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猿

出版时间:1987年7月第1版 1988年1月第2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英)苔丝蒙德·莫里斯  译者:余宁,周骏,周芸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裸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简介里面说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著作。读过之后觉得本书对得起这四个字。
       裸猿祖先是以浆果为主食的猿类,后来走出森林,开始了肉食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裸猿的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人们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动物本性,所以作者特意用了“裸猿”的字眼,提醒读者,并以大量的细节来佐证。许多人们司空见惯而忽略的细节事实,在动物学家的眼下一览无余。
  •     非常非常好。想必这本书对于专业的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来说都嫌浅显。但恰恰这个结合点,解释了很多的现象。也对为人处事提供了一些参考。看开些吧,我们都只是裸猿。
      非常非常好。想必这本书对于专业的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来说都嫌浅显。但恰恰这个结合点,解释了很多的现象。也对为人处事提供了一些参考。看开些吧,我们都只是裸猿。
  •     
      将人类视作裸猿,用动物学的研究角度研究人类,这样的方式史无前例。毫无悬念的,此书问世之时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本书大胆的标题,加上第二章大段的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无疑引起了很多保守人士的反感,这大概也就是本书在发表若干年中均被视为禁书的原因。
      
      猎奇也好求知欲也罢,但当我打开这本曾经的禁书之时,一气呵成读完,除了开始的刺激,也只剩下失望。
      
      新奇的切入点背后是站不住脚的论证。作者只是简单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看似一气呵成,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点并没有强有力的支撑。而其中有些观点,如“现今的原始部落是智力发展受挫的”,也充满了偏见。
      
      作者提出的思想本身很新奇,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但这毕竟也只是未严密论证的假设,不可全信。
      
      作者在序中将这本书定义为写给普通读者的书,而非学术论文。看看即可,批判接受,不必认真。
  •     下面的点滴是关于莫利斯的《裸猿》三部曲的,没有区分具体来自哪一本,凭记忆回想,错了不关我的事情。写论文的自己翻书去。
      
      
      
      地球上有193种猿,只有人类是无毛的,所以人类可以称之为裸猿(the naked ape)。这一说法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爽,但我们必须正视自己身上的动物属性。是为本书主旨。
      
      
      
      人类的文明史很短,而进化史很长。所以,虽然现在人模狗样的,其实骨子里还是裸猿。
      
      
      
      人类属于猿类,不过猿类大多是植食动物,而人类是杂食动物。人类进化过程中,由于食肉(食肉动物会长寄生虫),为了健康,毛渐渐掉光了,成了裸猿。(这是作者的观点,我不发表意见。)人类喜欢吃甜的那种现象,实际上是保留着猿类的特性。(是不是偏爱甜食的人更像猿嘞?)
      
      
      
      人类跟猿表亲在外观上差别就蛮大的,除了无毛之外,最突出的就是屁股大、胸大(雌性)。雌性动物哺乳其实用不着这么大的咪咪,作者给出的解释是为了性感。一般动物交媾的体位是后插式的。而人类由于直立行走,生殖器的位置靠前了,面对面的性交就成了最自然的体位。而猿臂表亲们有红屁股来吸引异性,所以,人类雌性就进化出了大咪咪。
      
      
      
      胎儿在肚子里时间长,出生后不大习惯外面环境,如果襁褓扎紧一点,他/她会更有安全感,像还在羊水里。
      
      婴儿能读出人脸最细微的表情,喜欢还是厌恶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假装出来的也知道,所以,不要骗小孩子,hiahia。据说,算命的也是这样,通过观察脸部表情来猜测。(那瞎子算命是咋整呢?)
      
      
      
      性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作者列出了性生活的10种功能,其中有一项是对付无聊,我汗,看来无聊真的是会死人的。
      
      据说,那些长期禁欲的人,能够通过梦境自发地达到性高潮,纾解性欲。书中还摘引了特蕾莎修女的一段话,分析了一番,阿弥陀佛,嬷嬷不要怪我。
      
      
      
      人是群居动物,因此自然地有了“我们”和“他们”。想要客观地解说,必须站在火星人的角度鸟瞰地球人。(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我们”,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人类是喜欢找刺激的动物。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是途径之一,于是有了工作这么一说。
      
      (20100823)
  •     如果我们不懂得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来看待,如果我们不懂得尊重自己身上的动物性以及与自然的联系,那么我们的未来,只能是迷失在作为人类动物园的超级都市里。Desmond Morris的这本书写得早,但是真的好。
      
      
  •     现代人的行为与猿猴的的行为相差无几,更多的移置行为其目的都是服务于动物的本能,你能从本书中解读人类很多行为的含义,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而作者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类正是超级部落的现象,过度拥挤将对整个物种带来灭绝可能。
  •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The Naked Ape》:★★★★★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全身长毛,唯一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他自诩为智人。
      
       再没有看过比这更帅的开场白。
      
       我印象最深的是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宣称猿类是人类的祖先。而宗教人士对该理论嗤之以鼻,猛烈抨击达尔文的态度。还记得那张达尔文人头猴身的讽刺漫画。总还是觉得,人总有一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一定承认自己是动物,就算承认自己是动物,还要再加一句高级动物才能显示他血统的高贵。
      
       但是,尽管人类在改造环境中取得巨大无比的成就,可他骨子里仍然是地地道道的裸猿。事实即是如此。
      
       作者提出幼态持续机制,使得我们在所有的近亲中脱颖而出。如婴儿出生时脑容量只及成人脑容量的23%,出生后6年间,儿童的大脑继续迅速发育,但人的整个大脑发育期要到23岁才完成。所以,趁还没有23岁,我要赶紧继续补充营养丰富大脑啊。还有一个例子是处女膜。处女膜是女性幼态持续机制的表现之一。为了防止女性在婚前不随意发生性行为,在接受性行为的初次要以疼痛感为代价。我想说了,作者你是不是男权主义者,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么男性是不是也应该有所限制。两性的交互才可以受孕,单方面限制不科学。
      
       难道动物的天性就是除了捕食就是性吗? 作者介绍我们如何从树栖猿到地栖猿再到狩猎猿的过程之后,第二章便是性行为。极尽性细节的描写。在传统的性行为中,唯独人是面对面发生性行为。而原因正是,有些性象征我们居然从背面把它模仿到正面上来。好吧,其实我不明白这有什么意义。 但是,反过来一想,如果嘴唇和乳房是作为阴唇和臀部的替代性象征,那么男人为什么同样有嘴唇? 气味同样在性行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男性对麝香味的反应比女性敏感得多。而在吸附气味的沁离腺上则是女性分布得比男性多75%左右。
      
       很久以前,看《钢琴少年》的时候,天才钢琴少年向一个年长他十几岁的女生表白的时候,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意思的一句话,等我长到18岁的时候,刚好我们两人的性欲是一样强的。当时还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才知道,原来女性的性欲发展比较晚,要到29岁才能跟15岁的男性相比。
      
