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出版时间:1998-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页数:497  字数:388000  译者:魏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韦拉是个富有抱负的美丽姑娘,她的母亲为了谋取钱财,要把她嫁给一纨绔子弟。在医学院学生洛普霍夫的帮助下,她脱离家庭与之结合并创办了一家实行社会主义原则的工场。洛普霍夫性格内向,为人严肃,而韦拉却热情奔放,善于交际。韦拉爱上了性格相投的丈夫的好友。为了韦拉的幸福怎么办呢?洛普霍夫决定想法成全他们……

书籍目录

译序
一 一个傻瓜
二 傻瓜案件的初步调查
三 序
第一章 韦拉·巴夫洛夫娜在娘家的生活
第二章 初恋和合法婚姻
第三章 婚后和第二次恋爱
第四章 第二次结婚
第五章 新的人物和结局
第六章 布景的转换
附 录
第四章第十七节定稿译文第四八二页初稿译文
第四八二页初稿译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怎么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故事好精彩,四个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完美的爱情。
  •   我上大学时就听同学说了这个故事,一直很想找来看。但一直只能看到译林出版社的,我一直是坚决不买译林的书,因为觉得基本上译的都很差。但实在是找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了,只好买了译林的。这个版本读起来还是觉得比较涩,但也不敢说全是译者的问题,因为作者是在监狱里写的,本身就比较隐讳。刚读完没多久,就看到书店有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了,很是后悔。建议大家还是去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可能效果会好些
  •       说实话,看样子车尔尼雪夫斯基更适合写文论而不是小说。全书充满了象征与隐喻,虽然在当时的时代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份情有可原。但对于读者来说可真够呛的。作者可能写文论惯了,书中大量出现自己的观点宣传,时代性针对性强,也许当时相当激励人,但时光流逝后便有些枯燥了。
        作者是沙俄的进步人士。俄国进步史是一场由上而下的运动,旗帜显然是十二月党人。可是鉴于进步人士都是贵族、城里人,所以在沙俄这个农奴国度显然如沙滩上的屋子,无法扎根。在高潮过去后,奥勃洛莫夫毕巧林之类占据了社会主流。人们要么追逐名利,要么独善其身。进步的人士们渐渐迷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是一个例子,虽然从文学史上来看,一个巨匠诞生了,可是对于进步事业以及当时的进步人士来看。这显然是退步了。作者做为进步人士,在长期的政治流放中写了此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应该“怎么办”。从这一点看有其进步意义。
        但旗帜过于鲜明也是一个缺点。作者太注重宣传性,忽略了文学艺术性。其塑造的主人公太过完美了,是一群理想的新人。这简直是科幻小说,甚至还要让人无法容忍。科幻小说不过是用超前的想像提示人类的本性。可是理想主义者只会让读者感到自身的缺点与卑劣。也许就是这点让我有些难以接受此书吧。
        还有此版本的女士相当不错。乍一看不美,但仔细一看是典型的俄罗斯女子。真不错,也算是此版本的一个优点吧。
  •     真可惜,找不到译林金黄色的精装版了。当年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不亦乐乎,初中借了,高中继续借,林林总总大概翻了不下五六遍。 俄国作品里的繁复的人名是我无法忍受的痛苦之一,不过这部里还算是好。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痴迷的借这本书。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作品,我读不出政治读不出历史读不出制度我只能读出里面的感情,在看似现实里的不可能的感情。 伏线很多,交叠的算是比较理性。洛普霍夫的付出最后也算是落得一个好结果,而韦拉更是凭着无比的人品几乎是毫无意外的获得幸福,不论是爱情或是事业。 几乎就是个烂俗的言情小说,不过同样是个小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有些别扭的翻译下,让我倒是印象深刻。两段几乎金玉良缘天作之合的感情外,是其他人磕磕跘跘残缺不堪的现实,原来里面除了两对主人公是活在梦里,还是需要有人来面对现实。 不过结尾我没看懂,也许该再看一遍,可能就懂了。
