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李一之 页数:164 字数:130000
前言
北京工艺美术在悠久的京都文化孕育中,经历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文化形象。它既是北京京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起源于手工艺的创造。手工艺在漫长的岁月里维持着古代人类的生存,维系着古代社会的秩序,成为提高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活动。历代手工艺技艺承前启后,文脉绵延不断,产生了无数经典艺术品,被今人称为文物的古代手工艺品,是人类文明的千古绝唱。 在物质和精神单纯的古代,人们把智慧和精力集中地倾注在手工艺品的创造中,每一件器物上总是承载着完善的实用功能与完美的审美功能。手工艺群体以毕生精力和情感在器物上竭尽心力地表达着美的理想,表达着与大自然交流中的体悟。我们从古代不同历史阶段手工艺制品的造型、纹饰、材质与工艺制作中,可以清晰地解读到那个时期的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手工艺在时代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观念、文化态度等信息。所以工艺美术品不仅是生活用器,也是一个民族文明和文化的生动载体。 北京工艺美术品种丰富多样,技艺高超,格调高雅,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特殊地域、特殊历史背景、特殊文化影响的手工艺术。远在3000多年前,北京即是燕国的都城。在西周燕都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手工艺品,其中青铜器、陶器、漆器、金器、玉器等制品尤为精致。在北京相继成为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帝都后,手工艺制品进入宫廷,由此得到迅速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从而奠定了北京工艺美术品大气、庄重、高贵、精致的文化气质。在帝都文化的带动下,其造型设计稳重、端庄,纹饰严谨、饱满,色彩沉稳、典雅,工艺精致、细腻,富有审美意韵,尤其在原材料品质的选择、利用上更为考究。面对宫廷、贵族、文人的文化需求,北京工艺美术汇集了一支知识丰富、功底深厚、流派纷呈的工匠队伍,在自成体系的工艺设计制作、生产模式、传承方式的构架运营中,积累了一批手工艺精品。通过朝代更迭流传、私人收藏和考古发掘,这部分精美的艺术品较好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北京工艺美术中最具文化和手工艺特色的玉雕(北京惯称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是著称于世的“四大名品”,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北京的玉雕、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工艺秉承了我国传统工艺文化、儒家文化、宫廷文化中的“神工”精神,在“天、地、人”和“物、工、情”的契合中,突显了人的学养、审美、道德在治艺中的核心地位。 玉雕、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是以名贵材料为媒介的手工艺术。因而,历代工匠均十分重视主观审美对材料品质的选择和研究,十分重视对材料的巧思妙用,十分重视运用工艺对材料进行精雕妙琢。工艺技法是工匠们对“创”与“作”的心灵寄语,是其情感、审美趣味终极表述的手段。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即使材料相同、工艺程序相同,在不同工匠的手里,所创造的艺术品的形式及艺术品都会是迥然各异的。在工艺制作实践中,工匠们在因袭一般工艺手法的同时,各门派的个人也发挥着各自的工艺绝技和手法。这些共性的和个性的工艺技法,有的是可以用语言、手艺、形象去表达的,但其中也有只能用身心引导感官去体悟的经验和知觉。如用视觉审察玉石被外皮包裹着的内在品相;用听觉辨音判断器物磨制的薄厚分寸;用味觉感知原材料配比的适度;用触觉体察炉火的温度等等。这些绝技即是工艺美术行业经年累月形成的工艺技术、工艺法则、工艺原理、门派工艺文化特点、技艺经验以及谚语口诀等,这些都是工艺美术珍贵的财富,属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宝贵遗产。工艺美术千年传承不息全凭这些技艺薪火相传,而技艺的保存自古以来遵循的唯一方式是父子、师徒心口相传。古时虽有对手工艺的文字记载,如《考工记》、《砚史》、《格古要论》、《天工开物》等相关名著,但相对工艺美术发展历史、遗存的手工艺实物和诸多品种的技艺经验而言,实在是太稀缺了。何况技艺单一地靠心口相传,往往是很脆弱的。手工艺群体或个体一旦遭遇变故,品种、技艺将会中断或消失。回望手工艺的发展历程,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相关资料、图片、实物的记录和保存,即使今天我们要撰写、编辑三四十年前已故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的专集,已是困难重重了。所以如今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北京工艺美术文化实属刻不容缓。 今天,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已成为全社会的愿望、共识和责任。国家把发展文化、繁荣文化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遵循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施着全方位、多角度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工艺美术系列的编辑出版,是从理论、文化、图片等角度对北京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的一种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通过对北京工艺美术具有代表性的玉雕、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蓝技艺的起源,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技艺工序过程、材料及工具应用、传承方式和传承谱系的介绍、优秀作品的汇集,深入地展现了北京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和工艺文化价值,突显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质,形成了对工艺美术技艺物象永久性的积累和保存,并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出良好的文化空间和学术氛围。这套丛书的出版对继承、研究、传播北京工艺美术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保持北京工艺美术文化品格的独特性和民族工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内容概要