       性行为的原始功能当然是生育。所以接下来一章便是育儿。我们一出生就懂得哭叫,我们还不会讲话的时候主要是以哭叫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以便我们可以满足基本的需求。而笑,是由哭衍生而来。也只有人类婴儿才发展出用笑来吸引父母留在他身边。可是,父母故作的微笑是无法被婴儿理解的,越是掩饰,婴儿的不安感会加强,导致在以后的社交中出现苦难。所以言传身教。在三岁前,应该尽量溺爱婴幼儿,在这个时期给他们足够的爱,这样他们在童年期才有精力进行探索,与他人发生联系,更好地他人互动。最想提的一点是,婴儿在头几个月对无生命物体是没有感觉的,也就是对几何物体完全不兴趣,这样确保了他不会跟鸭子一样把第一眼看到的气球当成妈妈,也不会想要吸引这些无生命物体的注意力。
      
       还有非常有趣的一点是,把陌生的东西放进动物的笼子里,如果动物千篇一律的动作消失,探索行为开始,那么千篇一律的动作显然是由无聊引起的,但反过来,如果千篇一律的动物有增无减,那就是由紧张情绪造成的。
      
       我们有爱好新知的冲动,但同样惧怕新知,前者驱使我们前进,后者使我们畏缩不前,让我们到熟悉的东西中去寻求平衡。所以,对于机会主义的动物来说,生活也许永远是艰难的,但是对于环境导演的任何戏剧,它总能很快加以适应。而走特化道路的动物,一旦环境发生大变,它就会陷入困境。
      
       保护阶段过去之后,自然到了儿童探索和游戏阶段。儿童和猩猩的绘画,区别在于儿童后期会逐渐在图形里加新的图形。虽然此时,绘画的形象仍然处在区分很小的简单构图阶段,但是它们与自信地,牢牢掌握了的图形——模式安排相结合,形成富有感染力的图画了。
      
       人都是在不断争斗,为了地位与领地,总是不断在竞争。这章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产生攻击行为时,身体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盯着人家看,容易让别人产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盯蛾即是通过翅膀上的黑斑点产生”盯“这个动作的威胁感来保护自己。这里我比较想说的是顺从行为。同类之所以能够一直生存,大抵是因为同类不会过分地致人于死地。只要你做出顺从的行为,很多时候都可以使另一个攻击者息怒。顺从行为一般是放低姿态。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是违规被交警抓到的时候。想要受到惩罚轻点,就应该先下车走到交警面前低头道歉。离开自己的领地低头,本身就是非常强烈的顺从信号。这样的行为可以使交警息怒,从而获得较轻的惩罚。
      
       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食物好不好吃关键是嗅觉。食物的味道扩散到鼻腔内,里面长有鼻膜可以嗅出食物的味道。你看,一旦感冒,嗅觉降低之后,我们常常觉得食之无味。可是其实你的味觉并没有改变还是很灵敏。这里还要讲一点是嗜甜癖。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我很讨厌吃甜腻的食物,福州的食谱大多以甜食为主,我都吃不习惯。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吃德芙巧克力,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甜得超过我的接受范围。总之,甜食对我来说还没有到达非要不可的程度。
      
       语言有四大功能,信息性交谈、情绪性交谈、探索性交谈和整饰性交谈。想说的还是最好一点整饰性交谈。它是指社交场合进行的、毫无意义的、礼貌性闲谈。人大多的交谈都是从这样的整饰性交谈开始。其实在QQ上聊天,一开始大多都是整饰性交谈。先开始的闲聊,才可能从其中获取相应信息,逐渐发展到其他三种功能的交谈中。但是无论如何,整饰性交谈都会发生。我们习惯在交谈结束的拜拜道别就是整饰性交谈。
      
       裸猿三部曲终于全部看完。很多案例举出来都非常有意思。当作者娓娓道来的时候,你都会连线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是这样的,是不是自己的行为动机后面正是出于这样的需求。看完《裸猿》最大的启示其实应该是探索精神。还这么年轻就应该勇往直前地探寻新知。在哪里看到说,探索得越多,大脑活动区域越广泛,人才会越聪明。所以,无所畏惧地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哪怕失败。得到总会比失去多,不付出,又何谈得到。
      
  •       此书相当精彩,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可读性相当强,一般人也可以阅读。
        此书的主旨是:裸猿(人)的现代行为习惯其实不是文明的展现,而仅仅是猿类动物性的进化表现。这有点与“人类的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过去”相类似。
        作者从各种行业分析对比了裸猿(人)与灵长类的行为习惯。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饶有趣味地揭示出了结论。而且作者不赞同对原始人类的研究,认为那些人群实际上是进化失败的例子。正如精神病学研究应该去研究正常人,而不是完全研究异常人一样。这个观点倒让我大为吃惊,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读完此书后作者让我们明白,原来现在的我们才是进货的最佳样本。甚至有些太成功了,有必要靠人为手段控制一下。
  •     视角非常好,问题提出也很好,作为科普读物,很多论证不靠谱,理所当然的不容置疑,属于神一样的推断,当然这也不是科普作品的工作。比如为何裸猿没有毛发,水猿当然没有找到证据,但是作者的论证也没有证据。如何能够证明本书的观点?
      
      总之一句话,视角很好,结论不靠谱。
  •     断断续续花了一周多时间看完了德斯蒙德·莫里斯的成名作----《裸猿》,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在本书中,他惊世核俗的将人类作为动物----"裸猿"来研究,曾引起巨大争议,但如果认真完整的看完本书,以类似作者这种不带偏见,客观坦率的态度来考察书中提到的大量事实,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社会行为的话,你将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已经步入科技日益发达,文化益渐成熟的二十一世纪,但驱动我们日常行为的大部分规则及动机,仍然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裸猿"时代。事实上,尽管我们取得了令人惊异的科技文化进步,足迹遍布全球,在整个地球生物圈中几乎取得了举足轻重的掌控地位,但从基因层面,物理层面及一定的精神层面上,我们似乎仍然只是数百万年前那濒临灭绝边缘的"裸猿"。
      
      作者使用"裸猿"来称呼人类,似乎显得很不恭敬,但如果对于一个对人类一无所知的智慧生物来说,在仅仅直观的对比人类及作为人类近亲的其它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的标本之后,恐怕"裸猿"会是一个十分恰当的称呼。追溯"裸猿"的起源,从最初在森林里主要以采集手段为生的杂食动物树栖猿,受到环境变化的生存压力,不得不离开安稳的伊甸园,进入旷野艰难谋生(伊甸园的传说也许是潜意识的描述了这一段泯没已久的历史),面对相比而言更难生存,竞争更为激烈的旷野,"裸猿"们不得不同时与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竞争,而最终我们在两方面都成功了。
      
