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周为筠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  去过台北的人都该会被那些别致的街道名称所吸引,市区几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从北往南依次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名,此外还有四维、八德之类典自四书五经的路名,此乃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杰作。他在台湾除了将传统文化平铺在了城市的路面上,还煞费苦心地把原来的“草山”以其偶像王守仁之字改曰“阳明山”,而这里的公园便顺理成章成了阳明山公园。  同时蒋介石用大陆各地命名台北的街巷,方位基本按照中国版图位置排列,恍如一张缩微的中国地图。比方说,走到青海路,你就知道,这是在台北的西北,假如是厦门街,那就是在东南方。倘若碰到一个生僻的地名,像康定路,估计外地人就要找不到北了。  蒋家王朝在1949年仓皇败逃时,带走了故宫的古董字画,国库的金条珠宝,但是最宝贵的是,“抢救”走了胡适、傅斯年、罗家伦……这些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  而对于生逢鼎革的知识分子来说,1949年则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年,这一年在政治军事大幕背后,有悲欢离合的社会生活,有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踯躅。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易辙之时,他们注定要进行一次地震般的分化与聚合。因为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云谲波诡的政治粘合在一起了,国共两党的历史和纷争无情地影响了他们的选择,透显出时代是如何摆布个人命运的。当时整个知识界都得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留在大陆,还是东渡台湾?  胡适、傅斯年、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他们原本就不理解人民革命,或曾坚持过“反共”立场,他们或是直接担任过国民党军政要职,或是思想文化立场不认同新政权。在紧张的政治气氛中,已隐隐预感到将是新时代中被改造抛弃的对象,反复权衡种种利弊之后,带着生命个体的彷徨与恐惧,无奈地背井离乡。  最终或走或留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分水岭,他们的选择亦成了新中国初建时一道抢眼的风景线。所谓最终,是因为对于想走的人来说,这是最后的机会;而对决定留下的人来说,无疑亦是新生活的开始。无论是走是留,个人命运都将由此而大不相同……  从此以后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暌违阻隔,这些去往台湾的知识分子们只能做苦海望乡人,在满腹乡愁下度过余生。几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们逐渐被记忆和历史所尘封,消失在大陆人的视野中,很多人的名字甚至都被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他们在台湾还好吗?他们在台湾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作为大陆的人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挥之不去的乡愁是他们共同的标签。  历史进入上世纪80年代初,两岸关系逐渐解冻缓和,一些文化名人,在两岸关系的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们的文化作品、处世风范被大举引进。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琼瑶、三毛作品,伴随着邓丽君歌曲和校园民谣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大陆人,许多大陆人也因此对台湾印象由白色恐怖转向情意绵绵。其后流亡台湾的胡适、张大千、梁实秋、白先勇等,开始陆续在大陆各领风骚。  本世纪初连战、宋楚瑜和李敖相继“登陆”,大陆的“台湾热”常兴不衰,关注台湾事务的大陆民众也日益增多,但两岸长期形成的对峙和生疏绝非短期内就可以消除,大陆人对台湾的了解仍然少得可怜。在“台湾热”的喧嚣中,这些研究国学的硕学鸿儒除了个别像胡适、林语堂、钱穆等,多数却不被大陆人所知晓,使得他们身与名俱被历史的尘埃所遮蔽。  在这里我选取了九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呈现出这些去往台湾的硕学鸿儒的别样人生。他们深厚的学养固然让人高山仰止,我亦不想在文字里去深入探究,只想展现出他们从1949年开始的不为人所熟知的人生和生活。  书名取为《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其实不是很妥帖,因为文字里1949年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大部分笔墨的触角是深入他们在台湾的生活,这儿的“1949”更恰当解释是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后来想想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也不单单是1587这一年的那些事儿,东施效颦后也就心安理得了。  不过给这些伟大的知识分子统一冠以“国学大师”的头衔,想必读者总会以各种理由质疑。在如今这个浮华的年代,“国学大师”这顶帽子被滥用得满天飞,连季羡林先生都要请辞,所以称他们为国学大师总觉得是一个尴尬的媚俗称呼。他们流亡在孤岛,却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使得国学一脉得以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我始终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称谓去概括这些伟大的知识分子。  二  “国学”之谓乃上世纪初为区别“西学”而诞生,从它问世那天起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破了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汹涌而进的西学新知冲决了国人内心的堤岸,知识阶层开始比较东西方发展的差异。为了抵御外敌、富国强兵,出现了一股“西学东渐”、“中体西用”的热潮,“国学”一词也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学”两字包括着泱泱中华的一切传统学术文化,维系着几千年的华夏礼仪文明,但自上个世纪以来,国学的命运可谓起伏跌宕。  1895年甲午海战中国的失败,不得不割地赔偿,委曲求和,自此台湾被日本侵占长达50年之久。人穷则变,艰难的生存现实迫使人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任由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局面的?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思想的禁地一经打破,疆域总在不断地扩展之中。