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卡夫卡

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敦煌文艺  作者:林和生  页数:333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犹太民族自公元70年正式解体后,历经1800年的流离与苦难,最终得以重新凝聚,形成整个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仔细想来,令人惊叹不已。    与犹太民族复活史相应,犹太民族另有一部天才创造史。仰望文明的苍穹,满眼群星,然而那些最亮的天体往往许多是犹太人:斯宾诺莎、海涅、马克思、弗洛伊德、胡塞尔、维特根斯坦、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埃尔利希、爱因斯坦、N.玻尔、玻恩、本雅明、马丁·布伯、I.伯林、卡尔·波普、E.弗洛姆、柏格森、马尔库塞、阿尔多诺、霍克海默、汉娜·阿伦特、萨缪尔森、弗里德曼、阿罗、普鲁斯特、保罗·策兰、斯蒂芬·茨威格、A.茨威格、帕斯捷尔纳克、布罗茨基、戈迪默、S.贝娄、I.辛格、N.梅勒、耶胡达·阿米亥、J.康斯太布尔(利维坦)、C.毕沙罗、莫底里阿尼、C.苏丁、毕加索、夏加尔、J.梅耶贝尔、F.门德尔松、勋伯格、马勒、L.伯恩斯坦、J.奥芬巴赫、鲁宾斯坦、霍洛维茨、舒纳贝尔、巴伦波依姆、阿什肯纳齐、Y.梅纽因、J.海菲斯、I.斯特恩、D.奥斯特依拉赫、N.米尔斯坦、A.阿德勒、0.兰克、费曼、冯·诺伊曼、维纳、卢里亚、J.奥本海默、卓别林、斯皮尔伯格……以及本书主人公弗兰茨.卡夫卡。    我相信,在犹太民族悠久深厚的血缘中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宿命和祝福,卡夫卡也不例外。他是人,但他首先是犹太人。就像我们每个人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才是人。每个人通过成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成为人,卡夫卡也是如此,他最终通过成为一个犹太人而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卡夫卡。

作者简介

  林和生,男,祖籍山东,1954年生于乐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科技哲学”硕士。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从事精神分析、艺术创造心理学、科学哲学、美学、诗学、西方哲学史、西方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及教学。主要著述有:《孤独人格:克尔恺郭尔》、《“地狱

书籍目录

 导言卡夫卡是谁?   1.地狱天使   2.恐惧化身   3.“犹太形象代言人”第一章 “父亲与宿命” 第一节 民族   1.一个永世流浪的民族   2.中欧和奥地利的“犹太人问题”   3.马丁·布伯 第二节 家世   1.父辈的艰辛   2.母亲的血脉 第三节 身世要览:(致父亲》及其他    1.一个说明:卡夫卡的“心理事实”    2.生活:从老犹太城开始    3.“最亲爱的父亲一母亲”    4.受害清单第二章 在现实与象征之间 第一节 “卡夫卡之罪”   1.父亲的法庭   2.神经症   3.优柔寡断和“悬而未决” 第二节 “成为父亲”   1.“婚姻综合症”   2.插曲:大师卡夫卡   3.父亲究竟是谁?   4.恐惧一渴望:“生活世界”的本性和卡夫卡的谜底   5.绝望   6.象征的胜利:文学的召唤第三章 走向文学的自由天地 第一节 学生时代的文化洗礼   1.从歌德到克莱斯特的“伤口”    2.布伦坦诺与自明性:“现象世界”的自由天地 第二节 文学情结与犹太复国主义    1.生活、文学和日记的“前厂后店”    2.生活策略:以文学为中心    3.文学与乡愁:东欧犹太人依地语剧团    4.肉身的攀附:地狱里的温柔?第四章 菲莉斯:文学的突破与肉身的撕裂第五章 肺结核:卡夫卡世界的象征和隐喻第六章 人的尽头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犹太人卡夫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说实话我很惊讶,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但写得完全不比外国人差。在传记里面算非常好的。
  •     人生的失败与伟大
      
      ——读《犹太人卡夫卡》
      
      文/张艳庭
      
      
      
      
      
      曾几何时,卡夫卡已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名词。许多国内先锋派小说家回忆自己创作生涯时,都曾浓墨重彩地书写过卡夫卡对自己的影响。余华说看过卡夫卡之后,惊诧于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从而颠覆了他的小说观念,创作出了一系列同样让人惊诧振撼的小说。而我的卡夫卡阅读经验是从《变形记》开始的。当小说最后主人公妺妺在旅途终结时跳起来“舒展了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的时候,我同样也从书桌前站起来,难以按捺我所受到的振撼。仅凭这一篇小说,卡夫卡就在我的文学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铬印。
      
      这之后又读过卡夫卡的一些作品,但对卡夫卡的了解也仅限于这些有限的作品。关于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有人曾这样论述:吃鸡蛋并不一定要见下蛋的母鸡。也许由于对这句话的误读,我得以有理由去忽略卡夫卡本人。在书店借阅室书架上,这本林和生所著,名叫《犹太人卡夫卡》的书,一直摆在显眼的位置。但我却总是跳过去。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我没有去借阅。这其间,我还盗用过卡夫卡的话“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来表述过我自己。终于有一天,我再次站在书架前时,从众多流行读物中拿下了这本书,借了出来。事后我这样形容这次借阅:就像一个执著于文学的人终须面对自己的命运一样,我通过直面一本书而面向了卡夫卡的命运。
      