      普遍认为农业的历史只是近万年间的事情,有了成熟的农业之后才开启大规模的集中定居生活,渐渐演变出各种形式的文化及社会现象,在之前数百万年间"裸猿"一直主要是以狩猎为生,如果将这一阶段的相隔甚远的两只"裸猿"放到一起对比,两者之间的差距将远远没有十八实际两只"裸猿"那么大。而这一从具有社会性动物性质的树栖猿到更具个体性质的狩猎猿的长达数百万年的转变过程,对现今的人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天然就是社会性动物,倾向于集体行动(其没有很强的个体地盘意识,比如森林中的猴群一般不会有自己非常固定的居所),但以此同时,长期的狩猎生活某种程度上又使我们具有了很强的据守领地的天性,也就是所谓的地盘意识。这一阶段从基因层面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作者所说的"幼态持续机制",它使"裸猿"能更好的利用进化的力量来保证自己的生存及发展壮大,事实上,"幼态持续机制"起到了一种类似拉马克进化的效果,而其比大部分动物遵循的变异-自然选择机制更为高效,这也是为什么"裸猿"们能从竞争中胜出,最终取得统治性地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从身体层面上在狩猎行为不具有竞争优势的"裸猿",迫于竞争压力,有必要加强社会合作,而这最终导致了语言,壁画文字等文化现象的诞生,也导致了长期的性别分工,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最为重大的变化也许是从没有固定配偶关系的树栖猿转变为具有固定的配偶关系,如作者文中所述,这种转变的形成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长期的"幼态持续机制"(相比其它动物而言"裸猿"幼儿的依赖期极长)以及性别分工带来的繁殖生存压力,而这种固定配偶关系作为最坚固的基石铸成了现今的人类社会。但是,由于"裸猿"兼具树栖猿和狩猎猿的特点,导致其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互相矛盾的行为,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性行为,这也是导致本书曾被禁的一大原因。。。
      
      育儿过程作为长期的"幼态持续机制"的一部分,作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描述,其中最有意思的观点莫过于笑其实是从哭演变而来的,另外一个就是好奇心,这也正是美国最新的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其恰如其分的反应了人类的最大特点之一。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裸猿"的好奇心其实是来自于在森林中的树栖猿时代,其作为杂食动物,为了生存而需要对可能满足需要的食物进行摸索,这也是另外一种层面上的"神农尝百草"。顺便说一下,这种好奇心及杂食动物特性的带来另外一大后果就是我们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心理,毕竟如果长期以来"裸猿"像熊猫一样只吃竹子的话,想来是不会去爱好赌博等投机性行为的。
      
      作为社会性动物,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出等级,任何一个猴群必然会有猴王存在,而这自然的会导致争斗,除此之外出于群体领地的需要,也会导致争斗,而出于长期的狩猎生活带来的领地意识,"裸猿"相比灵长类动物具有了更强的攻击性,作者对攻击性行为的各种信号,表现特点及模式进行了有趣的分析,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一个脸色苍白相比脸色通红的对手,前者发起攻击的可能性更高,脸色通红的对手其实际上处于激烈的自我冲突中,他的冲动及情绪受到抑制,而脸色苍白者相比而已不存在这个问题。"裸猿"们科技进步导致的另一大后果就是攻击范围的扩大,攻击的发出者不再能直观的观察到攻击的后果,而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攻击行为越发残酷及不必要。作为物种的自我生存天性,同类之间的争斗一般会有强烈的控制机制,一旦对手臣服或不构成威胁即停止攻击行为,以保证整个物种的生存,而攻击范围的扩大导致这一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失效了,这也许将最终导致人类整个物种的灭绝。
      
      "裸猿"进化到今天,表面上早已不再进行狩猎行为,但其实现代社会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一种狩猎行为,我们每天出发去工作其实就类似"裸猿"离开群居地去参与狩猎,一天结束的时候带着猎物回到住所,只不过现在的猎物是表现为金钱而已。另一方面,我们的饮食行为也受到前述这种演化的影响,兼具有树栖猿的随时进食,喜爱甜食的特点,以及狩猎动物的固定饮食,暴饮暴食,喜爱肉类的特点,这点对于不少吃货来说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
      
      作为从灵长类动物继承来的一大特点是整饰性行为,比如说相互之间梳理毛发,清楚寄生虫等,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亲密关系,互组合作,加强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联系。当然,"裸猿"们现在已经不需要通过梳理头发来实现整饰性行为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的各种交谈,社交场合的一些交谈行为某种程度上跟猴子间的梳理毛发起到类似的作用,个人觉得这个观点倒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任何一个物种与其他动物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五类:猎物、共生者、竞争者、寄生者、捕食者,对于已经取得统治性地位的"裸猿"来说,作为猎物,竞争者,寄生者,捕食者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事实上,按照估计,如果人口继续保持接近的速度增长下去的话,一个世纪后,除了少量作为食物的物种之外,其它的大部分物种将消失以为"裸猿"提供生存空间。对于共生者,现今世界里最典型的应该莫过于宠物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拟人化的方式来对人类起作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会需要不同类型的拟人化宠物,最终表现为不同年龄的人喜欢不同类型的宠物。
  •       反正人类学这门课从这本书开始了解一点
        作为科普书,无疑是成功的
        而至于研究结论如何不敢确认,但对于人类的认识却是一种新角度
        
        实际上这是我们需要的强烈的安全感,安全感能治愈我们的疾病。(这并不是暗指我们在装病,无病呻吟。症状是真实的,病症本身当然不是装出来的,但是病因却是一个行为问题。)
        信仰疗法者还有一个难题:“与整饰有关的疾病”如果拖得太久,或病情过于严重,很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治疗的创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必须进行认真而又合理的治疗了。
  •       《裸猿》是一部论述生物人类学的学术著作。作者莫里斯是英国的动物学家、世界知名学者。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重印了很多次,在它畅销世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争议也未中断过。“裸猿”顾名思义就是裸露的猿类,这一动物的称谓却被用来称呼伟大智慧,富有科学文化的人类,所以该书饱受争议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本书“惊世骇俗、令人震撼、说话过头”,其中对人类猿性的解剖更是犀利至极。
      写作背景
        我们惯常的思维是用文化来解读文化,也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人类,可是作者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把人类和猿类作了细致入微的比较,从而深刻揭示出我们赤裸裸的猿性。莫里斯作为一个研究动物的动物学家,为什么要转向研究人类呢?他给出的理由是:“尽管人类博学多才,可他仍然是一种没有体毛的猿类;尽管他获取了高尚的动机,可是他并为丢掉自己更为土气而悠久的动机。这常常使他害羞难堪,可是他岁月悠悠的冲动伴随着他已有数百万年的时间,而他新近获得的冲动至多不过才数千年之久。而且,如果他想挣脱整个进化史中积累的生物遗传,那是没有希望迅速办到的。只要他正视这个事实,他的忧虑就会大大减少,他的欲望就更能得到满足。”
        这本书的出版有着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裸猿》于1967年出版,书中采用的资料,大多数取自近年在北美进行的若干研究报告,主要以北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所以,作者写作的背景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北美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开始从战争状态向和平时期转变,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随着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鉴于二战中人口伤亡,政府大力倡导人口生产,一大批新生儿降世。这种现象并不是美国独有,在世界各国,这个时期都出现了人口大规模增长的现象。各国由于二战的影响,战后迫切要求重建,所以基本都大力倡导鼓励人口生育(中国这一时期的“英雄母亲”也是这样),于是世界人口开始急剧膨胀。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生态失衡。人口增加带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资源的紧张,再加上各国战后重建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那时候的工业发展远没有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还处于依靠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这就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人与自然关系开始紧张,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大肆破坏污染环境,不断的开采能源,造成生态的失衡。
        核云密布。60年代美苏之间展开军备竞赛,美国侵略越南失败,很多士兵牺牲,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美国青年对当时的核战阴云忧心忡忡,对军备竞赛表示抗议。战争刚刚结束,和平对于人们来之不易,但笼罩在世界上空的核云又让人们感到惶恐不安,人们普遍厌战,希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除此之外,美国社会还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毒品泛滥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人们的焦虑,更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所以,作为动物学家的莫里斯开始转向研究人类,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迫使作者理性冷静的比较分析,以最冷峻的语言向人类敲响警钟,希望人们少一些欲望,不再沉湎于自大骄傲之中。在这点上,动物学家也许能助人类一臂之力。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也就能更容易理解他在书中的观点和思想了。
      