李鸿章曾形容这个历史转折的经验是两千年来未曾有之大变局。  到“五四”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新文化运动把国学批得体无完肤。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异彩纷呈,互相激荡。激进的知识分子深挖造成中国两千多年缓慢甚至停滞发展的根源,他们在历史的记忆中翻箱倒柜,责问传统的体制与文化。他们高喊着“打倒”、“打倒”,“拿来”、“拿来”,把国学无情地抛弃在一边,为新知识和新思想腾出空间。  1949年治乱兴替,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披荆斩棘奔向前,国学成了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代名词,被予以割弃。  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海峡的另一边——台湾。虽然两岸长年对峙分割,但台湾却在文化上清除了日本殖民文化的影响,全面恢复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时至今日台湾的国学依然发达,传统文化的香火依旧鼎盛。  台湾学校里一直沿袭了“国文”的称谓,汉字依然是使用了几千年的繁体字。中小学校注重国学教育,小学教育中,国文、历史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至少占了一半,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年国民党当局定下的共同校训几乎都是“礼、义、廉、耻”,让国学点点滴滴深入人们的生活。  而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国学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者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似,后者《国学概要》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经史子集的概要性介绍;而《国学基本教材》的全部内容就是“四书”。  最近大陆把台湾中学国学教材引进,一些学者提出了“大陆的语文教育当效仿台湾”的看法,甚至建议可以用该书取代大陆的语文课本,引发了社会的震动和反思,为什么台湾的国学教育做的这么好呢?  这些要得益于国民党执政期间对国学教育的高度重视,1967年7月,蒋介石鉴于大陆发起“文化大革命”等缘故,他倡导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并亲自担任总会长坐镇指挥,全力推动文化复兴。他这一做法虽是打政治牌作文化秀,但无论如何在复兴国学上确实做了不少善事。  台湾国学得以传承,这些在孤岛“为中国文化披麻戴孝的最后孝子们”尤其功不可没,他们怀着花果飘零的精神,在孤岛上保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带出一批批国学的衣钵传人。  如今钱穆的弟子余英时成了大陆无人能及的学界翘楚,徐复观、牟宗三的弟子杜维明是享誉世界的新儒家第三代,方东美的弟子傅佩荣作品在大陆影响甚巨,牟宗三的弟子王财贵在两岸推行“读经运动”,学习陈鼓应书的于丹掀起一股“庄子热”……  正是这些国学大师不遗余力地提倡和教育,为台湾几代人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在岛上培植出丰富的文化土壤。在台湾,不但每逢孔子诞辰岛内孔庙要举行庆典,其他一些节日社会名流均要举办诗歌雅集,普通百姓酒酣耳热时还常常吟诗唱和。也因为有这样的氛围,才培养出林怀民和“云门舞集”这样现代的古典演绎者,表演出《薪传》、《水月》、《九歌》这样生命的舞蹈;才孕育出李安这样的艺术大师,拍摄出《卧虎藏龙》这样深具韵味的电影;才滋养出方文山这样著名的词作者,创作出《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这样宋词小令般典雅凄美的歌曲,引领华语乐坛的中国风。  三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改革逐渐触及到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深层,人们接受了社会变革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在社会结构急遽变革的总体情势下,科学主义和自由主义并不足以整合实然世界和应然世界的价值观,意义的失落使得社会秩序的清整变得困难重重。一些人开始重拾历史的碎片,寻找能够救赎世俗社会的工具。  人们跨过风云变幻的20世纪走到新世纪的今天,才发现我们原来并没有走出孔子所代表的文化传统的圈子,开始意识到需要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终于历史发生了一个惊人的轮回,被摒弃的国学以新文化保守主义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时之间,国学又成了香饽饽,重振国学的声音高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宣布成立“国学研究院”,接着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各个大学纷纷开设国学班。还有推出“国学短信”的,手机用户每月交10元学费,就可以每天来上一段“子曰诗云”的“国学”短信课。以圣人孔子为名、传播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百家讲坛”易中天、于丹的走红,国学博客圈的建立都在昭示着新文化保守主义借尸还魂的思想运动趋向。在政府的支持下,祭孔活动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规模空前、舆论攻势强大。早在几年前鼓励少儿读经的运动就声势浩大,苏州两家私塾“菊斋私塾”和“复兴私塾”相继开馆,宣称传播中国文字和儒家文化的“童学馆”落户于武汉。2008年斥资300亿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在孔孟故里开始修建,把这场“国学热”推向了高潮。  历史似乎习惯跟世人开玩笑,当大陆开始“国学热”时,台湾岛内却开始“去中国化”。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逢“中”必反,“中华邮政”改为“台湾邮政”,将“中”字头公司一律改为“台”字头,历史教科书中“国父”孙中山先生变成了“外国人”……以至于有人讽刺陈水扁能否把儿子陈致中也改叫“陈致台”?  台湾推行“去中国化”,目前还只是伤及皮毛,没有动其筋骨,国学教育体系没有被完全破坏,依然保留着良好的传统。马英九上台后,开始有“拨乱反正”的新气象。台湾一些有识之士如余光中、许倬云等人纷纷发起成立了“抢救国文教育联盟”,要求恢复过去的“国学强势竞争力”。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是空中楼阁,精神家园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只有通过共享一个世代更迭的文化共同体,我们才分明感觉到血浓于水。一个人可以通过整容把自己变得与同胞大不相同,却无法剔除血脉中的文化DNA链条。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去往台湾的这些国学大师,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和瑰宝,缅怀他们的生命历程是对我们民族最好的礼敬。  周为筠于杭州  2008年4月4日清明

