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

出版时间:1988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庞卓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本书的书名“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就是作者所要表达思想的最准确概括,即:历史的进步是由不断发展的普通人推动的,没有人的发展,就没有历史的进步。
      
       简单说就一句话:社会想要发展,让老百姓手里有钱才是硬道理。
      
       为了支持这个论点,作者主要分析了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为什么时间短,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为什么时间长。通过分析比较,来说明并支持自己的论点。
      
       西欧的封建社会为什么只持续了一二百年,随即就进入了民主社会呢?简单的说,就是欧洲的农民手里有钱,不受压迫,斗得过地主。
       书中举例说:大约十三世纪以前,多数的农奴家庭都有一个全份地(数量单位,大约180市亩),扣除约16%的实物地租,扣除种子以及全家的正常开销,大约还能剩余10%-20%。欧洲的农奴需要给领主服劳役,大约占到全部劳动日的30%。
       所以,欧洲的农奴是自由的,交完租,服完劳役,他们就是自由的,可以把剩余的产品送到自由市场,进行商品交换。而且,在11-13世纪,欧洲出现了大的垦荒高潮,在英国,许多农奴在新垦地上租得一份土地之后,就能在这块土地上获得一份世袭的土地,他们就成为了“自由民”,由于减少了对领主土地的依赖,那些地主们只能通过减少地租来招揽农民,从而削弱了自己的资本。这样此消彼长,自由民的腰杆越来越粗,领主越来越穷,进而在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失败,民主社会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中国封建社会,是完全另外一码事。
       自原始社会以来,中国就形成了氏族脐带关系式的中心家长制。到了封建社会,便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的绝对专制制度,国家经济依赖于对户籍册上的人口和田地征税,而这种编户制度的税赋,高的令人瞠目结舌。
       汉代的时候,一户家庭大概只有土地28.82市亩,除掉税费和正常开支,每年还缺粮405斤!到了盛唐,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每户大约能分到田43.53市亩,抛去开销,能有将近10%的结余,这便是盛世大唐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到了中晚唐,实际的地租率,就超过了50%!到了宋代,地租涨到60%,而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人口飞速增长,每户摊到的土地大大减少,“上农不过任十亩”,而地租却达到了吓死人的65%-75%!
       所以,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连吃饭都难以保证,还有什么能力去发展经济呢?而这个国家的少部分人,却依靠对多数人的剥削,享受着无法想象的奢侈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个意思。
       “早在商鞅和孟子的时代,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就已认定,只有让农民总是处于既不‘转死沟壑’,又无‘余粟’,‘余力’,‘余智’去‘舍本而事末’,使他们世世代代‘死徙无出乡’,才能保证封建政权的长治久安。”
      
       以上便是作者的主要论点和论证过程。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论的研究专家,对于“人的发展”的主要论点,大多出自马恩二人的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
       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官方哲学地位与阶级斗争思想相结合,在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更侧重于“阶级斗争”这个方向。本书的作者则准确的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显得格外高屋建瓴。
       阅读80年代这样的著作,大多会有一种被专业术语轰炸的感觉,这些让人头晕的专业术语,仿佛核桃的硬壳,是我们吸收养分的极大障碍。不过,如果我们有耐心剥去这些硬壳,取出的甜美果实,则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享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