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甫盖尼·奥涅金

出版时间:2002年9月第5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普希金  译者:丁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厌倦了上流社会生活的奥涅金来到外省的乡下,和热情单纯的年轻诗人连斯基成了好友,并在他介绍下与拉林娜老太太一家结识。拉林娜的次女、活泼的奥丽加和连斯基相爱,而她的长女、文静的塔吉雅娜爱上了奥涅金。但奥涅金对家庭生活已经抱有成见,不愿受家庭的束缚,因而拒绝了塔吉雅娜。由于连斯基拉他参加了喧闹的社交活动,而他的出现又使塔吉雅娜受窘,奥涅金就故意和奥丽加接近,来使连斯基气恼。年轻诗人一怒之下提出决斗。奥涅金出于上流社会畸形的荣誉感接受了挑战,并弄假成真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以后,奥涅金受到良心的谴责,浪迹天涯。等他在社交活动中再次见到塔吉雅娜,她已经出于无奈嫁给一位将军了。这时奥涅金突然萌动旧情,但遭拒绝。最后,故事在奥涅金尴尬的场面中结束。
这个普通的爱情故事,被作者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写了出来,赋予了它以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是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和“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高峰,就是从普希金开始的。
这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最重要的作品,就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它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这部诗体作品,自然具有诗歌的抒情性;但它又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所以作者把它叫做“小说”。一八二三年动笔时,普希金的创作正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八年后,《叶甫盖尼·奥涅金》于一八三○年完成。它总结了作者一八三一年以前的全部创作经验,以后普希金就转入了散文写作。这种创作方法和文体的变化,和社会背景是有关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四章写于十二月党人起义之前,基调比较明朗;从第五章起,调子变得阴郁、低沉起来,故事也越来越向悲剧性的结尾发展。这些正是时代气氛的反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叶甫盖尼·奥涅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3条)

 
 

  •     原载于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130f0101guww.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春起早,没有雾,没有霾,阴而不冷。
      邂逅保险法,
      缘尽三字经,
      brainstorm养老产业链。
      春风沉醉的晚上,误入荒岛;
      普希金——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据说,译者智量,可以全篇俄文背诵,先后修改译稿四十余年。
      据说,它是查良铮先生少年佳作,于困顿坎坷时依旧笔耕不辍。
      一天大幕将热落下,
      看着,看着,忘倦亦忘忧。
      
      曾经的 骄傲的 少年 奥涅金,
      昔日的 纯良的 少女 达吉亚娜。
      因为不在意,所以不珍惜。
      红玫瑰,白玫瑰。
      朱砂痣,蚊子血。
      
      后来的 骑士的 神魂颠倒的 骑士 奥涅金,
      终于的 高贵的 母仪天下的 夫人 达吉亚娜。
      因为得不到,所以倍煎熬。
      恰如那:
      杨柳津头,
      梨花墙外,
      心事两人知。
      
      一入侯门深似海!
      从此少年是路人!
  •     多金风流忧郁,身后冰天雪地,好像有万千悲情在氤氲。一个冰雪纯情的少女的眼泪,守候和爱恋,另一个更为成熟的女人。这样的人物和场景设置很经典。
      
      故事实在简单,在此基础上,虚无男拒绝纯情女,无意勾引无意错杀,再见纯情女,难续前缘。
      
      结构上就是两个遇见,一个逆转,最后破碎。
      
      这个故事人物和情节有点意思有点美吧。
      
      和唐璜比起来太简单了,也没大意思,那个是瑰丽,这个是情真
  •     奥涅金作为一个贵族浪荡子、虚无主义者的典型,当然有他们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二是缺乏行动力。
      
      奥涅金爱好广泛,博览群书,游历也很广泛,能接触上流社会也能到乡下生活,可以说奥涅金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但是求知完了探索尽了他就感到厌倦感到空虚,感到这一切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把戏,没有任何价值。缺乏行动力很容易理解,贵族生活游手好闲,就算是有进步的思想也难以去实践,只是沉迷在一味的幻想之中。当然这种沉迷的原因也或许是奥涅金的广博的爱好,因为过于广博了所以沉入到各种思想编织的迷网之中反而缺失了实际的行动能力,和百无一用是书生大约是同样的道理吧。
      
      古怪的不在于奥涅金的决斗,而在于奥涅金挑起决斗的行为。奥涅金调戏了朋友的未婚妻,后来迫于名声只能和朋友决斗。奥涅金为何要调戏人家未婚妻呢?原因有点哭笑不得,连斯基硬是要把奥涅金带来参加达吉雅娜命名日的宴会,奥涅金认为这种宴会实在无聊透顶,他厌倦这种虚无的繁华,因为想要报复连斯基的行为,便犹如小孩子一般做出了非常幼稚的行为。可以说,奥涅金是无比乖戾的,这种乖戾建立在对于普遍价值观的不屑上,他并不感到“破坏”是不得体的行为,或者说为了要反抗这种“得体”他非得要去搞破坏。结果就是有了后面的如同儿戏一般的决斗。
      
      所有虚无主义者都是乖戾的小孩,发展到极致或许就是暴力的恐怖分子。奥涅金也不例外。当然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虚无主义者的奥涅金为何会“翻然悔悟”,重新追求达吉亚娜?难道爱恨存亡不都是一样的没意义吗?我想,这恐也是生命短促之故,奥涅金一开始未必无情无义,只是虚无精神占据上风,老了一事无成便重新追求一些世俗意义,其超脱是空虚和自欺的,年少自得变成了悔恨痛惜。也就是说,奥涅金其实是意识到万事万物的一些价值的,认同某些体系(也爱着达吉雅娜),但是为了心中对于固有秩序的蔑视他不愿承认,通过破坏和轻蔑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到了生命将尽的时候,由于感到自己已经老去,随时会结束自己的人生,所以对那些价值体系重新认可也在情理之中了,因为他没有时间再去蔑视了。
  •     《one day》中间,
      海瑟薇心碎地对自己暗恋了多年的那个人吼:
      “我仍然爱你,可是我一点都不喜欢你了!”
      
      我想当奥涅金后来接近达吉雅娜希望能重归于好的时候
      达吉雅娜斥责他也是一样的心如死灰,不然不会落泪。
      第一次见面就爱上勇敢表白被拒绝的这个人
      嫁作人妇坐拥名利财富的时候仍然爱的这个人,
      几乎燃烧了一生的喜悦和痛苦去爱的这个人,
      居然也走上了让自己唾弃的这条路。
      这种万念俱灰的心情,大概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第一次喜欢的人回过头来找你的时候,
      大概都是喜悦大于失望——当然
      言情小说中常用的段子,在这里发挥出来却完全是另一种感觉。
      
      我一直对文学中的玛丽苏女主很是不待见,
      《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灵巧机智不过是会磨嘴皮子;
      《名利场》中爱米莉亚纯白无暇,但是个蠢得让人笑话的傻瓜;
      《贵族之家》里面的伊丽莎白,身上笼罩着的宗教光芒让人无法接近…
      可偏偏这位义正言辞的达吉娅,却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让我完全为之倾倒。
      她对人有礼有节,毫无上流社会那种乌烟瘴气的品格;
      她勇敢的去爱奥涅金,也完全可以为了奥涅金那番冠冕堂皇的话牺牲自己高洁的爱,
      更了不起的是她不会打着爱情的名义去偷情
      尽管她和自己的丈夫确实一点感情都没有,普希金连一个名字都没给他
      (这也是我格外厌恶安娜•卡列尼娜的原因。)
      也会有人说达吉雅娜不敢反抗——
      可她能克制自己不去偷情,难道不是反抗么?
      
      回到达吉雅娜在梦中遇见奥涅金的时候
      奥涅金掌握主动权有一万种选择,
      但他表现出来的和所有懦弱胆怯但内心高尚的人一样。
      他给达吉雅娜表达了“只有您合乎理想”的心声,
      然而他开始发挥那套备胎理论:
      您是一个好姑娘,我也很喜欢您,但是我怕最后做出对不起您的事来
      ——“在一个家庭里,可怜的女人日夜独守空房,忧思满怀,为了个不相配的丈夫而伤心。”
      可是他甚至都没有去想
      凭着达吉雅娜这么勇敢的一腔热爱,
      自己不能去改掉身上的毛病?
      
      不过同样是有觉醒意识的贵族,
      他没有像聂赫柳朵夫一样玩弄玛斯诺娃(《复活》)
      (当然,玛斯诺娃和达吉雅娜的地位不一样,这另当别论),
      没有像阿廖沙打着天真无邪的精神旗帜对娜塔莎始乱终弃(《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甚至不像罗亭,被娜塔莎表白之后却不敢付出行动(《罗亭》)。
      他理智的告诉了达吉雅娜自己的不会去爱,
      并劝她开始一段新恋情忘了自己。
      到后来打脸的时候才觉得大概是太过于无聊的生活,
      使他在沙龙和舞会中看到了自带背景柔光的达吉雅娜、
      从而放弃了自己一向追求的自由。
      
      初次相遇和久别重逢的心情太不一样,
      而且还是在两个人完全颠倒的位置上,
      如果奥涅金知道达吉雅娜的良苦用心,
      便不会责备她这时候的狠心了——最深的爱往往是放弃。
      可惜普希金结束得太快,不让我们再去看奥涅金逃离这个地方的后续了,
      他没有加入十二月党人,也大概没有娶亲生子,
      不过正如普希金说的,真正幸福的人
      能及早离开人生的华筵,
      不把满杯的美酒饮干,
      不等到把人生的故事读完。
      
  •      奥涅金,这个艺术形象出自普希金笔下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他以独特鲜活的性格,成为首个“多余人”的典型。
       提及“多余人”,还得谈到赫尔芩的《往事与随想》[1]。文中将“多余人”概括为“一种古怪的人”,亦或懒散的旁观者。
       而奥涅金这位“多余人”形象,内涵更为具体。他生活在19世纪的俄国,介于十二月党人[2]和整日灯红酒绿的庸俗青年之间。他虽对现状极其不满,却又找不到出路;他虽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却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和本领,还缺乏行动的勇气。故此,他在苦闷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而且这种无法排遣的苦闷彷徨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而日趋深化。
       奥涅金这种独特的性格并非一蹴而就的。纵观其生活年代,他适逢俄国贵族革命时期,作为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贵族知识分子,因为接受了西欧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想,使“多余人”开始觉醒。
       奥涅金不愧为当中的典型代表!他因受这种时代气氛的影响,既热衷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又醉心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既推崇拜伦“颂扬自由与个性解放诗歌”的诗歌,又不忘抨击社会偏见[3]。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从其文化身份探讨,不可否认,多余人以其特有的身份——贵族知识分子,具有浓厚的利己思想色彩和软弱性。他们虽看不惯庸俗奢靡的贵族生活,却又摆脱不了这种,虽希望有所作为却又附带懒惰的本性,虽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却又不肯完全站在农民一边。
       像奥涅金,他“既不愿在黑暗中继续睡去,又没有勇气冲破这黑暗去寻找光明。”[4]他厌倦主流社会,思想却仍残存着一些渣滓。因自己没能摆脱当时世俗观念而开枪杀死连斯基,是唯我主义在作怪;而冷嘲热讽、玩世不恭地拒绝塔吉娅娜,则是虚荣心在捣乱……这些奥涅金并没有发现,因此,他才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无疑是社会悲剧与个人悲剧的交织典型。
       更为致命的一点,就是他们远离人民、脱离社会这一根子。这才导致他们最终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这一悲剧的根源是由他们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通常,多余人在俄国人看来,他们是让西方的偏见破坏了;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又是让俄国的习惯给毁了[5]。但仔细考虑一下,这一群体却有着它生存的空间,而且生命力尤为旺盛。它是许多开始觉醒却又难以摆脱一些禁锢的群体的归宿。小说《祝福》[6]中祥林嫂的悲剧可谓家喻户晓,而作为知识分子的“我”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多余人的悲剧?
       “我”虽为雇主,却是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跟奥涅金一样具有进步思想。“我”厌倦上层生活,故与鲁四老爷话不投机;“我”也同情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却终究在她的逼问下狼狈逃窜。因为“我”对她临死提出的问题也很迷惘,所以只作含糊回答。
       诚然,“我”身上的特征与多余人颇为吻合,我们权当其为中国的多余人形象。
       而在现实中,多余人的影子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新旧交替之际,由于受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他们与多余人的共性是拥有觉醒的思想意识。但迥异之处甚大,“多余人”往往只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将观念主张付诸实践,至少比“多余人”多了一份勇气。
       然而,可悲的是,由于他们全都带上阶级软弱性的镣铐,故他们都以悲剧拉下序幕,走下历史舞台。
       俯瞰当下,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多余人”的影子。一如阿Q精神或多或少在我们身上体现。
       尽管大家都生活在物欲横流、纷纭复杂的竞争时代,很多人却如“多余人”一样茫茫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许多下岗人员试图创业经营,却因缺乏自信与勇气而退怯;许多年轻壮丁希冀过上更为丰裕的生活,却因懒惰本性的滋长而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许多干部领导口号高呼,却因远离基层而弊病百出;无数大学生渴望有所作为,却因控制不了航向而一片茫然……
       还有许多人,迫于各方面的压力而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特别是染上了“忧郁”。
       毋庸置疑,无论从奥涅金到“我”,无论从小说到现实,还是从过去到现在,“多余人”都堂而皇之占据一席之地。要赶走或剔除它,只能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更须我们正确自我剖析,付诸行动。
       要砍一棵普通的树,很容易,但要将其连根拔起,却非易事。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身上或周遭的多余人中的消极元素,应尽早摒弃它,杜绝其生根发芽。否则,奥涅金、“我”、百日维新……都是一个很好的昭示!
      参考文献:
       [1]赫尔岑:俄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1852年期间写成回忆录《往事与随想》,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各国的状态。
       [2] 十二月党人:1825年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的俄国贵族革命家。起义发生于俄历12月,后被镇压。
       [3]参考蒋承勇主编的《外国文学教程》p132
       [4]参见《徘徊在理想与自由的边沿——浅谈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 》
       [5]《现实生活中的“多余人” 》
       [6]《祝福》:鲁迅笔下的短篇小说。
  •     据说普希金借此小说规范了俄民族语言,也据说名为“奥涅金诗节”的普氏十四行诗音律优美,音部规整,什么包韵连韵交叉韵上下翻飞,不过很遗憾翻译过来这些都没有了。
      
