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杭州西泠印社 作者:游国仁 编 页数:160
前言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源远流长,雅俗共赏。民间的婚丧嫁娶、社交中酬对应答需要它;名胜古迹、庭园风景、祠庙陵墓离不开它点缀;茶楼酒肆、饭馆商铺更是普遍应用它。在我国广大地区,新春佳节书写、张贴对联,祈福迎祥,表达美好祝愿是一大民俗。对联是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应当加以大力培育。我国张贴对联的传统起源于扎桃人、书桃符的风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左右,以此驱鬼压邪。《后汉书•礼仪志》说:"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这种习俗自秦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木板上。《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曾记载蜀主孟昶题桃符板事。后蜀归宋前两年,除夕之日,孟昶令学士辛演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非工,亲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一幅春联,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并且范围不断扩大,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宋代著名文人苏轼、黄庭坚等也都是撰写对联的高手。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钟爱和提倡,对联得到了新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春联的类别称呼也开始普及。《摘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除夕前,命公卿士庶家门必须张贴春联一幅,朱元璋微服出游,挨户观赏取乐。此后,文入学士都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清代从皇帝大臣到民间,出现了不少撰联大家,如乾隆、纪昀、翁方纲、郑板桥等。此外,中国周边受汉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也有张贴春联的习俗。对联的种类非常多,清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把对联分为十类,光绪年间出刊的《楹联汇编》又把对联分为二十类。参照古人的分类和对联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分类:春联 为了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对联,内容多表达对新年新岁的美好祝愿和向往。这类对联还可分为通用、农村、城市、行业用联等细目。喜庆联 对遇有生婚寿迁的人家表示庆贺、祝愿吉祥而写的对联。喻理联 通过联语来表达哲理,借以抒情,加以劝勉、警诫,达到发人深思、促人奋进、使人受到教育和启迪的作用。风光名胜联 以赞壮丽山河、名胜古迹为内容的对联,常见于游览胜景、历史遗迹、亭台楼阁等地。哀挽联 主要用于凭吊哀挽的对联。人们借此寄托哀思,褒扬死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对联,大致是以上几类。其他如名人联、慧巧联、讥讽联、集句联等等,或是名人通过联语抒发胸怀,或是撰写者表现聪慧敏锐、知识渊博。这类对联能增加雅兴和情趣,但是形式束缚多,写作难度大,多为文士的游戏笔墨,不具实用性。对联能够历经千年不衰,除了它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实用价值,各行各业都能通过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志趣、品行、愿望和诉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商界,经常用对联形式来述说情感,宣传职业道德,寄托远大志向。对联独特的文学功能,从不同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书精选的对联既通俗明晓,又富有文采和时代感。从实用角度出发,所选对联都非常适合喜庆佳节和各个不同场合张贴悬挂。为了增强读者的参与意识,体会撰写对联的乐趣,特地撰写了"对联写作基本知识"一章节,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撰写要领,供广大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一、前言二、通用春联三、喜庆联四、建屋迁居联五、喻理联六、哀挽联六、哀挽联七、各行各业联八、对联写作基本知识
章节摘录
书摘对联是由诗、词、曲、赋等文体综合演化而成的,兼有各种文体的优点,加上规整雅致、短小灵活、音韵和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特征 创作对联前,首先要弄通对联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创作对联的基本要求。一是数字相等,即上下两句要求字数相等,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上联是七字的"二二三"结构,下联也应是"二二三结构";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相同。二是结构相应,对仗工整。简要说来,就是上下句语法结构对应一致,词性也应相对协调,以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三是平仄相对,声律和谐,就是上下句对应之处平仄要相反,同句中平仄要交替。汉语读音有"平、上、去、入"四声,除了"平"声字,"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字,一幅对联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的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四是内容相关,语言连贯。上下句的意思彼此要关联,使一幅对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牛头不对马嘴,语意相差太大。弄清楚对联的基本特点,有助于了解对联的写作方法。 二、对联的写作 对联的写作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一是集句式,二是脱化式,三是创新式,四是摘句式。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不同要求,一旦能够熟练应用,不难创作出妙对佳联。 1 集句法 集句式创作法就是把已公开出版和广为流传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的文体规范、内容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幅对联。例如: 江山如此多娇彩练当空舞 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这是郭沫若集毛泽东词句联。又如: 万里秋风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 (集杜甫诗句)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 (集韩愈诗句) 以上都是精致、贴切、诗意盎然的对联佳作。 文章中的词句也能集联,如: 聚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这是集《兰亭序》字联。 十步之间必有芳草 八月既望常见浮槎 这是集史书句子的对联。 2 脱化法 脱化,指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诗词文句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作成新的对联。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下联原文是"辣手著文章"。又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相识倍相亲","待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等等,都是在原诗句的基础上改动了几个字,从而翻出了新意。以上是诗词脱化式,此外还有对联脱化式、添字脱化式、改字脱化式等。 3 创新法 创新写作法,就是用自己新编的词汇组成对联。这种方法比较常见、常用。主要方法一是扩联创新,把现成的对联扩充词语,使之成为新联。二是对句创新,即先由某方出上联,征求下联。三是定题创新,这是一种规定范围、主题的征联,长短、句式、节奏等可以自定。四是自由创新,此种方法更为常见,形式不受约束,具有灵活性,但是内容应当随社会发展而富有新意。 P156-157
编辑推荐
《实用对联精选》由西泠印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