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10-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劳伦斯 页数:516 译者:黑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震撼人心的力作之一。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英国,一面是追求金钱享乐人生,一面是累死累活养家糊口。厄秀拉、戈珍姊妹俩在如此社会环境中,经历了各自的情感历程,也体会到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肉体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 劳伦斯之笔直逼人性最深处,刻画出活生生的时代真实。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D.H.劳伦斯 译者:黑马
书籍目录
荒原上的苦难历程(译序)第一章 姐妹俩第二章 肖特兰兹第三章 教室第四章 跳水人第五章 在火车上第六章 薄荷酒第七章 图腾第八章 布莱德比第九章 煤灰第十章 素描簿第十一章 湖中岛第十二章 地毯第十三章 米诺第十四章 水上聚会第十五章 星期天晚上第十六章 男人之间第十七章 工业大亨第十八章 兔子第十九章 月光第二十章 格斗第二十一章 开端第二十二章 女人之间第二十三章 出游第二十四章 死亡与爱情第二十五章 是否结婚第二十六章 一把椅子第二十七章 出走第二十八章 戈珍在庞巴多酒馆第二十九章 大陆第三十章 雪葬第三十一章 剧终
章节摘录
厄秀拉看着园子里的他,他的头发被风吹舞着,眼睛里闪着挖苦的光芒,她大叫道:“天啊,气死我了,什么男性的优越!这是什么鬼话!没人会理会这套鬼话的。”“那野猫,”伯金说,“就不理会,可她感觉得到这是对的。”“是吗?”厄秀拉叫道。“骗外行去吧!”“我会这样的。”“这就像杰拉德.克里奇对待他的马一样,是一种称霸的欲望,一种真正的权力意志,②【原文是德文,出自尼采(1844—1900)的著作《权力意志》。】太卑鄙,太下作了。”“我同意,权力意志是卑鄙下作的。可它在米诺身上就变成了一种与母猫保持纯粹平衡的欲望,令她与一个男性保持超常永久的和睦关系。你看得出来,没有米诺,她仅仅是只迷途的猫,一个毛茸茸的偶然现象。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权力意志。”“这是诡辩,是从亚当那里继承来的原罪。”“对。亚当在不可摧毁的天堂里供养着夏娃。他独自和她相处:就像星星驻足在自己的轨道里一样。”“是啊,是啊,”厄秀拉用手指头指点着他说,“你是一颗有轨道的星星!她是一颗卫星,火星的卫星!瞧瞧,你露馅儿了!你想要得到卫星。火星和卫星!你说过,你说过,你自己把自己的想法当和盘托出来了!”他站立着冲她笑了。他受了挫折,心里生气,可又感到有趣不由得对厄秀拉羡慕甚至爱起来,她那么机智,像一团闪闪发光白火,报复心很强,心灵异常敏感。“我还没说完呢,”他说,“你应该再给我机会让我说完。”“不,就不!”她叫道。“我就不让你说。你已经说过了,一颗卫星,你要摆脱它,不就这个吗?”“你永远也不会相信,我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他回答,“我既没有表示这个意思,也没有暗示过、也没有提到过什么卫星,更不会有意识地讲什么卫星,从来没有。”“你,撒谎!”她真动了气,大叫起来。“茶准备好了,先生,”女房东在门道里说。他们双双朝女房东看过去,眼神就像猫刚才看他们一样。“谢谢你,德金太太。”女房东的介入,让他们沉默了。“来喝茶吧。”他说。“好吧,”她振作起精神道。他们相对坐在茶桌旁。