      诗体小说我真的难以接受,飞快地看完书,没什么特别的收获。说说奥涅金吧。
      
      世界上的人我认为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愚笨的,迟钝的,普通的,聪明的,睿智的。在数量上呈橄榄状,两头的人是快乐多于忧愁的,中间的三者反之。
      
      很不辛我们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先生属于聪明人,智慧作为原罪,对这类人有极其显著地戕害,这和那类睿智的人恰好相反,这其中的奥秘我们不得而知。奥涅金拥有财富、才学、外貌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他却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人”,从我的角度来看,恰恰是因为他的聪明——一种小的聪明。
      
      小说的细节我留意不多,记得有一处叶甫盖尼拒绝女主人公达吉雅娜,坦言自己害怕今后失去兴趣无情抛弃对方,这是一种近似虚无主义的念头,是哈姆雷特式的矛盾和虚无,一种感情的干涸熄灭。其实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那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人孤单地在这个宇宙,永远不会有出路。
  •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序
      http://blog.sina.com.cn/u/3020582503
      九霄环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短短的一生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无论在篇幅上、内容上、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堪称普希金的代表作。往浅里说,这部书包含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俄罗斯式的决斗,在故事情节上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往深处说,作品深刻探讨了人心、人性和人生的意义,描绘了广阔的俄罗斯社会背景,正如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叶甫盖尼·奥涅金》全书正文部份共分八章,除了其中的两封书信和一首民歌,每章均含数十节十四行诗,每行都是抑扬格四音步句,行尾押韵模式为ababccddeffegg,构成所谓的“奥涅金诗节”。全书共五千多行,其中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语言也十分鲜活生动。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已有多个版本,有的是在形式上用中文仿造原文的格律,即格律体译本,有的译文不以符合原文格律为目标,即自由体译本。 这两种译法本身都是可取的,只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原文的“精、气、神”,具体来说包括原文准确的语义、修辞、语气和情感、上下文之间的在结构上的逻辑与条理、节奏、韵脚等等。
      
      采取严格的格律体译文,每行都安排相同的字数并且押韵符合原文模式,译文在形式上会显得整齐规范,但是内容上更容易以韵害义,更容易因为拼凑而造成遣词造句上的平淡、乏味、不自然,甚至做出削足适履的事情,更容易为了完成形式上硬设的指标而丧失了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
      
      另一方面,自由体译本在失去原文格律的同时,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原文的语言特色,也不一定就能保持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不是不可能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随意蹂躏原文或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合律固然有失偏颇,僵硬地死译也不足取。究其根本还是要在深入原文、吃透原文的基础上让作者的意识与情感在译者的脑海中复现,让灵泉从心灵流过心灵,如此这般才有可能以异种语言再现原作的那一眼活水。
      
      无论如何,外文格律体诗歌翻译本身是个难事,对于简短的作品还好办一点,集中精力费些心思不是不可能出精品;对于长篇作品,内容庞杂多变如普氏之奥涅金者,则实在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灵感不是时时有,而翻译多少也需要些灵感的。因此,每一位译者面前原著的时候,不论对自己的译作有多么得意,恐怕还是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除了少数诗节偶然在韵脚上符合奥涅金诗节要求,拙译并不追求格律上的相似,毕竟,汉语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和西方语言(譬如俄语)相似的诗歌格律。所谓格律体译文的格律也是译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自行设立的一种标准,实际上并没有语言传承上的历史基础,也没有读者接受上的现实基础。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汉语诗歌的格律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格律到底是锦上添花之事还是文章之根本,这恐怕要作为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了。撇开格律上的麻烦事,拙译追求的是语义上的精准和语言上的生动,目的,一方面是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可读性。
      
      一部书的“可读性”实则是很微妙的事情,有时候长篇诗体作品的格律不一定就合乎现代读者的口味,比如为陈寅恪与郭沫若共同推崇的《再生缘》一书除了少量说表,绝大部份都是七言韵文一路到底,但现代读者阅读起来却颇有单调之感。如果译诗译成了大和尚念的经文,那就是很悲剧的事情了。好的译文读之当有作者与你面对面交谈之感,反之作者的面目就仿佛隔了一层面纱而变得模糊不清。译者再能也能不过作者(倘若译者的功夫比作者还高,那就说明该作者不适合译者翻译),因此极力贴近原作乃是主要原则。
      
       作为说明拙译特点的一个实例,以下是第1章第20节和其它译文的比较。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的亮相和一连串的四个动作。普希金极其生动的语言特色在此可见一斑。采用自由体的译法,尽管牺牲了原文在格律上的匀整性,但对于发扬这种语言的生动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
      光辉灿烂地,近于飘渺地,
      听从于琴弓的魔力,
      在一群仙女的环绕之中
      立着伊斯托敏娜:她,
      一脚轻轻地着地,
      一脚缓缓地旋转,
      啊、瞧!一个跳跃,啊、瞧!她飞了,
      她飞得就象出自风神唇边的绒花,
      她的腰部飞快地拧紧又打开,
      穿插着两只秀足敏捷的互击。
      (以上九霄环珮译)
      
      下面是其它两个汉译本:
       …….
      呀,你看那伊斯托敏娜
      灿烂夺目,神仙似的轻盈,
      她听从着琴弓的魔法,
      一群仙女把她围在当中。
      你看她一只足尖点在地上,
      另一只脚缓缓地旋转,
      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
      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
      她的腰身旋过来,旋过去,
      她的脚在空中敏捷地拍击。
      (以上查良铮译)
      
       ……
      伊丝托米娜伫立在中间;
      她容光焕发,似飘飘欲仙,
      和着乐队的神奇的琴弓,
      被围在一大群仙女当中,
      一只小脚儿慢慢在旋转,
      另一只小脚儿轻轻点地,
      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
      飞啊,似羽毛在风神嘴边;
      轻盈的细腰弓下又伸起,
      敏捷的秀足在互相碰击。
      (以上智量译)
      
      译文的对比本身是具有很大主观性的,然而在忠实性上还是可以客观分析。拙译不仅在文本含义也在文字节奏和次序上都忠实地符合原文。比如倒数第4行,查译是“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智译“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译法非常相似,都省略了原文中的两个“瞧!”。原文本来描写的是特写镜头般的连贯动作,而在查译和智译的“忽而/忽”则把特写变成了浏览,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实时实地的生动感,尽管智译每行字数相等,行尾押韵模式也和原文一致。另外,同样是“飞”,查译说“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有点过于夸张了,而智译说“似羽毛在风神嘴边”,在嘴边干什么呢,这就又有点过于保守了,好象没飞出去似的。这都是由于不忠于原文而产生的偏差。最后,拙译选用的“绒花”一词,和其它两个译本选用的“羽毛”也可以作一番对比。
      
      关于译文的忠实性和文字锤炼的另一个例子见于第1章第28节:
      ……
      美女们的小脚一掠而过,
      在她们诱人的足迹上
      也随之掠过火热的目光,
      ……
      (九译)
      这一节第10行和第12行都有一个“掠”字,原文为两个“Летают”,这一动词的重复使用是别具匠心的,生动地表现了美女们诱惑性的小脚和男士们被诱惑的目光之间的如影随形。Falen广受赞誉的格律体英译本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twirl(快速转动)和pursuit(追踪),破坏了这种修辞上的重复。查译和智译虽然分别用了两个相近的动词(飞扬与飞跃,飞舞与飞动),但是一方面并没有完全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在选词的精确性上也可商榷,如“四处飞扬”似更适合用于描述尘土,而“不停飞舞”似更适合用于嗡嗡叫的蜜蜂。汉语的“掠过”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轻盈的燕子之类意象,形容小姐们的舞步也许更为贴切。
       ……
      美人的秀足四处飞扬,
      热情的注视跟着脚飞跃,
      紧追着它的迷人的踪迹,
      ……
      (查译)
      
       ……
      美女们的小脚不停飞舞;
      跟踪着她们醉人的芳步,
      飞动着双双火辣的目光。
      ……(智译)
      
      下面这段(第1章第53节)写的是奥涅金看到的他叔父丧礼上的情景,拙译选用了“生龙活虎”、“兴致勃勃”、“煞有其事”等成语,希望能够表达原文中潜在的幽默感。另一方面,文字锤炼也不一定在于成语用的多与少,拙译也并不一味追求成语的堆砌,例如这几行中拙译用了“吃了”、“喝了”、“散了”这三个最简单的词汇,既简洁地表达事情经过,又构成一种修辞效果,更重要的是,原文原汁原味就这是这么组织文字的。
      
      他发现场地上到处是随从;
      冲着这死人从四面八方
      来了许多生龙活虎的朋友和对手,
      个个对葬礼都兴致勃勃。
      死人埋过以后,
      牧师和宾客们吃了,喝了,
      然后煞有其事地散了,
      仿佛他们都干得很不错。
      
      文字锤炼上拙译也希望尽可能挖掘汉语传统语言的瑰宝,在不显生硬的前提下适当应用到译文当中去。这些例子较多,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第4章第39节5-8行:
      
      散散步、读读书、美美地睡一觉,
      林荫幽幽,溪水潺潺,
      间或有位白肤黑眼睛的年轻姑娘
      献上年轻而新鲜的吻,
      五花马,金络脑,
      珍馐玉馔晚餐好,
      葡萄美酒夜光杯,
      清静无为心事了——
      这就是奥涅金神仙般的生活;
      不知不觉,他已深陷其中,
      在无忧无虑的幸福里
      任凭美好的夏日一天天飞逝,
      忘却了城市,忘却了友谊,
      忘却了每逢节日照例的娱戏。
      
      译者认为好的译本不仅在于翻译,而且也要起到一个文本阐释的作用,这就需要足够的注释,甚至评论。本书注释包括普希金的原注,著名文学家兼学者纳博科夫注解中的精选,以及译者本人的评注。译者评注包括某些在辞典中一查即知的条目,涉及到普希金本人事迹的背景知识,以及译者对某些精彩之处的评论,其中有援引其它文学作品与之所做的印证,即以文证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过音乐(第7章第15节)、电影技术(第3章第36节)、国画(奥涅金的旅行片段第18节)、哲学(第6章第39节)等手段进行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的初步尝试。
      
      一个译者评注的实例见上文谈到的描写芭蕾舞动作一节,译者注道: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由静立开始的一连串动作:首先是皮鲁埃特旋转(pirouette);接着是著名的凌空跃的大跳(grand jete),第11行的两个“瞧”指向的似乎是两个动作,但更象是一个大跳的两个动作分解,先是一跳,然后是貌似反重力的滞空效果,仿佛飞花;然后是行进中的一组转体动作,穿插着行进中的安特雷沙(entrechat),两脚迅速拍击,仿佛飞鸟振翅。这一系列动作先静而动,动而柔,柔而力,力而化之为飞花,为飞鸟……
      
      另一个例子见第7章第27节:
      
      她更加久久地漫游。
      这儿一条溪流,那儿一座山丘,
      全都用她们的明秀
      不可遏抑地邀请达吉亚娜停留。
      她,和她的树林、草甸,
      依旧急于去交谈,
      就象和她的故友。
      但短暂的夏日飞逝。
      金色的秋天已然到来。
      大自然颤抖、失色,
      就象浓妆的祭品正等着宰割…….
      看,北风吹响了号角,
      嗥叫着,追逐着乌云,
      看,冬之女巫已大驾亲临。
      
      这一节诗的前四行,不说达吉亚娜禁不住停留,而说山川不可遏抑地邀请。正是“非人见山川,山川见人也。”印证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关于其它艺术门类(例如音乐)旁通文学的例子,见第7章第15节:
      
      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
      水流潺潺。夜虫唧唧。
      跳圆舞的人群已开始散去。
      烟雾中的河面已点亮了渔火。
      踏着乡间银色的月光,
      沉浸在她的梦境里,
      达吉亚娜走了很久。她走啊,
      走啊……走到山上,突然在她面前,
      她看见一座城堡、一片村庄,
      山脚下有一片树林,
      明晃晃的河上有一座花园。
      她凝视着,心,
      跳得越发地快、越发地狂。
      
      这一节前五行的一系列意象: 水流、虫鸣、舞散、烟雾、渔火、月光,宛若竖琴的泛音,在梦幻般地奏鸣。当诗句行至“突然……看见”,便仿佛陡然听见一记竖琴的滑奏,glissando,仿佛出自天籁之手。
      
      之所以做这些文学与其它人文艺术门类的沟通尝试,哪怕只是蜻蜓点水,目的在于重申一个为许多前人所反复提醒的问题,即,种种学术门类在表面上的巨大鸿沟下面隐藏着彼此之间在内核之中的深厚的共通,就象大洋中最深的海沟下面也连着同一块地壳。毕竟,我们人脑的工作机制并非在于完全绝对地一块用于文学,一块用于音乐,一块用于数学……显然,人脑在漫长的进化期内并非按照一个今日学科的分类表格进行分项演变的。对人脑进行多方面开发,能对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常言道:作诗的功夫在诗外,正是此理。 爱因斯坦和钱学森都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一事实似乎也在佐证理科生最好能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和艺术训练。
      
       最后一句不是套话的套话:译者虽说在此项目上颇费了不少心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必然有种种缺失,读者大人们海涵也好,批评亦佳。
       附:《献给诗人:仿普希金献词戏作》
      
      不想取悦骄狂的人世
      甘心陷入诗人的罗网,
      我本愿献给你一件珍品,
      能与你的荣誉相得益彰――
      形同一个优雅的灵魂
      充满圣洁的梦想、
      生动明朗的诗情、
      崇高的思想、以及纯真。
      但也就这样了。请带一丝偏袒
      接受这堆杂糅而成的译章:
      半带诙谐,半感惆怅,
      有些俚俗之语,有些半调子文言,
      无非是我任凭兴之所至
      出于自娱或失眠的无聊之作,
      这也是我凋谢的青春的果实,
      带有些冒充内行的观察,
      也有几句评述的确发自肺腑。
      
  •     网络共享译本:http://blog.sina.com.cn/u/3020582503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序
      