  •     感觉这本书里所有的主人公都不过是作者的工具,作者借这些主人公建立了一个理想社会,那个缝纫工厂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管理方法……总之,这些人大脑里思想者的那个理想社会才是作者想要的,想要表达和宣传给人们的,想要实现的。
      单纯从文字里看,这样的描述确实很诱人,《巨流河》里曾经提到,“如果一个人在20岁以前没有迷恋共产主义,那是他缺少激情。”历史发展到今天,证明实现这种想法比书中苦难的多,复杂的多还是《巨流河》里紧接着上句的话,“如果在20岁以后还迷恋共产主义,那是……”
      但我看重书中主人公的情感,的确,他们都是好人,除了个别坏蛋配角之外。韦拉和洛普霍夫,基尔萨诺夫,卡捷丽娜瓦西里耶夫娜,书中四个主要人物,韦拉在洛普霍夫帮助下逃离家庭的束缚,洛普霍夫为韦拉放弃了一切,不惜冒赤贫的危险,婚后生活虽幸福,但韦拉快活的天性与普洛霍夫沉稳的性格并不般配,她爱上了他的好友基尔萨诺夫,于是普洛霍夫假死出国,让二人结婚,后回国又爱上韦拉的好友,基尔萨诺夫曾救助过的卡捷丽娜,两家人都很幸福。
      当然书中各种配角的形象也都很鲜活,名家名作就是有这个好处,不至于让人觉着雷同。不过就这本书的文学意义来讲,人物未免显得太单薄,现实中的人恐怕不会这么一根筋,但正如序言所讲,此书意义不在于文学,而在于作者的社会主张,只是19世纪的情况和今天大不相同,尤其在今天的中国看这本书,恐怕想的要比作者更沉重些,毕竟,我们曾经在那条路上走过,并不小心走的太左,对负面影响看的太多,那么这种宣传式的,纯粹美好的书不禁使人怀疑,但也不得不钦佩,在那个年代,作者有这样的思想,确实非同一般。
      合理利己主义,其实利己主义加上合理二字,就不单单是利己主义了,它的褒贬色彩已经改变,合理利己,就已经包含了利他的因素了。
  •     不得不说,我看这部小说花了很大的力气。有些地方确实让我的感觉非常不好,看的会异常的慢,甚至就直接略过。而有些地方却非常有趣,比如有“敏感的男读者”出没的地方,像是两个人在进行辩论。
      也许是我荒诞主义的作品看多了,我总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有些仅仅是一时兴起。只有军队才会解释所有的事情,而在这里,每个人的过去都被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同时预示着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的。可是真的会是那样吗?还有就是关于正派人(拉赫美托夫就先不说了,我真的不清楚到底还会不会有那样像普罗米修斯一样的人物),我觉得所谓的正派人,而且是一大堆正派人,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人的正派仅仅只是在某一个方面,人是复杂的。好比最穷凶极恶的人也是会有最为美好的一面(这从无数的香港电影中就可以找到答案),而最为美好的人也可能会有最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书中的人物多数让我感觉到单调,片面,缺乏存在感。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太受制于当时的环境,以至于我现在读到它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     一个女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却有一个俗不可耐的母亲,她坚强,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天真,她的几次发表见解,她的几个梦。都表明了,她是一个新女性,她有像男人一样的思想,她的好多思想放到今天也是适用的,第一次与女伴的谈话。表达了她不虚荣的心,她确实也做到了,她没有豪门梦,她的梦,告诉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的结婚后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她懂,爱情是需要尊重和保鲜的,第二次结婚告诉我们,女人要找到自己的事业,她生命中的二个男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利己主义者,其实他们不是的,他们都正直,他们很清楚自己,了解自己,他们看上去平凡,其实要做到他们这样已经可以说是圣人之下,凡人之下了。她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和女性,学习她的能干吧,学习她的坚强,学习她的坦白,学习她的大气。学习她的天真如孩童的心吧,像她这样有主见。有能力。坚强,的女人,只有不平常的男人才会珍惜她的美,其他人看不到这些优点,会误以为是不好,只有他们二个才能帮助到她成长和发现自己,女人要为自己的幸福。勇敢才行。
  •     要财产还是要爱情,要自由还是要婚姻,要虚无的共产主义信仰还是要现实的利己主义,青年们,怎么办?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奔赴首都,寻求未来。
      