内容概要

周为筠从一个新视角,演绎了一部国学当代史。这曾是一段隐秘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另一种命运。他标示出一个重要的时间临界点,并提醒我们,在此临界点之前,人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共同体中。至于这种文化血脉是如何被慢慢隔绝的,也许从这些国学大师的行动、言说与事件中,我们会有更多的体悟。

作者简介

周为筠,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出版策划人,独立撰稿人。 
任《社会观察》、《先锋中国评论》、《航字画报》等多家杂志主笔;《世界新闻报》、《南方都市报》、《竞报》等报纸专栏作家。在国内外知名媒体如《天涯》、《粤海风》、《中国青年》……发表文章几百篇。在《新闻战线》、《社会科学论坛》、《澳门理工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迄今发表几百万字的各类题材作品。
新著《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即将出版。

书籍目录

前言胡适:书生最后的闹与寂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乘桴浮于海的日子 半个台湾人 清算胡适的幽灵 万山不许一溪奔 政治文化围剿的靶子 在欢会中陨落 微笑的异端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 深陷政治的漩涡 “抢救大陆学人” 归骨于田横之岛 元气淋漓满台大 身殉台大的最后时光 世间已无傅斯年林语堂:“落根”有为有不为 倦云游子意,万里忆江城 来台后二十四快事 “落根”有为有不为 洋博士成了国学大师 半个世纪的金玉缘 一团矛盾的八十自叙 幽默大师的落寞钱穆:一生为故国招魂 落花流水春去也 千斤担子两肩挑 文化一脉传南国 晚年居台获新生 枯桐欣有凤来仪 心犹余憾洗铅华 魂归故里,叶落归根方东美:独步学坛的诗人哲学家 苦海望乡人 台湾因他才有哲学 独步学坛无敌手 出入中西的硕学通儒 在“党”外的“书呆子” 由诗心而入哲境 中华文化传灯不绝 乾坤一场戏,生命一悲剧徐复观:擎起这把香火的猛士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临歧分手竟反目 半路出家的学界明星 无惭尺布裹头归 中国文化披麻戴孝的最后孝子 未谒孔陵为遗恨 一个农民的儿子牟宗三:重建传统的儒家智者 风飘万点正愁人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熊师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宋明义理,魏晋人物 内圣外王的哲学典型 硕果仅存的新儒家 一生著作古今无两 一个时代的终结陈鼓应:为民主浪迹天涯的新道家 失落的自我 追随自由主义斗士殷海光 充其量是个自由主义者 “台大哲学系事件” “参与独派活动的叛乱分子” “投共附匪”的北大教授 为民主浪迹天涯 出入老庄的新道家 归于寂静之后南怀瑾:经纶三大教的传奇隐士 乱世人生如飘萍 在台湾的困顿岁月 传奇经历越传越奇 欲为天心唤梦醒 从《人文世界》到老古文化 催生中国当代第一条合资铁路 大陆掀起“南怀瑾热” “买票不进场”的人生后记