       本书共分为八章,分别写了裸猿的起源、性行为、育儿方式、探究欲、争斗行为、摄食行为、安抚行为以及和其他动物。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列举了很多人类和黑猩猩相似的行为习性,以一个动物学家的敏锐观察刻画了人类的猿性。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然而今天的人类恰恰是对这三个古老话题知之甚少。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有些新理论又是那么脆弱,经不起推敲。“上帝造人说”影响深远,尤其对于那些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信徒来说,他们的生命来源于造物主的恩赐。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我们仿佛才清晰了一些自身的起源问题。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人类究竟是如何进化成今天这般模样的。因为在192种猴类和猿类中,人类处于哪一个物种之间都是尴尬的,因为我们外在的特征与这些物种差异很大,我们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我们的体表全然裸露无毛,四肢也要长很多。按照莫里斯的观点,我们的进化分为:食虫类、最低级的灵长目、猴类、猿类(树栖猿、地居猿、猎食的古猿、据守领地的猿人、创造文化的猿人······)
        尽管作者这样解释,我们还是心存很多疑问。法国电影《智人》表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的演化真的是一个伟大神奇的过程 。正如《进化论》中揭示的道理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根据自然环境不断调整自身,才能一步步适应自然,从而变为今天的样子。
       据考古发现,我们今天的人类是由南方古猿演化而来。这个观点遭到了很多西方人的强烈反对,因为金发碧眼的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祖先竟是从非洲原始森林中走出来的,这个事实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这让他们骄傲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种族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谬论。我们不能人为地按照肤色、体貌等把人划分为优等劣等民族,更不能把类似于俾格米人那样的族群不当人来看,如果只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其实都是人类动物园的其中一个,追根溯源的话大家是没什么本质差别的。
         而在裸猿的性行为的章节中,莫里斯在后来解释外婚制的时候,认为这是裸猿很早之前某一个阶段中所发生的生物进化,否则不可能从灵长目背景之中演化出来。可是我更赞同族外婚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上的控制行为,因为人类早期的婚姻形态并不是族外婚,而是群婚制逐步过渡到外婚制再到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的,族外婚相对较晚才出现这是人类的一种自身的自觉和控制,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莫里斯还提到关于女子守贞的问题。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一位男子每次与妻子同房之后,都用锁把妻子的阴唇锁起来。作者说这种方式是极其罕见的,可是在电影《沙漠之花》中这是一种常态而非变态的行为。在非洲索马里,女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割礼的习俗,这个过程粗暴残忍,不采取任何麻醉消毒措施,许多孩子因此而丧命。可是如果不割礼,就会被当做妓女一样对待,有可能终生嫁不出去。女主人公也接受了割礼,可是直到她到了伦敦以后才知道除了非洲,其他地方的女子都不需要割礼,甚至西方人都不知道这一习俗的存在。我不知道非洲人这一观念从何而来,也许是男人把女人当做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心和占有欲,而用这样的方式去迫使女子守贞。
         由于性禁忌,这本书也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和指责,作者对性的直率态度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想来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时也遭到了反对吧,因为我们比西方人更加保守。但是作者在这章最后通过人口生殖表达了对人口增长的担忧。这也是作者当时写作的一个背景。可是直到今天,人口增加依然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尤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人口的增加仿佛成为国家强盛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想想中国,计划生育实行了那么多年,这被西方指责为不尊重人权。今天我们社会面临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人压力过大的问题,人口究竟该不该继续控制,这还值得思考。但是,人口大量膨胀确实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个问题还任重道远。
        全书中最有趣的就是《裸猿的育儿方式》,莫里斯通过母亲的哺乳方式、母亲的心跳与婴儿啼哭、婴儿的微笑等细节与黑猩猩作了比较。你不得不佩服作者那敏锐的洞察力,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物和现象却引起作者的注意和观察,而且得出了无可辩驳的结论。莫里斯阐述文化时这样说道:“只有当一种文化因迷信模仿性重复而过分僵化,或者是在探索中过分鲁莽轻率时,它才会跌跌撞撞地失去平衡。凡是在这两种冲动中求得完美平衡的文化,都是会繁荣昌盛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因为我们总是容易走向极端,要么闭目塞听固步自封,要么丢弃传统全盘西化。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它随着时代变迁会注入新的内涵。所以,我们该如何“取之有道”,才能求得平衡促进发展还需要深刻反省。
      
         “本书在纵横两根轴上进行博大精深的比较。在横轴上,作者以精湛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比较动物学的权威,对比了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尤其人类近亲灵长目的行为,追溯其渊源、展示其联系。在纵轴上,作者以高屋建瓴之势,博采和综合从达尔文以来各家的结论和假说,提出独到的人类起源和人类进化的理论,其标新立异、首创精神感人至深,其新颖观点、精湛学识令人瞠目。”当然作者最大的局限就是以北美人的文化视角作为研究对象,他只是选取了一个典型,我们也不能要求莫里斯做到完全的客观公正,毕竟人非圣贤。所以,面对分歧争论,抱着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是最好不过了。
         读完《裸猿》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生活之中只要留心,处处皆是学问。莫里斯就以他自己的观察全新的解读了人类,让我们明白尽管人类自演化而来创造了伟大的成绩,但我们其实依然无法摆脱猿性。人类迟早是要灭绝的,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拓宽它的深度,实现自我平衡以及与自然的平衡。我们身上带有猿性并不是多么丢人的事情,这恰恰能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作为一种裸猿经历了那么漫长艰辛的演化过程,不应该因为一点点成就就骄傲自满,随便把自然和其他动物践踏在脚下。我们应该抱着一种谦虚敬畏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一切,正如莫里斯所说:“你是世界上最出类拔萃的动物群体中的一员。你要理解自己的动物本性,并接受它!”
  •     其实本书也是对人类历史发展走向的回顾与预测。人类社会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看上去人类与动物世界离得已经越来越远了,似乎人类已经进化成了一种全新的物种。然而,果真如此吗?本书的作者以一个对比的视角告诉我们,可能实际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我们的许多行为背后蕴藏的还是最原始的本能动机,虽然也许已经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所以问题来了,制度能否改造人性?抑或只能适应人性。作者显然是持后一种观点的,只有适应人性的制度才能得到人们的赞同,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人们的拥护。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似乎也都在遵循着这个原理。
      当我们已经发展出核武器,当我们一个念头即可毁灭千万生命,却不必亲眼看见,我们的人性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
      在看完这本著作之后,我在果壳网上又遇到了这篇文章:
      《道德,用技术才能提升吗?》http://www.guokr.com/article/310440/
      似乎是对这本书的一个很好诠释。
  •     怎么说呢,买这3部书是因为评价颇高,大致看了看却不少失望。以致并没有看完。
      