“我没说过卫星,也没暗示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指单独的星星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保持平衡、平等。 ”“你露馅了,你的花招全露馅了。”她说完就开始喝茶。见她对自己的劝告不再注意,他只好倒茶了。“真好喝!”她叫道。“自己加糖吧,”他说。他把杯子递给她。他的杯子等等器皿都很好看。玲珑的杯子和盘子是紫红与绿色的,样式漂亮的碗和玻璃 盘子以及旧式羹匙摆在浅灰与紫色的织布上,显得富丽高雅。可在这些东西中厄秀拉看出了赫麦妮的影响。“你的东西够漂亮的!”她有点气愤地说。“我喜欢这些玩意儿。有这些漂亮的东西用着,让人打心眼里舒服。德金太太人很好,因为我的缘故,她觉得什么都挺好。”“是啊,”厄秀拉说,“这年头儿,女房东比老婆要好啊。她们当然比老婆想得更周全。在这儿,比你有了家室更自在,更完美。”“可你怎么不想想内心的空虚呢?”他笑道。“不,”她说,“我对男人们有如此完美的女房东和如此漂亮的住所感到忌妒。男人们有了这些就没什么憾事了。”“如果是为了养家糊口,我希望不至于如此吧。就为了有个家而结婚,这挺恶心的。”“同样,”厄秀拉说,“现在男人不怎么需要女人,是吗?”“除了同床共枕和生儿育女以外,就不怎么需要。从根本上说,现在男人对女人的需要是一样的,只不过谁也不愿意做根本的事情。”“怎么个根本法?”“我的确觉得,”他说,“世界是由人与人之间神秘的纽带——完美的和谐地连结在一起的。最直接的纽带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纽带。”“这是老调子了,”厄秀拉说,“为什么爱要是一条纽带呢?不,我不要它。”“如果你向西走,”他说,“你就会失去北、东和南三个方向。如果你承认和谐,就消除了一切混乱的可能性。”“可爱的是自由啊。”她说。“别说伪善的话,”他说,“爱是排除所有其它方向的一个方向。你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由。”“不,”她说,“爱包含了一切。”“多愁善感的假话,”他说,“你需要混乱状态,就这么回事。所谓自由的爱,所谓爱是自由、自由是爱之说纯属虚无主义。其实,如果你进入了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直到无法改变时才能变得纯粹。一旦它无可改变,它就变成了一条路,如同星星的轨道一样。”“哈!”她刻薄地叫道,“这是死朽的道德精神。”“不,”他说,“这是造物的规律,每个人都有义务,一个人必须与另一个人终生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它意味着在神秘的平衡与完整中保存自我——如同星与星相互平衡一样。”“你一扯什么星星我就不能相信你,”她说,“如果你说得对,你没必要扯那么远。”“那就别相信我好了,”他气恼地说,“我相信我自己,这就够了。”“你又错了,”她说,“你并不相信你自己。你并不完全相信你自己说的话。你并不真的需要这种结合,否则你就不会大谈特谈这种结合,而是应该去得到它。”他一时间无言以对,愣住了。“怎么得到?”他问。“仅仅通过爱,”她挑衅般地回答。他在愤怒中沉默了一会儿说:“告诉你吧,我不相信那样的爱。你想让爱帮助你达到利己的目的,你认为爱是起辅助作用的,不仅对你,对谁都如此。我讨厌这个。”“不’”她叫着,像一条眼镜蛇那样仰起头,目光闪烁着。“爱是一种骄傲,我要的是骄傲。”“骄傲与谦卑,骄傲与谦卑,我了解你,”他冷冰冰地反驳道。“前倨后恭,再由谦卑到倨傲——我了解你和你的爱。骄傲与谦卑在一起跳舞。”“你真确信你知道我的爱是什么吗?”她有点生气地讽刺道。“你过分自信了!”她说,“你这么自信,怎么就一贯正确呢?这说明你是错的。”他不语,深感懊恼。他们交谈着,斗争着,到最后他们都对此厌倦了。“跟我讲讲你自己的情况和你家人的情况吧。”他说。于是她对他讲起布朗温家的人,她母亲,她的第一个恋人斯克里宾斯基以及她与斯克里宾斯基关系破裂后的经历。