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作者:范大鹏 页数:2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刻铜文房用具,因流行时间短,又经半个世纪的断档,精品日见枯竭。如今经过大家努力,重新发掘出其固有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成为独立且别晓情趣的收藏品。它不远不近的年代,不易损毁的材质,风格独具的雕工,饱含时代特征的内容,携带文化名人痕迹的款识等等,都注定它必是藏苑中的一朵奇葩。我们无须它与其他藏品比较高低,它所包涵的深刻文化内容,已经不言自明地展示了它应有的历史位置。 本书特点如下:一是实事求是,考证翔实,不作臆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藏品;二是叙述简明,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均实在,不故弄玄虚,一语中的;三是充分反映了写书人的文化根底,因知多,才不会犯那张冠李戴、鱼鲁不分的毛病:四是介绍了刻铜文房制作之程序。仅从这几点看,本书就非常值得一读,因为没有空话、废话、错话的书,才是实在的好书。
作者简介
范大鹏,1965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历史学学士。编著有《中国最新考古大发现》《二战海报艺术》《二战漫画艺术》《二战飞机喷绘艺术》等。
书籍目录
序壹 金工至宝文人意趣——初识刻铜文房贰 文房奇葩华美绝唱——刻铜文房发展沿革 一、渐形成风的清代刻铜文房 二、羽化成蝶的民国刻铜文房叁 铁笔翰墨他年重更累人间拓冷铜——刻铜文房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清代刻铜艺人翘楚——陈寅生 二、痴迷刻铜的画坛领军人物——陈师曾 三、旧京一代通才——姚华 四、刻铜文房艺术“发烧友”——章浩如 五、“铁笔圣手”——张樾丞 六、琉璃厂雕刻三名家之一——张寿丞 七、名见经传的刻铜高手——姚锡久与孙华堂肆 游刃恢恢传神达意——刻铜文房的制作伍 铢积寸累坐拥百城——刻铜文房的鉴赏与购藏 一、镌刻神工 金石雅韵——刻铜文房的鉴赏 二、多看少动去粗取精——刻铜文房的购藏 三、趋中向正气定神闲——巧避刻铜文房收藏中的误区 四、郑孝胥自用散氏盘铭文墨盒考证 五、“宝天铁路通车纪念”墨盒考证陆 清污去垢彰精显雅——刻铜文房的清理、把玩与展示柒 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刻铜文房的辨伪 一、昔日的摹刻与作伪 二、现代伪品的鉴别捌 铁笔翰墨神乎其技——刻铜文房实物与拓片欣赏 一、刻铜文房实物 二、刻铜文房拓片玖慧眼识珍新蕾初绽——刻铜文房收藏发展回顾附录一附录二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壹 金工至宝文人意趣——初识刻铜文房所谓文房用器,从狭义概念上是指那些供文人从事书写、阅读、吟诗作画等文事活动的以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为主体,兼及笔筒、笔架、笔洗、墨床、墨匣、墨盒、镇尺、镇纸、印章、印章盒、印泥盒、纸笥、纸筒、裁刀、砚(墨)屏、砚滴、水盂、臂搁等辅助性的器物,它们大多被置于文人的书案之上。而从广义概念上看,文房用器又包括古琴、香薰、手炉、卷缸、古物、字画、供石等,以及书房家具如案、几、桌、椅、橱、榻、凳、架、屏等。文房用器同时也是艺术的载体,它们上面或书或画,或镂或刻,或烧或铸,无不精美异常,赏心悦目。文人书案上的用器是昔日文人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的产物,也是他们生活情趣的直观反映。不同于一般古董的是,它们不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和装饰作用,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长期以来,这些东西多未被视作传统古董,只被当做颇堪把玩的实用器物而已。时至今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们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工艺价值与人文价值,并成为收藏家热衷搜寻的主项之一——文房杂项。刻铜文房是指上面镌刻有图案、文字的铜质文房用品,包括刻铜墨盒、刻铜印章(泥)盒、刻铜镇尺、刻铜仿圈、刻铜水盂、刻铜笔架、刻铜笔筒、刻铜砚(墨)屏、刻铜墨壶、刻铜墨(砚)海、刻铜水滴(兼笔插)等,它们是文人案头之物,算是狭义上的文房用器了。刻铜文房所用材质主要分为白铜、黄铜和紫铜,前两者使用最多。白铜颜色似纸,是铜与铁、镍、铝、锌等金属的合金,有的还含有银的成分,质地坚实细腻且不乏韧性,易于镌刻,最适合表现书画韵味,手感也光滑细润,颇受使用者青睐,被誉为“银白铜”或“云白铜”,以云南昆明和湖北汉口所产的品质最佳。但就耐腐蚀性而论,属紫铜最强。紫铜含铅量高,性软,防腐耐锈,因此无论白铜还是黄铜墨盒,内部子口、下盒箍圈和盒底,凡与墨汁直接接触的铜面,均选用紫铜。但由于紫铜有颜色偏黯淡,质地腻涩不易运刀之弊,完全用紫铜制作的文房用器数量不多。黄铜是最便宜、最普及的铜合金,在文房用器中被采用的数量与白铜制品相差无几。一些黄铜文房用器表面被镀上了铬,显得银光闪亮,别有一番韵味。此外,还有极少以纯银等贵重金属制成的带有刻工的文房用品,在当时也算是稀罕物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