      
      此书出版于1967年。我想这个就是原因。
      
      
      在科学飞速进步的今天,机械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与适者生存也快被推翻,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天翻地覆翻过了几轮。生物学和相关学科都越来越细腻。。。。更有了非常多的阐述角度。因此,此书已经太老了。只能说是上世纪中页人类对自身的审视方式了。我们已经不这样看了。不管是它的知识量。。。还是知识角度,都在今天看来都远远不足够或者不合时宜了。
  •     角度新颖,逻辑严密,然而不乏扯淡。
      
      某些章节的观点,联系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恰恰吻合。
      
      一直以来就非常赞成作者的基本论点:人类,就是地球上一个物种而已。
      
      第三章、第四章有启发。
      第五章扯淡的多。
      
      以及,看完此书,从此看到在地铁上等公共场合卿卿我我的情侣,第一个反应竟然是:这来自于原始的互相整饰毛发的冲动。(是的,人类和猴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分别)
      
      
      
      
      
  •     http://headsalon.org/archives/3374.html
      
      45年前《裸猿》的首次出版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是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运动走出生物学界而迈向社会科学领域时所扔出的第一枚炸弹,此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和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又分别于1975和1976年出版了引起巨大反响的《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和《自私的基因》,并非巧合的是,其间,莫里斯(Desmond Morris)与道金斯的共同老师尼古拉·廷伯根(Niko Tinbergen)与另外两位动物行为学家分享了1973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新达尔文主义的迅猛入侵在当时的社会科学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这些著作让读者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因而也非常畅销,而同时,在知识界和社会精英那里,上述作者们却四处遭遇言辞激烈的反对、指责、嘲讽、抗议、甚至谩骂和鸡蛋攻击。
      
      所有这些反应,无非是因为他们试图将在生物学界已趋成熟的基因和进化理论,运用到对人与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之中,用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的眼光来考察人类的特征与习性,将昆虫和蜜蜂研究中获得的启示运用到对人类群体和社会的观察之中,这些做法,被许多人视为对人类神圣地位的挑战。
      
      换句话说,那时的裸猿还很害羞,尤其是其中的知识精英,不愿暂时脱下(即便只是在想象中)文明的外衣,接受动物学眼光的审视,也不愿接受自己与其他动物一样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这一事实,当然,在事关肉体的生理问题上,他们早已承认这一点,可是当生物学审视指向他们的行为、心理乃至思想时,便断然不能容忍了。
      
      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体会当时的激烈场面和新达尔文主义的艰难处境,它面临着保守和进步派的两面夹击:在保守派看来,这是进化论对传统宗教和伦理体系的又一次进攻,在上一轮进攻中,达尔文主义已将神圣的人“拉低”为拥有共同祖先的动物界的一员,而这次,他们又要将其所珍视的人性、传统和道德还原为无关乎神性或灵性的遗传编码和“策略”。
      
      而在进步派那边,当时主导思想界的行为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辨与探索,借助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人类能够按其意志任意的或朝向公认良好的方向改造人性、行为模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可现在有人却用大量证据揭示了:人类的价值偏好、行为模式、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都有着深厚的生物学基础和古老的进化渊源,其中许多被基因编码在遗传物质中,虽然这些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表达,但它们是不能被任意改造的。
      
      让当时的思想界更难以接受的是,基因基础的重要性意味着,由基因差异所导致的个体间、种族间、性别间差异,将不会被教育和文化熏陶等环境条件完全消除,这一点被认为是给种族和性别歧视提供了借口,甚至在有些人看来,提及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不可容忍的歧视行为,这让他们想起不久前造成了巨大灾难的种族主义。
      
      作为对上述困境的反应,几位有勇气面对挑战的科学家,选择了走出学术象牙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接与大众和非专业读者交流,以期扭转当时被左右两侧的反对者所主导的社会思想潮流,于是,继《裸猿》之后,诞生了一大批介绍和阐述现代进化理论的通俗作品,一些作者为此不惜放弃了大量学术工作,道金斯甚至干脆完全转变成了面向公众的新达尔文主义布道者。
      
      这些努力可谓成效卓著,在1994年的《裸猿》再版序言中,莫里斯还在痛陈其所遭遇的指责与攻击,但假如今天再让他作序的话,我们将会读到更多的欢快;该书面世后的二三十年中,知识界和大众对现代进化理论的认识与接受程度已经历了巨大飞跃,不仅该理论本身得到广泛认可,它所发展出的基因、meme、选择与传播机制、策略均衡、进化博弈模型、分子钟技术等等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已被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学科广泛采纳和借用,为这些学科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特别是基于进化理论而创立的进化心理学,近年来已俨然成为一门显学。
      
      由于这一领域的知识进步异常迅猛,今天的读者或许会发现,《裸猿》(还有之后的类似作品)的一些内容,要么已经过时了,要么不太靠谱,对此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将其视为“科普”作品;“科普”是国内特有的概念,它暗示了所谈论的理论和观点在学术界已成定论,因而可以当作常识向大众普及,而在西方,popular science的意思则宽泛的多,并不暗示学术共识,倒是初等教科书或百科全书通常会保证这一点。
      
      相反,西方的通俗科学著作中,经常会讨论一些非常前沿的、高度探索性的话题,这些处于探索阶段的想法难以满足学术标准,因而无法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者,有些新奇理论难以在学术同行中获得支持,转而向专业外寻找对话和认同者,这么做有时会收到奇效,因为跨学科的对话和思想碰撞经常会擦出些火花,而专业内的同行反而会因其特有的学术包袱而对新思想形成抵触。
      
      基于前面所提到的困境,新达尔文主义借以进入人与社会领域的通俗作品,或多或少带有些布道者的使命感,因而其所介绍的理论与知识的成熟度难免会低一些,比如莫里斯认为直立人诸特征(甚至包括语言能力)是同时出现的,婚姻从一开始便是单偶制的,直立人已经拥有固定巢穴等观点,有些与古人类学和分子人类学的考察结果大相径庭,有些则缺乏证据而流于想象,他对许多体征和习性的解释都基于两性合作抚养后代的需要,但这种合作需求如何导致那些结果,则缺少一个严格的博弈模型来加以演示。
      
