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经济日报 作者:张静 页数:223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不是谁都能出书!不是谁都能出房地产的书!不是谁都能在一周的时间内就能出一本观点鲜明、数据充分、酣畅淋漓的分析房地产行业的书! 杨少锋1周内,就能写出一本这样的书,我一点不奇怪。 一口气读完《地产真相》草稿时,是我早晨5点起床后的2个小时。两天前,好朋友、也是我任秘书长的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常务理事、土地与投融资专业委员会的副主席杨少锋给我打电话,让我给他的这本书写个序,我立刻答应下来,只是白天单位总是在开会,晚上累得挣不开眼,只有利用早晨上班前这段时间,得以静下心来。 回想初次结识杨少锋,是在4年前2007年新浪的一次论坛上,当时好朋友、新浪房产主编杨熙向我热情介绍了这个30岁的小伙子。其思路之清晰、观点之明确、数据之充分,让我很是吃惊。因为当时其没带名片,他只是在分手时,说随后我给您补名片。第二天,我收到了一份快递,里面除了他给我的名片,还有一本介绍他的书。说到做到,这不能不让我刮目相看。更让我吃惊的是:从我们见面那段时间他才在新浪开博客,3个月时间,点击量超过了100万。而且,杨少锋虽然也是房地产的从业者之一,但其从不护短,大胆抨击时弊,更是大胆预测到了2008年房地产行业的大调整。房地产行业大嘴不少,专家也很多,但真能够对市场和政策有如此准确判断者,凤毛麟角。 我交友条件苛刻:无才不义者,坚决不沾。我组建的中经联盟房地产老总多达千人,杨少锋是我最看好的一位年轻人。4年多来,正像我曾经预言的一样,其为人坦诚、思维敏捷、待人义气,事业一年一个台阶,一点一点像我预言的方向迈进:“杨少锋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我还要接着预言:在王石、冯仑、任志强逐步淡出风口浪尖的房地产舆论领航者之后,像杨少锋这样的实力派专业战士,最有可能成为行业的旗手,理由不仅仅因为上面提到的那些,还有一条重要理由:杨少锋不仅有观点,更有实力,他也是位经营着一家业绩出色的公司的董事长。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门槛:财富的成功,能从侧面证明他说话的责任和份量。 房地产行业,关乎中国经济,关乎国家持续稳定繁荣;同时,房地产行业也最鱼龙混杂。深入地分析这个行业,意义重大。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这个倍受争议的行业。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 万泽置业总裁 陈云峰 2011.5.12
内容概要
在中国,从没有一个行业像房地产这样充满争议。无数的人因为买房炒房而暴富,无数的百姓因无力承受高房价而望房兴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一次次的调控,房价下跌希望渺茫。
《地产真相》(编者张静):3年内从40万到2000万不是神话!身价数亿的开发商是如何诞生的?“黄金旺铺”是日进斗金还是倾家荡产?谁是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暴利下的地王们如何能够畅行无阻?股地联动,股市已成开发商“奶牛”!中国楼市调控路在何方?翻开这本《地产真相》,著名财经评论家杨少锋将引你找到一切答案。
作者简介
张襦心(原名张静),在媒体领域卓有建树,历任著名媒体《新民周刊》资深记者、经济版责任编辑、北京区主管。多次荣获“杰出贡献奖”、“新长征突击手”、上海市好新闻奖等荣誉称号。八年来始终密切关注宏观经济与微观房地产“这一对难兄难弟”,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时刻保持媒体人的清醒,不随波逐流,力求选择真正有指导意义的言论思想以飨读者。
书籍目录
畅淋漓的心声(代序)
陈
第一章:“狼”——距离中国只有100米
4万亿投资,成功的让中国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漩涡中脱离,却也给中国经济埋下深深的祸根。当一个财政收入仅仅只有10亿元的县级市,一年土地拍卖收入能够有数十亿的时候,哪个县长不把房地产当成摇钱树?当同样的1000万投资到实业中3年只能获得300万而炒房却能挣1000万的时候,谁还愿意投资实业?最可怕的是,3年内仅北京市城镇商品房升值就达到50万亿元,超出2010年全国GDP10万亿!房地产,就像一个黑洞,吞噬着中国经济体中所有能够吞噬的资金,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一、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二、 揪出房地产顽疾“五大元凶”
第二章:一夜暴富——地产神话如何诞生?
2005年至2007年,由于房价的暴涨,中国楼市成就了无数千万富豪,而失去购房机会的工薪阶层,成为特殊时期财富转移的牺牲品,从此与购房无缘。精明的温州人,能够用区区40万元的本金,在短短的3年之内获得2000万元的暴利。而那些今天看起来呼风唤雨的地产大亨,他们的亿万身家,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些神话如何诞生。
1三、温州人的“三十六计”
2四、谁在妖魔化“假想敌”
3五、形形色色地产商
第三章:商铺投资,馅饼还是陷阱?