他默默坐着听她娓娓道来,似乎怀着敬意在听。她讲到伤心处,脸上显出难言的苦相,那表情使她的面庞更楚楚动人。他似乎被她美丽的天性所温暖,他的心感到欣慰。“莫非她真可以信誓旦旦一番?”他怀着一腔激情这样思忖着,但不抱任何希望,因而心里竟漫不经意地自顾笑起来。“看来咱们都很苦啊。”他嘲讽般地说。她抬眼看看他,脸上禁不住闪过按捺不住的狂喜,眼中亮起一道奇异的光芒。“谁说不是啊!”她不管不顾地高声叫着。“这有点荒谬,不是吗?”“太荒谬了,”他说,“痛苦让我厌透了。”“我也一样。”看着她脸上那满不在乎的嘲讽神情,他几乎感到害怕了。这个女人上天可以上至穹顶,入地狱可以入到最底层,他原是错怪她了,这样一位放任恣肆的女子,有着无可阻挡的破坏力,太危险了,真让他害怕。可他心里又禁不住笑了。她走过来把手放在他肩上,一双闪烁着奇异金光的眼睛盯着他,那目光很温柔,但掩饰不住温情后面的魔光。“说一句你爱我,说‘我的爱’,对我说一句吧,”她请求道。他也盯着她,看着她。他的脸上露出了嘲讽的表情。“我是很爱你,”他阴郁地说,“可我希望这是另一种爱。”“为什么?为什么?”她低下头,神采奕奕的脸对着他追问。“难道这还不够吗?”“我们独往独来更好,”他说着搂住她的腰。“不,我们不要独往独来,”她用充满情欲的声音屈从道,“我们只能相爱。对我说‘我的爱’,说呀,说呀。”她说着搂住他的脖子。他拥抱着她,温柔地吻着她,似爱、似调侃、似顺从地喃言道:“好——我的爱——我的爱。有爱就足够了。我爱你——我爱你。我对别的东西腻透了。”“是嘛,”她喃言着,柔顺地偎在他怀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要反对只管反对,我却要表白这部小说是一本纯正的、健全的、我们今日需要的书。有些字眼,起初是令人震惊的,过了一会便毫不可惊了。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地给习惯所腐化了呢? ——劳伦斯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情节,是一个贵族妇人爱了一个GAME-KEEPER,句句是力的描写与表现,使读者的心,从头到底被他擒捉住。 ——邵洵美“如果这样的书,我们都要当成淫秽物来读,那就说明我们才叫肮脏,我们玷辱的不是劳伦斯,而是我们自己。” ——理查德•霍嘉特(Richard Hoggart)“他(劳伦斯)始终还是一个积极厌世的虚无主义者,这色彩原在他的无论哪一部小说里,都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表现得尤其深刻,” ——郁达夫劳伦斯此书是骂英人,骂工业社会,骂机器文明,骂黄金主义,骂理智的,他要人归返于自然的、艺术的、情感的生活。劳伦斯此书是看见欧战以后人类颓唐失了生气,所以发愤而作的。 ——林语堂“就我所知,在当今作家中,劳伦斯是唯一具有先知先觉的识见的。” ——E•M.福斯特(批评家、小说家)“唯独劳伦斯的作品激荡着悠扬歌声,洋溢着诗歌的气息。” ——福克斯(Palph Fox)
编辑推荐
郁达夫说,劳伦斯写性是含蓄一种主义的。在中国三十年代,郁达夫、林语堂、饶述一慧眼识珠,很早就高度评价了其的成就。劳伦斯,同时是意象派的一个重要诗人,他把浓厚的诗意灌注到《恋爱中的女人》的写作里。
名人推荐