      不过,尽管有这些弱点,对于尚未或刚刚开始涉猎这一领域的读者,《裸猿》仍是个很好的起点,它写的非常生动有趣,内容也很丰富,用一个动物学家的眼光考察了人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能开阔眼界和思路:呀,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看待自己,原来这些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东西背后是有原因的!
  •     莫里斯之所以将人称为裸猿,是因为人是一种全身裸露无毛的猿类。他以动物学家的眼光研究人的理由是,"尽管人博学多才,可他仍然是一种没有体毛的猿类,尽管他获取了高尚的动机,可是他并未丢掉更为土气而悠久的动机"。
      
      关于裸猿这一称谓还有个有意思的争论。事实上,我们的体毛比亲戚黑猩猩的还多。与其说我们脱去了全部的毛发,不如说我们长出了短小的汗毛。因此有解剖学家声称,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是无毛的或裸体的猿。莫里斯这样反驳:这一批评大谬不然。就好比说我们不能说盲人有一双眼睛就不是盲人。从功能上说,我们是彻头彻尾的裸体。(因为我们的汗毛不足以保持体温和阻挡阳光)从逻辑上看,这种争论是一种语义言辞之争。两者对于体毛的理解完全不同,解剖学家认为体毛不管长短,都是体毛,这是实质的理解:莫里斯认为体毛应当像动物的毛发一样稍长一些,这是形式的理解。我赞成后者,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境决定了体毛应采取形式的理解,毕竟我们的眼睛不是显微镜。
      
      莫里斯关于不定居哺乳类身上几乎不长跳蚤的论证也是挺有趣的:跳蚤产卵时不产在宿主上,而是产仔宿主的居所里。在卵孵化成小蛆,进而作茧化蛹,破茧成虫的第一个月中,跳蚤与宿主是分开的。因此,不定居的哺乳类并不受跳蚤的干扰。
      
      莫里斯还在文中提出了幼态持续机制的概念。幼猴出生时,其大脑已达到了成熟大脑的70%,其余的30%在出生后的六个月内就全部发育完毕了。而人由于幼态持续机制,婴儿出生时脑容量只及成人的23%,其后六年大脑持续发育,直到大约23岁才发育完毕。(呵呵,难道我的大脑还在长吗?)正因如此,裸猿有了更长的学习时间,他的智力弥补了体质的不足,使之有机会登上食物链的顶端。
  •     人类骄矜地在生物分类谱系中将自己置于生命力与智慧之树的顶端,俨然有着一副“后来者居上“的姿态。虽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人类的产生从上帝在星期六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物种起源》在最后恰恰要说明人的灵性——如何用社会文化区约束自然与野蛮云云。但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也不能高屋建瓴地推己及物:太过傲慢只会让自己暴露出反进化的愚昧。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
       动物园实在是个邪恶的地方,早些时候传来中国某地饿死老虎的事件令人咋舌,等我真的“参与观察”时才发现此言非虚。号称全球五百佳的成都动物园饿的狮子老虎肚子扁的像挂在展览厅里的一具具标本。展览厅也绝非戏谑之语,动物园因场地有限,不能兼顾所有动物的种群生活习性,有些索性关在类似监狱号子似的小房间里,进食排便任由其在内部解决,氨气透过密实的钢化玻璃也是无减几分。群居动物的孤独感更是难以排遣——当然,每天看着窗前来来往往的游客无济于事。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如果是出生在动物园里的动物或许有着在此环境下的童年性格,但外来者恐怕就会产生各种不安与调试冲突了,在这里又把人类重新灵性化,我们对异地环境的适应是在用文化适应文化,但要去动物来适应动物园的环境(基础设备)与文化(络绎不绝的人类),不是太苛刻了吗?
       黑猩猩馆前,一位年轻妈妈对四五岁的小朋友讲:“知道吗?我们人就是由它们进化来的。”哑然失笑,不禁佩服起这位妈妈的启蒙教育起来,想当初我妈都是告诉我我是从涝池捞上来的!就算黑猩猩与我们同一祖先那又怎样?人类在脱离蒙昧之后始终以文化的创造者(或者被创造者)自居,再小的体态差距也会因为文化的原因而被无限放大,内部的种族歧视尚且如此,“一致对外”的恶劣行径就更不必说了。一方面,我们建着文化的围墙把动物们隔绝在外,另一方面又不难意识到这种隔绝与排斥并非人类文化意义上的创新,反而来自于生物基础的积习难改的遗传。而且,围墙阻挡他者(他物)之时也往往把自我关在了里面。
      我们把鲫鱼化成金鱼(如果鱼的记忆不只七秒该有多难过),把蜥蜴关在温室,把丹顶鹤圈养起来,把麒麟变回长颈鹿,把世界上三个温度带十个气候带内的所有物种都可以重新排列组合关在世家任何一个人类超级聚落的角落,然后给世界上同一物种的一类生物参观,这一行为是属于进化论的优越感呢?还是传播论的资本主义文明扩散产物?或者是历史特殊论的互通有无?功能主义的满足人类认知与自娱兴趣?再或者结构主义?阐释?解构?后现代?
      讲一个老笑话吧:上帝对地球的现状很不满意,便让时间倒流一千万年以上——地球上又出现原始的森林、昆虫、兽类……上帝要离去时,对所有的动物说:“我把这个世界交给你们了,你们还有什么需求吗?“动物们立刻一群群地朝上帝跪下,指着森林边的猴子齐声叫道:“请您把猴子灭绝吧!”
      穿衣服的裸猿
       柏拉图的两足无毛动物不是人就是菜市场的鸡。照德斯蒙德•莫里斯之言,称为裸猿(The Naked Ape)。我们把脱离伊甸园的后天探索归为人类本质,而莫里斯则把人类与生物链上亲属关系视为基础。
      从觅食与交配的食色性也到淫完文艺的探索发明,文化成了我们与远亲们的巴别塔。但莫里斯也并不是希望人类“要天真地‘回归自然’”。在书的末尾,也就是最后一章“人与动物(英文原著为Animals, 直译为动物们)”里,作者总结到:我们应使自己理智的机会主义的进步与基本的行为要求相吻合;我们必须提高人口素质,而不仅是增加人口数量;这样做我们才能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在振奋和激动的时刻不否定自己的进化遗产。
      披上盛装的裸猿不会将自己比作什么都没穿的皇帝,莫里斯成了那个说真话的小孩。时间裁剪出人类的伟大与虚荣,从创造技术到受制于技术,却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满足自我的动物性的欲求。生存发展这类冠冕堂皇的理由挡不住背后作为同一种群的数量自发扩张——人口问题愈发凸显,却不过只是整个文化进程副作用的冰山一角。资源过度消耗(所谓的消费文化)、环境危机、贫困带来的冲突等等同样暗流涌动。
      当然,如果文化的主体不有所警觉而行动,不管过多少年,象征繁荣与文明的时代泰坦尼克终会撞上去。再讲个忧伤的寓言:很久很久以前,邪恶的外星人妄图侵略地球,但每次都被史前动物们打败了,后来,外星人创造了一类的自私而凶残的怪物,并且把它们派往了地球。外星人几乎成功了。怪物们在它们到来后的短短四百万年里,疯狂地杀戮其他物种,掏空地球的矿藏,森林被偷走,大地戴上镣铐,改造得丑陋而狰狞。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怪物的的名字叫人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其实,上海世博会的英文翻译更恰到好处——Better city, better life。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的陈述句。城市并不只是
      莫里斯在《人类动物园》里关注的视角已经是社会意义下的人类社会了,超级部落造就了圈养动物。但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更绝大多数群体带来解放,逼仄的生存空间连生物学上的习性都难以满足,又何谈万物之灵的自由意志呢?
      此书的第一章就指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范畴“法律、风俗、语言、宗教”等都是因为社会群体的难以管理的产物,甚至“战争”,也是消除过剩人口的一种有效方式。这才是文化作为手段的本质作为。繁衍是盲目的,平衡是不愉的,发展或许本身就是痛并快乐的。
      宏观地比较,都市中的人无异于动物园里的困兽。只是我们的牢笼是自己建给自己的。古人因为道德滑坡发出“人何异于禽兽也”的质问,现在来回答的话,只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其中一员。打造罗生门并不可耻,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理智代替勇敢,这样才会在进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微博:
      