章节摘录

  乘桴浮于海的日子  1948年底,胡适曾有过一闪而过的和平幻想,还叫来了在安徽芜湖的本家胡乐丰,准备将家属送往徽州绩溪老家,但他很快清醒地认识到,其一贯主张“和比战难”是正确的。毛泽东不再对胡适存有幻想了,但他还是说:“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说后不为所动,这样胡适的名字自然从统战名单中被除去了。毛泽东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以中共中央名义宣布战犯,胡适的大名赫然列在“罪大恶极的帮凶们”之首。胡适明白自己在大陆是待不下去了,1949年1月21日,他亲自送夫人江冬秀和傅斯年夫人俞大彩上了去往台湾的船只。  1949年4月6日,胡适从上海乘“克里兰夫总统号”轮船离开祖国,船缓缓驶离码头。车水马龙的外滩渐行渐远,悲从中来的胡适眼眶湿润了,他不知道此去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胡适在当晚日记中淡淡记了句“此是第六次出国”。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思想苦闷的胡适在老乡陈独秀晚年的文字里找到了共鸣,认为陈独秀在弥留之际迸发出的思想弥足珍贵,“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主旨。  胡适痛定思痛,反思国民党政权一败涂地的原因。他开始与雷震等人筹办《自由中国》一事,并开始起草《〈自由中国〉的宗旨》一文,胡适在此宗旨里提出,这个杂志要作为“自由中国”运动的一个起点,“向全国国民宣传自由与民主的真实价值,并要督促政府切实改革政治经济,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宣言里也毫不掩饰地攻击“共产党铁幕之下剥夺一切自由的极权政治”,并幻想“尽我们的努力,援助沦陷区域的同胞,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自由”。此语作为《自由中国》的发刊词昭然印在每期杂志扉页,胡适还成为这个杂志的发行人。  4月27日,胡适经过长途颠簸来到了大都会纽约,住进东城81街104号这幢他原来租住过的公寓。胡适对灯红酒绿的纽约既熟悉又陌生,在这里他曾度过自己风华正茂的留学生涯,以及抗战时期当驻美大使时指点江山的风光岁月。如今年老落魄重新回来,却要开始他流亡的寓公生活。国民党犹如扶不起的阿斗,使得胡适抬不起头来,他在美国开展的民间外交在大势之下徒劳无功,很多同情国民党政权的美国政要都表示无能为力。胡适此时心情可谓灰暗之极,他通知国民党政府驻美使馆,取消一切约会,不会见任何政府或国会的领袖,躲进小楼继续考证他的《水经注》,并一再声明从此不问政治。  把自己封闭起来暂时逃避现实可以,但随着日子的推移,胡适不得不面对经济上的窘迫。一向不治家产的他,生活拮据,捉襟见肘,而这时夫人江冬秀也投奔胡适来到美国。江冬秀乃一乡村女子,到美国后语言不通,失去社会生活能力,只会邀三喝四地拉几个寓居美国的流亡太太在屋打麻将。这下可苦了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胡适,被“逼上梁山”的他经常在电车上被挤得东倒西歪,亲自外出购买油盐酱醋日用杂货,干起抹桌洗碗的鸡毛蒜皮的家务。虽然生活落魄精神极度萎靡,但胡适显赫的名声还在,从国内来美的过路客总想来一睹大师的风采,以至于胡适的寓所简直成了一个“熊猫馆”。一些远道而来的朋友来看胡适,他请不起客,只好煮茶叶蛋来寒酸招待。他的学生唐德刚形容那时他“惶惶如丧家之犬”,足见其困顿与颓唐。  1950年5月,竟为五斗米折腰的胡适,终于在普林斯顿大学谋到该校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的饭碗,虽美其名曰馆长,其实加胡适自己一共才两个人。在国内大名鼎鼎的胡适不得不屈于此职,做上一个清闲的图书管理员。在这里他前后做了两年的图书清理工作,业务闲暇之余继续他的考据研究,扎进故纸堆里自娱自乐,聊以自慰。  胡适虽然远离大陆,也不大认同共产党的政权,但赤子之心从来没让他的目光游离出祖国,他热切关注着彼岸的一切。在他来美国不久,香港报纸转发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给胡适的公开信。老朋友陈垣劝胡适要幡然悔悟,回头是岸。胡适读后顽固地认为此信是伪造的,并在台北《自由中国》上发文说,“可怜我的老朋友陈垣先生,现在已没有不说话的自由了”。  然而,最让胡适不放心和痛心的莫过于小儿子胡思杜的“背叛”。胡思杜顾名思义“思念杜威”,胡适给小儿子取名寓意既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敬重之情,更含着他一生对自由主义的坚定信仰。这个小儿子当年留在北大没有跟胡适走,后来进了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胡适没想到这个小儿子竟会朝他飞来投枪,“追求进步”得称他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并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宣布与胡适脱离父子关系。胡适知道后坚信是别人逼儿子写的,并在《时代》杂志上发表《没有沉默的自由》一文;另一面表达出的是知子莫若父式无尽的凄凉与无奈。  1952年11月,胡适应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学院的邀请,自美国飞抵台北讲学。听说胡适从美国归来,台湾各界人士蜂拥而至台北松山机场欢迎,大家对胡适寄予了极大的希望,都想争睹这个知识界领袖的风采,也想关心下美国对台政策与台湾的发展前途。  在台湾复任“总统”的蒋介石为了笼络胡适,专门约见并出示一份香港的《大公报》,上面有胡思杜批胡适的文章。蒋介石对此事表示“关怀”,孰料胡适却不领情,反倒认为这是蒋介石借此嘲弄自己儿子不肖,便情绪激动地反唇相讥,巧妙地兜出蒋经国的老底:“我的小儿子天性愚钝,实不成器,不如总统令郎迷途知返!”胡适这番话暗指1927年蒋经国留学莫斯科时,曾写文章大骂其父蒋介石是“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是我的敌人”。此举不是同胡思杜如出一辙吗?蒋介石一下子愣住了,只好尴尬地报之以苦笑。  胡适在台湾除了出入各所大学的讲坛外,各种公开社会的演讲也不少,向来声音洪亮的他,由于频繁地演说,使得喉咙嘶哑,不得不求助于大夫。在台湾受到如此隆重的欢迎,使得胡适对台湾多了几分依恋,他面对台湾媒体问及返台感想时说:“大约一年左右,我还是要回来的;以后希望每年能回来一次,但我也希望当我下次回来时,大家能给我不说话的自由,让我胆子更大些,多玩些日子。”从这时开始,胡适开始频繁地往返于台湾与美国之间。  1954年元月,胡适回到台湾参加“国民大会”,在开幕仪式上,胡适提出“扣足六年任期”的推算法,来解释一届“国大”为何能两次选举总统,为蒋介石的连任制造了绝好的舆论。并将“总统”的聘书亲手送给蒋介石,使得蒋介石心花怒放,摆出台湾随时欢迎胡适归来的姿态。  年入古稀的胡适在台湾如此受追捧,使得生性喜欢热闹的他动起归去来兮的念头。一日胡适从普林斯顿讲学坐火车回家,这时美国的天气极冷,外面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在轰隆隆的车厢里,他依稀想起了少年时代从徽州乡下乘船去杭州,再辗转到上海的日子。忽忽一少年,如今也进入暮霭沉沉的晚境。客居海外的他又患上心脏病,连人寿保险公司都拒绝保险。胡适暗下决心,要在有生之年还掉学术上所欠的债务,并计划趁早回到台湾安度晚年。胡适和美国的朋友一一告别,赵元任一班朋友还给他搞了个告别晚会,可惜就在1957年2月17日,胡适因为胃出血病倒了,使得他的归国计划暂时搁浅。医院给他做了胃切割手术,这场大病让一向乐观旷达的他自感时日不多矣。  胡适在给友人赵元任的信中说:“我打算回去,是因为我今年66岁了,应安定下来了,利用南港史语所的藏书,把未完的几本书写出来。”这里提到的这几本未完成书稿分别是:早在1919年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计划将此书下卷完成再改成《中国思想史》;还有他那本写成快30年前的《中国白话文学史》,到现在也是半部书的半拉子工程;最后要数那部被胡适自己反复琢磨的《水经注》,几年的心血也应该有个了断了。

