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荣祖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学术思想的高度繁荣。两汉时代,经学成为正统;魏晋之世,玄学称盛;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并尊;到宋代而理学兴起:迨及清世,朴学蔚为主流。各个时代的学术各有特色。综观周秦以来至于近代,可以说有三次思想活跃的时期。第一次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胜。第二次为北宋时代,张程关洛之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同时并兴,理论思维达到新的高度。第三次为近代时期,晚清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凌侵,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于是志士仁人、英才俊杰莫不殚精积思,探索救亡之道,各自立说,期于救国.形成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第三次众说竞胜的高潮。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深识之士,莫不资西学以立论。初期或止于浅尝,渐进乃达于深解。同时这些学者又具有深厚的旧学根柢,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之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试以梁任公(启超)、章太炎(炳麟)、王静安(国维)、陈寅恪四家为例,说明中国近代学术融会中西的学风。梁任公先生尝评论自己的学术云:“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辈,……欲以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盖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其支绌灭裂,固宜然矣。”(《清代学术概论》)所谓“不中不西即中即西”正表现了融合中西的倾向,不过梁氏对西学的了解不够深切而已。梁氏自称“适成为清代思想史之结束人物”,这未免过谦,事实上梁氏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诚如他自己所说“为《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诸杂志,……二十年来学子之思想颇蒙其影响,……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梁氏虽未能提出自己的学说体系,但其影响是深巨的。他的许多学术史著作今日读之仍能受益。章太炎先生在《蓟汉微言》中自述思想迁变之迹说:“少时治经,谨守朴学……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乃达大乘深趣……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间,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凡古近政俗之消息、社会都野之情状,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割制大理,莫不孙顺。”这是讲他兼明华梵以及西哲之说。有清一代,汉宋之学争论不休,章氏加以评论云:“世故有疏通知远、好为玄谈者,亦有言理密察、实事求是者,及夫主静主敬、皆足澄心……苟外能利物,内以遣忧,亦各从其志尔!汉宋争执,焉用调人?喻以四民各勤其业,瑕衅何为而不息乎?”这是表示,章氏之学已超越了汉学和宋学了。太炎更自赞云:“自揣平生学术,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秦汉以来,依违于彼是之间,局促于一曲之内,盖未尝睹是也。乃若昔人所谓专志精微,反致陆沉;穷研训诂,遂成无用者,余虽无腆.固足以雪斯耻。”太炎自负甚高,梁任公引此曾加评论云:“其所自述.殆非溢关。”章氏博通华梵及西哲之书,可谓超越前哲,但在哲学上建树亦不甚高,晚岁又回到朴学的道路上了。
内容概要
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史学家,教育家,杰出学者。
本书以春秋笔法对近代闻名遐尔的大史学家陈寅恪的家世、生平、人品风骨、为学风范和学术成就,以及陈寅恪与胡适等学者名流的交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入情入理的评介。“治学为人”与“精诚为国”两条基线贯穿全书,读来使人感奋不已。
作者简介
汪荣祖,原籍徽州,生于上海,长于台湾。毕业于台北大学,后留学美国,获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美中交流学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以及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3年起就任台湾嘉义中正大学讲座教授。著作有《史家陈寅恪传》、《康章合论》、《史传通说》、《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史学九章》、《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诗情史意》等十余种。
书籍目录
总序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陈寅恪评传》前言
新写本前言
第1章 旧时王谢家
第2章 思想在同光之间
第3章 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
第4章 清华学苑多英杰
第5章 转徙西南天地间
第6章 为不古不今之学——佛教史考证
第7章 为不古不今之学——唐史研究
第8章 为不古不今之学——诗史互证
第9章为不古不今之学——六朝史论
第10章 去国欲枯双目泪
第11章 流寓岭南
第12章 论韩愈
第13章 异代春闺梦里词
第14章 然脂瞑写费搜寻
第15章 废残难豹隐
第16章 与天壤而同久
参考书目
附录一 陈寅恪与乾嘉考据学
附录二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式讲话
附录三 胡适与陈寅恪
章节摘录
寅恪的祖上原居福建的上杭,属于客家系统。他的六世祖腾远才由闽人赣,定居当时的义宁州竹里。腾远的儿子克绳,当时的学者称为“韶亭先生”,可见已是读书人家。克绳的妻子李氏,是李大嵘的儿女。陈、李两家虽无功名,但都有声于乡,所谓“处士之家”。那时是道光年问,国家尚称富裕,风气不免“以侈靡相高,亲党问遗丰厚”,但李夫人“常裁之以礼”。寅恪晚年说:“吾家素寒贱”,似乎并不确实。克绳生四子,幼子伟琳(字琢如)从小读书,“六、七岁授章句,已能通晓圣贤大旨”,“及长得阳明王氏书读之,并发警敏,穷探默证”。但也没有寻求功名利禄,仅以道德和孝义来感化乡里。据郭嵩焘说,因伟琳事母最孝,而母“体赢多病”。乃究心医术,“遂以能医名”。这也就是《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中,寅恪所说:“吾家中医之学”的开端。伟琳虽不入仕,也不求名,但颇怀经世大志,曾旅行江、淮、齐、豫、京师之问,“所至考揽山川,校其户口、陋寒险易,以推知古今因革之宜,与其战守得失之数”。这一方面的胸怀与壮志,后来由他的儿子宝箴发扬光大了。伟琳曾创办义宁书院,培养人才。当太平军攻占武昌后,江西也受到侵扰。传琳组织乡人为团练,防守义宁,达数年之久。宝箴后撰有《记义宁州牧叶公济英御城死难事》,和《义宁同仇录序》二文曾记其事。寅恪的祖父宝箴,是伟琳的第三子。长子树年,光绪七年(1881)病故,次子观瑞早殇。陈宝箴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从小就很英毅,后来也表现了相当高超的治事才能,抱负更是不凡。可惜的是,他才能虽高,一生事业并不顺利。
编辑推荐
《陈寅恪评传》编辑推荐: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柱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先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