      “把地球45亿年的变化缩成24小时的话:00:00地球形成;4:00出现单细胞生物;但16小时内都没变化;20:30出现了微生物;21:04出现三叶虫;22:00植物出现,接着陆生动物出现;22:24出现森林;23:00恐龙出现,40分钟后灭绝;23:58:44秒人类出现。原来人类出现才只有几秒时间而已!”
      
      这书跟之前读过的《自私的基因》和《欲望之源》似乎颇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在讲述人类的动物性,《自》一书更多的是在说在自然选择和基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如此的大,以至于可以把动物的行为(也包括人的行为)是基因的傀儡,似乎基因像一个有意识的精灵一样在控制着万物;而这本《裸猿》则将的更加具体,把人类的行为去和我们在进化树上的邻居:猴子、猩猩、猿去对比,探索人类当今种种行为的动物性根源,这也是这本书把人不称作人而称作“裸猿”的原因,作者时时刻刻在提醒着读者:人不是什么特殊的万物之灵,它只是动物的一种。
      
      看过之后,对人类和自我的认识多了一个新的角度,不过,就像悬疑美剧一样,到了每一集的末尾,似乎都有重大发现,但到了下一集,就会发现上一集的发现并没有把剧情引向结尾,而是带来了更多的未知——虽然知道了更多的东西,但似乎离答案更远了。
      
      此书的文字流畅,思路清楚,多实例少术语,读起来不费力,感谢作者和译者~
      
      
      PS. 书的封面是一个抓狂的人和一只动作极其相似的猩猩,看到这个图,应该有人能想起来布什和黑猩猩的一组对比照片吧~
      
      PSS. 这本书算是从动物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的,有没有从化学、物理角度研究人类的好书推荐呢?
      
  •     很有意思的角度和观点。
      从生物的角度认识自我,认识人类。
      对自我内心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很多本能的行为,也可以通过这本书去探索根源。
      这也让我想起了 discovery 的一个系列,叫做《人类本能》
  •     那些高尚的、道德的、文明的、形而上的,其实背后服从的是动物的行为准则。我喜欢这样的观点:D
      
      书里很多新鲜的视角,比如裸猿为何不长毛,多方解释里,树栖猿到海洋到狩猎猿的假说非常有想象力。也有些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比如食物采集比狩猎有效,那么有些假说就不成立了;哪些行为是遗传的,哪些行为是社会习得的;各种假说看似自圆其说,又让人觉得缺乏论据。最近看《进化心理学》倒是填补了一些空隙。
      
      jdcola考过我一题:人为什么要穿衣服。嗯,回答完这道题,这本书的精髓基本就把握了。
      
      -----------------------------------摘抄分界线-----------------------------------
      
      这场较量靠智力而不是蛮力取胜,所以他必须在进化上迈出戏剧性的一步,以大大加强脑力。这一进化步子是颇为奇异的:他这个猎食的裸猿变成了婴幼期很长的裸猿。简言之,这个进化过程叫做幼态持续(neoteny),即婴幼期的某些特征保存下来,持续到成年期。出生后的6年间,儿童的大脑继续迅速发育,但是人脑的整个发育期大约要到23岁才能完成。
      
      裸猿进化中出现过一些什么情况?第一,要生存他就得猎食;第二,他必须有一副胜过其他动物的大脑,以补偿他不适应狩猎生活的躯体;第三,他必须有较长的童年期,让大脑更为发达更为聪明;第四,男性出猎时,女性要留在居所照料幼儿;第五,男性出猎时必须合作;第六,他们必须要直立行走,用上肢使用武器,才能保证狩猎成功。
      
      裸猿的解剖生理机制仍然在当代人的性生活中发挥充分的作用。人类史前特性的残留,再加上比较动物学对食肉兽和灵长目的研究,给我们描绘了一轴画卷,使我们看见裸猿在远古时期如何利用性机制、如何组织性生活的情况。如果我们抹去公共道德那一层深色的外壳,当代人的性生活的资料似乎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景象。正如我在本章开宗明义所说的那样,人类作为动物的生物属性塑造了人类文明的社会结构,而不是相反:人类文明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人类的生物属性。
      
      我们成年以后的许多行为建立在童年时期靠模仿而吸收的东西之上。我们常常幻想,自己之所以按某种特定的方式行动,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与某种抽象而高尚的道德准则相吻合。然而事实上,我们的行为要服从根深蒂固的、早已“忘掉”的纯粹模仿所得来的印象。
      
      六条游戏规则
      1) 研究不熟悉的东西使之变为熟悉的东西
      2)将熟悉的东西作有规律的重复
      3)在重复的过程中尽可能作些变异
      4)选择最令人满意的变异进行发挥,对其他变异则弃之不顾
      5)将令人满意的变异进行反反复复的组合
      6)以上各条均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本身就是目的
      
      尽管人类有着恢弘的思想、高高在上的自负,我们仍然是卑微的动物,受制于动物行为的一切基本规律。
      
  •     这书是一本相当具有科普价值的书
      看完全书,你会知道原来性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
      本书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爱看A片,为什么会有红杏出墙这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同性恋,为什么人类会有自慰的行为以及很多在世人看来不道德的东西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人类。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觉得颇有意思。人最难做到的不就是跳出自己看自己吗?作为一个个人,我们往往很难完全跳离自己的身份、环境、立场去客观审视自己,这本书力图将人类整体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的生物种群去研究,更是难能可贵。尽管对于这本书的作者是否真的做到了真正的看客观公正,很难评价,但是这么一种客观看待自身的意识,是非常可贵和值得借鉴的。
  •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广泛讨论了生物的进化,而《裸猿》则是延续达尔文的思想,将人类单单提出来进行更具体的讨论。
      