      首要的问题就是房子,然而令人咂舌的房价和租金自然望而生畏,于是咬咬牙,租下一间分隔屋或地下室。总共不到10平米,一张简陋的木板床配大学剩下来的铺盖,倒也相得益彰。再摆上一个简易电脑桌加一个组装衣柜,整个屋子就再无富裕可以塞下任何东西了。发黑的墙壁上还贴着各类海报,从中可以觅到些从前的租客的信息,大概他很喜欢港台明星吧。床头还要摆几本小书,时不时用来感慨下,又有多久没看书了,从明天起,要把功课拾起来。电脑桌上摆一个咖啡杯,一个烟灰缸,咖啡杯中总残留着上次的渣滓,仿佛和面一样,总有老道的酵母帮助调味。至于烟灰缸,仿佛太庙前的香炉,无数灰烬上聊有趣味的插上几个烟屁股。每次回屋只能脱鞋上床,上网寻求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个年轻人,怎会安心守着这样的陋室呢,于是不时告诫自己一定要发奋努力赚钱,早日搬出这历练心志的苦窑,一面跑到外边咖啡店酒吧里厮混。当然,若能遇到境遇相似,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更妙了。那时,寒酸仿佛是一种炫耀,困苦竟成为一种勋章,彼此可以拿现在的窘迫互相调笑,也会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境遇成为莫逆。
      
      年轻人一面苦中寻乐,一面互相启迪揭示社会的现实,然而,随着对社会的本质看的越清晰,对自己面临的环境之糟感受越贴切,大家反而也获得继续放浪形骸的理由。
      
      任何平稳通往荣誉富裕的道路上,竟都人满为患,公务员考试的录取比例甚至小于易拉罐上“再来一瓶”的概率。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拜托,连一身合身的西装都没有,况且人家要的还是有工作经验的。医生?医院里早已人满为患严重饱和了,从前的耳鼻喉科,变作了耳科、鼻科、喉科,从前一个内科大夫的职位细化为心脏内科、呼吸科、内脏科、化验科等N个职位了,饶是如此,这座城市几百个大型医院仍然没有一个可供给年轻人的职位了。金融?除了各种各样的皮包公司,市面上大概没什么正儿八经的金融公司了吧,谁叫这年头流行金融危机呢。是呀,剩下的,只能是去花样繁多外表光鲜的写字楼里,到一个自己都可能叫错名字的小公司里,当一个勉强解决房租伙食的白领了。
      
      是的,一旦这样认识了社会,立刻能给自己做一个清晰的定位,与其疲于奔命却始终落空,确实不如游手好闲得过且过。我们这样得过且过间,就不知不觉的扎根在这样的土地中,思想上也绽放出由这种土壤所滋养出的花朵,不是恶之花,而是问之花,我们该怎么办?
      
      一面为了逃避现实麻痹自己,将所有智慧和精力都用在所谓的文艺上,所谓的阅读、旅游、音乐、摄影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的事物,其实都只是这问之花的一抹绚丽,这些美丽的掩盖下,却是青年一代对自身未来的茫然和无措。无法成长成为栋梁的哀怨和自改堕落后的快感仿佛绿叶一样,永远从现实中吸收着白眼和质疑,漠视和诽谤,然后又将这一切变作养分培育着花蕾。土壤,就是这现实而残酷的土壤,将最坚毅的斗志化作了无目的的对明天的期待。所有疑问都靠期待而支撑,人越渴望改变,越期待机会,可惜机会永远不会来到,青年也只能继续满怀疑问。
      
      怎么办?
      
      喜儿应该先嫁给黄世仁,积累一定的财富后再自主生活。
      新闻看电视,手机无Wifi,春节等春晚,上网斗地主,阅读茅盾文学奖作品,看华表奖获奖电影,这就是21世纪文盲的标准像。
      先谢郭嘉。
      
      这就是青年人给出一些回答,很令人唏嘘,很令人期待。
      
      《怎么办》中诞生了一种“新人”,任何一个面临“怎么办”考验的时代对可能诞生一种“新人”,各领风骚数百年。
  •   书中的人物多数让我感觉到单调,片面,缺乏存在感。
    +1
  •   怎么办?为什么怎么办
  •   估计你看巴尔扎克的小说太多了,文章行云流水有如傅雷的译笔
  •   阅读茅盾文学奖作品,看华表奖获奖电影,真的是21世纪文盲的标准像吗?我困惑了
    今天看到一些人评论小说中的人物,说为自己而活的那个人物是最真实的,为青春理想而奋斗的人物是做作的,矫情的,真的是这样吗?我困惑了
  •   觉得楼主写的挺好的,没有谁一来便那么成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或一努力就会成功,过程曲折漫长
    阅读、旅游、音乐、摄影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的事物,到底是对个人内涵的追求还是对现实状况的挣扎,认真思考下,却连自己都糊涂了
  •   有哪一代年轻人不迷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