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文集雅舍小品

出版时间:2002-7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梁实秋文集雅舍小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坐在回來的地鐵上,想起整個舊曆年裡都在不停地告別,這样坐著地鐵來來回回,,有時人頭攢動,時而是末班車人流稀落,一次次的離別這样斷斷續續地持續了一整年,兩眼竟流出淚水。
       最深刻是三月瘦馬離開杭州回海口,我們折中了一個地方告別,現在已記不起是在哪裏,與這個相處四年又半載的老朋友說的再見。給予我們成長的人總能在我們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不知在生命最爲肆意旺盛的歲月裏少了這麽一個朋友我現在會長成什麽一個樣子。辦公室收到他出發的消息我終是沒能忍住,躲去廚房哭的像個傻逼。
       再起是五月的一次別離,夾雜著些淒美,像是一場沒有來得及告別的感情定位在南京補充的告別會,步子的重量捆綁著茫然的承諾,如何去過的更好。
       蛋蛋說這樣的告別方式很好,在地鐵站相互擁抱,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故事都發生在夏天,恰也因夏天總離不開別離在夏天結束的時候。整個夏天的印象坐著地鐵來來回回,趕著末班車......
       仿若用一年的時間用完了所有告別,在每壹個月裏 ,在今天,時間壹路狂奔。
       一時我以爲相遇都該有個結果,算是一種執念,或以一場正式告別。但是,不是相遇都會有這個結果,你自己都無法把握。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句話幾年前我有讀到,但到下定勇氣用了一年的別離。
      
  •     时间遁入2013年末,恰逢有一不痛不痒的考试如窗口般打开了尘封多时的一些书籍,重拾阅读。这一多月来,再度捡起的有王国维/张爱玲/胡兰成/舒婷/林语堂与梁实秋。
      
      自去了鼓浪屿的林语堂故居,将《生活的艺书》看了一遍。与其说这是本文学著作,不如说这是一本哲学著作。思考些贯穿你我的哲学人生态度。说来特别,这书的写作背景正时30年代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之时,林氏批判了其三大毛病,崇尚效率,珍惜时间之类,被工作填满了生活。书中,他自说着若是这般光景改变,大约需要上千年的功夫,不料短短几十年过去。这状况却是斗转星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他提到的东方悠闲自在的生活哲学早已不复存在。此书与《吾国吾民》不同,它模糊了时代背景,透彻的是更长久以来的生活态度。此书,在美国一经面世,即登临畅销榜四五十周,创下了难得的记录。虽由英文写成转译,却不失幽默的文风与厚重沉淀的气息。但从言语的感染力上而言,受译者功力所困,终有些打折。于是,又转而寻求一些文字更叫人悠然的文来读。
      
      胡兰成的文笔虽也优美,尤其是《张爱玲记》一篇描述的种种。从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誓言;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喜悦;到自是凋萎的凄苦。胡兰成文笔不弱,自成一家。比假借他人之手的传记写得好得多,但它始终是规避了很多事物,营造了个或许美好或许逃避的世界。在其苦乐取向上,其他文章却带着一些情绪始终是不太愿意读的。
      
      旋而想起了梁实秋,以前读《雅舍小品》更多像是看着幽默有趣的文字莞尔一笑,可记得的留下印象的极少,遂又重读一遭。却发现个中题材,与林语堂的治学等观点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写作的乐趣与模样却是难分伯仲。林氏带的是股超脱的宏篇的屋殿构建,而梁氏之文更像亭台楼阁的点缀。谈衣服/谈运动/谈握手,俩人都极相似,但一个是有缜密的思论,如整齐划一的华服;而另一个是各自成篇,如散落的珍珠,精彩论断俯拾即是。
      
      梁氏多以自己的遭遇或身边之人予以调侃,常见窘迫与尴尬,而又不失天真与洞悉。最喜欢当中的几篇,当属《诗人》《送别》《中年》。《诗人》开篇也不例外以诗人做调侃,“在历史里有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虽是理想与现实总叫人无奈,诗人最好是住在遥远的远方,他们总有些怪癖,与周遭有些格格不入。“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但是入世稍深,渐渐成为一颗煮硬了的蛋。一个人如果达到相当年龄,还不失赤子之心,经风吹雨打,方寸间还能诗意盎然,他是得天独厚,他是诗人。这讲的颇像你我,涉世未深的时候,总有一些美好而又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入世稍深些的时候,看多了匪夷所思的丑恶,自然也会被其有所影响,棱角与理想一道不复存在。当这个时候能保留一些些的赤子之心,生活中还留那么一点点的诗意盎然,却是难得的。而今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不知所措的忙碌后,能有一丝的时间去回味,来自一个长者跃然纸上的话语也是独具韵味的。好书,就是这般,伴随周遭发生的事情,随着年岁的迁移,还能品尝愈久弥香的味道。
      
      关于孩子,他亦莫不是以戏谑居多。“孝”逐渐变成了本末倒置的形式,没有哪个家庭莫不是以孩童为中心,却忽视了长辈。对于孩童的期望,如“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枯,幼时如掌上珍珠,稍长都夸做玉树临风,长成则为非作歹。”鲜有父母莫不是对孩童怀有莫大的期望,寄托自己的梦想于孩童之身,虽有陋习也是任其自然,终想着树大自直,可最终能否自直却是难说。虽是几十年前的论断,这般社会问题却是毫未消减。
      
      关于客与送别,梁氏化作了极为平凡人的心气。比如讲到“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但凡凡人大概没有不好客的”。所谓风雨故人来,乘兴而来,兴尽即返。心情枯寂百无聊赖,忽有客款扉,把握言欢,莫逆于心,为人生一大乐。未有提前约定之客,自有叫人忍俊不禁的尴尬。但喜好客来到的心情却是是永远不知足的。无客时嫌岑寂,有客时嫌烦嚣,客走后扫地抹桌又另有一番冷落空虚之感。夜半待客客不至,闲敲棋子落灯花。在焦灼而又安然自若的等待中,更闻黄梅时节的家家雨,青草池塘之处处蛙。个中境界,自待别有心蕴者体会。至于,送别亦是如此。家人与朋友来时,大多时候会去接,或是迎新的宴会多会参加。而离别与欢送的宴会却大多时候不愿参与。一如你走,我不送你;你来,风大雨大,我来接。
      
