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胡莉娅·纳瓦罗 页数:317 译者:何玉洁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供奉着耶稣裹尸布的都灵大教堂发生了一起火灾,一名被割掉舌头的男人丧身火海。这场大为立刻引起了国际刑警组织的注意,马尔科·巴罗尼作为此案的负责人,带领着迷人且极人且极具洞察力的历史学家索菲娅·加罗尼博士,以及其他几位手下共投身此案。与此同时,一位机智的女记者也投身此案。他们从古老拜占庭帝国到现今的土耳其,从法国的菲利普王朝到西班牙、葡萄牙、苏格兰、埃斯科西亚……从历史上圣殿骑士追踪到现实生活,一张无形的网将一群商界、文化界和权势阶层的社会精英牵扯到了一起。 在历史和想象的基础上,胡莉娅·纳瓦罗构建了一部不容读者喘息的悬念小说这是一部巅峰之作,给你打开了扇通往奇妙旅程的大门,让你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徜徉,感受其间无法想象的神奇关联。
作者简介
作者:(西班牙)胡莉娅•纳瓦罗 译者:何玉洁
胡莉娅•纳瓦罗,1953年生于西班牙马德里,职业记者,一直从事媒体的相关工作,曾为《护卫者》、《访谈》和《全景》等知名杂志工作过,她曾是SER电台访谈节目的策划组成员,西班牙电视台中心栏目的编辑和主持人,也是电视台访谈节目的制片人,现任OTR欧洲快讯通讯社的政治分析师,并有个人的评论专栏,她的政治评论被刊登在西班牙50多家报纸杂志,她还在西班牙权威的科普电台(COPE)的下午栏目、南方广播电台的La Mirilla 栏目,以及南方电视频道的观察节目中担任评论员。
她的著作有:《从1982到1996》、《我们》、《未来的左派》、《女总统和新社会主义者》。《耶稣裹尸布之谜》是她的第一部小说,刚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她也因此成为西班牙本土及至世界图书市场上身份名列前茅的作家。
章节摘录
火苗开始吞噬信徒们的长凳,教堂的大厅已经笼罩在烟雾之中。四个黑衣人急匆匆地向旁边的一个祈祷室靠近。神坛旁边的一扇门里依稀可见一双男人扭曲的手。消防车刺耳的鸣笛声越来越近。也就几秒钟的工夫,消防员就进入教堂内了。这就意味着这次行动又失败了。 是的,他们几个人都在这里了。那个人急忙朝几个黑衣人跑过去,示意他们也跑到他那里。其中一个黑衣人继续向前跑,而其他人却都害怕了,他们在大火面前踯躅不前,大火开始将他们包围起来。已经没有时间了,火势蔓延得比他们预料的要快很多。那个坚持跑到祈祷室的人看来已经被火焰团团围住了。火就要将他吞噬了,他奋力扯掉遮着脸的斗篷。其他几个人试图想靠近,但都无能为力。大火控制了整个教堂,教堂的大门被消防员使劲推动,开始移动了。剩下的那几个黑衣人接着跑到那个侧门那儿,那个男人正在门边瑟瑟发抖地等着他们呢。就在消防龙头的水冲入教堂的那一刻,他们逃了出去。那个被大火吞噬的黑衣人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响就归西了。 这几个逃亡者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一举一动被那个隐藏在讲道台阴影处的人尽收眼底。他手持一把带消音器的手枪,没有任何行动。 当那几个黑衣人消失在侧门之后,他从讲道台上走下来,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偷偷沿着墙根溜走了。 马尔科·巴罗尼猛吸了口烟,香烟和火灾的烟雾一起在喉咙里缠绕着。消防队员刚把神坛右边角落的余火扑灭时,他已经跑出去透气了。 整个广场被胶带封锁起来了,缉私警拦住了那些好奇的闲人们,他们拼命想知道教堂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午的这个时候,都灵像一锅沸粥,人们急切想知道耶稣的裹尸布是不是受到了什么损坏。 马尔科要那些记者过来报道事情经过,好让人们平静下来,告诉他们裹尸布没有遭受任何损坏。 他唯一没有告诉记者们的是:有人在火灾里丧命,但是至今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 又是一次火灾。火灾不断地骚扰着可怜的教堂。但是马尔科不相信这又是一次偶发事故,都灵的教堂发生了太多的偶发事件:抢劫和偷盗,他还清楚记得已有三次火灾了。其中的一次发生在二战之后,那次火灾后,发现了两具被火烧焦的尸体。尸检判断这两具尸体都是大概25岁左右的人,还判断出死因除火灾外,还有被手枪射杀,最后还发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尸体都没有舌头。他们通过手术把舌头都割掉了。但是,为什么呢?是谁开的枪呢?最终也没有弄清楚尸体的身份。又是一个无法结案的案子。 信徒和公众舆论直到最近的一个世纪才知道裹尸布存放在教堂,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被存放在教堂里。也许正因为如此,它之前才免受了那么多劫难。 有着强大财力的国家银行为裹尸布的转移提供了援助。把东西放在国家银行里,一方面是种能力的炫耀,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那里有着极为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尽管有着如此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裹尸布还是多次遭遇危险。 