性美的诗意已成绝响——读黑马译“劳伦斯三部曲” 蒙木 《恋爱中的女人》,是我阅读劳伦斯(1885—1930)的第一本书,其诗意的温婉令人回味,这让我想起简•奥斯丁、伍尔芙和曼斯菲尔德。他们把一个庄园、一个家庭里看似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日常生活写得如此细腻情深折服了无数读者和批评家。批评家、小说家E•M.福斯特(Forster,1879—1970)评价好友劳伦斯:“就我所知,在当今作家中,劳伦斯是唯一具有先知先觉的识见的。”他把劳伦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麦尔维尔相提并论。这和《小说面面观》的一个观点是有反差的,在那部文艺学名著中,他说:英国没有诞生足以媲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的大师,比起俄罗斯文学英国小说还只是侏儒。我猜想他下这个结论,也就因为《小说面面观》1927年出版的时候,劳伦斯才42岁,不该被盖棺定论,况且福斯特最推崇的《虹》还没有在英国全版发行,《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亦未出版。《小说面面观》把奥斯丁视为摹写“圆形人物”的经典作家。劳伦斯无疑是奥斯丁传统的优秀继承人。《恋爱中的女人》的主题场景本来无非是婚礼、沙龙、交友、旅行等司空见惯的生活,但人物性格的锋芒,对话之间的张力,并不给人沉闷感,相反,彼此内心的冲突直可说是惊心动魄。劳伦斯一生最重要的四部长篇分别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基本上可以归结为现实主义风格。该著出版不久劳伦斯就宣布不再写这类东西了,他开始向现代主义转型,《虹》就是劳伦斯转型后的第一部巨作,其史诗般的气魄以及深度非凡的性心理描写,在有些婆婆妈妈的英国文学中无疑属于异数。但《虹》并没有给劳伦斯带来好运,甫一出版即遭禁。更有甚者,因为该著明确谴责战争,娶德国女人为妻的劳伦斯被指责为间谍,而惨遭迫害,贫病交加,一战后开始流浪异国他乡。直到1920年,《虹》才以节选本的形式在英国发行,1949年首次全本发行。《虹》通过布朗温一家三代人的遭遇,描述了工业革命给传统乡村文明带来的巨大变化。老布朗温娶了一位陌生的波兰革命者的遗孀为妻,他俩在带有田园诗般的乡下过活,彼此保有各自的故事,尽管谈不上相互间透彻的理解,但因为健康的肉体交流和心灵安慰,他们互相尊重相互依靠,家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安娜是波兰女人带来的,幼时要强,喜欢无拘无束,爱幻想,深得布朗温的喜爱。安娜嫁给了布朗温的侄儿威尔。婚后,他们在信仰和思想观念上产生了不可弥合的悲剧性分歧,但他们又耽于肉欲的暂时解脱不能自拔,这样紧张一生,安娜成了一个没完没了生孩子的工具;威尔也成了一个单单为挣面包而工作的男人,他们缺乏心灵交流,生活缺乏诗意,属于不可救药的堕落。在一首题为《落叶》的诗里,劳伦斯写道:“有一种肌体的连结,像树叶属于树枝,/还有一种机械的连结,像落叶般抛在大地。”安娜和威尔的长女叫厄秀拉,她比母亲更富于幻想,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她讨厌狭小的乱哄哄的家,要走向更广大的世界,跟男人一样,为社会、为家庭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她中学毕业时,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参加工作。但厄秀拉美好的工作理想,迅即被冷酷的现实毁灭了;大学校园生活是她理想的第二次破灭,其间她和其老师发生了一起短暂的同性恋情;拒绝到遥远的印度,与男友分手是她理想的第三次破灭。这些挫折磨砺了她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在小说结尾时,她仰望着天上的彩虹充满着期待。在接下来的《恋爱中的女人》中,她和伯金携手共建家庭,一起享受和探索精神与肉体协和统一的爱情。《恋爱中的女人》是把厄秀拉和妹妹戈珍的婚姻并列行进的。戈珍和杰拉德之间的龃龉,则象征着追求艺术的心灵和一个追求财富与效率的工业之子之间不可调和的悲剧。《恋爱中的女人》被劳伦斯认为艺术上更满意的作品。