      另有旅行/音乐/画展等感想,其乐与现今情形不太相同,但从言语中的诙谐幽默自嘲与调侃,却能在宁静时给人欢愉。尤其是翻译之文是去原先言语的魅力之时,这本重拾的雅舍自是上乘之作。
      
      
      
      
      
      
  •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对于文章的好坏,如何评判,尺度如何,向来见仁见智,一千个人有一万种答案。我也曾有过很多想法,直到读到梁先生这一本《雅舍小品》。听说过这本书是在小学。真正读到它却已二十岁,惭愧不已。
      
      好文章,用最平淡的语言,讲述最复杂,最动情的故事。这即是我目前认知的“好文章”的标准。
      
      忝着脸讲,我也是写过几篇文章的,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标准,能成为文章的,只有三两篇,其余全是“QQ空间文体”。能够得上“好文章”标准的,还没有。和梁先生比,自认为相差八十年功力。就算逍遥派祖师无崖子把毕生七十年功力一并传授与我,我也未必能运用自如。好文章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历练的。足不出户,坐井观天,就算你读了一万本书,未必写得出好文章。
      
      梁先生是真正的大师。不搞歪门邪道,不搞文字游戏,就踏踏实实的记事,写人,画物。于平淡出最动情。现如今能做到这一点的,几稀。冯唐说文章有条“金线”。冯金线老师说对了一半。文章好坏自有公论,确实有个标准,但是“金线”二字太过狭隘了。况且,冯金线老师自认文章过了金线,这一点有待商榷。
      
      我爱梁实秋。
  •     梁实秋的随笔写得好,也不好。
      
      说好,因为他行文有独特气质,没沾染同时代文人的那份烟火气。其实,梁的怒骂也相当了得,但这批文章却是“雅”的,致力于回归到传统中国文学的审美范式中。
      
      说不好,因为这些文章其实没有超越“小品文”的境界,由于太重装饰,有些矫情和言过其实,比如“雅舍谈吃”,漫说老北京小吃达不到那个水准,就算达到了,也难见大道。无非是前人写尽了美景园囿,逼得他只好礼赞白菜土豆,这样的文字,对于人性与自我的揭示,都是肤浅的。
      
      梁实秋写作的困境,是“五四”以来中国文人共同的困境。
      
      白话文取缔了汉语的抒情性,大大压缩了释放文采的空间,造成写作的异化。一部分作家放弃了文体自觉,走向“有思想”、“深刻”;另一部分作家则追求所谓“韵律美”,这其实是受日本文学影响的产物,这种只有朗读才有味道的文字,因汉语音少、句式相对简单,常常变得味同嚼蜡,朱自清、朱湘皆存此弊。
      
      梁实秋经营的是一片小情趣,他写的是一种态度:从一块土坷垃中,摩挲出玉石的感觉来。这种秀身位的写作方式,如果在寻常时代,也无可厚非,偏偏国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不断,会有多少读者肯坐下来细细品味呢?
      
      在大陆,重新发现梁实秋已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然而,一代人与传统已基本绝缘,他们大多是自觉的内容阅读者,只会问“写了什么”,而不关心“怎么写”,他们理解不了,一代作家在传统分裂面前的那份苦恼,以及他们曾经艰苦的抗争。提起梁实秋,太多人异口同声地说“文笔真好”,如果问他们鲁迅如何,他们一样说“文笔真好”……
      
      当代大陆读者的阅读,大多是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学,自觉地以关系的视角来解读作品,已不再习惯于直观和领悟,他们不太会从审美源流的角度来理解作家,不读鲍照,他们照样喜欢李白,不读前七子与后七子,照样奉周作人、梁实秋为大师,这就可惜了无数好文章。
      
      翻梁实秋的书,常有一分遗憾,他的才华与修养足够,却常常不肯写到位,他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太多的镜子,可哪个也照不清自己。能理解梁实秋的那份惶然,他以为他坚持的这条道路会有未来,然而,他又不能真的说服自己。
      
      当大众文化最终压倒了精英文化,雅也就输给了俗,则执着于雅的作者们就成了异类。过去百余年,这大概就是中国文学演进的路数吧。我们能写得放肆、犀利、粗犷和幽默,却写不出细腻与克制,写不出那份深深的骄傲感。
      
      梁实秋的书大陆已出过不少,这个本子的优点在于全,完整读下来,对于有悟性的读者,不啻是一次雅文化的洗礼。
      
  •     
      看《16城记》台北章时读到这篇台北家居。说实话梁先生的文章以前看得少。
      
      以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看90世纪的台北。天知道我真的是太喜欢。市民的气息,白米饭的香气,芭蕉叶的绿被梁先生带到一路。
      文中对民俗所说甚少。大体如文章名所述,意在描写台北的家居,以及运用对比了当时北平的家居生活。
      
      文章写于1949年左右。梁先生到台北三天后随即就借得一栋日式房屋。说实话,在这方面我实在知识浅薄。粗一看还着实惊讶了一阵了。可见历史知识之浅陋。在梁先生住在台北的那段时间里,台北人民的榻榻是随处可见。大致是因为日本人的影响。“不久,大家的生活逐渐改良了,铁丝纱、尼龙纱铺上了窗栏,很多人都混上了床,藤椅、藤沙发也广泛的出现,榻榻米店铺被淘汰了。”那个时候他那住所还没有像现在的钢筋、防盗门之类。家中被梁上君子光临了数次。掉了两次电锅。梁先生写来让人忍俊不禁,也在谈笑之余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修养与善良。
      写中等家庭雇佣人以及而后改成雇佣钟点工一类。这也是时代发展下的产物。人多相处不易。还是请个钟点工打打扫扫,拿钱走人干净省事。
      真正写家居的也唯有最后三段。包括房间格局也已经有了现代色彩。以梁先生的话来说“鸽窝蜂巢”来比喻再合适不过。盖碗失传。进门换鞋只尴尬。人情就这样因为居住房子的改变而变淡薄了。
      “千金买房,万金买邻”,在城市中的人们真的要忍受很多。麻将声、狗吠声、电视声、装修房屋声、殡葬声。这大隐隐真的是“声音之大”。好在住在城市中尚有娱乐。年轻人的电影院、舞厅、咖啡馆。中年人的打麻将。说到这一点,我也是打麻将的一员。我可以说麻将也是一种美吗?那些图案看上去真叫人神清气爽。梁先生在文中引用了梁任公先生的原话:“只有打麻将能让我忘却读书,只有读书能令我忘却打麻将。”看到这句话我似乎得到了一个借口可以让我自己继续打麻将。梁先生的后一句让人汗颜,“我们觉得饱学如梁先生者,不妨打打麻将。”
      旧时北平中上之家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台北家居,无所谓天棚,中上人家都有冷气,热带鱼和鱼缸各有情趣。”
      这胖丫头也时过境迁,现在都流行减肥了。
      总之,如梁先生所说:“台北家居是相当安全的。舞动长刀扁钻杀人越货的事常有所闻,不过独行盗登门抢劫的事是少有的。”
      