      九霄环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短短的一生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无论在篇幅上、内容上、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堪称普希金的代表作。往浅里说,这部书包含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俄罗斯式的决斗,在故事情节上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往深处说,作品深刻探讨了人心、人性和人生的意义,描绘了广阔的俄罗斯社会背景,正如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叶甫盖尼·奥涅金》全书正文部份共分八章,除了其中的两封书信和一首民歌,每章均含数十节十四行诗,每行都是抑扬格四音步句,行尾押韵模式为ababccddeffegg,构成所谓的“奥涅金诗节”。全书共五千多行,其中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语言也十分鲜活生动。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已有多个版本,有的是在形式上用中文仿造原文的格律,即格律体译本,有的译文不以符合原文格律为目标,即自由体译本。 这两种译法本身都是可取的,只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原文的“精、气、神”,具体来说包括原文准确的语义、修辞、语气和情感、上下文之间的在结构上的逻辑与条理、节奏、韵脚等等。
      
      采取严格的格律体译文,每行都安排相同的字数并且押韵符合原文模式,译文在形式上会显得整齐规范,但是内容上更容易以韵害义,更容易因为拼凑而造成遣词造句上的平淡、乏味、不自然,甚至做出削足适履的事情,更容易为了完成形式上硬设的指标而丧失了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
      
      另一方面,自由体译本在失去原文格律的同时,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原文的语言特色,也不一定就能保持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不是不可能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随意蹂躏原文或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合律固然有失偏颇,僵硬地死译也不足取。究其根本还是要在深入原文、吃透原文的基础上让作者的意识与情感在译者的脑海中复现,让灵泉从心灵流过心灵,如此这般才有可能以异种语言再现原作的那一眼活水。
      
      无论如何,外文格律体诗歌翻译本身是个难事,对于简短的作品还好办一点,集中精力费些心思不是不可能出精品;对于长篇作品,内容庞杂多变如普氏之奥涅金者,则实在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灵感不是时时有,而翻译多少也需要些灵感的。因此,每一位译者面前原著的时候,不论对自己的译作有多么得意,恐怕还是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除了少数诗节偶然在韵脚上符合奥涅金诗节要求,拙译并不追求格律上的相似,毕竟,汉语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和西方语言(譬如俄语)相似的诗歌格律。所谓格律体译文的格律也是译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自行设立的一种标准,实际上并没有语言传承上的历史基础,也没有读者接受上的现实基础。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汉语诗歌的格律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格律到底是锦上添花之事还是文章之根本,这恐怕要作为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了。撇开格律上的麻烦事,拙译追求的是语义上的精准和语言上的生动,目的,一方面是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可读性。
      
      一部书的“可读性”实则是很微妙的事情,有时候长篇诗体作品的格律不一定就合乎现代读者的口味,比如为陈寅恪与郭沫若共同推崇的《再生缘》一书除了少量说表,绝大部份都是七言韵文一路到底,但现代读者阅读起来却颇有单调之感。如果译诗译成了大和尚念的经文,那就是很悲剧的事情了。好的译文读之当有作者与你面对面交谈之感,反之作者的面目就仿佛隔了一层面纱而变得模糊不清。译者再能也能不过作者(倘若译者的功夫比作者还高,那就说明该作者不适合译者翻译),因此极力贴近原作乃是主要原则。
      
       作为说明拙译特点的一个实例,以下是第1章第20节和其它译文的比较。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的亮相和一连串的四个动作。普希金极其生动的语言特色在此可见一斑。采用自由体的译法,尽管牺牲了原文在格律上的匀整性,但对于发扬这种语言的生动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
      光辉灿烂地,近于飘渺地,
      听从于琴弓的魔力,
      在一群仙女的环绕之中
      立着伊斯托敏娜:她,
      一脚轻轻地着地,
      一脚缓缓地旋转,
      啊、瞧!一个跳跃,啊、瞧!她飞了,
      她飞得就象出自风神唇边的绒花,
      她的腰部飞快地拧紧又打开,
      穿插着两只秀足敏捷的互击。
      (以上九霄环珮译)
      
      下面是其它两个汉译本:
       …….
      呀,你看那伊斯托敏娜
      灿烂夺目,神仙似的轻盈,
      她听从着琴弓的魔法,
      一群仙女把她围在当中。
      你看她一只足尖点在地上,
      另一只脚缓缓地旋转,
      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
      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
      她的腰身旋过来,旋过去,
      她的脚在空中敏捷地拍击。
      (以上查良铮译)
      
       ……
      伊丝托米娜伫立在中间;
      她容光焕发,似飘飘欲仙,
      和着乐队的神奇的琴弓,
      被围在一大群仙女当中,
      一只小脚儿慢慢在旋转,
      另一只小脚儿轻轻点地,
      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
      飞啊,似羽毛在风神嘴边;
      轻盈的细腰弓下又伸起,
      敏捷的秀足在互相碰击。
      (以上智量译)
      
      译文的对比本身是具有很大主观性的,然而在忠实性上还是可以客观分析。拙译不仅在文本含义也在文字节奏和次序上都忠实地符合原文。比如倒数第4行,查译是“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智译“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译法非常相似,都省略了原文中的两个“瞧!”。原文本来描写的是特写镜头般的连贯动作,而在查译和智译的“忽而/忽”则把特写变成了浏览,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实时实地的生动感,尽管智译每行字数相等,行尾押韵模式也和原文一致。另外,同样是“飞”,查译说“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有点过于夸张了,而智译说“似羽毛在风神嘴边”,在嘴边干什么呢,这就又有点过于保守了,好象没飞出去似的。这都是由于不忠于原文而产生的偏差。最后,拙译选用的“绒花”一词,和其它两个译本选用的“羽毛”也可以作一番对比。
      
      关于译文的忠实性和文字锤炼的另一个例子见于第1章第28节:
      ……
      美女们的小脚一掠而过,
      在她们诱人的足迹上
      也随之掠过火热的目光,
      ……
      (九译)
      这一节第10行和第12行都有一个“掠”字,原文为两个“Летают”,这一动词的重复使用是别具匠心的,生动地表现了美女们诱惑性的小脚和男士们被诱惑的目光之间的如影随形。Falen广受赞誉的格律体英译本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twirl(快速转动)和pursuit(追踪),破坏了这种修辞上的重复。查译和智译虽然分别用了两个相近的动词(飞扬与飞跃,飞舞与飞动),但是一方面并没有完全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在选词的精确性上也可商榷,如“四处飞扬”似更适合用于描述尘土,而“不停飞舞”似更适合用于嗡嗡叫的蜜蜂。汉语的“掠过”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轻盈的燕子之类意象,形容小姐们的舞步也许更为贴切。
       ……
      美人的秀足四处飞扬,
      热情的注视跟着脚飞跃,
      紧追着它的迷人的踪迹,
      ……
      (查译)
      
       ……
      美女们的小脚不停飞舞;
      跟踪着她们醉人的芳步,
      飞动着双双火辣的目光。
      ……(智译)
      
      下面这段(第1章第53节)写的是奥涅金看到的他叔父丧礼上的情景,拙译选用了“生龙活虎”、“兴致勃勃”、“煞有其事”等成语,希望能够表达原文中潜在的幽默感。另一方面,文字锤炼也不一定在于成语用的多与少,拙译也并不一味追求成语的堆砌,例如这几行中拙译用了“吃了”、“喝了”、“散了”这三个最简单的词汇,既简洁地表达事情经过,又构成一种修辞效果,更重要的是,原文原汁原味就这是这么组织文字的。
      
      他发现场地上到处是随从;
      冲着这死人从四面八方
      来了许多生龙活虎的朋友和对手,
      个个对葬礼都兴致勃勃。
      死人埋过以后,
      牧师和宾客们吃了,喝了,
      然后煞有其事地散了,
      仿佛他们都干得很不错。
      
      文字锤炼上拙译也希望尽可能挖掘汉语传统语言的瑰宝,在不显生硬的前提下适当应用到译文当中去。这些例子较多,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第4章第39节5-8行:
      
      散散步、读读书、美美地睡一觉,
      林荫幽幽,溪水潺潺,
      间或有位白肤黑眼睛的年轻姑娘
      献上年轻而新鲜的吻,
      五花马,金络脑,
      珍馐玉馔晚餐好,
      葡萄美酒夜光杯,
      清静无为心事了——
      这就是奥涅金神仙般的生活;
      不知不觉,他已深陷其中,
      在无忧无虑的幸福里
      任凭美好的夏日一天天飞逝,
      忘却了城市,忘却了友谊,
      忘却了每逢节日照例的娱戏。
      
      译者认为好的译本不仅在于翻译,而且也要起到一个文本阐释的作用,这就需要足够的注释,甚至评论。本书注释包括普希金的原注,著名文学家兼学者纳博科夫注解中的精选,以及译者本人的评注。译者评注包括某些在辞典中一查即知的条目,涉及到普希金本人事迹的背景知识,以及译者对某些精彩之处的评论,其中有援引其它文学作品与之所做的印证,即以文证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过音乐(第7章第15节)、电影技术(第3章第36节)、国画(奥涅金的旅行片段第18节)、哲学(第6章第39节)等手段进行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的初步尝试。
      
      一个译者评注的实例见上文谈到的描写芭蕾舞动作一节,译者注道: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由静立开始的一连串动作:首先是皮鲁埃特旋转(pirouette);接着是著名的凌空跃的大跳(grand jete),第11行的两个“瞧”指向的似乎是两个动作,但更象是一个大跳的两个动作分解,先是一跳,然后是貌似反重力的滞空效果,仿佛飞花;然后是行进中的一组转体动作,穿插着行进中的安特雷沙(entrechat),两脚迅速拍击,仿佛飞鸟振翅。这一系列动作先静而动,动而柔,柔而力,力而化之为飞花,为飞鸟……
      
      另一个例子见第7章第27节:
      
      她更加久久地漫游。
      这儿一条溪流,那儿一座山丘,
      全都用她们的明秀
      不可遏抑地邀请达吉亚娜停留。
      她,和她的树林、草甸,
      依旧急于去交谈,
      就象和她的故友。
      但短暂的夏日飞逝。
      金色的秋天已然到来。
      大自然颤抖、失色,
      就象浓妆的祭品正等着宰割…….
      看,北风吹响了号角,
      嗥叫着,追逐着乌云,
      看,冬之女巫已大驾亲临。
      
      这一节诗的前四行,不说达吉亚娜禁不住停留,而说山川不可遏抑地邀请。正是“非人见山川,山川见人也。”印证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关于其它艺术门类(例如音乐)旁通文学的例子,见第7章第15节:
      
      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
      水流潺潺。夜虫唧唧。
      跳圆舞的人群已开始散去。
      烟雾中的河面已点亮了渔火。
      踏着乡间银色的月光,
      沉浸在她的梦境里,
      达吉亚娜走了很久。她走啊,
      走啊……走到山上,突然在她面前,
      她看见一座城堡、一片村庄,
      山脚下有一片树林,
      明晃晃的河上有一座花园。
      她凝视着,心,
      跳得越发地快、越发地狂。
      
      这一节前五行的一系列意象: 水流、虫鸣、舞散、烟雾、渔火、月光,宛若竖琴的泛音,在梦幻般地奏鸣。当诗句行至“突然……看见”,便仿佛陡然听见一记竖琴的滑奏,glissando,仿佛出自天籁之手。
      
      之所以做这些文学与其它人文艺术门类的沟通尝试,哪怕只是蜻蜓点水,目的在于重申一个为许多前人所反复提醒的问题,即,种种学术门类在表面上的巨大鸿沟下面隐藏着彼此之间在内核之中的深厚的共通,就象大洋中最深的海沟下面也连着同一块地壳。毕竟,我们人脑的工作机制并非在于完全绝对地一块用于文学,一块用于音乐,一块用于数学……显然,人脑在漫长的进化期内并非按照一个今日学科的分类表格进行分项演变的。对人脑进行多方面开发,能对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常言道:作诗的功夫在诗外,正是此理。 爱因斯坦和钱学森都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一事实似乎也在佐证理科生最好能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和艺术训练。
      
       最后一句不是套话的套话:译者虽说在此项目上颇费了不少心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必然有种种缺失,读者大人们海涵也好,批评亦佳。
       附:《献给诗人:仿普希金献词戏作》
      
      不想取悦骄狂的人世
      甘心陷入诗人的罗网,
      我本愿献给你一件珍品,
      能与你的荣誉相得益彰――
      形同一个优雅的灵魂
      充满圣洁的梦想、
      生动明朗的诗情、
      崇高的思想、以及纯真。
      但也就这样了。请带一丝偏袒
      接受这堆杂糅而成的译章:
      半带诙谐,半感惆怅,
      有些俚俗之语,有些半调子文言,
      无非是我任凭兴之所至
      出于自娱或失眠的无聊之作,
      这也是我凋谢的青春的果实,
      带有些冒充内行的观察,
      也有几句评述的确发自肺腑。
      
  •     网络共享译本:http://blog.sina.com.cn/u/3020582503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译序
      
      九霄环珮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短短的一生作品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无论在篇幅上、内容上、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堪称普希金的代表作。往浅里说,这部书包含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俄罗斯式的决斗,在故事情节上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往深处说,作品深刻探讨了人心、人性和人生的意义,描绘了广阔的俄罗斯社会背景,正如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叶甫盖尼·奥涅金》全书正文部份共分八章,除了其中的两封书信和一首民歌,每章均含数十节十四行诗,每行都是抑扬格四音步句,行尾押韵模式为ababccddeffegg,构成所谓的“奥涅金诗节”。全书共五千多行,其中既有故事情节,又有作者的抒情和议论,内容十分丰富多彩,语言也十分鲜活生动。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汉译已有多个版本,有的是在形式上用中文仿造原文的格律,即格律体译本,有的译文不以符合原文格律为目标,即自由体译本。 这两种译法本身都是可取的,只要能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原文的“精、气、神”,具体来说包括原文准确的语义、修辞、语气和情感、上下文之间的在结构上的逻辑与条理、节奏、韵脚等等。
      
      采取严格的格律体译文,每行都安排相同的字数并且押韵符合原文模式,译文在形式上会显得整齐规范,但是内容上更容易以韵害义,更容易因为拼凑而造成遣词造句上的平淡、乏味、不自然,甚至做出削足适履的事情,更容易为了完成形式上硬设的指标而丧失了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
      
      另一方面,自由体译本在失去原文格律的同时,也不一定就能保证原文的语言特色,也不一定就能保持精气神上的原汁原味,不是不可能既丢了芝麻又丢了西瓜。随意蹂躏原文或者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合律固然有失偏颇,僵硬地死译也不足取。究其根本还是要在深入原文、吃透原文的基础上让作者的意识与情感在译者的脑海中复现,让灵泉从心灵流过心灵,如此这般才有可能以异种语言再现原作的那一眼活水。
      
