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3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作者:王恒 页数:239 字数:19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包括了:佛像、菩萨像、弟子、供养和化生形象、护法八部众形象、佛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乐伎人物造像等内容。
书籍目录
序
绪论 佛教造像的早期表现形式及其在云冈石窟的表现特点
第一章 佛像
第一节 佛像的基本特征
一 顶上肉髻
二 白毫相
三 佛像的五官
四 背后光芒
五 佛像服装
第二节 佛像的表现形式
一 结跏趺坐佛像与半结跏趺坐佛像
二 莲花跏趺坐佛像
三 善跏趺坐佛像
四 立佛像
五 千佛像
六涅檗佛像
七 佛像组合形式
第二章 菩萨像
第一节 菩萨像的基本特征
一 头上宝冠
二 菩萨发式
三 头光、背光和光云
四 菩萨服饰和佩饰
第二节 菩萨表现形式
一 弥勒菩萨
二 思维菩萨
三 胁侍菩萨
第三章 弟子、供养和化生形象
第一节 佛弟子形象
一 释迦最早的弟子形象
二 十大弟子像
三 二胁侍弟子像
四 比丘坐禅像
五 善财童子
……
第四章 护法八部众形象
第五章 佛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第六章 乐伎人物造像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尊云冈典型佛像的塑造中,人们不仅看到了佛陀的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种种体现,同时也看到了佛像的制作者积极的艺术创造所结出的果实是多么巨大。在这里,有佛教艺术造像的传统,也有北魏时代精神的体现;有佛陀造型的精确完美,也有拓跋鲜卑的威武剽悍;由于它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云冈石窟早期雕刻的艺术精神,因而成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虽然该佛像保存较好,但佛像腹部以下,包括双臂双手及盘坐的下肢等部位,因风化均已不可观察其细微,幸云冈石窟此类佛像雕刻不在少数,其中第17窟东壁的大型坐佛像的坐姿、手印与第20窟露天大佛完全一致,也属云冈早期造像,只是第20窟大佛为袒右肩式服装,此造像为通肩大衣。人们可从这里领略当年大佛风貌的细微之处。此外,云冈石窟最高的佛像,通高达17米的第5窟主尊佛像也是半结跏趺坐中的吉祥坐佛像。这一佛像虽经后世(唐代)包泥贴金彩绘,但其精神风貌仍显高大雄伟而气势不凡。结跏趺坐中之降魔坐佛像及其所谓“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来常安此坐,转妙法轮’,的初转法轮佛像在云冈也有突出的表现,只是云冈的这种坐佛像是以半结跏趺坐的形式表现的。第6窟东壁中层南侧盂形龛装饰的“初转法轮”坐佛像和西壁中层南侧的“降魔成道”坐佛像等等,都是半结跏趺坐佛像的代表。其实这种“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故如来常安此坐,转妙法轮”的说法像,在云冈各窟壁面几乎都可见到。其中在第5窟与主尊大佛相对的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以横向通栏形式分两层雕刻了16尊作说法印(降魔印)的结跏趺坐佛像。这种宽大豪放,整齐划一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大肆宣传佛法的宗教要旨,更使整体壁面呈现出稳定而华丽的风格。此外,云冈石窟呈跏趺坐的佛像,还有表现释迦牟尼苦行的坐像。“苦行”,是佛传故事中的一个片断,说的是释迦牟尼出家寻找“人生解脱”之道,在苦行林中经过六年日食“一粒麦,一粒糜”的极其残酷的修行,虽得到强大的“般若”(即智慧)力量,追求到了“有为法”(但对“无为法”还是追求不到),但身体已是骨瘦如柴,疲惫到了极点。第12窟前室南壁最上层西侧第二龛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半跏趺坐于圆拱龛中的释迦牟尼呈皮包骨头状,小腹回缩.人体骨骼显露,圆睁的双眼,多皱纹的额头,都表现了释迦牟尼经六年苦行后骨瘦如柴的状态。释迦牟尼苦行是其成佛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按佛教经典记述。这时的释迦虽已离开世俗社会,但还没有成就佛道,只是一位寻求“解脱”的苦行僧。但因为释迦牟尼最终成佛,并且被佛教的信仰者奉为佛祖,在人们的意识中,他是惟一成佛的具体人,所以在佛教艺术的表现中,往往将释迦“苦行”像塑造为头上有肉髻的佛像,以供大家参拜供养,云冈石窟亦不例外。
编辑推荐
《云冈石窟佛教造像》是文化山西书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