      与其他人物传记类书籍不同,这本书重在从精神层面上来书写卡夫卡的人生,并将卡夫卡的精神发展及裂变与他的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本书一开始,就写到了卡夫卡的神经症。在书写卡夫卡与家庭的关系时,本书通过卡夫卡《致父亲》一文写出他对自己神经症的分析,并且把这些症状归结于家庭,(主要是父亲)。这一受害清单中包括:恐惧、自卑、耻辱、污秽、内疚、信仰的失落。这些精神症状的源头都可以从卡夫卡受家庭的影响中找到。这每一项症状都可以找到父亲的影响。因此,一定程度上说,是卡夫卡的家庭造成了这诸多的卡夫卡问题。但父亲和家庭并不是卡夫卡问题的唯一原因,作者引用其他人对卡夫卡父亲的评价,得出他是一个典型犹太商人的结论,也就是卡夫卡父亲并不比其他人更扭曲。这样一来,卡夫卡之所以有这些神经症,并最终成为卡夫卡,除了社会、家庭的原因,还有他自身的原因。
      
      作者归纳了卡夫卡的精神症状,总结其为罪感。以父亲为代表的外在世界的暴政让他从小自知有罪,而他的神经症都可以包括在这种罪感之内。也正是这种罪感,让他无从逃离自己的那种神经症状。因为罪就像是外在世界与他自身的一个精神契约,他无法找寻到一个更高级的法庭来解除这种契约。因为外在世界的权威(以父亲为代表)始终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他精神上的最高法庭。而只要有一个外在的法庭高高悬在他的头顶,他就始终无法完全控制自己。这种外在的法庭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不陌生的。人需要去面对外在于自我的社会、国家、世俗生活和观念、家庭(父亲)等。在卡夫卡这里,第一次与外在世界的交锋是失败的——即与父亲的交锋是失败的——给他与外在世界的交锋埋下了阴影,之后外在世界中的诸多事物都成为可以审判他的法庭。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外在于自我的精神法庭是不可忍受的,正常人都想要能够控制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卡夫卡而言,这个被外在世界压抑的聪慧天才,犹其想要如此。他说过“必须把自己限制在绝对掌控的领域内。”而从心理学上讲,想要绝对掌握的心理倾向,就是神经症的典型特征。在这种状况下,卡夫卡会过分专注于这种“掌控”。但个人掌控外在世界的机率并不大,犹其是处在独特时代、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卡夫卡。那么他对这种掌控的过份专注只能面临失败的结局。在这种外在形势和内在神经症状下,他朝着与自身的渺小孤弱相反的方面“放大”所有细微末节的事情。他不仅放大自己所面对的对象,还放大到令自己产生压抑、焦虑或恐惧的程度。于是他对这种“放大”心理作出了高度概括的总结:一切障碍都可以摧毁我。
      
      这“一切障碍”首先是人际关系。这是最难掌控的,在他不断的试图掌握中,他产生了对人际关系的恐惧。除了人际关系,还有生活本身、他的工作,甚至他自己,都成为了他的障碍。于是面对这些,他只能产生犹豫不决的心态。这是他在众多事情中都表现出的一种心态。于是悬而未决成为了他犹豫的因和果。因为事情的悬而未决犹豫,因为犹豫使事情更加悬而未决。这在婚姻这件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致于本书作者用专门的名词来命名,叫作“婚姻综合症。”在与第一任未婚妻菲莉斯的关系中,他就曾反复订婚又毁婚。菲莉斯之后,他还与其他女人有过这种经历,但都没有结婚。如果说这种对婚姻的犹豫只是表象的话,那么它深层的原因是对生活的恐惧。他的未婚妻在他眼里,都是生活的代理人。
      
      这些恐惧和犹豫都是卡夫卡神经症的表现。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里,也许会被称作“精神病人”。但卡夫卡却不是,因为他把自己被压抑的精神能量统统都释放在了文学里。在无力控制的外在世界面前,他找到了自己可以绝对控制的文学。在这里,他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华、潜能,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感受。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倍尝失败滋味的人,在文学中,成为了一个绝对的上帝,创造出了独一无二,且极富生命力的形象。也是因为这样,他把文学放到了他生命以及生活的中心。在文学中,他在生活中失去的一切都得到了补偿,并且他在这里找到了自信,进而找到了自我。他在对自己的阐述中写道:“写作对我的存在是最具创造力的方向。”于是,“我身上的一切都在向写作集中。”这种集中到最后甚至达到了“道成肉身”的地步,即为文学而活,为文学献身。这在他的日记中有明确的表现:“我是如何面对一切不安紧紧抓住我的小说啊!就像纪念碑上的雕塑紧紧抓住底座望向远方。”这样的日记还有很多。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他文学创作的干扰,他感到不安、悔恨,甚至出版这种事也让他感到厌烦:“1912年8月11日:什么也没写!什么也没写!出版这本小书耗费了我多少时间!”但正是这种对于文学创作的有些偏执的信念促成了他的《变形记》,促成了《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以及《美国》、《审判》、《城堡》,促成了这个生活上的矮子成为了日后所有人仰望的文学大师。
      
      在卡夫卡后期作品《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这就像是卡夫卡自己的内心独白:如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生活,他绝对会好好生活的。时代、社会、家庭、婚姻等等一切没有能够给卡夫卡带来幸福,所以他才会去写,才会把文学作为自己生命的中心。一定程度上,他是因为文学忍受了痛苦,并自觉地承担着痛苦。也许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同样,理解了卡夫卡文学作品的人,才会真正对卡夫卡本人感兴趣。通过阅读这本《犹太人卡夫卡》,我真正地了解了卡夫卡的心灵世界,并从这个层面上了解了他的人生。与卡夫卡那些优秀的作品相比,对卡夫卡本人的阅读,带给我的振撼也许更大。这不仅是一个同样写小说的人的惺惺相惜,而是因为卡夫卡身上集中呈现了人性的苦难与光明,人生的失败与伟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