      所以 “台北究竟是一个住家的好地方。”
  •     有意思的一本书。下册还没开始看,但这种书耐读。值得品味。幽默感处处可见,淡淡的闲情溢于纸上。人生,不就应类似的如此度过么?作者的文笔高超自然不必多说,更令我惊叹的是,他细腻的感受生活,将小事品得如此有味。
  •     读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觉得他真是一个太可爱的老顽童.他笔下,雅舍鼠子肆意,聚蚊成雷,不能遮风避雨,而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老先生幽默,嬉笑怒骂,妙语佳言如锯木屑,令我读读笑笑,赞叹连连.老先生正义,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总结人世之道,令人颇涉遐想.向来文学是人情的往来,雅舍小品散文,充满生活的滋味.虽多风趣,却不落轻佻.更联想到老先生一生布衣步履,久则安之亦不复他求更令我敬礼.真可谓,人情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也读不完!
  •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之作。我认为,确实如此。
      说起《雅舍小品》一书,我对它是颇有好感。自我记忆中的第一节课外作文课,一位老师郑重地给我们一群“娃娃”推荐了这本书,说:“这本书是真的好看,非常有意思。”虽然那时候还小,而且书店里梁先生的作品真的不多,故没有机会看。而今看了之后,我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所有的读者说:“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我可以保证的是,每次你读《雅舍》,你就会每次读读笑笑,赞叹连连。
      没错,《雅舍小品》就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有意思包含了许多层况味。先从书名说起,书名起得非常“雅气”。可是依梁实秋先生对雅舍的描述,雅舍是一件非常破旧的屋子。从“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透如滴漏”你一看便知其简陋程度。可是梁先生并不介意。他说:“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是不是挺有意思?《雅舍》是梁先生的随想,正是这个有意思的作家,才有这有意思的作品。
      《雅舍小品》一书可谓一个大箩筐,里面尽是随想,尽是梁先生自然的幽默,尽是对生活乃至人世的细细品味。《雅舍》分为三大块,分别是“观心悟语”,“世相百态”和“老饕漫笔”。自这三大块的分类便可知道《雅舍》的“小意思”,不过我非常推荐大家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大意思”。有意思的是,梁先生的《雅舍》篇幅层次不齐,长则长,短则短,依感而发,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产生长篇累牍的疲倦感,相反,你会在阅读——品味意思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放松,梁先生的幽默感可谓天生,它渗透在《雅舍小品》的皮中骨中,血中肉中。
      观心悟语是梁先生对生活的观察,展现给读者的是以梁先生独到的眼光所洞察到的生活,眼光所到之处有大有小,大到《了生死》(liao,读上声)、《谈友谊》、《快乐》等,小到《养成好习惯》、《幸灾乐祸》、《病》等。由此亦可见梁先生所谓的“随想随写”。梁先生的文笔幽默但时而十分犀利直接,即使是写小的随想,也足以以小见大了。
      在世相百态中,我列举一些其中的题目,如《吃相》、《风水》、《垃圾》、《女人》、《男人》《升官图》。一看题目也许你会觉得这些文字可能非常世俗甚至非常庸俗,不过所谓“never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梁先生的文字魅力就在于没有花哨的标题而又实在的内里。!梁先生特别关注身边的小事,身边的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用他的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在风趣诙谐的语言中,将事情写活,使画面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身边小事中,梁先生体会出世间哲理同时讽刺一些社会不正之风,警醒世人。你在世相百态中,就会看到梁先生给出的各种镜子,你可以用以照自己,也可以用来看看这个世界。有的时候我们谈人生,其实人生是什么,真的很难讲出来,这也许就是它的奥妙吧——有那么多感性的东西充斥在周围,你却欲辨已忘言。有的时候觉得时间很多,有的时候想到“人总是要死的”就很惆怅,想现在多做点事情,有意义的事情,想认识世界,想……可以,你可以在梁先生的幽默中好好思考,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梁先生说:“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如果你不想糊里糊涂地在这人世走一遭,请你细品《雅舍小品》,深味世相百态。
      还有一部分,叫老饕漫笔。 饕餮本为人所不齿的“好吃鬼”,但苏轼却曾以之自居,并作《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从此“老饕”遂成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些文士不但善于品味饮食,甚至不乏擅长烹饪者,“东坡肉”、“潘鱼”、“谭家菜”……可谓不胜枚举。古代的暂且不说,现代的梁实秋、王世襄、汪曾祺、赵珩等,皆是此道高手。当你读到这部分的时候,也许你不该把它当书来读了,《雅舍》的此部分,就是一道菜了!《水晶虾饼》、《核桃酪》、《芙蓉鸡片》、《瓦块鱼》、《爆双脆》……光是题目就足以吸引一大批“吃货”了,题目有味,内容更是精彩,不光写吃,还描写了过去的风物,过往美好的岁月,曾经的社会,淳朴的风气,作者知识渊博,笔风清新,能让读者读着不仅感受到吃的魅力也学到很多知识,作为本人来说,我每次读之都会有非常满足的感觉。
      介绍完《雅舍小品》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之后,我想大家必定对梁实秋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口吐莲花,妙笔生花,用以评价梁先生,我想,不为过吧。整本《雅舍》都是他的艺术,就像你面前有一位老先生,他语速并不快,但是你就是插不上嘴,他似乎从头到尾在说一件事,但是有时不时的横插斜倚,民俗典故,信手拈来,妙口莲花,让人忍俊不禁。而他就是一个话霸,从送礼到晒书,从散步到拜年,实在都是些俗物俗事,但是叫他讲来一个一个兴致盎然,让我们读得津津有味,真的非常享受。
      《雅舍小品》是一本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书。
      