如果说《虹》让我们惊异人心竟如此波澜壮阔;而《恋爱中的女人》让我们慨叹人性如此细腻微妙;至于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向人展示激情的力量与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也是争议最大的小说,几易其稿。他写康妮在无性婚姻中挣扎,看透了贵族社会和工业文明的封闭、苍白、残酷和伪善,悟到 “如果婚姻不是持久和极端阳具崇拜的,如果它不是向着太阳、大地、星辰、月亮和海浪的节拍,向着岁月、世纪和光辉,它就是虚幻的东西。如果婚姻不是基于血的交感,它就是乌有。因为血是灵魂的本质”,“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最后康妮断然抛弃阶级偏见,和自己的下人——猎场看守梅勒斯一起实验一场轰轰烈烈的“有血性的爱”。尽管劳伦斯表白“这部小说是一本纯正的、健全的、我们今日需要的书”,它还是受到了趣味低下的道德审判家们的诋毁,被禁三十余年,理查德•霍嘉特(Richard Hoggart)挺身辩护说:“如果这样的书我们都试图当成淫秽书来读,那就说明我们才叫肮脏。我们不是在玷污劳伦斯,而是在玷污我们自己。”敏感的郁达夫评价劳伦斯“写性是含蓄一种主义”的。三部作品读下来,我们发现劳伦斯的生命哲学、性美理念,以及意象派诗人的风采无处不在。《虹》那荒凉的乡村,《恋爱中的女人》那高寒的雪,《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那雨中的鸡雏,都是可以摘来做诗歌诵读的。译者黑马在为《夜莺——劳伦斯随笔》写的序言中说:“劳伦斯从少年时代起直到生命的终点,他一直是个诗人,而且他最初是以诗歌跻身文坛的。他在写作那些传世巨制的小说的同时,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诗歌创作,直到去世前他还完成了诗集《最终的诗》。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劳伦斯的散文(prose,在这里泛指非诗歌)写作一直与诗歌创作之间有着渗透,这种渗透更明显地表现为诗对其它类别写作的渗透和影响,从而导致劳伦斯的散文不可避免地富有诗的节奏和韵律,从根本上说是为诗性的思维和构架所弥漫烘托。”福克斯(Palph Fox)在《小说与人民》中赞誉劳伦斯为“对英国农村和英国土地之美怀有挚恋之情的最后一个作家”。福斯特也指出,“唯独劳伦斯的作品激荡着悠扬歌声,洋溢着诗歌的气息。”这让我们想起叶赛宁,他说:“我是最后一个乡村诗人,/在诗中歌唱简陋的木桥,/站在落叶缤纷的白桦间,/参加它们诀别前的祈祷。”叶赛宁在另一首诗说:“做一个诗人,就应该这样作为:/既然生活的真理无法违抗,/就要剖开自己柔嫩的肌肤,/用感情的血液,抚慰他人的心房。/……/于是,他扯破喉咙,旁若无人地歌唱,直到嗓音嘶哑,咔出血丝,忧伤落泪。一个人。”这给我们的疑惑是:诗歌是不是属于乡村文明的产物,而现代工业文明的侵入意味着诗歌无可挽回的没落?这种没落过程中,亲历转折是最痛苦的,例如劳伦斯、叶赛宁,乃至海子。海子、叶赛宁是纯粹的诗人,由诗人而小说,成功转型的大概哈代、帕斯捷尔纳克和劳伦斯寥寥数位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执着于用自然性美对抗机械文明的劳伦斯的诗意小说恐怕已是绝响。今天很多人读《虹》首先感受到的是巨大的折磨,读《恋爱中的女人》很茫然,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仅仅寻找性段落,我想,这是“忙与盲”的当代人拒绝思考的象征,我们已经没有闲暇去叩问内心,去直面人生真实的处境。我们并不比康妮和厄秀拉们更勇敢,也不比他们更幸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