      无论如何,外文格律体诗歌翻译本身是个难事,对于简短的作品还好办一点,集中精力费些心思不是不可能出精品;对于长篇作品,内容庞杂多变如普氏之奥涅金者,则实在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灵感不是时时有,而翻译多少也需要些灵感的。因此,每一位译者面前原著的时候,不论对自己的译作有多么得意,恐怕还是需要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
      
       除了少数诗节偶然在韵脚上符合奥涅金诗节要求,拙译并不追求格律上的相似,毕竟,汉语并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和西方语言(譬如俄语)相似的诗歌格律。所谓格律体译文的格律也是译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自行设立的一种标准,实际上并没有语言传承上的历史基础,也没有读者接受上的现实基础。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汉语诗歌的格律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诗歌翻译而言,格律到底是锦上添花之事还是文章之根本,这恐怕要作为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了。撇开格律上的麻烦事,拙译追求的是语义上的精准和语言上的生动,目的,一方面是忠实于原文,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可读性。
      
      一部书的“可读性”实则是很微妙的事情,有时候长篇诗体作品的格律不一定就合乎现代读者的口味,比如为陈寅恪与郭沫若共同推崇的《再生缘》一书除了少量说表,绝大部份都是七言韵文一路到底,但现代读者阅读起来却颇有单调之感。如果译诗译成了大和尚念的经文,那就是很悲剧的事情了。好的译文读之当有作者与你面对面交谈之感,反之作者的面目就仿佛隔了一层面纱而变得模糊不清。译者再能也能不过作者(倘若译者的功夫比作者还高,那就说明该作者不适合译者翻译),因此极力贴近原作乃是主要原则。
      
       作为说明拙译特点的一个实例,以下是第1章第20节和其它译文的比较。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的亮相和一连串的四个动作。普希金极其生动的语言特色在此可见一斑。采用自由体的译法,尽管牺牲了原文在格律上的匀整性,但对于发扬这种语言的生动性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
      光辉灿烂地,近于飘渺地,
      听从于琴弓的魔力,
      在一群仙女的环绕之中
      立着伊斯托敏娜:她,
      一脚轻轻地着地,
      一脚缓缓地旋转,
      啊、瞧!一个跳跃,啊、瞧!她飞了,
      她飞得就象出自风神唇边的绒花,
      她的腰部飞快地拧紧又打开,
      穿插着两只秀足敏捷的互击。
      (以上九霄环珮译)
      
      下面是其它两个汉译本:
       …….
      呀,你看那伊斯托敏娜
      灿烂夺目,神仙似的轻盈,
      她听从着琴弓的魔法,
      一群仙女把她围在当中。
      你看她一只足尖点在地上,
      另一只脚缓缓地旋转,
      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
      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
      她的腰身旋过来,旋过去,
      她的脚在空中敏捷地拍击。
      (以上查良铮译)
      
       ……
      伊丝托米娜伫立在中间;
      她容光焕发,似飘飘欲仙,
      和着乐队的神奇的琴弓,
      被围在一大群仙女当中,
      一只小脚儿慢慢在旋转,
      另一只小脚儿轻轻点地,
      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
      飞啊,似羽毛在风神嘴边;
      轻盈的细腰弓下又伸起,
      敏捷的秀足在互相碰击。
      (以上智量译)
      
      译文的对比本身是具有很大主观性的,然而在忠实性上还是可以客观分析。拙译不仅在文本含义也在文字节奏和次序上都忠实地符合原文。比如倒数第4行,查译是“忽而扬身纵跃,忽而飞翔”,智译“忽纵身跳跃,忽腾空飞起”,译法非常相似,都省略了原文中的两个“瞧!”。原文本来描写的是特写镜头般的连贯动作,而在查译和智译的“忽而/忽”则把特写变成了浏览,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实时实地的生动感,尽管智译每行字数相等,行尾押韵模式也和原文一致。另外,同样是“飞”,查译说“像一根羽毛给吹到半天”有点过于夸张了,而智译说“似羽毛在风神嘴边”,在嘴边干什么呢,这就又有点过于保守了,好象没飞出去似的。这都是由于不忠于原文而产生的偏差。最后,拙译选用的“绒花”一词,和其它两个译本选用的“羽毛”也可以作一番对比。
      
      关于译文的忠实性和文字锤炼的另一个例子见于第1章第28节:
      ……
      美女们的小脚一掠而过,
      在她们诱人的足迹上
      也随之掠过火热的目光,
      ……
      (九译)
      这一节第10行和第12行都有一个“掠”字,原文为两个“Летают”,这一动词的重复使用是别具匠心的,生动地表现了美女们诱惑性的小脚和男士们被诱惑的目光之间的如影随形。Falen广受赞誉的格律体英译本分别用了两个不同的动词twirl(快速转动)和pursuit(追踪),破坏了这种修辞上的重复。查译和智译虽然分别用了两个相近的动词(飞扬与飞跃,飞舞与飞动),但是一方面并没有完全复现原文的修辞效果,另一方面在选词的精确性上也可商榷,如“四处飞扬”似更适合用于描述尘土,而“不停飞舞”似更适合用于嗡嗡叫的蜜蜂。汉语的“掠过”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轻盈的燕子之类意象,形容小姐们的舞步也许更为贴切。
       ……
      美人的秀足四处飞扬,
      热情的注视跟着脚飞跃,
      紧追着它的迷人的踪迹,
      ……
      (查译)
      
       ……
      美女们的小脚不停飞舞;
      跟踪着她们醉人的芳步,
      飞动着双双火辣的目光。
      ……(智译)
      
      下面这段(第1章第53节)写的是奥涅金看到的他叔父丧礼上的情景,拙译选用了“生龙活虎”、“兴致勃勃”、“煞有其事”等成语,希望能够表达原文中潜在的幽默感。另一方面,文字锤炼也不一定在于成语用的多与少,拙译也并不一味追求成语的堆砌,例如这几行中拙译用了“吃了”、“喝了”、“散了”这三个最简单的词汇,既简洁地表达事情经过,又构成一种修辞效果,更重要的是,原文原汁原味就这是这么组织文字的。
      
      他发现场地上到处是随从;
      冲着这死人从四面八方
      来了许多生龙活虎的朋友和对手,
      个个对葬礼都兴致勃勃。
      死人埋过以后,
      牧师和宾客们吃了,喝了,
      然后煞有其事地散了,
      仿佛他们都干得很不错。
      
      文字锤炼上拙译也希望尽可能挖掘汉语传统语言的瑰宝,在不显生硬的前提下适当应用到译文当中去。这些例子较多,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是第4章第39节5-8行:
      
      散散步、读读书、美美地睡一觉,
      林荫幽幽,溪水潺潺,
      间或有位白肤黑眼睛的年轻姑娘
      献上年轻而新鲜的吻,
      五花马,金络脑,
      珍馐玉馔晚餐好,
      葡萄美酒夜光杯,
      清静无为心事了——
      这就是奥涅金神仙般的生活;
      不知不觉,他已深陷其中,
      在无忧无虑的幸福里
      任凭美好的夏日一天天飞逝,
      忘却了城市,忘却了友谊,
      忘却了每逢节日照例的娱戏。
      
      译者认为好的译本不仅在于翻译,而且也要起到一个文本阐释的作用,这就需要足够的注释,甚至评论。本书注释包括普希金的原注,著名文学家兼学者纳博科夫注解中的精选,以及译者本人的评注。译者评注包括某些在辞典中一查即知的条目,涉及到普希金本人事迹的背景知识,以及译者对某些精彩之处的评论,其中有援引其它文学作品与之所做的印证,即以文证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通过音乐(第7章第15节)、电影技术(第3章第36节)、国画(奥涅金的旅行片段第18节)、哲学(第6章第39节)等手段进行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的初步尝试。
      
      一个译者评注的实例见上文谈到的描写芭蕾舞动作一节,译者注道:这一节细致地描写了芭蕾舞演员伊斯托敏娜由静立开始的一连串动作:首先是皮鲁埃特旋转(pirouette);接着是著名的凌空跃的大跳(grand jete),第11行的两个“瞧”指向的似乎是两个动作,但更象是一个大跳的两个动作分解,先是一跳,然后是貌似反重力的滞空效果,仿佛飞花;然后是行进中的一组转体动作,穿插着行进中的安特雷沙(entrechat),两脚迅速拍击,仿佛飞鸟振翅。这一系列动作先静而动,动而柔,柔而力,力而化之为飞花,为飞鸟……
      
      另一个例子见第7章第27节:
      
      她更加久久地漫游。
      这儿一条溪流,那儿一座山丘,
      全都用她们的明秀
      不可遏抑地邀请达吉亚娜停留。
      她,和她的树林、草甸,
      依旧急于去交谈,
      就象和她的故友。
      但短暂的夏日飞逝。
      金色的秋天已然到来。
      大自然颤抖、失色,
      就象浓妆的祭品正等着宰割…….
      看,北风吹响了号角,
      嗥叫着,追逐着乌云,
      看,冬之女巫已大驾亲临。
      
      这一节诗的前四行,不说达吉亚娜禁不住停留,而说山川不可遏抑地邀请。正是“非人见山川,山川见人也。”印证了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关于其它艺术门类(例如音乐)旁通文学的例子,见第7章第15节:
      
      有一天晚上。天已经黑了。
      水流潺潺。夜虫唧唧。
      跳圆舞的人群已开始散去。
      烟雾中的河面已点亮了渔火。
      踏着乡间银色的月光,
      沉浸在她的梦境里,
      达吉亚娜走了很久。她走啊,
      走啊……走到山上,突然在她面前,
      她看见一座城堡、一片村庄,
      山脚下有一片树林,
      明晃晃的河上有一座花园。
      她凝视着,心,
      跳得越发地快、越发地狂。
      
      这一节前五行的一系列意象: 水流、虫鸣、舞散、烟雾、渔火、月光,宛若竖琴的泛音,在梦幻般地奏鸣。当诗句行至“突然……看见”,便仿佛陡然听见一记竖琴的滑奏,glissando,仿佛出自天籁之手。
      
      之所以做这些文学与其它人文艺术门类的沟通尝试,哪怕只是蜻蜓点水,目的在于重申一个为许多前人所反复提醒的问题,即,种种学术门类在表面上的巨大鸿沟下面隐藏着彼此之间在内核之中的深厚的共通,就象大洋中最深的海沟下面也连着同一块地壳。毕竟,我们人脑的工作机制并非在于完全绝对地一块用于文学,一块用于音乐,一块用于数学……显然,人脑在漫长的进化期内并非按照一个今日学科的分类表格进行分项演变的。对人脑进行多方面开发,能对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常言道:作诗的功夫在诗外,正是此理。 爱因斯坦和钱学森都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这一事实似乎也在佐证理科生最好能接受一定的人文教育和艺术训练。
      
       最后一句不是套话的套话:译者虽说在此项目上颇费了不少心思,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必然有种种缺失,读者大人们海涵也好,批评亦佳。
       附:《献给诗人:仿普希金献词戏作》
      
      不想取悦骄狂的人世
      甘心陷入诗人的罗网,
      我本愿献给你一件珍品,
      能与你的荣誉相得益彰――
      形同一个优雅的灵魂
      充满圣洁的梦想、
      生动明朗的诗情、
      崇高的思想、以及纯真。
      但也就这样了。请带一丝偏袒
      接受这堆杂糅而成的译章:
      半带诙谐,半感惆怅,
      有些俚俗之语,有些半调子文言,
      无非是我任凭兴之所至
      出于自娱或失眠的无聊之作,
      这也是我凋谢的青春的果实,
      带有些冒充内行的观察,
      也有几句评述的确发自肺腑。
      
  •     看了该文(王智量:翻译人生痛与乐 -年 7月5日 人民日报 http://t.cn/zW5WaB6 )才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的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智量 译”,是指华东师范大学 的王智量先生。
      王智量先生历经妻离子散和起落沉浮,墙上挂着屠格涅夫的一句“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
  •     作者:杨建民
      
      
      