  •     食于北
      
      一次在北京的“灶温”,那是一爿道地的北京小吃馆。棉帘启处,进来了一位赶车的,即是赶轿车的车夫,辫子盘在额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摇大摆,手里托着菜叶裹着的生猪肉一块,提着一根马兰系着的一撮韭黄,把食物往柜台上一拍:“掌柜的,烙一斤饼!再来一碗炖肉!”等一下,肉丝炒韭黄端上来了,两张家常饼一碗炖肉也端上来了。他把菜肴分为两份,一份倒在一张饼上,把饼一卷,比拳头要粗,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不大的功夫,一张饼下肚,又一张也不见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嗝。
      ——梁实秋《雅舍小品•吃相》
      
      看完这一段,我的胃里身体里血液里五脏六腑里无不充斥着巨大的饥饿,梁实秋总是可以将一段一段雅舍小品向我们娓娓道来——犀利风趣,飘逸渊博,温文尔雅。一如开头这段文字,仿佛你就站在这位自食其力的车夫面前,看他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大快朵颐。
      这位出生于北京、留过洋、一生辗转漂泊在南北之间的老先生,骨子还是欣赏北方这种接地气有烟火气息的饮食习惯的吧,我想。
      
      我不反感将鱼肉米面精制细作,中国人本来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精致的吃食不仅制作需要繁琐的过程和娴熟的技法,连进食也需要顺应的节气和特别的心境。
      “蒌蒿满地芦芽短”,采来一把,精挑细选,大火炒得,取白瓷小碗装上,清香当然是极其清香的,但正欲举筷,怕是很少有人不会想到“正是河豚欲上时”吧,心中有了其他的念想,有了蓬勃的欲望,就毁了这一把蒌蒿的苍绿和美好了;“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时节,也钓得一尾,半斤左右,细细洗净,放青釉圆盘上,清蒸极佳,但如不想暴殄天物,是需要“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暖春美景来相得益彰的;而至于“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要求就更高了,不仅需要“晚来天欲雪”的天气,还需要“能饮一杯无”的知音,方能显得酒没白酿,炉没白暖。
      
      作为一个随遇而安四处奔走的人来说,对于一个讨厌麻烦的人来说,相比于南方的清茶小菜,我更愿意在身体里装满浊酒大肉。肚里一旦有了酒,有了肉,就可以让我走再远的路也不会感到饿,使我刺再蛮的王也不会觉得怕。
      
      陕西的夏日正午骄阳似火,破旧面馆的门前只有一条板凳,板凳上蹲着吃面的老汉,他头上扎着的手巾怕是比他自己还要古老,他手上的青筋爆出,只因为他端着一只可以让他洗澡的大海碗,大海碗里是裤腰带般宽的油泼辣子面。我看那碗里辣子旺!发出油量油量的光泽,让老汉头顶的正午红日都黯然失色!我看那碗里醋浓!散起浓雾般躲也躲不开的气息,比那老汉满身古铜色质感肤色更能引起我无穷的遐想!老汉不说话,自顾自哧溜哧溜的跟这碗油泼辣子面做着你死我活的斗争。片刻,面条死了,老汉还活着。于是他解下头上的手巾,满面的油汗被他一把擦净。我心里默念的一曲秦腔却被他一口吼出: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衣甲马上鞍,大小儿郎齐呐喊,催动人马到阵前!
      
      东北的深冬让一切都埋在白雪皑皑之下,只有最烈最烈的酒能让人不再蜷伏和寒冷,于是邀上三五狐朋,七八狗友,找一家木屋内的饭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屋内热气腾腾,炕上温暖如姑娘的小手。朝老板大吼一声:“老规矩!”就有酒菜端上来。菜很足:脸盆装着的杀猪菜,红的是血肠和猪肉,绿的是白菜,白的是粉条。血肠和猪肉大块大块!白菜和粉条大朵大朵!酒很烈:烧刀子只一口,就能让你的喉咙到胃都烧起来,只一口就能使你整个人都飘起来!这时候你看着围着你盘腿而坐的狐朋狗友:做酒保的高渐离,做屠夫的樊哙,做小官吏的刘邦,做小业主的刘备,在野庙里做花和尚的朱元璋,在林子里做残匪头目的努尔哈赤,无不跟你一样放浪形骸,击缶而歌:——儿须成名酒须醉啊!——世无英雄,方使竖子成名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啊!——杯中无日月,壶中有乾坤啊!歌毕,横刀立马啊,踌躇满志啊!看见周边有呕吐的,有拿手指清理牙缝的,有毫无忌讳的打着饱嗝的,于是豪情骤起,捡起手边尚能赔得起的粗陶酒杯,摔个粉碎啊!
      
      而内蒙的仲夏之夜,在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在贺兰山缺,当天狼星出现在天际青幕之上时,篝火就燃起来了,篝火上的大锅和烤架也支起来了。小尾羊是当天下午现宰的,一头羊分成两扇,一扇下锅煮汤,一扇上架烤烧。锅里的那扇分成三段:前胛、腰身、后腿,等到羊肉在汤里不停翻腾,撒一把老盐巴,也只撒下这一把老盐巴,再无其他。架上的这扇整条被篝火不断舔舐,滴下的羊油入火时发出吱吱的响声,清脆,入耳。认识的,不认识的,围成一圈,就着不知道谁贡献出来的马奶酒,共饮一锅汤,同食一扇肉。第一碗酒第一手肉入口之后,嗓子里的白鸽复活了,一首《鸿雁》被大家唱的惊天动地,气吞山河。第二碗酒第二手肉下肚了,胸腔内的野马在嘶鸣不已,它带着你身下的两条腿奔腾不息,你的每个脚趾头都在跳动,所以你起身,围着篝火欢呼雀跃,至死方休。第三碗酒第三手肉被咀嚼的时候,心底的饕餮异常凶猛,不知不觉你的手里居然握着姑娘的手,火红的篝火印着姑娘和你火红的脸,火红的篝火照亮姑娘和你火红的胸膛,私奔到月球也不能将你们熄灭。
      
      至于在山东的晚秋,被收割之后的田地显得苍凉而安静。那位大婶一手握着针线和一双还没纳好鞋底,一手则拿着三尺长的大葱,从地那头的婆家走到地这头的娘家,一整个下午就着这根大葱,就可以纳好一双鞋底。一整个下午,就着这根大葱,就可以从母亲那得知整个村庄的实时动态。这根大葱不仅是整个下午的零嘴,也是整个农闲季节的生活方式。
      
      我总是想起我在北方这些地方的琐碎片段和零星回忆,这些饱含烟火气息的饮食让我有安身立命的安全感。它们简单,直接,粗犷,有效。
      在北方吃饭,是需要力气的,不吃到筋暴露满脸大汗是体会不到食于北的精髓的。这不仅仅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是一次涅槃,当你消耗掉全部的力气来进食,当食物大口大口的被送到胃部,又转化为新的能量,于是你可以继续生存,继续用力,又继续进食,难道你不会感到自己又一次新生了吗?
      
