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体恒 著 页数:49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佛法本身来说,教、理、行、证的修学次第,已经为佛弟子指明了修学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为自己的资质、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类型的佛法,有重义理、重实践等区别。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义理的探讨是为了将佛陀所要开示的真实事理,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如“阿毗达摩”虽然着重于论证“法”的自性、定义、关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谛理的现观”,最终归于修证。
作者简介
体恒,法师,河南南阳人。1995年出家于河南洛阳白马寺。1999年8月考入中国佛学院本科班,2005年9月就读本院硕士研究生班,2006年6月毕业。现担任中国佛学院本科班中观三论学教师。于《法音》、《法源》、《妙林》、《空林佛教》、中国南海禅寺网等期刊网站发表论文、随笔、笔记等数十万字,其中多篇论文获重要奖项。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部分 有无之间——中观论文篇兴皇法朗的三论思想研究龙树《中论》的“涅槃”思想探析略论吉藏大师的“涅槃名义”思想吉藏大师的“涅槃体性”思想“常见”与“涅槃”——提婆菩萨“涅槃”思想析义第二部分 其修兮远——经论整理篇《涅架经游意》校注与科判《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内容提要僧睿《中论序》述义第三部分 刹土庄严——佛教社会篇略论佛教“缘起”思想的生态价值凄风惨雨国劫日狮子奋迅救难急——中国佛教界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近现代佛教文教弘法事业的开展近现代佛教界慈善利生事业的发展佛学在维新变法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佛教僧伽与辛亥革命第四部分 星空灿烂——传统文化篇《中论》与《中庸》——“中”之思想的比较汉传佛教法事活动中的孝道思想庄子《齐物论》人生哲学思想评述第五部分 甘露普沾——佛学杂著篇玄俊胜人天,道焰朗万世——圣者提婆菩萨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就解决“僧俗混乱现象”对僧团建设的几点建议……后记《宝庆讲寺丛书》已出书目
章节摘录
“五百”是就文而言,《中论》全文445偈,加前八不颂为446偈。吉藏大师说:“或是全其大数,或翻之不尽,以本为名,故称五百”。 关于颂与长行的关系,经与论文有三种:(一)但长行,如《百论》;(二)但有偈,本论原文;(三)含此二种,如《十二门论》。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说:“或有乐长行,或有乐偈颂,或有乐杂说庄严章句者,所好各不同,我随而不舍。论三既尔,经义例然”。 龙树(梵,nagarjuna),一译龙胜,又译龙猛,其中以“龙树”二字在我国古今佛教界最为常见。有关龙树菩萨传记的史料,汉地主要有罗什法师译的《龙树菩萨传》与玄奘法师着的《大唐西域记》,西藏有布顿的《佛教史》。大致内容如下: 据《龙树菩萨传》载:龙树出身于南天竺的梵志种(婆罗门),自幼聪慧奇悟,博闻强记,于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曾兴三密友共习隐身术,并挟术入王宫淫乱宫女,事为国王察知,其三友皆遭杀害,独龙树运智逃脱,由此而了悟欲为苦本,终于出家求法。初学小乘三藏九十日,继入雪山从一老比丘学大乘经。其后周游诸国,摧伏颇多外道,因而生起骄慢之心,以为“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有未尽。”因此有意于佛教中另立新义、别树一帜。其时有大龙菩萨见龙树如此,乃引之人海,于龙宫中授龙树以诸方等深奥经典,乃深入无生法忍。出海后,到南天竺大弘佛法,摧伏诸外道,并造大乘论数十万偈。且示神变以导引南天竺王,而得国王之护持,佛教因而大行。晚年卒于南天竺。 ……
编辑推荐
宁波姚江边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着千年古刹宝庆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时,僧宗定始创。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赐名“宝庆讲寺”。一代大儒、《三字经》作者、礼部尚书王应麟和另一大儒黄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宝。寺周碧流环绕,绿树如荫,寺内殿堂重辉,玉佛庄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