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方健荣 页数:292
Tag标签:无
前言
似乎从诞生那一天起,敦煌就注定是世界的一个博大而幽深、显赫且又独立的存在。其丰富的宗教艺术,繁复的历史演变,独处黄沙的落寞与繁华,超越千年的沉重与曼妙,都是她迄今为止令人着迷惊叹的魅力的由头。飞翔千年的伎乐人,优雅曼妙的姿态,在时间蓝空中穿越沧桑历史;满面尘土的佛像和佛陀,至今保留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嬗变、递进、融汇之时的本真姿态。 敦煌自古被誉为中西文化和文明交融、流变的第一站,在长达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时光中,敦煌已然承载了中原皇朝之外,西域乃至中亚和西亚文明、文化容纳与传播的重要“使命”。自前秦高僧乐傅在三危山的“落身成庙”(公元366年)以来,北魏乃至两晋、五代、隋统治者及其贵族、边臣对佛教不遗余力的笃信、开凿和修葺,使得敦煌在不断更替之中,得到了有效巩固和发展。 唐代中后期,张议潮、曹议金政权及其家族对佛教的崇尚、开窟塑身以求不朽的奢华行为,从另一方面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到元代,由于中原帝国军事力量乃至集权统治者意识形态的变化,敦煌及丝绸之路渐渐冷落,而莫高窟,也不可避免地寂寥了下来,以至日日风吹土埋,渐渐荒废。 公元1900年5月26日,神秘埋藏了八九百年之久的洞窟豁然出世。与之紧密相关的一个人,是当时从湖北出家,辗转至莫高窟做住持的道士王圆篆。对于宗教乃至其容身的莫高窟,王圆篆是笃诚的,尽心的,他四处化缘,维修残破不堪的莫高窟,用以维持生计。王圆篆的这~发现,没过多久,就在新疆和兰州、北京等地学者官要之间传扬开来。斯时,正在楼兰考察的匈牙利籍英国人斯坦因闻声,穿越浩大的罗布泊,径直走向莫高窟。 藏经洞内的“敦煌遗书”,与安阳殷墟、居延汉简并成为20世纪初东方三大文明发现。而奥博鲁切夫、斯坦因、科兹洛夫、伯希和等人先后进入莫高窟,以各种方式,从王圆篆手中带走数万件的艺术珍品和宗教典籍。这一系列浩劫,使得陈寅恪发出“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悲怆喟叹。而叶昌炽、罗振玉、向达、王重民、贺昌群、刘鹗、王国维、于右任、张大干、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人对敦煌艺术保护的身体力行,以及于逆境中对艺术和文化的景仰乃至义无反顾的“献身”,使得敦煌艺术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开掘和存留,乃至生生不竭且又卓有成效的继承与发扬。 现在的敦煌,不仅仅因为它是古代中国的西边疆域乃至西域的开始,也不仅仅是充满异样文化和地理色彩的旅游胜地;在数千年历史间,因乌孙、大月氏和匈奴,吐蕃、鲜卑、西夏、突厥和蒙古等部族的轮番占领,中西文化、宗教和文明的交融与演变,使得敦煌具有一种特色鲜明的“混血”色彩。所有这一些,都可以在莫高窟及周边的佛窟中找到当年的蛛丝马迹。 至当下,每年来敦煌游览与参观的人不下百万,在流沙与戈壁围困的绿洲之间,在风化和噬坏严重的佛窟壁画前仰头瞻仰,啧喷赞叹。我想,敦煌的魅力大抵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是丰富而驳杂、独特又幽秘的文明和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强大气韵,使得每一个前来游览和朝觐的人都不得不从内心和灵魂当中涌起虔诚的景仰和热爱,在众多文化遗迹和文明面前,诚笃沉肃、流连忘返。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这一名字,其本身就是其魅力和品性的最好注解。《敦煌印象》一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敦煌文化及其精神品质的一个丰富展示与极致发现、解读。其中文章作者,囊括了当今国学硕儒、敦煌学专家乃至著名学者和作家状写敦煌的锦绣篇章。张恨水、季羡林、宗璞、冯骥才、贾平凹、余秋雨、杨显惠、张抗抗等人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以深厚的文化修养、渊博的知识和别具一格的文学创作,将敦煌物事尽入文章,呈现和发掘出敦煌最为幽深博大、丰富独特的一面。