  •     随手翻来,雅舍小品,梁实秋,久闻大名,读书的时候不小心买错《雅舍谈吃》,不见那么聒噪的老夫子,于是索性放下,不再读取。偶然之间翻到的小品,便是这篇《谈话的艺术》,随性所致,读下去,不仅莞尔,作者果然是大家,娓娓道来,但是一气呵成,能想象一个老头在你对面,卧在踏上,云山雾罩,滔滔不绝。他说的不快,但是你就是插不上嘴,他似乎从头到尾在说一件事,但是有时不时的横插斜倚,民俗典故,信手拈来,妙口莲花,让人忍俊不忍。而他就是一个话霸,从送礼到晒书,从散步到拜年,实在都是些俗物俗事,但是叫他将来一个一个兴致盎然。
      
      有时候我很不能理解我的父母亲,好歹也是知识分子,为什么读起梁实秋的文字来,感觉兴味索然,想必是因为我太过激赏,所以他们要显出他们的成熟来,所以对我所认为的趣味他一丝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意思。我读梁实秋,看到精彩的地方,往往是放声狂笑的。以至于一定要跑到老妈面前,进行一番验证。比如说讲男人一段,不爱洗澡,袜子一周不洗,吃饭不见三寸厚的肉块,便是吃素如受委屈般。而老妈往往乘机教训我一番,而不是像我找到知音一样自嘲一番。
      
      我想现在大多数人,早就因为自己的面具,而忘记了自己搞笑的那一面,我父母必然是认为,如果也跟我一样,必然是对这种行为的赞赏,鼓励我的不良习惯。所以他们必然要显得庄重一点。在他们眼中梁实秋最多就是写的比较生活化,而在我眼中梁实秋的文采飞扬,他的文字兼具了新文化运动前的古文特点,往往字句工整,对比,排比都是洋洋洒洒,文章朗朗上口,而类比和比喻又往往特别形象生动,如同他所说的都在眼前,而且往往对某种特质一针见血,例如女人有本事,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能生出另外一张来,这样的句子,总是让人拍案称奇,再如吐佳言如锯木屑,这句话让我笑了n久,回味无穷。往往看到好书如此,就不由想到这句话。
      
      幽默真的是一种心态,要有一定的见识和语言的积累,也要有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能力。不要被责任和面具固定了你是思绪
  •      在高三时,有一个区模拟卷节选了《雅舍》一文出了阅读分析的题目,当时我就被《雅舍》的文字深深吸引。可是苦于只为应付高考,这个在中国备受重视的项目,读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就被抛在脑后了。
       上了大学后,时间渐渐宽裕了,特别是寒假,所有的时间都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没有作业的压力,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升学的压力,这是一个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雅舍小品》,那时的回忆便回来了。
       看了梁先生的作品,非常感动,也非常震撼,非常佩服他的文字,用“雅致”来形容在适合不过了。自己才疏学浅,很多字词都不认识,呵呵!看来得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哦!梁先生特别关注身边的小事,身边的人,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用他的笔把它们记录下来,在风趣诙谐的语言中,将事情写活,使画面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身边小事中,梁先生体会出世间哲理同时讽刺一些社会不正之风,警醒世人。也许你会觉得他的文章很严肃,丝毫没有,在非常清新典雅的格调中,作者娓娓道来,让人影响深刻。现在对于慢生活还有多少人记得呢?其实大多人是迫于无奈,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家庭、事业、金钱、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等,这些都像是加速器,赶着我们不断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跑,谁还有闲情去欣赏路旁的风景呢?很庆幸,自己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个安逸的环境,也许在这里我能暂时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至少这里的节奏比较慢,比较有规律。一直在笑话自己那么年轻就开始养老了,其实并没有,应该说现在比以前更有目标,活得很自我很充实很有意义。有的时候我们谈生活,其实生活是什么,真的很难讲出来,这也许就是人生的奥妙吧——有那么多感性的东西充斥在周围。有的时候觉得时间很多,有的时候想到“人总是要死的”就很惆怅,想现在多做点事情,有意义的事情,不禁反思现在手头上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罢了罢了,别想那么多了,想了只会更加纠结。梁先生说:“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挺有道理的,自己不能决定的事情何必去考虑呢!有时间干点自己想干的吧,找点乐子,有意义没意义是另一回事,快乐总是自己能把握的。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固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叔本华的哲学是:苦痛乃积极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乃消极根本不在的东西,所谓的幸福快乐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进一步看没有苦痛在先,便没有幸福的存在,也许有些消极吧,有些人就是天生乐天派!梁启超曾说:“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着一件工作的完成。在工作过程中有苦恼也有快乐,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愿以偿’的快乐便是至高无上的幸福了。”这个倒更加具体真实,可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些完美主义者一直不满意自己作品,他总能挑出瑕疵。快乐有那么麻烦吗?有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乐呵乐呵的,也不知道为什么,本来人生就是有起伏,天天保持好心态实在难得,有些悲伤亦属正常,只要时间不要拖得太长即可。
       和以前相比,我倒觉得现在平淡的日子就挺快活,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吧!人们总说“真善美”,一点儿没错!
  •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书翻至此,便滞了目光。反复默念几次,只觉愈发心痒,想着那情那景,恨不得即刻乘风而去,去应那明月之邀。
      
       可这无非是痴人说梦吧。推开窗户时我恍然惊觉。入目皆是面目可憎的钢筋水泥,万家灯火总让人疑惑是那银河倒悬,星月沉坠——苍穹反倒死气沉沉,宛如黑色帷幕,哪里寻得到书中所说的良辰美景呢。
      
       于是我默默坐回书桌前,继续翻书,翻那本雅舍。此处用翻字,只为体现一下我那种不求甚解的态度。梁实秋先生说,长日无俚,写作自遣,既然他写的随性,我死抠片段字句也没甚么意思。下文所写,皆是个人所感,或许浅薄,若能与先生文中深意对上一二,倍感荣幸。
      
