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越狱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德庚,郭红雨  页数:2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观念越狱》是一个以书为媒介的论坛。大量的设计作品的图片只不过是引子。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话语才是论坛的主体。1号发言者是设计师本人。他们对设计项目的解释话语非常规矩地贴在图片旁边。2号发言者是类似电脑中的自动翻译软件,把图片中出现的大量英文或者文本中的人名注解出来。出现页面右下角的是3号发言者。这是一个虚拟读者,在抒发自己对于设计项目的评价。而把书横过来,你将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以及更广泛的评论和观点,他们出自编辑、评论家、委托人、合作伙伴以及设计师本人。当然,不能忽视的是偶尔出现的关键词,它们是贴在设计项目上的标签,来反映我们在不同设计中衍生的更多思考。

作者简介

李德庚,身兼设计研究者、写作者、策展人、设计师。蒋华和李德庚在2007年创立OMD当代设计中心,曾策划“社会能量—当代荷兰交流设计”活动,以多重身份致力于当代设计研究、实践与推广。蒋华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李德庚现执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主编并设计《欧洲设计现在时》系列丛书与《今日交流设计》系列丛书。1992-1996,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文学学士。1997-2000,北京服装学院设计艺术系,设计艺术学硕士。2000-2003,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系,系统设计方向硕士。2004至今,德国乌珀塔尔大学,视觉传达方向博士生。在柏林期间成立工作室。刊载众多国际专业杂志。2000-2003,《欧洲当代设计现在时》丛书。2005-2008,《欧洲当代设计现在时2.0》丛书。

书籍目录

2 这些词4 拱6 虚构8 礼物10 报摊12 迷宫14 游戏16 循环使用18 屏幕20 声音22 空24  区域26 缩放30 观念越狱by 李德庚34 从尘世到不朽by Ole Bouman44 一封粉丝的来信By Guus Beumer48 虚构54 超越By Magnus Ericson54 报摊58 空60 声音62 Maureen Mooren 与Daniel Van der Velden 对话 Zak kyes66 虚构74 礼物76 声音82 拱90 屏幕94 报摊98 声音106 区域114 礼物116 区域122 循环使用130 区域132 空140 循环使用146 报摊154 礼物164 游戏172 声音180 拱182 拱 游戏190 迷宫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观念越狱》:今日交流设计。大量的设计作品的图片只不过是引子,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话语才是论坛的主体。1号发言者是设计师本人.他们对设计项目的解释话语非常规矩地贴在图片旁边。2号发言者是类似电脑中的自动翻译软件,把图片中出现的大量英文或者文本中的人名注解出来。出现页面右下角的是3号发言者,这是一个虚拟读者.在抒发自己对于设计项目的评价。而把书横过来,你将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以及更广泛的评论和观点,他们出自编辑、评论家、委托人、合作伙伴以及设计师本人。如果把社会学、观念艺术看做是富含人文细胞的肌体,那这里的设计就是一种从中提取了某些DNA物质的“转基因设计”。不依赖什么“原创”造型。而是利用既有的现成品,借助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虚构一幕幕的特定场景,模拟其他的文本形态,让文字内容构成设计本身,让平面设计成为社会评论。在他们看来,设计虽然要“借助”视觉,但并非完全“依赖”它。在人的意念层面,设计一样可以展开作业,实现与人的深层互动.使人感受到一种类似游戏的体验.甚至是一种智识上的快感与挑战,在不知不觉中抛开对平面设计的固有观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观念越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很好值得看
  •   是本好书,送书速度快,包装完整
  •   全彩图,都配有作品的解说,不错。
  •   设计师不再吆喝,不只是创造
      貌似难得的好书啊,关于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作者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自恋先
  •   可能是在学校,所以收货挺快~两天左右这本书主要是荷兰的两位设计师——摩尔&范德维尔的作品。书籍编排的方式挺特别,想法也不错。当然也有些确定。总来说,书的质量是不错的。
  •   反思设计到底给人该带来什么
  •   排版还可以,可是我原本以为它是将平面海报之类的书,结果却是书籍装帧
  •   里面的作品不错,就是书的设计太差了,如果想展示自己的涂鸦能力,应该出个人涂鸦集,而不是拿别人的作品来糟蹋,还影响了正常阅读。鄙视。
  •     设计师不再吆喝,不只是创造  貌似难得的好书啊,关于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作者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自恋先
  •     
      有一种观点是这样的:通常我们认为的好设计,是存在于信息之下,为信息更快速的传播提供服务。而不是设计本身阻碍信息传播。这就是 国际主义 所倡导的“无设计”。
      