常书鸿、段文杰、高尔泰等著名学者和画家、美学家,以亲历、保护、继承和研究者的身份,书写了自己宠辱不惊的人生襟怀、独立纯粹的情感思想和在敦煌的日常生活状态。 特别要提的是高尔泰先生回忆常书鸿、李承仙夫妇及其个人在敦煌工作和生活的文章——《常书鸿先生》《寂寂三清宫》,如同亲历,情景映现,读来令人欷献,眼眶潮湿。文章不仅饱满了一份浓郁的人间真情,而且还有一种醒人济世之效用。冯骥才从文化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对敦煌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掘和发现。余秋雨《道士塔》《莫高窟》似乎已经成为经典之作,其对藏经洞及莫高窟的历史遭际的叙述和感喟,早已深入人心,诵读、引用、变换者不胜枚举。杨显惠《疏勒河上的胡杨林》叙述了自己多年在敦煌的生活,像他声名斐然的系列小说《夹边沟记事》一样简朴自然而又充满情感力量。周涛《莫高窟神游》《西部与西部》以大气凛然的诗情,对敦煌乃至莫高窟展开了刚健韧性的想象。 常沙娜的回忆文章《留下永恒的微笑——回忆父亲常书鸿》,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并书写了一个真实的常书鸿。日籍友人平山郁夫《永远朝拜敦煌》,用真切的笔调,记录了自己对敦煌的挚爱之情。早年成名的诗人林染、周涛、曲近和陈所巨等人的作品短小精悍,构思精巧,洋溢着别致的诗人气质。 作为年青一代的写作者,叶开《去敦煌的三种方法》开合自如,笔尖气象万千。杨献平《内心的敦煌》自由诗性,境界凛然。洪烛《飞天,来历不明的外星女人》,以印象式的书写,对敦煌致以内心的崇拜。阿贝尔《莫高窟的美与疼痛》感性而充满温情。甘肃省内的诸多作家、诗人如马步升、赵之洵、匡文立、王新军、雒青之、方健荣、孙江、胡杨、刘士超、马旭祖、晏苏、关瑞、秦川等人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或者在敦煌的中心与外围,记述和表达了他们各自心中的敦煌及其历史文化现象与遗迹。 由此,可以说,这本书中的文章,角度是多样的,硕儒学者普及性与文学性并重的深刻解读,年轻作者们的意气飞扬,当地作家的熟稔与深情,构成了《敦煌印象》一书的丰富性。从中,不仅可以窥探到敦煌在不同历史烟尘当中的真切影像,也可以领略到敦煌学及敦煌周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遗迹。对于热爱敦煌、了解敦煌、发现敦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美妙的纸上敦煌旅行。 作为编选者,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方健荣而言,一方面是对敦煌的一种文化贡献,且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则是对敦煌题材美文的一次整体检阅和展示。因而,《敦煌印象》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敦煌的旅行参考,且还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献、文学收藏、资料集锦、艺术鉴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2008年8月26日于北京静淑苑
内容概要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自神州腹地中原喷涌而出,经由河西走廊这条笔直的千里通道,穿过敦煌,向西而去,光芒四射地传布世界。同时,源自西方的几大文明,包括埃及文化、希腊文化、西亚文化,以及毗邻我国的印度文化,亦在同一条路线上源源不绝地逆向地输入进来。东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便在这里的大漠荒滩上撞出一个光华灿烂的敦煌。
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关于敦煌文化及其精神品质的一个丰富展示与极致发现、解读。其中文章作者,囊括了当今国学硕儒、敦煌学专家乃至著名学者和作家状写敦煌的锦绣篇章。从中,不仅可以窥探到敦煌在不同历史烟尘当中的真切影像,也可以领略到敦煌学及敦煌周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遗迹。对于热爱敦煌、了解敦煌、发现敦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种美妙的纸上敦煌旅行。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敦煌的旅行参考,且还具有相当的历史文献、文学收藏、资料集锦、艺术鉴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书籍目录