       对特别喜爱的文艺作品,有时也存一两个版本,可书架上,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叶夫盖尼•奥涅金》竟存有六个译本。这内中的珍爱之心,连自己也有些惊异了。
        最早是在下农村时,不知在何处寻得一部《普希金文集》(罗果夫主编,戈宝权负责编辑)。此文集有诗歌、散文作品,还有其他人论普希金的文字。一读之下,普希金那明亮又略带忧郁的诗句即刻击中了我。那内中传达的广阔辽远的俄罗斯气息,至今仍湿润着我的心。上大学后,首先在图书馆寻找的,就是普希金的著作。很幸运,我借到一本查良铮先生译的《欧根•奥涅金》。这部书包着封皮,应该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品。它的开本与今天的不大相同,略有些宽扁。纸张绵绵软软,拿在手上很舒服。(写这篇小文时,我查了一下,该版书应当是新文艺出版社所印制。当时上海的印制水准在今天看亦属上乘。)这是一部诗人翻译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诗的情绪;它更是一部“青春”作品,极能应和青年的心态,因而紧紧抓住了我。这部诗体小说是最突出展示普希金才华的作品。它不仅显示了普希金诗的才情,同时表现了他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从结构看,它亦符合人们丰富的心灵层次。在此后的四年,这部作品一直放在我手边,虽然压了我一张奇缺的借书卡。
        在一次次的阅读中,我更加希望得到这部作品。上街进书店,总是不断地搜寻“奥涅金”的踪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书还有许多禁忌,所以,我找不到“他”。到了必须还书的时间,我专门备了一个好的笔记本,将其中达吉亚娜给奥涅金的信以及其他自以为喜欢的章节大段大段抄录下来;还差点想用遗失赔偿的方式将“他”据为己有。当时实在胆小,何况三倍的赔偿在经济上也大有压力,没有做成这件当时令人感到紧张气喘的傻事。记得已到了毕业前夕,无意间在西安古旧书店发现一本黑龙江出版的《叶夫根尼•奥涅金》,我便在那里使劲翻读起来。结果,我颇失望。该译本文字读起来很板滞,还不时见到一些中国成语,文白杂糅,缺乏诗的流畅和气息。可我又太喜欢“奥涅金”了,先买下吧,聊胜于无,不然我仍会遗憾。
        毕业回到家乡,我仍在关注“奥涅金”。还好,不久我就见到了冯春先生翻译的《叶夫盖尼•奥涅金》。这部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印出,开本大方,印制不错,触手很是喜欢。冯先生译笔注重通顺流畅,读来颇有诗的快意。可大约是人们所说“先入为主”吧,我仍盼望得到查良铮先生的“奥涅金”。
        大约又过了一年时间,我真的见到了查良铮先生的“奥涅金”。可它却意外没有引起我预期的兴奋。这部书换了一家出版社。印本既小又窄,实在简陋了些;书中没有了“新文艺”版本中那些外国画家令人惊叹的绘像,今天想来更是莫大遗憾;再是这是个修订本,查先生晚年将译文作了大量填削,使诗句字数变得十分齐整,也特别注重了与原诗韵的相合。在我感觉,却似乎少了许多“老”译文的自在流畅。以我的浅见,任何语种,转换成十分特别的汉语形式,诗的内在节奏和旋律应当是最先传达的,与汉语过分相异的格律和韵脚形式倒在其次。可惜生得晚了,自己买到的多种诗歌译本,大都是译者晚年修订过的。一律的,译文多成了整齐的“豆腐干”,为了迁就原文的“步”、“格”或韵脚,弄得读来不十分顺畅。当然,我不可能放弃追寻已久的译本,照例收存一册。
        由于喜欢,我便在一些不同场合向人宣传过“奥涅金”,并与一些研读文学者陈述过对几种译本的看法,这当然有些少见多怪。恰好,一位大学教书的朋友听见我议论,便告诉说,他读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决不是我手中藏的任何一种,而是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吕荧先生所译。我有些不服,便问,译笔有查良铮的好吗?在我心里,查良铮是译诗方面的标尺。朋友见我挑衅的样子,笑了:查的译本我没读过,但我觉得吕荧的译笔也相当棒。
        朋友的艺术感觉力是很好的,听了他的话,我便表示,倘若吕荧的译本再版,我一定收藏一册。1996年下半年,我真又在书店见到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吕荧译本。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回到家几天时间,我陆续读着它,感受着普希金诗的气息。的确,这是个好译本。虽然更多为浓郁的诗意感染,来不及分析,也不去想翻译好在哪儿了。
        寻访仍在继续。不久,我在出差的路上,在一座小城不大的书店角落,见到一本译林出版社出版,译者署名丁鲁的《叶夫盖尼•奥涅金》。书的封面设计有些深暗,精装,称为“典藏本”。翻来读读,是译者的潜心工作。买下。回来的一路,我又在普希金金属般的诗句里沉湎。那俄罗斯森林的气息,比身处的异地,更能让人产生辽远的思绪。
        最近获得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著名译插图本”。文学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当然是首选之列。可这部书,我得来却生出一段故事。身居小城,信息是很不灵的。得知有这个版本,还是在《中华读书报》上见到的介绍。在小城书店里寻不到,我极冒昧地向译者本人求助。我读过译者王智量先生编的外国文学教材,知道他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便写上一函,说明原委,希望能得到先生的帮助。
        不久,智量先生题签赠送我一册精美译本。在附函中,我才知道,智量先生竟然是我的同乡!他小时住过、玩耍过的地方,我小时也常在那里玩,不过时间错过二三十年。这下子,不仅得到书,还寻到同乡情谊。
        读到该译本的后记,我才略略了解,这部译本,最早曾经过著名诗人何其芳先生指示。因为他得知和亲耳听到智量先生用俄语全文背诵这部长篇诗作。但是,这部书的翻译,却是在智量人生最艰苦的环境之下。从某种程度说,是普希金在其最危难的时期“救”的他。因为生存的情热,都由于翻译“奥涅金”燃烧着。这样咀嚼着人生苦难,却为精神光亮引领状态下的翻译,是真正生命的翻译。所以,译本的质量,就有了血的律动与苦难淬炼文字的保证。由于质量上乘,尽管人民文学出版社当时已收到数个译本,可最终选择留用了智量先生的译本。今天读来,我仍不能不佩服智量先生中、俄两种语言的功力和文学触觉的敏感。这部书我放置床头,常常打开阅读欣赏。我感激王先生,他为我心灵带来普希金的“净瓶”之水,使我无论何时也努力保持对人类精神的景仰,使我生活在追求和探索生命意义的旅途之间。在此,我衷心为他身心祈福。
        从购存第一位“奥涅金”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时光的流逝常常叫人心惊。从有关资料上我知道,现在我国的“奥涅金”大约有十数位了。可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情态与精神。今天的许多翻译,文字及其他功力,与那些有新旧文字训练、浸润,同时有东西文化滋养的那一辈不可比。除此之外,襟抱和情怀更大不相同。读当时作品,甚至译品,你能感觉出背后的精神丛林和山脉。大约因此,这些年我还见到的几位“奥涅金”,就没有收存的欲望。可是我对“奥涅金”,仍然钟情。倘有书友读到此小文,能为我再介绍几位使他心仪的“奥涅金”,那真不胜感激。但愿文学仍是联系人生美好愿景的精神潜流。
  •     在维基上百科了一下普希金,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所有最高的荣誉、最美好的字眼都砸向了这位诗人,可他的结局却异常悲戚,跟他在《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中的另一形象连斯基如出一辙,都是轻信人言,在决斗中被人杀死。不过好在普希金还留下了诗文和著作,还能在几百年后供他人津津乐道磨磨嘴皮子,可怜的连斯基不过是为了衬托主角奥涅金。所以庆幸我不是活在某部小说里,要不然净干绿叶配鲜花的事了。
      
      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奥涅金,虽然他是男主,可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谁让他像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呢。自私、冷漠、矛盾、自以为是、能善亦恶、所有一切似乎都能洞穿可却又愚蠢透顶,能在前一秒说出醉人的甜言蜜语,后一秒却像把尖刀,杀人于无形。有点冒冷汗,人家可是俄罗斯文学史中的经典形象呢,被我批的一无是处,太罪过了。
      
      其实,这些都不是大问题,试问谁没犯过浑呢,谁没有在生气时恶毒的问候别人的老娘,谁没看着别人的悲情或者励志挥一把同情泪,人性本就是这样,谁还没个恶念毒舌贪婪小心眼呢,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唐僧的。
      
      说良心话奥涅金的自身条件还是很不错的,用时下的流行说法来说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辗转于风月场所游刃有余,幽默风趣还有情调,控得住萝莉制得住人妻,招惹得一群妙龄未婚少女相继拜倒在他的俄罗斯长袍下,最高明的是人家游弋于鲜花丛中制造出混乱还能全身而退。所以不难想象面对这样具有致命诱惑的男人,纯真不谙世事的萝莉少女达吉亚娜会彻底沦陷。好吧,沦陷就沦陷吧,情窦初开的年龄谁还不曾疯狂过,怕就怕我们还没来得及爱就已经老了,更怕的是我们遇到的是人渣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的甜蜜就已遍体鳞伤。
      
      我想说达吉亚娜是个好姑娘,爱的时候纯真火热,相思的时候黯然销魂,守候的无怨无悔,结束时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看吧,爱情很多时候只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爱过了哭过了伤心了绝望了也就罢了了,所以她最后选择嫁人了。故事如果到这其实挺好的,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于江湖,平淡流年之后谁还不是一瓦罐灰烬,多少伤心事不过随风逝。
      
      可是奥涅金不答应。正应了那句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珍惜的有恃无恐。
      
      当少女心惊胆战的向他倾诉满腔衷肠时他义正言辞冠冕堂皇的拒绝了,更因此还间接引发了连斯基的悲剧。当他觉得悔恨内疚就决然选择离开,没办法主动权永远握在牵挂最少的一方手中,而少女只能空留在原地绝望的守候。不是没想过坚持,隔壁大妈的指指点点、同龄人的冷嘲热讽都可以承受,一次次拒绝别人的求婚都成了他人的笑柄,这也没什么,怕就怕老无所依之时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也不能任性的只想到自己而忽略身边的亲人,所以达吉亚娜离开了偏僻的乡村小镇前往俄罗斯去碰碰运气,所以萧郎从此是路人了。
      
      美丽高贵、端庄优雅的公爵夫人,地位多么高的一个称呼,一辈子这样也行啊。多少人的人生是完满的呢,总得有个缺口顺理成章的成为借口,时不时刺激内心伤感一下,也好让我们有机会45度角去仰望天空。
      
      可惜奥涅金不明白。他回到了莫斯科,与达吉亚娜重逢之后,疯狂的爱上了这位公爵夫人。用言语去挑逗、写情书挑战人家的情感防线,还伏倒在她的脚下痛苦流涕,看到这样的奥涅金我就想冷笑,何必呢?既然选择转身离开,就留个华丽决绝的背影,摇尾乞怜的爱很没意思。对一个已婚女子去示爱企图给人家丈夫戴绿帽子,这不是变态嘛。所以达吉亚娜虽然还爱着他却选择拒绝时我一点都不同情他,不知道珍惜的人就得受到惩罚,虽然我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我更赞同康德说的:“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
      
      奥涅金的结局最终以黯然失神收场,可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上演着无数这样的悲喜剧,这世间还有多少伤心人躲在自己的角落哭泣,那就不得而知了。
      
  •     看完《叶普盖尼奥涅金》的时候是夜里的二十二点,很喜欢很喜欢书里面的景物描写,高大的针叶林,遮天蔽日,会有松鼠在其间穿梭,松子不小心被碰落的时候会打断了情人间的窃窃私语,高大的俄罗斯人情人也许会捂着自己的头对着望不到天的树冠说不,或者是两个人相视一笑,把这突发事件当做情调。
      我们知道这情人也许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任何一对青年男女,甚至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叶普盖尼奥涅金》中正在热恋的连斯基正和奥尔加,但是绝不是奥涅金和达吉亚娜。
      所有的读者都知道奥涅金拒绝了达吉亚娜,因为他觉得自己都无法救赎自己,他不想再去毁灭或者是承担另一个人的梦想。
      在达吉亚娜的心里,奥涅金是梦想的存在,作为一个乡间女子,一个读过书,有周围环境有点格格不入的有幻想的乡间女子,达吉亚娜的存在是超前的,但是因为她是女性,社会并没有赋予她男子一样的义务,所以即便她读过书,她还是将爱情当做了她的主要追求,她大胆的一点是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被奥涅金拒绝。
      奥涅金是标准的贵族子弟,前段时间看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我觉得膏粱子弟的生活是可复制的,是延续的,虽然他们一个生在十九世纪的俄国,一个是民国时代的中国,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沾染了贵族的恶习,生活糜烂空虚,无所事事,奥涅金比较好的一点是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懦弱。
      奥涅金的良好出身让他接触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可是自小骄奢淫逸的生活,还有社会更先进思想的迟迟不出现,让他没有力量和社会决裂,和贵族阶层决裂,在这一点上他是懦弱的,是多余的的,可是他拒绝了达吉亚娜的求爱,委婉的向她表达了他不能接受的原因。 在鲁迅先生的《伤逝》里,私奔的子君被自己爱的男人放弃,被社会抛弃,她选择自杀,这两对情侣也变成了文学史上标榜为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的典型。
      可是奥涅金没有接受达吉亚娜,也许是达吉亚娜没有吸引到他,可是在明知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要接受达吉亚娜的爱,造成两个人的沉沦,着才是可耻的。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的发展,也便没有了完美女性达吉亚娜,只会有失足少女达吉亚娜,文学怨侣——奥涅金和达吉亚娜。
      所以他们都是好青年,正是因为奥涅金的拒绝,才会有达吉亚娜的成功转型,她不再是情场失意的少女,而是上流社会沙龙的女主人,而正是因为奥涅金的再次追求,她光辉的形象才会在俄罗斯文学的宝库中如钻石版闪耀耀眼的光芒。
      他们两个人是相互对立,互相成全的,重逢的奥涅金只所以会爱上达吉亚娜不管是因为她的举止谈吐,还有她背后的地位。作为一个多余的人,奥涅金可能终其一生无法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的混沌下去,可是达吉亚娜做到了,所以在这里被救赎的反而是奥涅金,救赎的人变成了达吉亚娜。
      达吉亚娜的拒绝不是说她有多么的忠贞,而是因为她知道她如果开始救赎这项动作,借助的还是上流社会本身,可是一旦完成这个动作,她失去的也是贵族的身份,而且一旦失去贵族身份和地位这些必要条件,这个救赎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达吉亚娜的拒绝完成了奥涅金的多余人的形象,在世人眼里,奥涅金是一个连爱情都不配拥有的人,他的使命便是碌碌无为的过完自己庸俗的一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达吉亚娜则是光辉的勇于追求爱情、拒绝诱惑的好女子。
      这其实是一种讽刺,夸大了奥涅金的社会作用,降低了达吉亚娜的存在价值。
      普希金对达吉亚娜是偏爱的,他赋予了她美好的品质,可是对奥涅金却是残忍的,他剥夺了他的所有权利,享受生活的权利。普希金给了他聪明的头脑,不凡的谈吐,也给了他不敢向旧社会开炮的懦弱。他拥有美好的品质,他深知自己的缺点,及时阻止达吉亚娜的爱,可是社会并没有给他足够的宽容,他逗留在他乡,躲开贵族圈子,可是还是无法躲开这个时代赋予他的悲剧,在这个时代,他就是一个多余的人。
      可是他们都是好青年。
      对奥涅金不留情面的苛责也许是普希金对自己的一种厌弃,对达吉亚娜不留余地的赞美,也许是普希金在黑暗中对爱情的一种美好幻想,或者是生活中爱情的幻灭所衍生出来的对爱的终究渴望。而奥涅金和达吉亚娜注定在现实中无法互相救助,只能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十九世纪的普希金已经深谙一条真理:爱情从来就是传奇,是永恒的话题,但不是长久存在的事物本身。
      达吉亚娜对重逢的奥尼金只剩回忆,而奥涅金刚刚对达吉亚娜产生爱情,他们的思维不在一个维度,所以只能是悲剧。
      普希金的高贵之处是在十九世纪,他便指出了一条爱情保鲜的方法,即在最合适的时候戛然而止,如果你要的只是爱情,只是天崩地裂,电光火石的刹那感受。
      所以奥涅金和达吉亚娜才会不朽。
      
      
  •     “爱情消逝了,缪斯出现,
      我昏迷的头脑开始清醒。
      我自由了,重又设法缀联
      迷人的音韵、思想和感情;
      我写着,心儿已不再悲伤,
      忘情地写,也不再只写半行
      便用笔在稿纸上把人像乱涂,
      或是画上一双女人的秀足;
      熄灭的灰烬已不会复燃,
      我仍将悲伤,但不再哭泣,
      很快很快,风暴的痕迹,
      将在我的心灵中烟消云散:
      待到那时,我便要开始
      写一部二十五章的长诗。”
      