李一之,中国漆艺家,1943年生,男,汉,祖籍湖南,共产党员,本科学历,中国漆艺家。曾任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中国黄金珠宝行业联合会第一副主任、北京漆艺研究会会长、北京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北京雕漆厂厂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雕漆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 现代北京雕漆
第三章 雕漆的工艺特点
第四章 雕漆的种类、制作工序及工艺
第五章 北京雕漆的技艺传承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大漆采集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提纯加工的处置,才能作为漆料使用。因漆液的不饱和分子链在漆酶和氧气的作用下能形成紧密的结构,故能呈现极为稳定的漆膜。但漆也有一定的毒性,对其过敏的人,通过呼吸或皮肤接触,身上会红肿、出水疱,如生疮疥,奇痒无比,俗称“漆咬”。《本草纲目》引南朝陶宏景日:“生漆毒烈……畏漆人乃致死者,外气亦能使身肉疮肿,自有疗法。”《髹饰录》杨明序:“又漆叶共疗疴,其益不少。唯漆身为癞状者,其毒耳。”漆树的叶子可以治病,生漆渣焙干后,可以治疗妇科病,强身健体。利用干漆制作中药,古已有之,《本草纲目》曰:“干漆入药,须捣碎炒熟,不尔损人肠胃。若是湿漆煎干更好。”大漆医药功效颇广,可以“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耐老。干漆,疗咳嗽,消瘀血,痞结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蚘虫,杀三虫,主女人经脉不通,治传尸劳,除风。削年深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
后记
20年前,我在出版《中国雕漆简史》时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记得在26年前,我的老师马海清(马文泉)先生除每日严格教我雕漆技艺,关心我这个单身青年外,一有空闲时间就跟我叙谈雕漆的艺术风格、名人及历史。他老人家把我这个高中生当成“大知识分子”加以器重和培养,言语间经常流露出希望有人能把雕漆的情况整理出来的愿望,而他已经老了,很可能要把他知道的、积累的东西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所以目光中经常充满迫不及待又无可奈何的神情。马老虽然已去世23年之久,但是那种焦虑渴望的目光,却像刀刻火烙一样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如今时光又流逝了20年。马老若还在的话,已经整整百岁了,我也在雕漆行业干了快50年。我时时刻刻不敢忘记师傅的教诲,兢兢业业学技术、搞创作,勤勤恳恳整资料、研学术、写文章,尽力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中优秀的文化艺术宝藏,提升雕漆在华夏文明中的文化形象。作为继古斋的第五代传人,我深切感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显而易见,在长达千年的雕漆器创作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产生过不少非凡的艺术家。古代的雕漆艺人也与其他工匠一样,为中华民族铸就了文明的脊骨和丰满的血肉。他们的丰功伟绩,虽然仅仅是以其作品的形式遗留下来,但是他们本人的姓名和事迹却永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搜尽古代文献,从宋代至清代侥幸被留下姓名的雕漆艺匠,也不超过十几个。占有了艺术作品的统治者,也占有了艺人们的署名权,这不能不是一种历史遗憾。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如此辉煌崇高的雕漆艺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却极少。中国漆器史可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但是专门论及漆器的著作到唐代后期才出现。五代朱遵度的《漆经》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漆器著作,可惜,就是这么一部书,也只闻其名,早已失传,仅在《宋史·艺文志》中提到。真正有关漆器的书,直到明代隆庆年间才出现,是黄成写的《髹饰录》。这本书也仅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手工匠人中流传。明天启五年(1625),杨明给《髹饰录》作了注释,并加上序言,又再次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业内传抄。但《髹饰录》中讲到雕漆的仅是其中一章,还不足800字,十分简单概括。 后来,一些人又相继写了一些有关雕漆的文章,对雕漆知识的推广和作品的赏析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尽管如此,由于各种原因,雕漆艺术急剧萎缩,技艺濒临灭绝,作品减少、人员流失、后继无人的状况日益严重。面对这一形势,我心急如焚,为自己无力去挽救和保护这份珍贵的民族艺术而忧郁焦虑,时刻担心雕漆会又一次灭绝。如今我才进一步体会到师傅那种心情和企盼,更深深领悟到他的长远眼光和崇高的民族品格。 作为一生都献身于雕漆制作实践和理论探求的艺人,我非常渴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北京雕漆,支持雕漆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使得这一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能够在新时代更加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终于从上到下蓬勃展开,受到全民族的高度重视。北京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制作地,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品的重要收藏地,在今天又成了保护、恢复、发展民族传统工艺的重点地区。人们在以各种方式,集合各种力量,共同完成一件振兴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大事。正因如此,我才抱病应邀,秉烛而书,写出上述文字,算是对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吧!
编辑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雕漆》是一本为数不多的全面介绍雕漆艺术的书籍。《雕漆》对雕漆艺术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介绍了雕漆的材质、种类、制作工序和技艺传承的现状,同时附有大量现代北京雕漆名作欣赏,让读者在感受雕漆艺术魅力的同时,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