       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大致是仙风道骨那类。笔挺清瘦,像松竹,染上风霜更显苍翠。可这样的形容似乎又不尽然,他的文字温厚却又幽默,潇洒隽永,实在不像出自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之高人的笔下。在<中年>里,他说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作自己所能的作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冷静得仿佛是个局外人——或许是年龄使然。可在<病>中,他为了使那些异常热心的人愉快起见,口虽不渴也要请他倒过一杯水来,自己做扶起娇无力状,字里行间只让人觉得,那仙风道骨的先生此时真真是可爱到了极点。
      
       在这里我愿多说一些的,是个人对于先生人生观的揣测。独居雅舍,仿若隐居南山。先生同陶翁一般淡泊名利,却不是那种决绝的避世。正相反,他对于这世间繁华万物,都是感兴趣的。此处的感兴趣并非指喜欢,先生不喜欢的、避之犹恐不及的事物有很多,但是他对各种事物的观察都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对于大多事情他都保持着中庸态度,文章不像鲁迅先生那样犀利,而是行云流水,字字珠玑,滑过丝绸锦缎,最终落入水中,惊起心湖阵阵涟漪。
      
       追求恬淡宁静,充满闲情逸致,襟怀清雅,有中国古代名士的遗风。想起这风雅至极的评价,心中一片柔软。雅舍,雅舍,陋室因有德馨之人居住才能谓之不陋,雅舍也是因有先生这样的人居住才当的起一个雅字吧。真心觉得这是本好书,何等有幸,才能在月夜披一袭霜华行走山中,于幽黯孤深处,巧遇一树绝世独立的碎银梨花白呢。
      
      
  •      初读其文,不见雅舍,不见小品,只觉一股人间烟火味弥漫开来,
      
      把人一把抛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嬉笑怒骂,吃喝玩乐,品男论女,书棋麻,
      
      将,大俗大雅,无不淋漓尽致,视角独到辛辣,实性情中人所为也。
      
  •     雅舍小品,听书名就会感觉到它的雅,它的味。也确实如此,很多文章我读的时候都会笑,梁实秋的幽默技术可以说是高超的,随手一写,就是个笑料。有讲男人、女人的,有写匿名信的,涉及的面很广,折射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读的时候我往往有种错觉,感觉梁实秋写的是我们现在的生活,他似乎还活着。因为里面的很多观点也是适用于现在的,里面的一些社会现象当下依然存在。所以,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他的睿智,他的视角的独特,他的语言的张力,他的思想的洞察力。这是一本幽默与智慧的书,一本闲适与讽刺的书,一本值得精读、值得珍藏的书。
  •      对于梁实秋,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在高中语文书上读过他的一篇《纪梁任公一次演讲》。通过书本的介绍以为必定是高深莫测难以接近的一位高人。但读完《雅舍小品》之后才发现原来一代学术大师的文字也是如此亲切。从而愈发对梁实秋感到可惜,这么一位有才华的作家竟然几十年来不受重视,我们的教科书上一味地宣传鲁迅这样的红色作家,对于像梁实秋这样的“国民党背景”的作家们视而不见。
       但愿我们的教育机构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可以少一点政治因素,多一点教育本身的因素。
  •      读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就如漂浮在清浅的溪流,静静地,又不失活泼生动。
       其实把生活的烦恼转换成享受,是一种很高级的技巧,梁实秋毕竟是大师,功力非同一般,《雅舍小品》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     梁实秋老先生语言很实在,不失真。
      骂人的艺术是我高中时期最喜爱的文章。
      可能是因为自己骂人比较直白,所以一看这文章觉得骂人高雅,更显自己的身价呀~哈哈~
      因为有兴趣就看完了这书。虽然有些我是暂时无法感受的,但相信迟早会知道的。
  •     本来期待梁实秋的散文,是因为《雅舍谈吃》,所以放在最后才去读,稍稍有些失望,大概这并非梁先生所擅长的,反倒是《雅舍品人》的文章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开篇的《男人》《女人》,虽是1940年代的作品,今天看来仍津津有味,不觉产生共鸣,看来,文人八卦起来,同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大概是自己读书不多吧,遇到引经据典的章节,我常常不能理解得那么透彻,有时便索性掠过了,还是更喜欢汪曾祺那样的文风。
      
      书中有几篇,大可为了解社会历史,增长见识去读一读,比如《医生》,可以身临其境看看老中医们的行医轶事,还有《吸烟》,可以了解一下烟民的心态,《鸦片》,被写得活灵活现的。
      
  •     应该说是抱着的期待去看这本书的。历史的原因,在二十年前泡图书馆的学生时代,几乎没有看过梁实秋的集子。
      然而,挺失望的。不喜欢,通篇牢骚,牢骚要做到“雅”,非一般境界也,这本书里达不到。
      牢骚还发得刻薄,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可以拈来挤兑一下。从新郎新娘到中年妇人,从胖人到瘦人。令人颇不快的脸可以拿平价米色的脸、嘴角沾滴平价油、身穿一件平价布来比拟,叫人说啥好呢。
      刻薄不是不可以,刻薄得如刀刃,非非常时刻不可随便拔将出来也。
      否则,刻薄弥漫开去没有边际失去指向。
      由不得想起鲁迅和梁实秋掐火时候给其下的定义。这场架很有名,鲁迅骂得估计是到了点子,以至于梁实秋骂鲁迅的“拿卢布的干活”记得的人少很多,更别提这场架本身就是梁先生先挑起的。
      看书序里的一句话:“‘雅舍小品不过是实秋的一面。许多人喜欢他这一面,虽然这不是他的全貌。也许他还有更可贵的一面呢。我期待着。”
      这句话说得好玩呢,更可贵的一面,看来,觉得这一面尚不够顶可贵的人,还不止我一个啊。
  •     此书读了多年,依然记得一句话:三年没看见女人,看见老母猪,也觉得眉清目秀的!梁先生说得真绝啊,哈哈。
  •     说不清我这是第几次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全集了,每次读读笑笑,赞叹连连,可一直都没写点什么下来,还真是不太应该。但要写笔记,却又觉想记的实在太多,似乎每一篇都可以絮絮叨叨说上两句,感想泛滥,还不如掷笔再读一遍来得过瘾。思来想去,要记,那就不如写写透过这些幽默诙谐的小品文字,我所认识的梁老先生的侧影。
      