房地产蓬勃发展造就的超级富豪中,潘石屹绝对是明星级人物。这个一手打造出曾经吸引无数眼球至今依然在全国克隆的“SOHO”概念的地产大亨,正面临重大的信任危机。失败的SOHO模式,正成为许多商铺投资者的噩梦。“一铺养三代”这个中国数千年的理财圣经,正在被急功近利的地产商摧残,“日进斗金”的另一面就是“血本无归”,商铺投资,是诱人的馅饼也是可怕的陷阱。
第四章:谁是房价暴涨的真正推手?(原题改掉)
时至今日,只要智商正常的经济学家,都能够总结出若干个导致房价暴涨的理由。然而,如果回到2007年,谁能够预言到房价会在暴涨数年之后一夜崩盘?如果我们能够预想到楼市的事态发展,也许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百万富翁乃至千万富翁。让我们回顾那些数年前杨少锋写下的文章,或者,我们将找到房价暴涨背后的奥秘。
一、 警惕“中国版次贷危机”
二、严惩楼市“带头大哥”
三、揭开天价地幕后真相
四、戳中房价“死穴”
五、一篇文章让地产股暴跌26%
六、房价为什么
第五章:功亏一篑,谁拯救了中国楼市?(原题改掉)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如果晚到半年,上一轮中国楼市的宏观调控就将功德圆满。遗憾的是,4万亿投资,除了使中国成功从经济危机中脱身,却也让无数中国老百姓陷入房价的噩梦之中。但这一切,却不是不可避免,中国的经济发展,完全可以不以牺牲广大百姓的利益为代价。
一、金融危机让楼市提前松绑
二、多军司令
三、中国房价面临再度暴涨的危险
四、策动“涿州”
五、 “伪专家”成最大毒瘤
第六章:谁该为失控的房价负责?(原题改掉)
面对失控的楼市,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一次比一次严厉,而高企的房价,在万民期待中岿然不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职能部门习惯性的相互推诿,专家们的胡言乱语,让缺乏分辨能力的百姓完全丧失方向。这一切的问题是如何形成,谁又该为失控的房价负责?
一、打响北京楼市跳水第一枪
二、联手央视斗“地主”(原第七章题改掉,合并到这章,注意书眉和序号页码更改一下)
三、 银监会的罕见表态
四、向主管部门“开炮”
五、财政部论坛唯一的业界代表
第七章:地产真相
2011年1月26日,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来临,“新国十条”颁布,“竞购令”全国推行。2月底,没有按时出台落实“国十条”新政的城市被国务院点名批评。3月,各地房价调控目标出台,北京首次提出降价的目标。2011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房价下降的调控目标,而连续数月暴跌的成交量,让开发商感到阵阵寒意。房价将大幅下降?房企倒闭潮来临?中国房地产调控出路何方?地产真相,大白天下!
一、通胀推高了房价还是房价带来了通胀?
二、中国房企将面临十年最大危机
三、 房地产调控出路何方?
章节摘录
2011年2月22日,这是一个中国财政部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的国际研讨大会,话题围绕眼下最让政府棘手的“房地产财税政策”。座中有18位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国际专家, 6名中国财税专家,100余名中国财政部及各省财政厅官员,杨少锋是其中唯一一名来自中国房地产的业界代表。 他坐在那儿,有一丝为难。 这些年杨少锋参与的论坛不计其数,按理早已轻车熟路。然而在这样一个政策制定部门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场合,他到底该怎么去把握尺度?不能不说,不能乱说,还考验着他“敢不敢说”。 早年在杨少锋刚出道时,有位公司总经理曾评价他:“相当出众的才华,极其固执的个性。”他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24岁那年,他就全盘推翻了全球咨询业老大麦肯锡为中国联通做的CDMA推广方案,在全国第一个推出“手机不要钱”的概念(详见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杨少锋传记《天生我才》);投身房地产界之后,更以不惧权威、观点尖锐、言辞犀利、锋芒毕露著称。 深知自己处事风格的杨少锋会前起草了一份较为温和的演讲稿,然而听到财政部和众多官员纷纷认为“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时,杨少锋坐不住了。上台后他把稿子一抛,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非常震惊:“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的结论。然而,我们都错了,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中国真实的房地产!”引实例、列数据,慷慨激昂连珠炮一般痛陈半小时。听得同声传译偷偷传纸条让他降低语速。财政部官员有点坐不住,世行专家纷纷围上来索要“整理稿”,同坐主席台的美国财政部驻中国经济与金融大使 Darid Dollar激动地第一个拿起话筒对台下说:“看到中国官方数据,房价涨幅仅略高于GDP涨幅,我们一直以为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甚至认为中国房价在全世界这些国家中涨幅相对比较低。听到杨先生讲完,我才知道中国房价这么可怕!如果真是这样,那中国官方真应该好好看看我们所爆发的次贷危机的警示了!” 