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培源 著 页数:54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李培源这个名字在甘肃美术界还是比较响的。我所知道的原因有三:其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当时甘肃画坛最年轻的画家,在历届甘肃省美展中均有作品参展,有时参展作品在两件以上,报刊亦有发表和介绍,名号已很眼熟了。其二,在甘肃省每五年一次的文艺作品评奖中,其美术作品连续三次获奖,其中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作品《仇池翠姿》荣获一等奖,发展势头令画界看好。其三,参展作品在展厅中十分抢眼,突出,新面目、新韵味、新感觉的画面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绿原银花》《乐园》等获奖作品,以清新靓丽的风格和中西兼融的表现手法吸引了大批观众和业内人士的目光。也正因为如此,1982年甘肃省美协选调他和著名画家何晓峰等人筹办甘肃画廊,为画廊创作中国画百余幅,1984年又被借调甘肃省美展办公室工作,期间不仅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还有3件作品参加甘肃省美展。 李培源,修长的身材,清癯的面庞,胸怀坦荡,才思敏捷,对人温和谦恭,有士人之风。不仅山水花鸟俱擅,工笔写意皆精,且书法亦佳,行隶兼容,富书卷气。他精力旺盛,作画勤奋,是一位多产画家。 如果说李培源早期的艺术创作,是凭自己的聪明睿智和灵气在各种探索中博采众长地学习,汲取养分,且不拘一格地自由发展。那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绘画技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艺术视野不断扩大,认识了自我,锁定了目标,焦点在逐渐集中。理性的思维及借古鉴今的笔墨锤炼,浓缩于中国的文化内核,追求中国画的根本和民族精神。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并注重对画外功夫的修炼,以“澄怀观象,宁心静气”的心态,恪守艺术的信条,探求精神的真纯,自然的致美境界,实属难能可贵。 浏览培源的山水画,犹如进入灵山秀水,田园幽居。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似能听见淙淙泉水和嘤嘤鸟鸣。顿觉神清气爽,心和意舒。他的画不论是宏篇巨制,还是边角小景都呈现一派湿韵润秀、烟雨空蒙的美感,作品在平和清寂中散发出生活的温馨气息,达到了“艺术动人”的审美境界。 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的陇南是一块神秘的地方,这里既具北国雄浑伟姿,兼具江南妩媚秀态。培源生于斯,长于斯,陇南山水给予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立足于地域特色,融南北画风于一体,笔墨沉稳厚重,又灵动随意。他的嘉陵系列山水,气势雄峻,意境幽远。苍劲的具有书法功力的点线老辣大方,雄厚之中水墨淋漓,苍润欲滴,笔情墨趣,相得益彰。小幅田园诗般的作品,经常出现雨雾、云烟、秋水、扁舟等意象,看似随意点染,自由挥洒,在有意无意之间与若即若离之中,山石、树木、云烟、流水等自然天成,满纸的水韵墨痕,或清澈,或激荡,或碰撞,或幻化,单纯而丰富,构成一幅幅水墨淋漓的优美诗境。 培源山水画的华滋灵秀,表现在其长于用水,敢于用水,大湿大水的泼洒,一任水的自由漫漶,一任墨色的撞击、破渍,既具个人性情又浑然天成,那满纸的水墨似永远流动着。陇南山水是李培源的“梦里情怀”,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但陇南山水不独是画家出自心源的性情之笔,更是一种人文思索。 山水之余,培源也常画几笔花鸟,大多是遣兴之作,着墨不多,运笔随意,但不乏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品位不俗的精品,足见其厚积薄发的传统功力,以及用笔用水的独到。 总览培源的画作,他是钻研、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华,吸取探索古典山水画的幽远意境,追寻一种清雅超逸的现代诗意和优美动人的自然景观。苍润秀逸,雅俗共赏,天然至美是他奋斗的目标。 培源正值艺术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踏遍青山人未老,好年龄,好作品,来日方长。
作者简介
李培源,1950年生,甘肃省礼县人。自幼研习中国画艺术,创作颇丰。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西北五省(区)联展、甘肃省美展,分别获甘肃省美术作品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大量作品和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被全国人大、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及多家博物馆收藏。现
书籍目录
1. 嘉陵行2. 山集3. 秋韵4. 阶州道中5. 朱熹诗意6. 阵雨7. 新林8. 雨后百泉9. 雨霁10. 山雨11. 松风月影12. 云蒸13. 吟秋14. 夏荫15. 嘉陵暮雨16. 泉声17. 秋思18. 康南春色19. 幽谷秋韵20. 烟雨漓江21. 同谷印象22. 秋牧23. 暮归24. 西汉水畔25. 秋野26. 雨蒙蒙27. 翠谷鹿鸣28. 雨韵29. 岷山烟雨30. 雨亦奇31. 嘉陵之源32. 陇山新雨34. 秋蒙35. 春润36. 晓雾初开37. 雾锁嘉陵38. 秋山烟雨39. 晨曦40. 兴坪雨意41. 晨晓42. 山水43. 朱竹44. 春意45. 荷趣46. 野梅47. 牡丹48. 四季花卉50. 荷韵51. 香雪 52. 松鼠图53. 觅54. 秋声秋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