      老先生出身不薄,是老北平的书香世家,“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再加上三河县的老妈子,想必一应俱全。祖父老太爷守旧,爱抽关东烟叶的旱烟,配的是翡翠烟嘴,白铜烟锅,不吸鼻烟也要备上“十三太保”的各色鼻烟待客。老先生家藏数十款精致鼻烟壶,49年出走台湾时带出的一个是翡翠盖的白玉壶。父亲是前清秀才,饱读诗书,家里整垛墙的书架高与梁齐,年节带儿子去逛厂甸海王村和火神庙的旧书铺子,思想上不那么守旧,曾对家里天天吃煮饽饽(饺子)和炖肉剩菜的迂腐过年方式进行“维新运动”,改“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也不派儿子大年初一去各家拜年磕头,深得老先生叹服。在《商店礼貌》一篇中,老先生特别怀念老北平的旧式礼仪,嘴上虽说“买东西的人并不希冀什么礼遇,交易而来,成交而返,只要不遭白眼不惹闲气”,但字里行间对过去买卖店铺伙计点头哈腰、奉茶献烟那份训练有素的殷勤仍颇受用怀恋。
      
      在这样的传统大家庭成长起来的老先生从小寒窗苦读,诗书继世,难免有点文人的清高,讲究的是“春韭秋菘”的精神追求。他从小就看不上过年给小孩子们吃的沾了灰的桃脯蜜饯;别人“姑娘爱花,小子要炮”,他不,他最难忘的娱乐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放风筝。老先生对环境的脏乱差格外介意,曾数次讥讽国人种种不卫生的恶习,对乱丢垃圾和随地遗矢深恶痛绝,但最看不上的,当然还是“社会上各阶层的垃圾”,比如写匿名信的,白胖的社会寄生虫们,“误入仕途”者媚上欺下的“帘子脸”,旁若无人者的大声聒噪,街头雇人力车锱铢必较的残忍心态。但有些时候这份清高则显得过于刻薄,比如《画展》一篇,简直可说是极尽挖苦揶揄之能事了,说画展全作商业考量,其成功“在画法上是之谓画蠢”,实在有失公道。笑“树小墙新画不古”的暴发户形容粗鄙,说人家“脖梗子上明显的露出三道厚厚的肥肉折叠起来的沟痕”,又引孔尚任《桃花扇》里的曲子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真不厚道。至于《虐待动物》一篇, 末尾非要把防止虐待动物和防止人类的相互残杀对立起来,叹“厚此薄彼”的不公,则根本逻辑不通,有强词夺理之嫌。
      
      不过考虑到时代的自然变迁,也许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西方防止虐待动物的无所不用其极是有点匪夷所思。类似的还有《球赛》中初见美国橄榄球赛时,人高马大的众选手挤作一团的抢斗场面,老先生形容为“蚂蚁打仗都比这个有秩序”——但其实人家也绝非是毫无秩序的乱抢呀,这是因不熟悉才生出的感叹。《厌恶女性者》中老先生虽为广大女同胞报了不平,却仍然没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有的男人会厌恶女性。换作今时今日,对西梁宣帝萧察所谓“遥闻其臭”的说法,我想第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一定是猜测他是否为一名男同性恋者。
      
      老先生是个极有幽默感的人,爱开玩笑,有几个词用得极传神。比如他形容人耸肩缩脖花枝乱颤的笑是“鹭鸶笑”,“鹭鸶”二字让那一副眯缝着眼抖动的窃窃之态呼之欲出。说包盒子菜的红豆纸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用的是“疙瘩噜簌”,读起来生动鲜活。见了不讲礼貌也不听话的朋友之子,他则笑讽那是“耍猴子的敲一声锣教猴子翻筋斗而猴子不肯动”,大获精神胜利。有一回有人给老先生送礼,是外包装干净俊俏的金华火腿,但里面竟已生蛆虫。老先生本想将火腿原封退回,又怕伤了送礼者的自尊,老小孩一样竟想出了“人头挂高杆”的恶作剧解气,趁黄昏时分蹑手蹑脚偷偷把这败絮其中的火腿挂在大门外的电线杆上,然后躲在门缝里窥伺,果然看见有行人不明就里,四顾无人,欣欣然挟带而去的。
      
      老先生也必然是个火气旺盛的胆汁质之人,为文为人的座右铭是杨继盛的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此书尤其适合夏天阅读,清凉犀利,睡前读一篇最是消暑解乏。比如在《谦让》一篇中老先生总结的世人之所谓谦让之道,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让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比如在《狗》中的“顿悟”——“别人的狼狈永远是一件可笑的事”;又比如在《牙签》一篇,他讥讽“已经剔牙竣事而仍然叼着一根牙签昂然迈步于大庭广众之间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天真”,处处让人拍案叫绝。老先生若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肯定是论坛上叱诧风云的钢牙大将,如《不亦快哉》一篇,句句荷枪实弹,火药味实足。也难怪他会因一个有关翻译的学术问题及“文学的阶级性”与另外一位锱铢必争的鲁迅先生兴起一场世纪之战,搞到灰头土脸,内战结束后只好黯然去家离乡,一心向学,埋首书斋课堂,从此淡薄仕途。
      
      老先生有时也没话找话。《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一篇就很无趣,虽洋洋洒洒,却总有凑数之嫌,读来味同嚼蜡,意兴阑珊。后一篇《观光》也有小题大作之感,字里行间总有嘲笑人家观光客不明就里抓不住重点的意思;但如若人家对别国风俗文化早就一清二楚头头是道,那又何来“观光”二字?好在这样的篇幅不多,全书134篇里也就只这两段而已。神仙也有失手的时候。
      
      最后一点,老先生的文字尽管嬉笑怒骂,有些难免油滑,但更多的其实文中有情。在《制服》中,他写一个叛逆的学生军训据穿制服,几乎要被校方除名,找到他征询意见,最后的结语是“好倔强的一个孩子”,谆谆之心溢于言表。他写猫、写鸟,写滑杆夫,写西雅图与台北两地的对比,写北平旧事,写“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都情深款款。但最感动的我的倒是他在《吃相》一篇中写两次目睹劳动人民痛快淋漓的吃。一个是北京小吃馆里的车夫,“辫子盘在额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摇大摆,手里托着菜叶裹着的生猪肉一块,提着一根马兰系着的一撮韭黄”,让掌柜做肉丝炒韭黄和炖肉,分成两份,卷进一斤有余的两张家常烙饼中,卷得“比拳头要粗”,然后“两手扶着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嗝。”另外一个是在青岛见石匠们在工地上歇工吃午饭,“有人送饭,打开笼屉热气腾腾,里面是半尺来长的发面蒸饺,工人蜂拥而上,每人拍拍手掌便抓起饺子来咬,饺子里面露出绿韭菜馅。又有人挑来一桶开水,上面漂着一个瓢,一个个红光满面围着桶舀水吃。这时候又有挑着大葱的小贩赶来兜售那像甘蔗一般粗细的大葱,登时又人手一截,像是饭后进水果一般。”老先生说“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饥来吃饭,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这样由衷的慨叹,也是坦荡率直的真性情!真迷人!
      