编辑推荐

  1949年,风云变幻,时局动荡,文人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与政治黏合在了一起……《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将胡适、傅斯年、东方美、南怀瑾等几大鸿儒在1949年的抉择,在台湾的离奇命运,以极强的吸引力和文字概括力呈现在读者面前,由不得你不想阅读,不想进入别人的传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台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2条)

 
 

  •   是周为筠从一个新视角,演绎了一部国学当代史。这曾是一段隐秘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另一种命运。他标示出一个重要的时间临界点,并提醒我们,在此临界点之前,人们其实生活在一个有渊源、有传承的文化共同体中。至于这种文化血脉是如何被慢慢隔绝的,也许从这些国学大师的行动、言说与事件中,我们会有更多的体悟。
  •   很难得,能在这浮华的、蜂拥而至的出版书籍中寻找到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昨晚看周君,周为筠先生写的《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一直看到深夜,久违的读书欲望和激情。首先感谢周君,为我们提供这么精美的精神大餐,对他的付出我们感激不尽。作者周君能跨立在台湾海峡之间,客观的去对待这些国学大师政治上的选择(其实他们的选择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特性),并在学识上给予他们客观的肯定,对他们对国学的弘扬、传承付出给予充分的尊重。书中以人物志的形式,精挑细选了在“五四”前后的多位国学大师级人物,以1949年为出发点,精简的记叙了大师们在国学上的造诣,让我们能够在不厚的书页中系统、详细的了解到这些国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传学经历、人生经历……特别是在政治动荡的情况下,显示出传统国学者的脊梁、风骨。此书让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平台,详细了解了中国国学在近代史上的历程。(1)在清政府垮台之前,国学在全国上下成为正统文化,地位不容置否,整个社会都理所当然的学习、传承;(2)清政府末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国学受到了质疑,甚至有人抵制国学,认为西方文化好(在此期间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多股流派,一是纯粹的国学捍卫者,没有了解过西学的,打死不接受西学,抵制西学;二是单纯的西学崇拜者,批判国学一无是处;三是留学归来的,学了西学后,觉得还是国学好,这种是中西合璧的,既对传统国学有深刻的学习,而且对西学也是造诣很深的,努力向西方宣传国学,在国内又竭力弘扬国学的人);(3)在蒋介石统治的国民时期,确实,蒋介石有利用国学大师的嫌疑,但不容否定的是,他为弘扬、传承国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就看这些大师在台湾所受到的礼遇,能在台湾安身,发展他们的事业提供较好的氛围和保障。所以在台湾,殖民文化被革除了,国学被传承的很好,而且不断得到发扬,这也使台湾不断出现优秀的人才,就通俗的流行歌曲来看,好的歌词《青花瓷》等的出现……;(4)在大陆,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革前(一切都好好的,经济、文化、国学、西学科技……都好好的),②经历了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全盘清洗,毁灭了一代人,毁灭了一大批国学文化人,导致了文化的断层、空白),③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好的,但我在这里质疑这个中心,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是正确的,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没错的,但公开式的大肆宣传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的指导性、号召性的语言,到了平民大众中,就变成了一切向钱看的简单、朴实的理念,大家都在赚钱,从而导致我们的现在这个社会物质丰富、缺失诚信,人变得超级现实,或许有点关联,曾几何,我认为邓伯伯的“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是“把石头抛到道路的前面”)④到了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了,温饱解决了,但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缺少精神粮食,可能是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在大陆开始了复兴之路,我很高兴迎来这样的局面。艰苦的历程,更加让我们认识到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我相信,她一定会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更加的蓬勃发展,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我们一起迎接“国学”世纪的来临吧!
  •   很少看传记类的文字,总觉得别人的人生与我关系不大,读不下去。
    这本书里的章节也算是传记类型的 但是却读下去了,还数次感动落泪。

