到一些支持。然而英法代表团却态度傲慢并无诚意,谈判不断被拖延,一直谈到8月份,竟然还毫无结果。斯大林发现,英法其实并不是真想拉苏联这个盟友,那样会过早和德国树敌,他们只想利用与苏联谈判的机会来多少牵制一下德国。斯大林感觉被欺骗了,但是他还是要忍住,他必须贯彻他最初制定的正确的欧洲外交原则。  斯大林感觉到问题的严峻,在同英法的接触中,他发现了资本主义强国对苏联的敌视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蔑视,还有对工人阶级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隐隐的恐惧。他发现,欧洲孕育着建立广泛的反苏联盟的危险。德国在一步步东进,英法看来还不准备遏制德国。“难道未来的战争要从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吗?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真正的伟大使命,是同布尔什维主义算账。”  ——德国阿道夫·希特勒    “你看,他们是怎样千方百计地拿德国人吓唬我们;又拿我们当做怪物去吓唬德国人,这显然是要挑唆我们互相残杀。”  ——苏联约瑟夫·斯大林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这场决战从欧洲迅即蔓延为世界大战,成为近代战争史上最凶残、最野蛮的一次。”  ——英国历史学家艾伯特·西顿

编辑推荐

  “巴巴罗萨”计划,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最大的“闪电战”。德军二战以来遇到的最大打击。为什么频频获胜的一方却逐渐地失去胜利女神的青睐?为什么钢铁的巨大力量改变不了第三帝国军事大厦弱将倒塌的宿命?这些疑问,叶皮凡·马卡列夫的《突袭苏联》将为您一一解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突袭苏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二战经典战役全回顾
    京华出版社出版了四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丛书,从多侧面多角度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和剖析。其中,《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丛书以二战中的重大战役为切入点,通过对各个战役的阶段性记录,来展示整个战争的进程,从而对二战进行重点回顾和深入思考。丛书共十六册,选取了“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海战”闪击波兰、 偷袭珍珠港、魂归大西洋、 核击日本 、突袭苏联等十六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基本反映了战争的全貌。
  •   内容故事性很强,很多描写是从某个人物的角度出发的,读起来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对伟大的卫国战争战役过程叙述的不够详细。总之是一本很好的二战普及性书籍,对于我这样新的二战迷来说很好看,可能对于资深二战迷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   德军火力依然很猛烈!可是苏联的一个营把数十倍的德军档在苏联边界。
  •   很好看的书,很经典
  •   引人入胜的描写,深入浅出,非常形象生动。对于初学者了解那段历史是非常好的开门砖。
  •   非常好的一本书!
  •   适合男孩子阅读的书籍
  •   写得非常好。先前在学校里买过这个系列的书,对于我这个军迷来说,一读就上瘾了,连电脑电视都被我冷落了,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不到五天就读完一遍了,现在还在一遍遍的读。希望买到整个系列的书
  •   纸张和封面要是更精致点就好了
  •   看完这个系列的作,还是感觉大战的部分比较好看。苏德战场部分是比较精彩的地方了。不知是对比两个国家的实力,也是对比两个国家的智谋政策。从中自己也看出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个版本书的质量要差多了。还是以前的那个印版比较号。
  •   但愿苏联遭遇的不幸,历史不要重演。
  •   了解下二战
  •   对于我这样的二战迷来说很好看..
  •   借用车耀先同志的一句话:文优纸劣,特请珍惜。
  •   舅舅看了很喜欢!!不错
  •   替朋友买的
    他看后,觉得还不错吧
  •   写的不错,价格还便宜
  •   感觉纸张的额问题不大 这一套的书又好些地方时重复的 图片也又重复
    但是让人你感觉也是一本难得的二战普及丛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