      我就是被这一截诗节吸引,耐着普希金的自我唠叨,从只言片语中将达吉雅娜的爱情连缀成章。于时,我正经历一场暗潮汹涌。两件事,两件小事,让我从侧面认识到过去的自己是多么幼稚而单纯——满心的自以为是、不顾一切。好在都已烟消云散。也许他说的对,我就是“无病呻吟”。只是这“呻吟”被某种形式更好地掩盖,以致我自己也未发觉。断交的话虽未说出口,但行动已接近事实。这场幽幽春梦恰历时两年,于2011年愚人节前夕警醒。感谢你曾经的拒绝让我避免这以后更长时间的颓废、尴尬。现在,我要回复至达吉雅娜,她从来都是一个超越的女性,冷静而自持,可以牺牲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也要做到“季布无二诺”。奥涅金的严词拒绝让心中刚刚蒙上梦幻色彩的姑娘丧失了继续做梦的勇气,就是这样残酷,我可爱的达吉雅娜不是一只旋转360°也无法找到美感的丑小鸭,她是普希金心中完美的代言人,是超越自然、人类社会的“圣像”,她身上折射的都是丑的对立面,让他经历奥涅金只是作者的无奈与现实的不可否认。
      
      “……在她面前,大厅中的姑娘们
      都黯然失声,随她来的将军
      把他自己的鼻头和两肩
      翘得比别人更高一点。
      或许谁也难说她美貌出众,
      然而,即使从头到脚地寻找,谁也不能从她的身上找到
      那种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中
      被专横独断的所谓摩登
      称作vulgar的东西。”
      
      也许用“蜕变”不是那么妥帖,“伪装”更恰如其分。一个内心空虚的女子也许会更加注重外表的修饰,无论从整体还是到细节,将自己包装得密不透风,恐怕与外界的联系仅剩下这身包装了吧!但还是有男人以这种包装为傲,不知道谁的悲哀多一点。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普希金的高明,她替达吉雅娜做了十分完美的包装。诗节中从头至尾都没透露达吉雅娜丈夫的名字,而对于她婚后的生活更是不着一言,这使得对于那位将军有着好奇心的我没能找到答案,细细想来,才晓得其中的高明——真的写出来的话怕是语如前人,流于俗套。
      奥涅金被达吉雅娜华丽丽的出场煞到,时隔八年,记忆潮水般涌来,被达吉雅娜情书中的大胆剖白勾起的自豪愉悦又再现,他像孩子一般终于爱上了这位女神。因为达吉雅娜的超越,她成为奥涅金潜意识中的归属,所以很多人认为奥涅金并不是真的爱上达吉雅娜。在我看来,奥涅金的冷漠压抑不尽基于对现实的不满,更是对自我的厌弃,可能再次重逢使他触摸到自己的内心,也可能讶于达吉雅娜的不同以前,总之,奥涅金的爱上我是深信不疑的。至于达吉雅娜,从出嫁的那一刻起,她对奥涅金的爱情就从流散于四肢的状态到凝固一隅,这也是再次相逢时她保持平和安定的来源。
      
      “对于我,奥涅金,这豪华富丽,
      这令人厌恶的生活的光辉,
      我在社交旋风中获得的名气,
      我的时髦的家和这些晚会,
      都算得了什么?我情愿马上
      抛弃这些假面舞会的破衣裳,
      这些乌烟瘴气、奢华、纷乱,
      换一架书,换一座荒芜的花园,
      换我们当年那所简陋的住处,
      奥涅金啊,换回那个地点,
      在那儿,我第一次和您见面;
      再换回那座卑微的坟墓,
      在那儿,一个十字架、一片阴凉,
      如今正覆盖着我可怜的那娘。
      
      而幸福曾经是那么靠近
      那么有可能!……但是,我的命运,
      我的命运啊,已经全部都注定。
      这件事我或许做得不够谨慎:
      母亲流着泪苦苦哀求我;
      对于可怜的达尼娅来说,
      怎么都行,她听随命运摆布……
      我便嫁给了我这个丈夫。
      我求您离开我,您应该如此;
      我了解:您的心中有骄傲,
      而且也有正直的荣耀。
      我爱您,
      可是我现在已经被嫁给别人;
      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贞。”
      
      没有了爱情,我便屈从命运——怎样都行。
      达吉雅娜手中有两把刀,一把先扎在自己的胸口,等尖锐的疼痛蔓延到指尖才举起另外一把刺向奥涅金,当然还给了贴金疮药——“我爱您”,或者可以说,从那封信开始,这种爱的感觉就没离开过。这算不算一种报复?达吉雅娜这种有回忆没有期待的痛苦持续了八年,那个唯一知道她秘密的奶妈也已经去世,她只剩下她自己,一边静静拥抱那凝固的爱情一边坚守着,哪怕行为与意志相违背。
      她始终没有掉入奥涅金把她当做救命稻草的“陷阱”,眼睁睁看着他沉沦或许做不到,那么就闭上眼睛吧!
  •     只因之前看过的一小段,
      所以特意买来这本书,
      谁知此版本翻译与我之前看的版本相比感觉甚不如意。
      -----------------
      我曾看过的那段是第十节:
      
      他很早就学会了虚情假意,
      暗怀希望,心存妒忌,
      能叫人信赖,会挑动猜疑,
      露出忧郁而苦恼的神气,
      有时很温良,有时很傲慢,
      有时很关切,有时很冷淡。
      
      
      而出自智量之手的此翻译版本这一段如下:
      他很早便学会虚情假意,
      会隐瞒希望,也会嫉妒,
      会让你相信,也会让你猜疑,
      会装得憔悴,显得愁苦,
      有时不可一世,有时言听计从,
      有时全神贯注,有时无动于衷.....
      
      至少我更喜欢第一个版本,可惜除了这一小段,我没能寻着到底是谁人翻译,谁人出版。。。
  •     停电,我跑回房间将剩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看完。回来同事问我干嘛去了,我回答回去享受光明了,没敢装逼说是看诗。据我所知,看长诗的人并不多,一般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看不懂,二是觉着没意思。坦白说,我也是看热闹,就这部作品,只稍有几点体会。
      
      智量的译本,前后花了四十年多,而且依然在改进。早在我读书时就已听说文学翻译人才短缺,给人的印象是,如今从事文学翻译的人越来越少,而恰恰相反,靠文学翻译赚钱养家的人比比皆是,准确一点说应该是,真正用心翻译,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翻译大家确实是少了。要是翻一个作品动辄要长达几十年,时间成本,心理成本都太高,所谓得不偿失,翻译家拿什么养家糊口?
      
      我并不相信诗歌翻译是可以不打折扣的。普希金的这首叙事体长诗,全诗共计四百多节,多数节为十四行体,押韵规则有着严格限定,通篇使用两行转韵(AABB),隔行韵(ABCB或ABAB),环保韵(ABBA)等等。光看这浩浩荡荡的格式,便让人望而却步,所以俄语文学自普希金之后,没人敢写长诗。光就外形格式它便胜人几筹。
      
      以个人看有韵体诗歌的经验,以读出为妙,只要音调抑扬顿挫,节奏旋律还好,译诗就算达到形似标准了。这首诗,随便你从哪读上一段,都能让你感觉语感顺畅,一气呵成。受当时文学体例的影响,普希金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起初接触英语诗歌时,很喜欢拜伦雪莱华兹华斯,看到现代主义一些作品时,才觉现代主义更合我意。有必要强调一下,这里并不含贬褒之意,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也无高下之分,只是个人爱好而已。
      
      如果说此长诗具有多厚重的文学主题,我看倒并不尽然,作品不过讲述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男主人翁叶甫盖尼是个浪荡子,情场好手,且也颇富才情,在乡村女郎达吉亚娜真情告白时,坦率相告,宁为自由固,不为爱情痴,并教训她冲动是魔鬼,都是年轻气盛惹得祸,这么早投入爱情魔掌,日后叫你后悔莫及,如此等等。后达吉亚娜成为公爵夫人时,叶反过来倒打一耙,发誓要为她石榴裙下是瞻。这回达吉亚娜大义凛然,势要爱情忠贞。看到这,我在心里扑哧一笑,叶啊,谁叫你回头吃草,滚你奶奶的。
      
      像所有叙述故事里的主辅线,另外一条线是另俩人的爱情故事,叶的朋友,诗人连斯基狂恋奥尔加,而奥尔加却有些朝秦暮楚,舞会上与叶挤眉弄眼,连斯基看了气不打一处来,火了,相约朋友叶甫盖尼,要决战。一决战,丢了小命,而奥尔加在连斯基葬礼不久立即投入崭新爱情,与一个骁骑兵双宿双飞。
      
      情节挺简单吧,那么作品重在哪里?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就是无缘无故的挺喜欢。不要批判里面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或者借助叶甫盖尼的嘴对社会进行的所谓批判现实主义,这些所谓的“主义”任何一部作品里都会有,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我觉得好玩的是,当年看马丁伊登,同样是马丁求爱而不得,最后发奋图强,一举成名小说家,女友幡然悔悟,接受马丁的时候,马丁却断然拒绝。类似的情节在伍思贤的电影《独自等待》里也有描述。为什么一开始不知珍惜,非要到后来那人青云直上,或者有所作为了,TA开始大献殷勤,然后就是感慨曾经沧海难为水。
      
      这些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或描述不过是在给予一个告诫:珍惜爱情,从珍惜现在开始。当初你拒绝他人时潇洒地挥一挥衣袖,就不要幻想日后还会有什么机会从对方那拿走一片云彩。
      
  •     普希金的著名中篇,因它还发明了一种十四行短诗的文体,轻快简洁,眼睛都不用转行,我喜欢。名著能打动人心,但我发不出什么评论,大约但凡与爱情有关的故事,尤其与少女的痴情与被拒绝有关的故事,我都说不出话。我看见一个天真的少女,“调情的姑娘会冷静地判断情况,然而达吉亚娜——却像个孩子,十分认真地让爱情完全俘虏了她,”上帝知道为什么给我们这种毫无用处的热情,仿佛它只是用来刺伤我们以及让我们失望。也许日后你会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但已失掉了可以发挥所得的环境。还是那句著名的谚语——经验是把梳子,秃顶后才能得到。
      名著最伟大的地方是它能深刻地描述人性和我们的社会,我们空有美德或者热情又能怎样?我不认为奥涅金真实地爱达吉亚娜,爱情不是一时冲动,如果你爱的并不是她的美德,就不会长久,没有美德的人没有长久的爱。而对于达吉亚娜,或许是那个时代给予少女选择的机会太少,就没有一个男人能替代奥涅金吗?那个不诚实而且对人生中美好事物悲观绝望的人,除了有些须才华和美貌以及与女人调情的技巧,还有什么呢。也许诗人和作家的世界都比常人更悲观,我只想知道怎样才能幸福。
  •     悲剧是艺术的最高形式。
      
      而有谁能比奥涅金更可悲的呢?
      
      我们不去谈奥涅金所代表的他那一时代,或者其他类似的时代的那些空虚、迷茫的年轻贵族们,不去评论他对上流社会的抵触,他的愤世嫉俗,以及他那不成熟的、可以说并不成形的、并且肯定是无法诉诸行动的政治理想。我们仅仅把他当作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可以看作所有人性的浓缩物。他是悲剧的极致,人性中弱点的悲剧的极致。
      
      让我们说说他可悲的第一点吧:
      
      普希金写道:啊,人们啊,你们全都好像 / 你们那位祖先夏娃一般:/ 给你的东西你不感兴趣; / 一条蛇不停地召唤着你, / 把你叫到那神秘的树前: / 摘一枚禁果来给你尝尝, / 否则天堂对你也非天堂。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是得到你想要的。这只是在很单纯的“想要”的前提下的悲剧。而我们的奥涅金一会儿不想要,一会儿又想要。送到他面前的时候,唾手可得的时候,他敬而远之;等那同一个人儿变得遥不可及的时候,他才突然激情迸发,疯狂地痛悔。世上最让人心痛的那些“得不到”的爱情,并不是那些被抛弃、被遗忘、被外力阻拦、被世俗分隔的无果的爱情,而是那些当事人亲手埋葬、亲手扼杀并再也找不回来的爱情。塔齐亚娜固然可悲,但她只是伤心:青春的初恋没有得到回应,而迟来的情书却已来不及挽回。奥涅金的悲剧却是揉合了悔恨、思念、疯狂、绝望。
      
      奥涅金当年是否爱过塔齐亚娜?我们相信,是的。在普希金未发表的诗篇里,我们看到奥涅金的心的确被单纯的塔齐亚娜扰动。他第一次见到姐妹俩后,就对连斯基说,如果是他他会选择塔齐亚娜而不是奥尔加。在接到塔齐亚娜的情书后,奥涅金的行为非常的绅士和正派。卑鄙的人完全可以利用塔齐亚娜的热情和无知骗取她的青春再将她抛弃。奥涅金却表现得像个像一个保护妹妹的哥哥。他完全在指责自己,说自己不配幸福,也不会给她带来幸福。97版的电影里,塔齐亚娜听完这段话后的反应是她痛苦地对奥涅金说:You curse yourself. 她更多的不是为自己伤心,而是为奥涅金伤心。
      
      奥涅金这样说:
      
      “假如我想用家庭的圈子 / 来把我的生活加以约束;/ 假如因幸福的命运所赐,/ 要我做一个父亲和丈夫;/ 假如那家庭生活的画面,/ 哪怕只一分钟让我迷恋,—— / 那么只有您才最为理想,/ 我不会去另找别的新娘。/ 我这话决非漂亮的恋歌:/ 如果按照我当年的心意,/ 我只选您做终身的伴侣,/伴我度过我悲哀的生活,/ 一切美,有您我都能满足,/ 我要多幸福……就能多幸福!
      
      “但我却不是为幸福而生;/ 我的心和幸福了无姻缘;/ 我配不上您完美的天性,/ 您的美对于我只是徒然。/ 请您相信(良心可以担保),/ 我们结合只会带来苦恼。/ 我不管怎样地和您相爱,/ 一旦生厌,就会把您丢开;/ 您会哭泣:然而您的眼泪 / 也绝不能够打动我的心,/ 只能激怒它、更惹它气愤。/ 想想吧,许门为我们两位 / 准备下什么样的玫瑰花 / 也许,还要长久地守着它!
      