    也从此开始看国学类的书,慢慢读下去。充实自己的生命与信仰。
    大师的人格魅力与渊博知识如同宗教一般震撼灵魂,引领着平凡人求索真知。

    周为筠是个年轻出版人, 谢谢他把沉重的人文历史包装进现代的散文般轻松的盒子,让忙碌浮躁的我也能随手打开它,走进了一个世界。

  •   现在的国学在哪里?都在台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哪里?也在台湾!
  •   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
  •   对台湾的大师了解很少,特意看看!
  •   原来大师在台湾呀
  •     个人的遭遇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是不朵不起眼的浪花,就算只是一朵浪花,他们也做了自已应该做的,为中华文化的流传献出了自已的心血。对于前辈,我只能仰视。
  •   乱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真正做到百家争鸣,如春秋战国出了诸子百家,三国两晋出了竹林七贤、建安七子、三王两谢等,民国出了那么多开创时代之人。而可悲的是一场内战将大部分人的精力分散开去,政治永远是文化进步的敌人。
  •   在当当上买了上百本几万元的书了,第一次写书评。现在书如浩海,良莠难辨,也看不过来。但周先生这本书确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从一行行文字中我们既读到了大师们的大家气象,也读得出作者的温情与耐心。诚恳的推荐给大家!
  •   这本书是在朋友家翻到,然后借来一读,不一样的视角,让人大开眼界,同一个1949,一遍欢呼,一遍暗伤,可是无论怎样,大师就是大师,再借读完以后决定自己买一本收藏。
  •   去台文人也不得意,难啊。
  •   纪年那些年,那些大师。。。大师一去,再无大师。。。
  •   全书文字优美,增长了不少知识!
  •   写得比较完整并且具有可读性~值得推荐
  •   此书可读。其缺陷在于内容字体不太为我所喜好。
  •   诚如“作者”言,“参考了大量相关著作”,只是可惜了我的银子。
  •   当当很不错吖。。来的很快。差不多4天。。书额很好看。。呵呵。。
  •   两岸学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   verynicebook,不错的书,虽然不是摘录国学大师的作品,但是从历史角度剖析大师们的命运也很耐读。
  •   挺好看的,对了解台湾的国学大师很有帮助
  •   一直想了解五四时期的国学大师1949年前后的状况,没想到还真有人就这写了一本书,看了看还不错。实际上,这些人恐怕更配得上“国学大师”的称谓。呵呵
  •   知识性的读物。虽属泛泛介绍,但对于隔膜已久的彼岸学人,却也不可不知。尤其写方东美、南怀瑾、牟宗三等奇人奇事,较有可读性。对人物的扬与抑基本恰当——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因素,已经不易。
    不足是作者能力所限,对诸位大师的学术地位尚缺乏中肯的评价;个别人物选取欠当——本不够大师而忝列其中,显得有失分寸 。
  •   胡适的那段写得尤为得好,其他的相较之下,就有些逊色了。
  •   还是很不错的。大师风貌跃然纸上,虽然人无完人不无瑕疵,但他们各有各的风骨,而这正是大陆学者缺乏的东西。想到这些大师已经被大多数国人忘掉,不禁黯然。另外读完以后很佩服年轻的作者。
  •   rt内容才刚开始看,
  •   不读不知道,读了方大开眼界。这是一本让人开阔视野的好书,也是一本怡人性情的好书,愿各位爱书人都来品读。
  •   书的印刷和纸张都不错,关键是当当网上的价格比书店便宜!
  •   本人就是历史专业的,所以对这些东西特感兴趣,而且我爷爷也叫我帮他买了一本
  •   书一般,不过启发到我对陈鼓应感兴趣,也不错啦。
  •   作为粗浅的了解,可以翻翻看。
  •   消闲读物。价值不高。
  •   xiedebuhao
  •      断断续续的读完其中喜爱的人物,大师们的晚年,无论幸与不幸,却是彰显着各自的人生哲学。而至于普通的我们,继而开来整个民族所能做的就是对于大师的关怀。
       有时我觉得对于一个民族,大师们恍若他的孩子,有的孝顺一些,有的略显叛逆。可是孩子就是孩子,对于一个民族给予的应该是关怀,支持与理解,即使叛逆。
  •     胡适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既不赞成共产主义,也不反对三民主义,他崇尚的是美国的民主。所以,蒋介石写的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概括了胡适一生复杂的思想和经历。
      傅斯年的才干,取决于他的大刀阔斧的勇气与锐气,更只要的是他的办学理念,他完全继承了北大的传统,纯粹是为了办大学而办大学,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大学的独立性和学术的尊严,在大陆一度被当做反动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而遭到狠批,进而被历史遗忘,近年来,文学界介绍他文字开始见诸媒体,不禁让人感叹,近代史是还有一位有学问,有志气,有血性和有修养的知识分子。
      在20世纪上半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徐复观经历了一种奇特的人生。所谓由教室走上战场,再由战场走进教室,从穷苦书生,小学教员而厕身军旅,从下级军官而至陆军少将,从对于政治的疏离无知而周旋于民国各派系要人之间,进而介入国民党权利核心。他体验了现实政治的无比沉重,同时深刻地认识了现实政治的黑暗。徐复观一生一直浸淫在意识形态的政治情节之中,近年来,随着他的著作一本接着一本的出版,这个生疏的名字才在文化学术界凸现出来,向人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野。
      他们都是学术界的顶级人物,只是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而已。
  •      因为对于那些如魏晋名士一样的国学大师们的崇敬以及好奇,私底下翻了一些有关的书。在看过这本《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之后,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从内容来说,这本书还算是不错的,最起码象傅斯年、钱穆、徐复观、陈鼓应这些大师们去了台湾之后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书做过介绍,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本书其实有点名不副实。
      
