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朱光潜 页数:全两册 字数:6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其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丰厚的史料价值,空前乃至绝后,代表着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许多学者认为,它仍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写的同类著作中最好的一本,是北京大学以及全国高等院校文艺美学专业的基本读物。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1918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1925年冬留学欧洲,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中央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l946年至1986年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修养》、《谈文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作主要有:克罗齐《美学原理》、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1823—1832)》、维柯《新科学》、黑格尔《美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牙
一 希腊文化的概况
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 赫拉克利特
四 德谟克利特
五 苏格拉底
六 结束语
第二章 柏拉图
一 文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二 文艺的社会功用
三 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四 结束语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
一 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
二 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
三 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
四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
五 结束语
第四章 亚力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
一 贺拉斯
二 朗吉弩斯
三 普洛丁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和但丁
一 奴隶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 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 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 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
五 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 但丁的文艺思想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韦特罗等
一 文化历史背景
……
第二篇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三篇 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简要书目
附录
译名对照表
编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亚力山大理亚的文化终究是西方文化进入长期低潮的开始。个人与城邦集体统一的那种希腊盛世的政治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个人已从社会分裂开来,进行一些独立的分散的活动。亚力山大理亚的学者们就大半是些脱离现实的关在书斋里辛勤钻研的学究,不像柏拉图和早期诡辩学派那样积极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视野很狭窄,也没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力量来鼓动他们的思想,因此这个阶段没有成就突出的伟大人物。统治这个时期乃至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派: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都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前3世纪。伊壁鸠鲁派在三派之中是最进步的,他们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传统,相信物质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基础。在伦理方面,他们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在快感,而快感据说就是“不受身体方面的痛苦和精神方面的忧虑”。他们虽然否认快感就是感官享乐,但是一般把伊壁鸠鲁主义加以庸俗化的人总是把它的人生理想理解为感官享乐。这种人生理想毕竟带有颓废意味,因为它特别侧重个人主义和恬淡静穆的生活。斯多葛派在早期继承赫拉克利特的传统,本来有些唯物的和辩证的倾向,但是到后期却转变为唯心主义的,宣扬命定主义和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最高理想是静观默想,丝毫不动情感,丝毫没有欲望。这里颓废色彩是很显著的。怀疑派以庇雍(公元前365-前275年左右)为代表,宣扬事物不可知论,因此,他们认为对事物最好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这样才可以保持心境的平静安宁,寂然不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派在人生观方面是彼此很接近的,他们都反对情感的激动,都提倡个人心境的安宁静穆。他们对于用实践行动来改变世界都缺乏信念,都把最高理想摆在清静无为、无忧无虑上面。这显然反映出奴隶社会的开始瓦解和西方古代文化的开始衰颓。衰颓迹象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方面也表现得很清楚。亚力山大理亚学者们既没有一种昌盛的新的文艺创作实践做基础,又没有一种结合现实生活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哲学思想做基础,所以他们对于文艺的研究,已由文艺对现实的关系和文艺的社会影响之类根本问题转到形式技巧的分析。他们的作品主要的是些修辞学论著,纵然偶尔涉及诗学,也还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诗学问题。
编辑推荐
《西方美学史(套装上下册)》:朱光潜先生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代表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水准的文化名著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备选书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书目全国名牌大学文艺美学、艺术史、文学史、文艺学、文艺批评专业研究入学考试指定必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