常书鸿 夏天的敦煌
喜鹊的故事——敦煌散记之
段文杰 敦煌之梦(节选)
季羡林 在敦煌
冯骥才 关于敦煌样式——为纪念藏经洞发现百年而作
余秋雨 道士塔
莫高窟
高尔泰 常书鸿先生
寂寂三清官
常沙娜 留下永久的微笑——我的父亲常书鸿
贾平凹 敦煌沙山记
佛事
林 非 敦煌散记(四题)
周 涛 莫高窟神游
西部与西部
平山郁夫 永远朝拜敦煌
张恨水 敦煌
三 毛 夜半逾城——敦煌记
高德祥 敦煌人的莫高情结
张抗抗 沙之聚
杨显惠 疏勒河上的胡杨林
孙 江 这一个魔影——敦煌“伤心史”中的王道士
何生祖 敦煌人
雒青之 敦煌的孤独
杜永卫 大泉河,从莫高窟前流过
胡 杨 敦煌笔记
秦 川 新店湖梦幻
杨利民 听戏
胡同庆 敦煌随笔四则
林家平 敦煌风景
林 染 敦煌的变奏
陈所巨 西去雄关
赵之洵 敦煌巡游
叶 开 去敦煌的三种方法
李茂锦 飞天随笔
王新军 走近敦煌
雪 潇 莫高窟
晏 苏 与你对峙
匡文立 呜沙山挟风行
李文强 坚守西部
姜生治 情有独钟游三危
刘立波 我带走了敦煌
马旭祖 感受破城子
桑新华 巍巍哉敦煌
吴新宇 笔走敦煌
寒 星 阳关三叠
宗 璞 呜沙山记
洪 烛 飞天,来历不明的外星女人
阿贝尔 莫高窟的美与疼痛
关 瑞 走笔敦煌
韩维民 神圣的敦煌
非 我 佛·画·人
冯玉雷 敦煌学界的“老狮子”
王登渤 敦煌以西
曲 近 敦煌一日
刘丰歌 敦煌花
张彦芬 莫高窟的夜
刘士超 走出荒漠
志 凌 敦煌一千天
马步升 天马的故乡
林 雨 古道西风
高利华 在敦煌的幸福生活
林 俐 这一片土地这一座城
荆爱民 莫高窟礼赞(外三篇)
刘学智 党河的水(外一篇)
杨献平 内心的敦煌
方健荣 天边的敦煌
敦煌的夜市
编者小语
章节摘录
最使我吃惊的一件小事:在这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中,在巍峨雄伟的楼台殿阁里,却忽然出现了一只小小的老鼠,鼓着眼睛,尖着嘴巴,用警惕狡诈的目光向四下里搜寻窥视,好像见了人要逃窜的样子。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艺术家偏偏在这个庄严神圣的净土里画上一只老鼠。难道他们认为,即使在净土中,四害也是难免的吗?难道他们有意给这万人向往的净土开上一个小小的玩笑吗?难道他们有意表示即使是净土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纯洁吗?我们大家都不理解,经过推敲与讨论,仍然是不理解。但是我们都很感兴趣,认为这位艺术家很有勇气,决不因循抄袭,决不搞本本主义,他敢于石破天惊地去创造。我们对他都表示敬意。 在许多洞子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经变,什么法华经变,楞伽经变,金光明经变,如此等等。艺术家把经中的许多章节,不是根据经文,而是根据变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些经变里,法华经普门品似乎是最受欢迎的一品。普门品说,谁要是一心称观世音菩萨的名,人大火,大火不能烧;人大水,大水不能漂;人海求宝遇到黑风,船漂坠罗刹国,可以解脱罗刹之难;遭迫害临刑,刑刀段段坏;女子求生男孩,就可以生福德智慧之男;求生女孩,就可以生端正有相之女。总之,威灵显赫,有求必应。画上最多的是,临刑刀寸寸断的情景。这似乎是最能形象地表现观音菩萨的法力的一个题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描绘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情景。一个农民赶着耕牛去耕地。许多小手工业者坐在那里制作什么东西。、人们在家里面安静地宴客。人们在花园中游乐。人们到灞桥去送别亲友,折杨柳为赠。我曾在不知多少唐诗中读到这情景,今天才第一次在绘画上看到。最有意思的、最耐人寻味的是许多绘画,画的是人们大便的情况,刷牙的情景,据我所知道的,在世界各国任何时代的任何绘画中都难找到这样的绘画。这好像也成了绘画的禁区。然而我们的艺术家却有勇气冲破这不成文而事实上却存在的禁区,把这种细微并不那么雅观的情景画给我们看。除了佩服以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此外,描绘舞蹈的场面和杂技的场面,也是非常动人的。