       另外,这本书的很多表达,让人觉得很困惑,不知道是作者的表达有问题,还是该说负责这本书的编辑太不负责任,象书中第212页说“在会上陈鼓应悲愤地喊出,免于自由的恐惧和恐惧的自由”。恕本人愚钝,我只听说过“免于恐惧的自由”,不知道什么叫“免于自由的恐惧”。还有许多象“年入古稀”“殚精虑神”“独立特行”“观若洞火”这样有“个性”的成语。此外,象“他哲理之思文辞华美”(p124)、“把诗人和哲学家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内心深处是以儒家思想支配的”(P136)、“抱着为中国文化打抱不平”(P160)这样明显有语病的句子在书中更是俯拾即是。虽然按作者的说法“这本书的读者定位为大众普及型”,但也不能做的如此粗糙,一个本来很好的选题就因为这些细节的地方的粗枝大叶给破坏掉了。
      
       其实在最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对它还是充满了期待,但读完全书,真的只能说很失望。
  •     被遗忘的国学大师身影
      
        1949年,在中国历史中不管是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是一个分界点。在大陆一面国学享受臭老九的待遇,被一再打压,连孔夫子都难以逃脱被批判的命运。在台湾,国学虽然不是繁荣的景象,但因有人坚持,好歹保存了一丝血脉。这血脉不仅反映在文化传承中,也有人才辈出的因由。在周为筠的《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多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国学大师不管国学水平如何,只要活得够长久,只要有点儿技术水平,都可以算上大师的人物了。特别是近年,到处都是大师,使大师有贬值的倾向。而在台湾,不管是胡适、傅斯年,还是陈鼓应、徐复观,还是南怀瑾、方东美,都堪称一代宗师。这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少创见,而是他们的文化传承上即是国学一路,熟悉古代经典就不说了,解读经典的能力是不是国学大师最好的注解。
        说来,这些国学大师身前身后的文字不在少数,他们的故事虽然看上去相差无几,事实上,在看这本书之前,不免担心,是不是在书中少了新发现,如此看法毫不为过,毕竟现在的谈民国人物甚多,是不是能吸引人,就是看料够不够多,够不够好。这些国学大师的日常生活无非是读书做学问耳,但这亦是大有学问的所在。但能得其中的精妙,也是殊为难得的事。无他。是需在平凡处看出惊人的所在来。
        在台湾,国学已蔚然成风,如钱穆的弟子余英时成了大陆无人能及的学界翘楚,徐复观、牟宗三的弟子杜维明是享誉世界的新儒家第三代,方东美的弟子傅佩荣作品在大陆影响甚巨,牟宗三的弟子王财贵在两岸推行“读经运动”,靠学习陈鼓应书的于丹掀起一股“庄子热”……而在近几年,国内也掀起了国学热,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宣布成立“国学研究院”,接着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各个大学纷纷开设国学班,甚至还有少儿读经运动。
        但这与传承传统文化无关。国学的热衷者更多的是看重由此带来的名利双收。事实上,国内的学者现在提倡的“国学”,所着眼的却是韩国文化、鸥美文化在中国到处可见,并视其为洪水猛兽,这跟西学东渐时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外来文化的到来是不是坏事?成都著名文化人流沙河在最近的一次中指出,文化是普适的,外来文化不是文化侵略。只有这种视野看待外来文化与国学,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
        在这样的“国学”热中,我们应该看到,如今无论大众话语还是学界中重提的“国学”,既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复杂的时代性格。尤其是这个时代性格,这种性格很难描述,既有百年屈辱下深刻的自省,又有经济腾飞带来的骄傲;既有面对现实问题时束手无策的窘困,又有拟订目标时的浪漫;既有实用主义的小聪明,又有缺少时代眼光的大思维。这种时代性格对国学的伤害将是长期而根本的。这就是“国学”现在面临的困境。
        但从在台湾的国学大师的风流余韵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学从根本上讲它所反映的是人的和谐生活,是一种处世的积极态度,它是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的。他们是被遗忘的国学大师,但他们的身影则告诉我们:文化没有两岸。这正如周为筠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只有通过共享一个世代更迭的共同文化,我们才分明感觉到血浓于水。一个人可以通过整容把自己变得与同胞大不相同,却无法剔除血脉中的文化DNA链条。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周为筠/著 金城出版社2008年5月版,32.00元
      