      
  •      作者是一个老北平人,我有一本《书房 厨房》。这两个地方刚好也是我喜欢的地方。他描写的老北京以及江南的一些菜和小吃,让人印象深刻。作者晚年还有一段让人争议的恋情也让人印象深刻。 ”
  •     大概十年前读过吧,当时感觉还好,有一些妙语。记得有一篇论骂人的,教人骂人,怎么才算高呢,就是在骂与不骂之间,这样才让对方最能感觉到骂意,我很实践过一段,不过,这种骂法太绕舌了,终不如破口大骂来得直截痛快,尽管往往,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呵呵。
       不过现存太流行了,就让我讨厌了,主要是我讨厌这种光滑到油腻的文字,太无力了,没有击刺的力感,没有撕扯的痛感。终究是文弱者的意淫遗精罢了,可是,什么样的文字不是呢?玩弄文字的人总体不都是这样的物什吗?极其上流,所谓货于帝王家者,也不过如企业的小密,为企业做做广告,写写软文罢了。等而下者,只是以等待施舍渡日了。所谓作协也。
  •      很早以前读的了,若无这本书,梁实秋在民国最多也就算个饶具特色的名家,而藉借此书及以后的努力则列入散文家之列,但也绝非大家。《雅舍》的文章,平淡而老道,多半是因了半生的磨练,生活对人的洗刷最终会在文字上得以见证,刻意所得的文字,总是会被看破的。张中行先生言到,现代散文,基本还是两条路子,一是周树人的“老吏断狱”,一是周作人的“名士清谈”,虽有武断之嫌,却是深刻之谈,这也是二周之后难现大家的缘故了,既不能突破前人,又鲜有笼盖后人者,雅舍主人,亦难逃窠臼。
  •     一直以为做学问的就一定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可是雅舍小品里面的梁实秋却是一个有点贪吃,可爱,又意境高远的以一位文学大师,烦躁的时候读一读,会让心情微微的凉下来
  •   你的读书笔记啊。。
  •   = =素评!!
  •   哪来的可爱小汤圆
  •   吐血,你最后几句,是你写的? 我俩神合了?
  •   知音!
  •   写得不错,我看完以后也就是想到慢生活这方面了。
  •   清新小文 怡情养性
  •   老小孩一样竟想出了“人头挂高杆”的恶作剧解气,趁黄昏时分蹑手蹑脚偷偷把这败絮其中的火腿挂在大门外的电线杆上,然后躲在门缝里窥伺,果然看见有行人不明就里,四顾无人,欣欣然挟带而去的。
      
    哈哈哈
  •   就是喜欢小柯的文字
  •   大家可以去看看一个可以免费借阅图书、免费上门取书的好地方: www.qingfanqie.com
  •   梁实秋的文字最有古典文字的韵味。我也很喜欢。尤其是喜欢他的那篇《槐园梦忆》,写他的第一任夫人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荡气回肠。
  •   呵呵,总觉得梁老先生有股子笑看红尘莽莽的仙风道骨,又兼具了天真烂漫的稚童眼光。
  •   大学的时候读过梁实秋的书,感觉文字有韵味,充满生活情趣。讲述生活起来津津有味,可是心中对他却无太多好感,因为他生活的年代,他过着逍遥自在,却无关心大众国家的文字,算是小资却是无价值观的富小资人,然而当今时代,他的文字正好符合了人们的需求。鲁迅被疏远了,不是我痛陈革命家史,而是一个文人在时代主旋律下只絮絮叨叨,作闲适,实让人难以有认同感。
  •   我倒不觉得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无关心大众国家的文字”。梁实秋主编过《新月》杂志,合编《苦茶》,创办《自由评论》,先后主编《世界日报》和《北京晨报》副刊。他写《雅舍》的同时并非没写过其他的与时政有关的文字。《雅舍》虽然是梁实秋最出名的系列文章,但不代表这便是他思想的全部。
        
    另外,就算他写时政,他的立场也的确与鲁迅先生不同。他反对“抗战八股”,讲究文字的真实流畅。实际上,整个“新月社”的文人们都更注重文字的人性,而不是阶级性。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被鲁迅严厉批判过的——鲁迅痛之深,责之切,当然可以理解。但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再回头看,你不觉得当初那些极端的共产思想,那些政治立场至上的言论是十分可笑的吗?政治是一场成王败寇的游戏,永远都是从胜利者嘴中发出的欢呼,搭配着失败者的凄凄哀嚎。但文字,好的文字,却应超越时间的限制,不当随朝代更替的时效口号。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他们流传下来的文字当然离不开他们各自时代的政治主张与政治追求,但他们文字里最珍贵的部分,最感动人心、最能穿越时空的,却永远都是那些有关人性的真实记述,是关于他们信仰的真诚告白。从这个角度说,“时代主旋律”其实是变化的,转瞬即逝的;而那些记述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细节、描绘每个时代真实的痛苦与欢畅、抒发作者真实信念、信仰的文字才是长久的,是一个作家所能留下的最好的遗产。
        
    鲁迅先生的文字功力当然远在梁实秋之上,但可惜就可惜在他花费了无限精力在政论之争上,没能在最好的时间里写出一部长篇小说,便非常可惜地错失了世界文坛。
  •   同意lz的观点,同样很喜欢梁老先生,特别是他写吃的那些文章让我至今想起都垂涎三尺。还佩服他的不服老,一把年纪又娶小姑娘,厉害呀厉害
  •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尊重你的爱好与选择。
    粱实秋是有文采的小资,鲁迅的文字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不可简单理解为政治
  •   梁实秋

    是个女人
    写了这么多文字
    细细腻腻
    把生活当镜子来端详自己全身
    文坛上的艺人一个
  •   错哉错哉~你可知梁公的短句要写出来需要多大功夫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