一个个乐队,一个个乐工,手中执著各种各样的乐器,什么箫、笛、筝、琴、箜篌、排箫、阮咸、琵琶,还有尺八,神情是那样逼真,人物是那样细致,我们耳中仿佛能听到各种乐器和谐的弹奏声,静静的洞子一时喧阗起来。舞蹈的场面也很动人。男女舞人,翩翩起舞,有人甩着长大的袖子,有人动作非常强烈,所谓“胡旋舞”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我们看到的虽然不是真正的舞蹈,而只是绘画,但是我们也恍然感到“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蠕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至于杂技,更是动人心魄。一个演员站在那里,头上顶着长竿,竿顶上站着一个人,人头顶上还站着一个小孩子。看那摇摇欲坠的样子,我们不禁为画上的古人担忧起来。然而,不要怕,两旁还站着两个人哩。他们好像是为了防备万一而站在那里。虽然都戴着纱帽,斯斯文文的,看来好像也满有把握。我们可以放心了。前面坐着一些人,这大概就是观众。画面上人数不算多,但看上去却热闹得很。在古代文化交流中,音乐、舞蹈和杂技,好像是占着突出的地位。在新疆的许多千佛洞中,这样的场面也是随处可见的。 在所有的经变中。维摩诘经变是最常见的。这一部经在唐代大概非常流行、非常受欢迎。唐代的一个姓王的大诗人,取名维,字摩诘,合起来就是维摩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们在很多洞子里,都看到关于维摩诘的壁画。尽管大小不同,洞子不同,但是他的形象却基本上是一致的。维摩诘手执麈尾或者扇子,傲然地斜坐在一张床上,眼神嘴角流露出一副能言善辩、轻蔑藐视的神态。这一部经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长篇小说,讲的是一个佛教的居士,名叫维摩诘,唐玄奘译为无垢称。他深通佛法,辩才无碍。有一次他病了,如来佛派大弟子舍利弗去问疾。舍利弗吃过他辩才的苦头,有点发憷不敢去。佛又派大目犍连、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多罗尼子、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喉罗、阿难、弥勒菩萨、善德等去,但是谁也没有胆量去。、最后文殊师利膺命前往。维摩诘以神力空其室内,只留下了一张床,他生病坐在上面。于是二人展开了一场辩才战。诸菩萨、大弟子、群释、四天王等都赶来瞧热闹。后来舍利弗和大迦叶也赶了来。最后文殊师利和维摩诘一起来见佛。这一篇小说似的经文以如来正法付嘱于弥勒佛而结束。小说本身内容很丰富,辩论很激烈,描绘很生动,对话很犀利。壁画更发展了这一部经文,把故事画得热闹非常、生动活泼,具有极大的感染力。维摩诘仿佛就要从床上站立起来,而且要走下墙来,同我们展开一场唇枪舌剑…… 在许多洞子里,除了神话故事以外,还画着许多世俗画。开洞的窟主往往把自己以及一家人都画在大墙上。有时候画上一队男官人,前面的几个都是秃头和尚;一队贵妇前面几个是秃头的尼姑。这是本家族里面出家的人,是他们的光荣,是他们的骄傲,所以才被画在前面。这些男女贵人排成队,好像要向佛爷走去。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像画在这千佛洞里呢?是为了宗教功德吗?还是为了永垂不朽?恐怕二者都有一点吧。最引人注目的是张议潮出游图。唐代这一个独霸一方的大军阀、大官僚,在河西一带很有势力,很有影响,他一跺脚,整个河西走廊都会震动。他的家族开凿了不少的洞子,在一个洞子里就画着自己出游的情景。他自己巍然骑在马上,前面是部队开路,也都骑着马,有的手里拿着乐器,有的手里举着旗帜。拿乐器的正在猛吹猛奏,好像是要行人回避,也好像是在为军容壮声威。后面跟着的是成群的扈从,都是宽衣博带,雍容华贵。乐器中除了喇叭等之外,还有画角,我从小念唐诗,不知多少次碰到“画角”这个字眼,但是始终没有见过画角是什么样子。今天见面,宛如故友重逢,分外感到亲切。总之,这一幅一千多年前的出游行乐图,彩色鲜艳地、生动活泼地摆在我们眼前。当时的情景跃然壁上。我们今天站在下面看壁画的人,恍惚间成了当时站在路旁的旁观者,看人马杂沓,车如流水,乐声喧腾,尘土飞扬,好像正从墙壁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转瞬即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