      对于 国际主义 的批评一直都有,像 MMDvdV 系统的阐述为什么要批评 国际主义 的机构也有很多。当然,更多的设计师只是偷偷抱怨(笑)。
      
      对于设计师来说,一开始就质疑“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比想办法画几个很好看的图形是更重要的事。
      
      在前言里首先提到的就是互联网性质这个主题,我们永远在期待下一次点击会出现更好更有趣的信息,就好像一个赌徒一样。但其实,你觉得你需要这些信息吗?你觉得你周围的信息还不够多吗?如此多的信息其实不是在催化你,反而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你要做的是精简才对不是吗?这个概念被 MMDvdV 称为“反信息”。
      
      有关原创的描述是这样的: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东西才是原创的呢?其实没有什么。所有东西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而成的,这也可以被冠以“原创”吗?那既然已经不存在原创了,那何不干脆以重新解构世界的形式去做设计呢?把原来已经有的东西进行一种新的解释,推翻原有的概念,岂不更有趣?(深泽直人的理论貌似也是如此)
      
      MMDvdV 对此的概括很精简,简言之就是两个疑问句:“XXX是什么?”“XXX可以是什么?”。有一次我做梦的时候做海报,在梦里的设计事务所为亚洲音乐节做海报也是遵循此方法(笑)。当时组委会给的元素是一定要用圆和两条矩形,结果我们搞了一个骷髅标志——由圆和两条矩形所构成的图案——醒来后想想,嗯,这个标志确实是很牛逼哦。
      
      在现实中一想到这一点,发现还真的可以拓展对平面设计的想法。许多的事物的存在形态只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形态,设计也是在此基础上工作的。并没有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去想象这东西是否可以有另外的做法,如果自己都想不出来,只是画画图而已。那做设计也未免就太简单了吧?你和那些满大街走的设计师也没什么区别了。
      
      海报是一个平面纸张,那包装盒展开也是一个平面,假如把包装盒展开图设计在海报里,观众们扯了海报回家裁切一下拼一个盒子出来,那不是更有趣?
      
      邀请函装在信封里寄出去,装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搞错了,收到的人拆开把信封丢掉。多浪费啊!把邀请函设计成信封样式直接投递出去,收到信的人不用拆开就已经拿到了邀请函,又节省了纸张。对吧?为什么邀请函就不可以是信封的那个样子?就是我们平时只是把信封当成信封而已,不明白它其实也可以不是信封。
      
      设计的功能性就是传达信息,为了更好的传达,所以有必要做一些可以引导人、引起人们注意的图案。而现在的平面设计反而是舍本逐末。图案反而多到没边了。这么多信息,就好像互联网一样,有必要吗?
      
      MMDvdV 最激进的理论则是:既然设计就是为了传达信息,那何不就干脆把信息(也就是文字)重新设计一下?虚构的故事、虚构的对话,引入现实的活动信息。这也是海报。当然,疑问就是,设计文字,那不是作家才干的事吗?干脆请作家来当设计师好了。所以MMDvdV 认为,其实并不存在平面设计,或者说,以后不存在平面设计这个说法,而会归类为信息设计师。同时设计信息和反映信息的图形。
      
      自然,这个理论目前来说还比较激进。但试想,就在几十年前还存在着的工种例如 排字工、制版工、手绘图形工等等已经被现在的平面设计师一个工种所取代了。也难说现在的所谓的平面设计师不会在几十年,或者就是干脆十几年后被新的工种取代。
      