      “世界上有什么比这更坏:/ 一个家庭里,可怜的女人,/ 日夜孤单单地忧思满怀,/ 为个不相配的丈夫伤心;/ 烦闷的丈夫明知她可贵 / (却又诅咒命运,自叹倒霉),/老是两眉紧锁,沉默不言,/ 冷冷地嫉妒着,怒气冲天!/ 我就是这样。凭您的纯洁、/ 凭您的聪明,您给我写信,/ 您那颗朴实的火热的心,/ 要寻求的难道就是这些?/ 难道说严厉的命运之神 / 给你准备下这样的一生?
      
      “幻想和年华一去不再来,/ 我无法复活我死去的心…… / 我爱您,用一种兄长的爱,/ 而且也许还更温柔,深沉。/ 请您别生气,再听我来讲:/ 年轻姑娘的轻浮的幻想 / 都会不时地更替和变换;/正如同每一年到了春天,/ 树木都要更换一次新绿。/ 这显然都是上天的安排。/ 将来您一定会重新恋爱:/ 但是……掌握自己,这很必须;/ 并非人人都像我了解您,/ 缺乏经验可能造成不幸。”
      
      他对塔齐亚娜的这番说教,虽说事后想起非常愚蠢,而且我们纯洁而忠贞的塔齐亚娜也未像他所说的那样更替了恋爱的对象。但是你又怎能说他的话没有一番道理呢?你又怎能知道如果他接受了塔齐亚娜的爱,那么后来的日子不会如他所预计的发展呢?就像王尔德所说的另一种悲剧“得到你想要的”;就像Titanic里杰克和露西如果在一起是否就要走到《革命之路》呢?他的一本正经的话难道不是他那颓废的青春生活中获得的对世俗婚姻生活的体验和厌恶?
      
      可是,既然当初的心动没有成为追求爱情的动力,既然一走多年,不曾有过懊悔和思念,又为何一旦佳人成为了他人之妻,热情却如火山般突然迸发?是觉得来的太容易的少女的爱情,不能满足内心自私的虚荣吗?是觉得俘获一个贵妇人的心,才能带来满足和荣耀吗?还是本性如此:给你的东西你不感兴趣,偏要尝那禁果才甘心?
      
      
      
      我们再来说说他可悲的另一点吧:
      
      奥涅金谋杀了自己。我说的是Murder,而不仅仅是Kill。
      
      你要问我是什么意思?你要说,奥涅金并没有自杀呀。我会说:他不是自杀,他是谋杀了自己。这是不同的。因为他杀的是连斯基,连斯基是另一个他自己,是他人性的另一半。
      
      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何以走到一起,何以成为知己、挚友,何以一起谈天说地?奥涅金,冰冷无情,举止怪异,愤世嫉俗,傲慢无礼,他看透了上流社会里一切世俗、人情、礼仪,他不承认爱情,不相信忠贞,他没有目标和信念,他是一个彷徨的、濒死的灵魂。连斯基,一个诗人,年轻诗人,充满了热情和幻想,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期盼,他沉浸在与奥尔加的恋爱中,他把她当作所有美德、优雅、青春、热情的化身,她是他的女神和灵感源泉。他们是一个人的两个灵魂,就好象杰克和海德一样,只不过奥涅金并不像海德那么罪恶。奥涅金只是冷眼看着连斯基的热情,心里想着:让他先沉醉在这些美梦的幻想中吧,总有一天他会清醒。
      
      奥涅金对连斯基的谋杀(请注意,我确实用的是“谋杀”,表示有预谋)并不是发生在两人的决斗日,并不是在那颗子弹射穿连斯基的胸膛的一刹那。那个时候连斯基已经不在了。谋杀发生在奥涅金公开对奥尔加进行挑逗和引诱中。他知道奥尔加是那种虚荣的轻薄女子,正如他知道塔齐亚娜是多么的纯洁一样。他知道引诱奥尔加是多么的容易。他也知道当连斯基看到这一切会怎样的痛苦,他那肥皂泡一般的对爱情的幻想,他全身心的信念,他的精神的支柱,完全破灭和坍塌。当连斯基心里咒骂着女人的轻浮愤然离去时,奥涅金已经成功地把这个诗人谋杀了。对一个诗人的谋杀有什么手段比毁灭他的灵感源泉更要高明,更要有效?
      
      可是,为什么奥涅金要选择这个时候去刺激连斯基呢?是什么心理?何以他以前从未作出这样刻薄的举动?在普希金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之前,就是塔齐亚娜的命名日的舞会上,众人向她表示祝贺;等到奥涅金向她祝福时,奥涅金的眼神里竟然不可自抑地流露出温柔的神色。
      
      “他对她鞠一个躬,默不出声;/ 但是不知怎的,他的眼神 / 显得特别温柔。什么道理,/ 难道他内心真有所触动,/ 或逢场作戏,把风情卖弄? / 是情不自禁,是出于善意?”
      
      他已经拒绝了塔齐亚娜,已经对她做了那样一番一本正经的说教,却还是被她给打动。塔齐亚娜将要唤醒他内心中的什么情感?塔齐亚娜不正是要把他心中的那个“连斯基”唤醒吗?那个颂扬爱情的、义无反顾的、满腔热忱的傻小伙,诗人。可是他的所谓的“理智”提醒他要否定一切这样连斯基式的情感,要摈弃这种热情的冲动,要埋葬所有关于爱的幻想。他的内心的斗争和对自己的愤怒转移到他的朋友连斯基身上。他要在连斯基身上报复,他要狠狠地报复,他要尽情地嘲笑连斯基和他的青春幻想。他要把自己心底被唤醒的那个声音扼杀,因此拉了可怜的连斯基来陪葬。
      
      于是那个冬天的早晨,连斯基抱着赴死的决心,奥涅金也根本没有手软。就这样,一个自己把另一个自己杀死了。这样一幕的那种绝望和悲戚,要远远超出爱情悲剧的震撼力。这一幕,在电影《天才瑞普利》中得到绝妙的应用:Tom杀死Dickie后在罗马的一家歌剧院看的正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由柴可夫斯基改编普希金作品的歌剧。电影里就演了歌剧中那短短的一幕,奥涅金手里发出的子弹穿过了连斯基的胸膛,然后鲜血,红红的、刺眼鲜血,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淌开来,越淌越大,越淌越多——那白色背底上的一片鲜红哪!镜头然后就转向Tom惶恐的脸。两个故事合二为一。自己杀死自己:Tom早已把Dickie当成他自己的一部分,那也是他以他的扭曲的方式那么热爱过的一部分。
      
      
      
      连斯基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田里一墓碑。奥涅金已亲手杀死自己所有欢愉的、积极的感情,他孤独的灵魂在世界各个角落无目的地游荡。
      
      塔齐亚娜,这个完美的、纯洁的、忠贞的女人,这个普希金心目中的可爱的理想,也甚至可以称为俄罗斯的可爱的理想,依然完美,却已然遥远。奥涅金早已在他自己的生活与这个理想的生活之间刻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鸿沟。他永远失去了她,尽管她一直爱着他。
      
      他是怎样的一个悲剧人物啊!他蔑视、痛恨他所在的社会,可是却不知如何,也无法去做些什么改变这一切;光靠刻薄的言论和奇特的举止已经不能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厌恶了;于是他通过诅咒自己,摧毁自己来否定这个世界。他把应该加之于整个时代和社会的罪孽和折磨加到自己的心灵之上。还有谁比他更可悲呢?
  •     《欧根•奥涅金》是被翻译得最多的文本之一,查良铮、冯春、王士燮、剑平、刘宗次、智量都译过,而吕荧——这个“唯一敢为胡风申辩的人”——的译本也以它的平易赢得了我的心。虽然不少语句比起智量来略显土鳖,而且一些旧译专名今天读来已经很不习惯,如P4鲁斯兰和柳德米拉、P6玛祖卡舞、P7埃涅阿斯、P9奥维德、P20维纳斯、P34里海、P72维吉尔、P132拉封丹、193伊壁鸠鲁,P238克莱奥帕特拉都是用解放前的译名来译的。但吕荧的翻译朴实、率真,一如其人,(而且找不到一个错别字)不失为一本初读《奥》诗的入门译本。
      
      吕荧原名何佶,1915年11月25日生于安徽省天长县。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二•九”运动中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为北平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骨干,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四十年代在文学评论与译介普希金代表作方面卓有成就,五十年代初任教于山东大学,后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一名编外特约翻译,陆续出版一系列译著与文艺论集,1954年加入中国作协并被聘为《人民日报》文艺部顾问。1955年6月至1956年5月因反胡风运动中受株连而被隔离审查,出现轻度精神分裂症状,1966年6月被公安部以“胡风反革命分子影响社会治安”为由收容强制劳动。1969年3月5日病逝于北京清河劳改农场,终年五十四岁。1979年5月公安部予以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
      
      我还记得《老照片》第20辑,2001年12月,发表的闻敏的文章写道,1955年5月25日,也就是《人民日报》公布《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二批材料》的第二天,在北京东城贡院西街北总布胡同的新闻总署礼堂,中国文联主席团和中国作协主席团举行了据说有七百余人参加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胡风集团反革命活动问题”。一个身体瘦弱的书生主动要求上台发言:“胡风人很直爽,但性格有些缺点,文章艰涩难懂,让读者感到吃力,我也曾对他表示过批评性的意见。”接着又说:“我们批评、帮助胡风是应该的,但他不是反革命,他所写的都不过是文艺问题上的讨论……”这时,坐在台下的张光年站了起来,冲着吕荧大声说:“你不要讲了!……”人们跟着哄了起来.。郭沫若说:“吕荧先生,你停止发言,群众对你的发言提出了批评。”吕荧面色灰白,嘟嘟囔囔地。没过几天,《人民日报》点了他的名。
      
      张凤珠说:“吕荧很瘦弱,带着一副近视眼镜,像小说里的知识分子,站在讲台上,像狂风中的小树。他那样发言,太稀有了!没点大无畏—有人说是“迂”—根本不可能。”
      
      八十年代初,吕荧的长女潘怡前往探视胡风夫妇,胡风说:“我傻,你爸爸比我还傻。”(以上皆引自《老照片》)
      
      由此看来,吕荧确实是有那么股子旧知识分子的“呆”气,但呆得却那么可爱,那么令人钦佩。他一心扑在翻译的工作上,真心真意要为人民群众留下些精神财富。这样的人译出的《奥涅金》,就会像直率的人吐露内心,一泄直下。他翻的《奥涅金》的诗句也许道出了他获罪后的心声:(P208)
      
      别了,宁静的山谷,
      还有你们,熟识的山峰,
      还有你们,熟识的树林;
      别了,天上的美色,
      别了,欢乐的自然;
      我要拿亲爱的、安静的世界
      去换辉煌的浮华的喧嚣……
      你也别了,我的自由!
      我希图的是些什么?
      我的命运预定了什么给我?
      
      
      不过我也实话实说,从吕荧的跋文来看,他把《奥涅金》仅理解成对贵族荒淫生活的揭露和批判也实在不怎么高明,这是老一辈翻译家思想僵化的通病。难道《奥涅金》,这部普希金的精神自传,这位生活的歌手的桂冠之作,竟是如此便宜的东西?绝不是。
      小说起于奥涅金对于彼得堡生活的厌倦:沙龙、舞会、剧场、搞女人,他感到自己近墨者黑,被一大群所谓的上层人带得灵魂越来越空洞,精神越来越无聊。他需要为自己开药方,实现生活的漂离。这当然有普希金的规劝意味。浪漫主义时代的杰出诗歌仍保留这样的社会功能:让人对自己的生活构成反省,或如通过连斯基事件劝诗人不要轻易决斗。当然,对生活的不满意、要逃也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就像舒伯特一样四处游荡,寻找一个能够安置自己心的地方。对于奥涅金来说,农村就是这样的地方,一开始他还不知道该待多久,但久而久之他就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兴趣。农村——这是全诗最重要的元素——占到了第二至七章。不仅是因为这是十二月党人实施农奴制改革的舞台,还因为这里的朴实宁静成了俄罗斯人的心灵归宿。远离喧嚣,远离浮华,听大自然发出的种种声音,不仅是奥涅金的新生活体验,也是在极多的俄国文学作品不可缺少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温也是热爱乡村生活的人,只有在这里他觉得能找到自己的存在。这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和生活也构成了平行关系。农村,这个俄罗斯90%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俄罗斯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园,是俄罗斯最大的象征符号之一。斯特拉文斯基从小生活在涅瓦河畔,但他的《春之祭》、《彼特鲁什卡》都是从农村异教徒的教仪、朴素而奔放的民歌中找到灵感。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婚礼》,就是对农村婚仪的最忠实又最音乐的纪录。农村,农村,它就是普希金用来当成对比城市浮华生活的武器,让人找到至高存在的源泉。难道不也引得我们对俄罗斯文化形成反思吗?
      当然,长诗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爱情。《奥涅金》中的爱情是很特别的。为什么?因为它并不是完美的,而且也不像德国式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式的激情,甚至全诗最动人的激情戏也只不过是业已成熟的达吉亚娜缓缓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爱情的主体就是两次会面,两封信件。第一次是情窦初开的达吉亚娜热情似火,向奥涅金表明心迹,就像《战争与和平》中的小家伙,那种爱是那样的炽烈,又那样的不可捉摸,同时又是那么地坦诚,她觉得倜傥冷傲的奥涅金正符合她的理想。然而奥涅金拒绝了。他想到了爱情的最终宿命,这是他在彼得堡的情场里熟识的:相爱、结婚、生子、厌倦、私通。这种平庸的生活他不想要。他那颗自由的也不愿束缚别人自由的心也不会让他再去坑害一个纯真的女子。他宁愿打猎,而不愿吃家食。无怪普希金评价他是高尚的。不愿去毁坏他人的生活,这就是一种高尚。当然他的这种高尚要用作践自己来买单,这就是他向达吉亚娜的妹妹奥尔伽调情的原因,他需要精神发泄。这也是造成他与至友决斗、并杀死至友的导火索。第二次会面是在达吉亚娜已嫁作他人妇之后,她成了莫斯科的公爵夫人。她的端庄典丽一下子将精神早已变成荒原的奥涅金唤醒了,激活了,期待着一场春天的暴雨将他的心灵重新带回到二十岁。奥涅金疯狂地追求达吉亚娜。然而达吉亚娜在长久沉默后的表白确是最让人动容的,她并不否认内心仍然爱他,但她绝不会背叛自己的丈夫。这是一颗成熟的心智说出来的话语,而且也证明了:爱情可以是这样的——即使两人不在一起,但仍然各自保有一场内心曾经的暴风雨的经历。这种不完美的爱情值得我们铭记吗?是的,在我来说普希金表现出了残缺不全的爱情同样美丽,因为它同样具有内在的深度和激情的暴烈。它也是一种俄罗斯式的精神恋爱,就像里尔克与茨维塔耶娃、柴科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书信恋爱那样,与肉体并无联系。
      每一个伟大的爱情,每一个国家的代表之爱,都因其灵魂的深度、异域味之不同、经历之奇特而各有其价值。对于《奥涅金》这部诗体小说来说,深沉而不完美的爱情、对堕落而沉迷于物的生活的反省永远对读者构成永恒的吸引力。这是浪漫主义时代爱情的最佳书写。
      