那么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他到底说了什么,能够让世行这么多专家及财政部官员如此震惊? 在杨少锋看来,中国房地产最可怕的并不是大家普遍关注的房价暴涨,而是两大问题:土地资本化和房地产货币化。实际上这造成了我们虚拟的流动性是官方数据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在这次论坛上,杨少锋向在场的官员们公布了这么一组数据:2009年9 月,当时全国排名前10的房企所囤的地是3.2亿平方米,到了20lO年12月31 日,国内排名前10的上市房企(包含在国内上市和港股上市的房企)囤地的总面积已经达到4.3亿平方米,一年多的时间囤积土地面积1亿平方米。这4. 3亿平方米,如果按照25平方米的人均居住标准,足够1720万人居住,而仅仅恒大地产一家,土地储备多达7238万平方米,按二三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25平方米来算,也就是说就这一家企业囤积的土地足够300多万人住。 《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11月2日公布了上市房企囤地榜单,其中保利地产的储备土地建筑面积为3369万平方米,万科地产以3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储备排在中国“内地上市房企囤地排名”的第二位。苏宁环球、首开股份、中天城投、中国建筑、金地集团、荣盛发展、新湖中宝、招商地产等公司均以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储备位居“内地上市房企囤地排名”的前10位,第10位的招商地产土地储备量高达1000万平方米。据《中国经济周刊》结合125家内地上市房企的半年报等统计,目前内地上市房企的储备土地建筑面积总量近4亿平方米,按照人均30平方米居住面积计算,仅内地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开发的房子足够1300多万人居住。 尽管国内上市房企中前两名的保利地产、万科,其储备土地建筑面积都超过了3000万平方米,合计高达6637万平方米,占到内地上市房企土地储备量的六分之一,但是,这仍不是中国土地储备量最大的房企,一些未上市房企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房企土地储备量更大。进入“香港上市房企囤地排名” 前10名的是:恒大(7238万平方米)、碧桂园(4285万平方米)、绿城中国 (3200万平方米)、雅居乐(3115万平方米)、中国海外(3050万平方米)、合生创展(3020万平方米)、长和系(3000万平方米)、新世界中国(2577万平方米) 、富力地产(2462万平方米)、龙湖地产(2437万平方米),合计囤地3.44亿平方米。仅恒大地产一家的土地储备量,就远超于万科和保利地产土地储备之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等公开资料显示,在从2000年~2009年10年时间内,全国房地产企业一共购置占地面积近33亿平方米土地,而在这10年内全国房地产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仅有近21亿平方米。这意味着仅仅这10年出让的房产开发土地,就被房地产开发企业雪藏了近12亿平方米,这并不包括 2010年前9个月购置房产开发的土地2.9亿平方米。 那么,房企为何会如此热衷囤地? 杨少锋指出,房企热衷囤地的关键,在于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也就是所谓的“股地联动”。简单地说,某上市房企今年销售面积300万平方米,实现利润50亿,然后这个公司就可以给股民讲这样一个故事:你看,我手中还有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足够我开发10年时间,未来房价肯定上涨,而我的土地成本和现在是一样的,所以我的利润还会更高,所以买我的股票一定挣钱。股民一看,对呀,这支股票值得投资,于是这个公司股价就暴涨,而这个时候上市房企通常干两件事,一个是大股东在高位抛售股票套现,二是公司增发新股进行融资,而新融资的钱可以继续囤地,囤地之后编织新的股市故事继续融资,这个球越滚越大,于是动辄数千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就出现了。 “房价上涨——收益预期增加——股价上涨——融资大幅增加——疯狂储备土地——收益预期增加——股价上涨——再融资”。在这个完美的资本链条中,土地资本化最终的结果就是房企可以通过股市无止境的融资,再通过融资拍地。天价地则推动房价预期,房价预期反过来再让上市房企股价暴涨,股东直接套现或者资产大幅增加。房企的资产,在不成熟的中国股市中得到数倍的放大,推动了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的双重滋生。 这一幕,早在2007年就开始疯狂上演,对此,杨少锋在2007年题为“半年融资1700亿,股市已成楼市奶牛”的博客文章中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 “随着国内股市的兴旺,通过股市融资成了开发商快速扩张的最佳手段。没上市的公司急着上市,如世茂房地产、绿地集团去年在香港上市;已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则频繁地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