      但不管叫什么,在任何时候审视自己,就好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我是谁?我可以是谁?说不定还会有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机会呢。这不光是作为一个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也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思辨性。
  •   很好奇你講的"國際主義所倡導的無設計",是什麼呢?
    呵呵,我比較少閱讀與歸類設計理論啦,所以很好奇那是什麼。
  •   就是瑞士国际平面设计风格,如果我没记错这里的瑞士和Helvetica(瑞士)是一个意思,指的是那种以简洁、功能性、栅格理论为主要背景的设计,这种风格最早出现在1940年,然后随着战后包豪斯的米国学校传到米国。这种设计最大特点是对负空间的处理,(就是有大量留白)。通常先打好栅格,一张白纸上用helvetica字体印几个单词或者字母,然后还有为保持张力和平衡而出现的小字。是目前商用设计里最常见的技法。这种设计是以高速传播信息为主要目的,尽量让读者感觉不到是设计过的东西,所以也有人说“无设计”感是这种设计最终形态。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吧。
  •   petit,如果我有理解對,你說的是正統的平面設計,Right?
    我很同意你的看法,設計必須與時俱進,甚至視覺在現代只是種種策略下順勢長出的一層薄膜。一位好的設計師,他必定具有穿透人心的魔力,這樣講起來有點怪力亂神,不過商場如戰場,不能立見高下就只能束手就擒,其餘講再多也是後話罷了。
    傳統廣告公司的型態逐漸被解構了(當然我們爸媽一輩還未過世前,傳統媒體頂多是洗牌,一定還是會留下少數幾家龍頭),網路興起取而代之的是更小型設計公司的游擊戰。我有幾位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朋友就感嘆著說,現在的廣告真是越來越難做,因為社會型態與資訊變的更複雜,消費行為就變的更難掌握,大家都在比創意比噱頭比誇張比OO比XX,結果基本的美或說是基礎必備的,或說在人慾橫流都市中,有人在乎或會多研究什麼叫做正確的美感嗎?如果在一個普遍具有美的意識的群體中,前者可能成立,但是反過來呢?我覺得在商業設計中談美從來都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個人偏激地認為)。
    商業行為中自以為是上帝般玩弄消費者於鼓掌之中,有時候跳開去看,我都覺得自己有點"驚喜冷感"了,因為作為一個設計師,我不知道我自己可以帶給別人什麼略可遠流與琢磨的東西?還是我只能流轉製造一個又一個假高潮呢?(到時候我的title就可以從商業設計師改為"春藥or幻覺製造者"了哇哈哈哈)
    好吧,我承認我的確自以為遇到倦怠的瓶頸了,很可悲,沒有什麼值得懷念的成就卻還可以感覺這麼累。
  •   从前有个岛,上面的人全部是秃子,有个人贩了一些梳子去卖,又沮丧的回来了,说:岛上的人都没有头发,我卖不出去。
    后来又有个呆逼贩了一些梳子去,人没回来,寄了一封快信回来给伙伴,说:赶紧来!他妈的这个岛上一个卖梳子的都没有,我们发达了!顺便把假发也贩过来,我们可以教会岛上的人如何有一个梳头的生活方式!
    简言之就是:如果所有的客户都知道什么是牛逼的设计,都有非常高端的美感,那还要我们设计师干吗?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教会他们,什么才是设计,什么才是美感。商业设计也可以做到很美,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要加油去做到。做设计的同时普及设计知识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林,不要抱怨。
    做设计不应该有很累的包袱,就算是商业设计上挫折很大,同样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弥补回来。例如定期给朋友、给一些地下音乐演出、非盈利机构做几个免费设计的项目,尽你的能力天马行空的去做。用这边的成就感去弥补那边的挫折。据我所知,这个方法也是很多其他设计师所采用的。
  •   哈哈!你的口氣跟我的老師很像喔,只是他還講了一個很恐怖的舉例:國際聞名的設計師哪個不是白髮鶴顏?(我心想:誰想跟你們拗到這麼老還這麼苦命呀?天知道我只想發大財然後每天無所事事呢~)<---後面這OS一半真一半假,請用輕鬆的態度去看啦哈哈
  •   不過你的建議很不賴,有機會我會試試看,且看療效如何~謝啦~!
  •   嗯,下次见到我请叫我夏老师:0
  •   也就是说,先要让人有这个理念或概念,然后人们才会去认识和追逐,并产生商业价值。
    与先有“美”和先有美的“理念”一争相去无远?
    由此得出设计是原创的和人文的,因为没有固定标准取向。
  •   LZ,我有点崇拜你。虽然我不做广告很多年。
  •   嘛, 现在反思常识的观点正在流行中,设计师就是需要打破常识才能不可思议啊. 信息的传达需要不可思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