  •      我想我在这里看到了我。看到了,每一个女孩。
       这本冷酷的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情。也许虚荣,也许冲动,也许不纯洁,也许不理智,但是却真真正正地相爱着,爱着,与被爱着。
       也许,每个女孩都是达尼亚,对生活很多浪漫的幻想。每个女孩都一样,在心中有一个王子,有一场完美的恋爱。
       然后,当一个人出现,当那个奥涅金闯入,这些幻想就会统统倾注,倾注在他的身上~~她们会义无反顾的爱上他,甚至想将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轻率的奉献。
       然而他真的是王子吗?女孩真的爱他吗?
       还是只是爱上那些浪漫的幻想,不舍得舍弃。
       当舍弃的时候,女孩会哭。。
      
      
      
  •      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义诗体小说,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从现实的角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似乎很久没有读这么好的书了。这本书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嘴里彻底吸引了我。幸好家里有很好的藏本。于是拿出来饕餮一样的读完了。从奥涅金的身上,我看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完整的人生之路。前后相隔200年,一个19世纪一个21世纪,一个俄罗斯一个中国,没想到给每个人都准备好了同样的路。这是很叫人惊讶的事。而这样叫人惊讶的经典,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力量的。因为你从中看到真实的自己。
        感慨很多,说感慨有点复述的意思。我不喜欢复述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像是一种诽谤。所以简单记下此刻的心情。   
        ……想起缓慢的日子和疾驰的时光,不觉有点惋惜和寂寞。一路走来,孤独而辛苦却也不失生机。而最终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照见自己被他照管好的灵魂。一个苍白的影子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我又离开了我所在的世界——这种感觉真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而其实在读完《叶甫盖尼·奥涅金》后,我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许是陶醉于普希金朴实饱满的诗句——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很难磨去的——不然,就没有这本书,也没有俄罗斯的现实主义,也没有文学了——这类似于某种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奇迹、神秘和权威吗?  
        走完完整的人生之路后的奥涅金,最后走向世俗生活时遭遇了一个新的女性——我这样来看。这样,这个人的心灵使我得到了双倍的温暖。在他身上我看到一种逝去的不安和坦然。对女主角,普希金在诗的末尾说:“噢,这样的人有多少被命运糟蹋!”……普希金的诗句就这样让人浑身颤抖……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其实这本书的主角不是奥涅金,而是达吉雅娜——主角不同,一本小说的读法也不同。而我有时候想,其实真正的主角从来都是那些从命运深渊里幽幽散发出来的一星点典型的光芒……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个光点……在这个光点的安慰下,我准备进入梦乡,不感到寂寞,不感到孤独,只感到自己睡在一场大雨过后的北京秋夜里,能把所有的东西一瞬间忘得一干二净而自己和自己周围的所有东西都毫无觉察……抹不去的只是人身上的光点。
      
      2008年9月17日,北京
  •     俄文学选修课上老师讲到这部作品,之前已经看了一遍。因为是译文所以在语言方面减色不少,原文毕竟是诗歌,但如果要是读原文的话所需的时间也就不是一星期了,而且自己对于俄语的领悟确实也无可恭维。
      
      这部小说比较吸引我的是作品中流露出的俄罗斯优雅与浪漫的气质。决斗,如果你真正体验过那种无法排解的愤忿与撕心的痛,你就会知道它是多么的必要,以生命为代价,以崇高的名义-尊严和爱情。当然俄罗斯贵族生活的浮夸与颓靡是作者嗤之以鼻的,但我想那是粗俗的人之于文明的荒唐状态,而与格调高雅的贵族生活相得益彰的文明之子,无疑是迷人的。这部作品中19世纪的俄罗斯是人杰地灵的
      
      老师在课堂上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有一些地方我是不赞成的。
      
      首先是这部作品的批判现实方面。当然这部作品里有对社会不满的地方(荒唐的贵族生活农奴制等),甚至每部牵扯到“社会”的小说都会有个人与社会张现矛盾冲突的地方(“无冲突论”时期文学等除外),但我认为在这部作品中,爱情悲剧与社会生活根本就没有关系。作者也根本没有把“爱情悲剧”当枪用讽刺社会的意思,一点没有,我觉得动不动就拿“(贵族)阶级”说事儿是中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下解读艺术作品的遗留顽疾。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这种爱情悲剧是脱离时代而存在的,而不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地域的个例,单拿情节来说,它也许只相当于当代二流言情小说剧情的一个枝节。当然,他们的身份不同,贵族后裔与贵夫人(曾经的乡下女),但如果把奥涅金的感情与达其雅娜的地位变换画等号这无疑是一种侮辱,但也不能说毫无关系,我想昔日的“崇拜者”嫁到了别家而且地位高贵这对一个“奥涅金”式男人的情感起着微妙的催化作用。另外一个被误认为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如老师所说--彼此的不理解(开始奥于达的不理解,后来达于奥的不理解)。爱情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本人对爱的诉求。爱情,生命意志燃烧的激烈形式,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期,而针对奥与达的悲剧,正是因为这种爱情需求时期的差错。达最初陷入对奥的热恋并表白,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爱得炙烈,而奥当时正处于对于感情的厌倦,刚刚从廉价爱情比比皆是的贵族交际圈来到安静的这里,与昨天和贵妇幽会的优越感相比这爱情的胜利对他又算得了什么?事实是,他还没歇过来呢。而且“奥”之前的确是有爱上“达”的潜质的,当连斯基提起爱奥尔加“奥”说他更愿意爱达其雅娜(原书已还,忘记具体页数)。但当时他不需要爱情。而后在“达”的爱恋燃尽,她当然不会再会像之前那样因为谁为爱情留步,善终得嫁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军官是很正常的,这是在她的消退期,而奥在沉默了足够久之后爱的燃料已经郁积到了一定程度,然后。。。所以这儿根本就不存在理不理解的问题,相反,如果停留在理智方面我认为那两次他们都非常理解对方(花园表白与“达”家中表白),“我理解你但我帮不上忙”。思想的源头要追溯到存在主义哲学的鼻祖丹麦哲学家郭尔凯戈尔的“孤独个体说”。
      
      对方只是你的投射。对方的存在只是见证你的存在,给对方爱只是证明你能爱
      爱情只会在需要时才来到,不自知地搜寻一见钟情的人
      
      
  •     题记说:普希金之前,俄国没有过诗人。
      如此高的赞誉。
      
      第一次读普希金在初一,单纯的为封面所吸引--很传统的的金发碧眼女孩。眉眼之间,是我喜欢的慵懒和倦怠。急切切地捧回家去,看了两天。带着原始幼稚的懵懂和蒙昧。
      
      千载悠悠,逃不过情感二字。普希金的诗亦未能跳出执念的窠臼。铺陈瑰丽的想象,浪漫主义的行文象一阵清香馥蜜的风,迎面扑来,令人无暇躲避。手捧书卷,如醉如痴。
      
      普希金的作品没有尽看,《叶甫盖尼·奥涅金》带给我很多遐想和触动。达吉雅娜的善良闲雅肃静同奥涅金的冷漠乖戾在书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是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达吉雅娜与奥涅金擦肩而过成为必然。或许我们不该有更多的遗憾,他们本来不适合。
      
      对于奥涅金来说,周旋于上流社会的各种应酬是他每天必备的功课。这种生存,让他既厌倦又迷恋,如同吸毒。他偏执而冷漠,却无法安于现状,妄图在这样的虚空中寻求自我价值,由此自失。他怀疑友谊,怀疑爱情,甚至怀疑自身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这个人物的悲剧性结局从开始便已经注定了。
      
      冷漠和傲慢是他丢出的最具杀伤力也最具欺骗性的两张牌。单纯的达吉雅娜在这样的牌面下彻底的走丢了。可悲的是即使被蛊惑,被玩弄,她还可以那么甘愿。这是人物的性格悲剧呢,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我无从评判,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时候人是被自己的好奇心给剿灭的。
      
      没得到的未必是最好的,得到的未必就不好。
      
      田园生活赋予达吉雅娜的淳朴和执着,终于在奥涅金上位者的姿态中败下阵来。爱情从一开始便成了诅咒。
  •   我看这书的时候还很小,觉得他就一傻逼。后来我也见过无数这样的傻逼。失去了才知道后悔,他活该
  •   达吉雅娜最后的镇定也太逆天了
  •   她是有潜质的女人 这气场并不突兀 其实我很喜欢她ヾ( ^ω^)ノ
  •   是啊,小时候热昏了一会儿
  •   有机会会看看
  •   同样是看电影。。。
  •   @四月,one day我看了四五遍、、、
  •   很尖锐的评论,喜欢
  •   我所记得的,有一点点出入。
    是:
    “我爱您,(何必对您说谎?)”
    因为我曾在这句话那儿流过泪。
  •   你说的版本应该是查良铮(穆旦)翻译的,我也在找这个版本,很早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过节选
  •   我还记得我初次结识它时看到的一段:
    当希望和惆怅的柔情,
    当情思骚乱的青春,
    在叶甫盖尼心中觉醒
    可惜那没有完整版的,后来买了书,也是智量译的
  •   查良铮译的,在网上有下载。的确译得好,不过还没看智量的,不好比较。
  •   呵呵,很新颖的角度~喜欢
  •   “我把自己的爱情弄丢了,我却很不舍......”----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到无花空折枝.
    我感觉奥涅金十分可怜,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给塔齐亚娜的话很正人君子,有点虚伪.
    他太理想主义,怕得不到完美的爱情就惧怕和塔齐亚娜在一起.
    总之是个懦弱的人.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等到后悔了却来不及了
  •   我刚看到目录 怎么还有第十章 第十章讲的是什么 因为看了电影总觉得结尾没完 所以很纠结到底原著中有没有后续的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叶甫盖尼·奥泥金》注释
    奥涅金的旅行片断
    第十章
    译本修订校改后记
  •   奥涅金否定一切价值,而不给予任何建构,所以他面临的一切都是游戏,他怎么会爱上达吉亚娜呢,而杀死连斯基起因,与其任何游戏的起因没什么区别。而眼神也好,杀人也好,都是形势使然,而根本上没什么动因了。 这样一个人,还有什么主体性,也无从憎恨而杀死自己的另一半了
  •   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是得到你想要的。
    ----------------------------------
    怎么记得是叔本华说的。。。
  •   呃。。。我不确定,我怎么记得是王尔德说的呢
  •   是挺像他的口吻的说,不过,我在书上看到是叔本华说的了,一年前还在自己博客里也提过这么一句话来着。。。
  •   那个时候连斯基已经不在了。
    ---------------------------------------------
    看了这部分的分析,固然是各抒己见,可连斯基真的已经不在了么,他们真的是一面镜子反射另一面镜子?
    想在另一个人的作品,(而这个人还是普希金)里需找王尔德的影子怎么都会感到牵强吧
  •   ls 你确定是奥列加而不是达吉雅娜么。。。
  •   噢,塔齐亚娜,说你爱我。。
  •   奥涅金跟哈姆雷特一样延宕
  •   真正从始至终爱过的只有达吉亚娜,奥涅金从始至终只爱他自己。
  •   同意ls的观点
  •   维特比奥涅金悲剧
  •   他的绝望应该是克尔凯郭尔说的那种罕见的绝望、诗人的绝望、
    最深的绝望。
  •   王尔德说过: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是得到你想要的。
    ----------------------------------
    怎么记得是叔本华说的。。。
    ——————————————
    是克尔凯郭尔说的吧,非此即彼
  •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是得到你想要的。室友说记得是萧伯纳说的....
  •   所引诗句翻译得不错。评论的后半部分写得好些。
      建议你尝试读读穆旦版的,他译普希金是下了功夫的。穆旦晚年腿残,可以说译普希金是其余生所寄。
  •   又跑来看看。好像是专门写给现在的偶看的,呵呵。
    这两天反复听老柴的作品74号,深感他的廓大宽广细腻幽微。Poets are born, not made. 一切艺术家,甚至学者,都是这样——老柴那样的人生,才会配有那样伟大的作品。
    从坎坷的人生中超拔,然后,艺术才能有所萃取,才有可能创造出超拔的、伟大的作品;再然后,作品返照其身,给作者之人生以救赎,以再次超拔的力量。
    普希金创作自传式长诗,也有自我救赎的意图。可惜的是,他的胆汁-抑郁型气质betrayed him.
  •   不能怪他們迂腐吧,被逼無奈,或者偉大的“思想改造”的結果。
  •   这本书看得我很陶醉
    达吉娅娜的纯情,超然于世俗的冷静,都让当时年龄还小的我着迷
    最让人惊异的是,这个故事完全用诗歌来描述
    据说,普希金是开拓诗体小说的第一人
    写小说,很难
    写诗歌,更难
    要把小说写得诗歌,那需要有多么热烈的感情和多么优秀的文笔啊
    多少年了,每个年龄阶段读这本书,都有不同的体会
    依然不变的是,对达吉娅娜的欣赏与佩服
    少女时的纯真而不盲目(不像她妹妹),为人妇后的稳重而深情
    在她身上一一呈现
    她就是我心中真正的完美的女性-勇敢,纯真,稳重,善良,多情,优雅,美丽,气质独特
  •   您好,请问陀氏关于奥涅金的随笔哪儿可以找到呢? 谢谢啦
  •   不记得是不是在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里看到的
  •   好,谢啦
  •   写得好!拜读了~~
  •   对方只是你的投射。对方的存在只是见证你的存在,给对方爱只是证明你能爱
    赞成。
  •   对方的存在只是见证你的存在,给对方爱只是证明你能爱,爱情只会在需要时才到来。
    太经典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