1997年4月12日的火灾仍然叫人记忆犹新。那个清晨发生的火灾把艺术品部的同志弄得手忙脚乱的,这样一个清晨怎能让人轻易忘掉呢! 那个时候,马尔科才满50岁,并且刚刚做完一个复杂的心脏手术。经过两次梗死和一次生死攸关的手术,他足以被乔治·玛尔切西说服,这个人兼心脏病专家和小舅子的双重身份。他告诉他需要全身心投入治疗,或者去申请一个稍微平静一些的职位,做个小官僚,读读报纸就能打发时间,中午还可以不慌不忙地在附近的酒吧喝杯咖啡。 但是他不顾老婆的反对,不管她怎么哭,他还是选择坚持自己的路。 鲍拉坚决要他退休,并且恭维他说,他已经做到艺术品部的最高位置了,到了一把手,可以说他的事业已经可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他完全可以全身心投入地享受一下生活了。但是他却不愿意这么做。他宁愿每天都去办公室,待在这个他工作了五十年、到头来他还得在这退休、让自己变成个老废物的地方。但是,他放弃了艺术部部长的头衔。在那个清晨,不顾鲍拉和乔治的抗议,他毅然和同事一起去吃晚饭,并且喝得烂醉。这些同事都是在这二十年里每天都跟他一起,每天都要共同奋战十四五个小时的人,他们一起追踪那些搞艺术品走私的黑帮团伙,查找仿制品,并且保护珍贵的意大利文化遗产。 他们是由警察--具体说应该是缉私警、相当一批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中世纪的艺术专家、现代艺术专家和神学艺术专家等人组成的。他把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都献给了这项事业。 为了登上成就的巅峰,他也牺牲了很多东西。他的父亲在一家加油站工作,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他本来可以过着正常的生活,拿奖学金上大学,完成母亲的夙愿,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为国家政府打工。他父亲的一位警察朋友,经常在他那加油,于是他们认识了,他举荐马尔科到了缉私警队。他成了一个缉私警察,但是没有警察的头衔。所以他在参加工作之后,到了晚上就拼命学习,最后拿到了历史学的学士学位,并且跳到了艺术品部。这样一来,警察和历史学家的专业职能结合到了一起,慢慢地,通过努力和运气,他被提拔到了负责人的位置。他总算可以周游全国、环游世界,好好享受了! 在罗马大学里,他认识了鲍拉,她是学中世纪艺术的。他们一见钟情,不久就结婚了。他们一起生活了25年,养育了两个孩子,应该说是很幸福的一对儿。 鲍拉在大学里教书,她从来不抱怨他在家里待的时间太少。只有一次,两个人闹得不愉快,产生了分歧。那是1997年的春天,他从都灵回家,告诉鲍拉说他不想退休,要她别操心,他既不想出去旅游也根本不想当个什么小官僚。他的私人医生乔治觉得他简直疯了。唯一对此表示非常赞同、欢呼雀跃的就是那些追随他多年的弟兄们了。让他改变主意的,就是报纸上的一篇报道,报纸上写道那起教堂大火并不是他声明的那样仅仅是意外事件,事实恰好相反。 此时,他正在调查都灵大教堂发生的另外一起火灾的案子。从他上次调查的盗窃案至今至少有两年多的时间了,那次是纯属碰巧抓到了小偷。 但是事实上,这个小偷什么也没有偷到,时间太紧,他没来得及偷到任何东西。当时一个教士正好从教堂旁边经过,发现了这个小偷,他被救火警报声吓得仓皇而逃,那个警报声可比教堂钟声响亮得多。小偷一边跑,教士一边在后面追,还不停地大叫道:抓小偷啊!抓小偷!在两个不知名的年轻路人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奋力搏斗,小偷终于被抓住了。但是小偷的舌头已经被人割掉了,而且连手指也没有了,他的指肚上只留有烧焦的疤痕。总之,这就是一个没有国籍、没有名字的男人。现在他被关在都灵的监狱里,可是从他那里什么线索也得不到。 ……
编辑推荐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门徒逃的逃、散的散,尸首无人收殓。一个叫约瑟的人把他的尸体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不久,耶稣死而复活,从墓穴逃出,留下那块裹尸布。对于这块细麻布的下落,经文没有再作交待。直到1355年,这件旷世圣物才浮出水面,它的所有者是一个法国骑士,他声称这件“圣物”是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时得到的。1578年,裹尸布被送到都灵,作为罗马天主教的圣物之一保仔至今。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历史、化学、绘画学等角度深入探究这件圣物的真实性,神秘的都灵裹尸布究竟是来自古巴勒斯坦的耶稣遗物,还是世纪的伪造者精心炮制的赝品?这仍是一个末解之谜。《耶稣裹尸布之谜》通过一个构思精彩、情节曲折的故事破解了这个萦绕千年的宗教谜案,读者在天马行空的时空探险解密中,不仅享受着阅读的快感与刺激,还丰富了历史与宗教知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