      达尔文的思想不是空前绝后的,在他之前已经有相关研究是表达类似的思想。但达尔文伟大之处,是将大自然的进化力量提炼成一个词--“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同样,莫里斯也创造出“裸猿”这个词,很好地归纳了人类的动物性和超动物性。
      
      人类既有灵长目动物的特性(群居和食果),又吸收了狩猎动物的优点(合作狩猎和食肉),从而进化成为一支新的物种。这个新物种很独特、很强大,最终成为地球第一大生物群。
      
      裸猿的生活、配偶和繁衍,自然就根据其物种特性而产生变化,是这些变化使裸猿不同于其他生物。首先是裸猿建立了固定对偶关系,更好地分工合作。雄性因为固定配偶,能够更加放心出外狩猎(现代狩猎是“上班”),而不用担心家里的雌性与其他雄性搞搞震。当然,动物性总是让裸猿时不时打破这种固定对偶关系,但相对来说,裸猿的配偶关系比其他动物来得稳定和长久。不少人嚷着要回归母系社会,男女自由恋爱和交配,没有一点道德约束。听着似乎有理,但这是违反裸猿的物种特性,一旦打破这种对偶关系,人类可能会向新的方向进化或退化,人就不是现在的人类了。
      
      也因为对偶关系的形成,雌性裸猿能够有性高潮,配偶之间有更多性爱花样,能够尽可能使一夫一妻关系保持下去。人类有爱,但爱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性上的,没有性的和谐,女性感受不到性高潮,男性在性中挫败等等,都是破坏对偶关系的因素。
      
      又因为裸猿的合作需要大于竞争需要,裸猿之间的争斗就慢慢转变为装模做样的威胁,而非单纯暴力。例如面上的表情、肢体动作,都可以表达一方的愤怒和力量;力量相对弱的一方,会表达出退让的姿态,例如把头垂下,或作假交欢的动作。以前有朋友说,每次吵完架,都会以做爱结束,这就是性交或欲性交的姿态,会使威胁解除。
      
      另外莫里斯还提到宗教的创造,是因为裸猿要成功合作狩猎,必须要放低姿态,成为普通一员,而不是像猴子一样,有一个绝对的、暴君式的领袖。群体中的头头,会借助一个“万能者”的形象,去发号司令,而不是由自己口中去命令。这就是为什么摩斯说,一切都是神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希特勒会说那是共产主义徳意志,同样一些镇压和避害,都可以利用宗教来作掩饰。这个神或无上组织,就是裸猿玩的把戏。
      
      《裸女》是《裸猿》更进一步的阐释,是对女性具体的研究。基本原理是重复《裸猿》,但其中有很多奇怪风俗和历史探索的记录,十分有趣。例如罗马皇帝克劳迪亚斯第三任妻子,是一个女色情狂,趁着夜色朦胧,带着妓女的假发去钓各种男人,有人形容她张开双腿,可以容纳整个大不列颠。我时常想,一个女人强奸一个男人,会是怎样,一个女人将欲望发泄到极致,是否比男人更加淫荡。又例如说到玛丽莲梦露为配合自己偏白的金黄色头发,忍痛将自己阴部毛发染成浅浅的金黄色。又有奥地利和英国的乡村女性,会将苹果放在腋下,跳完舞就将沾满腋下汗水的苹果给心上人吃,这样她们的顶泌腺气味,就会传给异性……
      
      莫里斯在《裸猿》的结尾写到:
      
      较之于其他动物,我们这种动物实在太强大、太成功了,以至于只要一想到我们卑微的起源就多少总会感到不舒服。
      
      人类就是滥用自己的力量,导致现在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不绝。尽管多么强大,人还是受着自然选择的控制,哪一天大自然不满意了,人类还是会像恐龙一样灭绝,因为地球是无法承受过分的偏重,就如法国无法承受拿破仑的伟大一样。时时想想,其实人类无非是裸猿,无非是进化的分支,就不会那么狂妄和自大了。
      
      补充一句:莫里斯还有一本书叫《裸眼》,是写人类旅行和各种风情奇闻。似乎跟这两本书联系不大,但可算是别样的讨论和补充,相互引证。
      
      
  •     在这本小书看来,人性就是动物性。毕竟,人类从两足直立到现在也就一两百万年的时间,有现代意义的历史至多也不超过一万年。在这短短的一万年里面,无论如何发展,也摆脱不了之前那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年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过去的影响。
      
      散漫,好吃懒做,没有纪律性是灵长类动物的特征。关于这点,每一个减过肥,戒过烟的人都会告诉你这一点。呃,对了,还有愚蠢的乐观。正如每一个烟民在手中夹着一支点燃烟时,对自己能随时戒掉它深信不疑,甚至可以赌咒发誓说尼古丁绝对战胜不了自己的意志。
      
      这本书现在看来,科学价值已经不剩什么了,甚至书里面很多观点都有明显的错误。但它又极有价值,就是给了读者一个跳出“人”的视角来观察“人”的机会,毕竟,旁观者清啊。这类书多读几本,估计就能修炼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地步了。
      
      这可能算是另一条通往洞明世事,掌握自己的小路吧。
  •   好多呀,信息太多,看一遍,不能完全理解 呵呵
  •   因为是书评,想要写的全面一点。
  •   感觉这本书里最大的槽点不在于那些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地方,而在于那些可证伪性很差的部分。。。
    比如讲到社会性整饰,作者说上理发店是人们享受整饰的替代行为Orz按着同样的逻辑可以得到好多看起来无懈可击的推论,比如可以说项链、戒指这些饰品都是皮毛的替代品,让人们在紧张或无聊时可以做替代性的自我整饰……再比如第三本《亲密行为》里说烟瘾其实和吮吸奶头的动作有关,这样的解释一点也不比精神分析理论的“口唇期性欲”高明,只是拿“演化”这个更为靠谱的ultimate cause替换了力比多而已……
      
    所以完全不能理解那些把这本书捧得像圣经一样的评论。。。还是LZ这篇靠谱,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还是思路和视角吧
  •   那个微博说的选自机器猫的一段…
  •   @花生猫熊 真是饱览群书……
  •   。。。哈哈我特么就机器猫读得比较勤
  •   我觉得机器猫也不是原创吧,我感觉小时候在关于恐龙的杂志里就读到过类似……
  •   赞考据狂
  •   也没考据,倒是希望能考据:P
  •   人类是否将自己的一切好好审视一番进行过深刻的自我批评?!?
    没有深刻的内容怎能让“一群披红挂绿的猴子”有所警醒并反思自己?
  •   什么样的内容才是深刻呢?
  •   至今我还没读到人类对自己的文明和行为深刻检讨的书,所以不会有什么深刻内容让人类有所警醒并反思自己的一切,人类目前对自己的文明很满意、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已经主宰了整个地球,“上帝”在人类的现代科技面前已没有秘密可言,真的大无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