  •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7226451
      书
      
        《未央歌》鹿桥著 黄山书社2008年1月
      
      
      
        读《未央歌》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它被大陆文学界遗忘了40年之久,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书中的校园爱情与当下沾染了太多铜臭和功利的爱情相去甚远。那群天真烂漫的大学生们的生活和爱情在当下已成为梦境。书写得唯美,文字赏心悦目。
      
        《许倬云问学记》许倬云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一个天生残疾的孩子,一个博古通今的学问家,是什么让这两者变得不再矛盾?这是我在看《问学记》时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书有点像何兆武的《上学记》。许倬云以类似口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而发生在许倬云身上的故事,是能感动每一个人的。他独特的人生之旅与成功的问学之路形同一个标杆立在我们面前,有时让人自惭形秽,有时又激起你上进的斗志。文字声情并茂,阅读许倬云的心路历程,会让人感叹再三。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周为筠著 金城出版社2008年5月
      
        作者自言,这本书像一次思想的苦旅,但对读者而言,却是一次深刻的发现之旅。1949年赴台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作者笔下曲折多舛。作者既写出了时代风云的变幻,更写出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文骨。
      
  •      第一次接触周为筠先生的作品.就是国学大师这个题目.难免让我对周先生的期望有点苛刻.个人认为书本的文笔非常精妙.然而内容却是“纯粹事实”.没有太多的内容.不过总的说来.周先生要写成这部有关国学大师的晚年的书.是非常不容易的.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本国学大师们晚年写照的作品.周先生确实应当受到感谢.
       我首先要讲讲我的揣测.从书本章目的编排到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周先生对书本中所叙述的几位大师们.是有确定的情感趋向的.在看这部书的时候.我的揣测就是.周先生对林语堂、钱穆、方东美、牟宗三和南怀瑾这几位是有更加特别的感情的.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位大师们.都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拯救动作.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揣测到周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态度.
       “欲为天心唤梦醒”出自禅宗大师南怀瑾之口.这位呼唤传统文化承接的大师是在目睹了港台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之后发出这一声疾呼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是与非.我们要讲的很多.我在这部书的感悟中.想讲讲的是自由主义和西学的问题.
       我个人十分佩服李敖先生.李敖先生在史学的著述方面有着独树一帜的风范.而他的个性为人.也十分的仗义豪侠.令我十分敬佩.然而在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观念.我和李敖先生不敢苟同.那当然的.我对于胡适先生的全盘西化当然也表示怀疑.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帮五四的斗士进行思想变革的理想与豪情.他们的全盘西化的方式可能偏激.然而他们的理想与治学确实伟大的、值得坚持的.看了这部书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了与胡适先生、傅斯年先生他们理想相反的一些学者们给传统文化披麻戴孝的勇气.而在同时.我不得不承认.我比之前更加的怀疑自由主义的全盘注入.
       中国的复兴之路到底在何方.从器物到体制再到思想的变革一一过去.而在思想变革当中充当文化先锋的一位位大师都随着历史的唏嘘溘然长逝.文学的变革到底是销声匿迹.如果连思想的变革都宣告失败.那么中国的命运究竟在何方?文人的唏嘘命运到底孰是孰非?
       最后要提醒各位的是.周为筠先生的文学功底非常扎实.他的文章行云流水.但在考证的功夫上就显得欠缺火候.书中有不少不客观的或者按需照搬的历史事实.个人认为这些不客观对读者是有一定影响的(如在不确定的原因下认为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领袖).这是各位想看这部书的朋友必须注意的.
  •     海峡有两岸,但文化没有两岸。国学也是如此,了解国学,了解国学大师,除了大陆之外,我们还必须将目光投放到我国的台湾地区,特别是要投放到那些在台湾的鸿学巨儒身上。周为筠先生的新作《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正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国学大师在台湾的窗户。
        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南怀瑾……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个人的作品我们都能在书店找到。可是,在那个即将迎来光明的时刻,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背井离乡去台湾呢?在那长达半个世纪的暌违阻隔中,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怎样做学问的呢?这些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九位鸿学大儒的别样人生。
        看到汶川地震后台湾同胞与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看到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的“去去中国化”,看到两会在北京复谈,我们不禁对中华大一统充满了更加急切的希望。应该感谢那些苦海望乡、满腹乡愁度余生的大师们,正是他们的努力,保存和发扬了台湾2300多万人民血脉中的文化DNA链条,而这正是使我们感觉到血浓于水的根源,也是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19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但不仅是一个年份,而是一个时代起始点。在这一年,一些国学大师用自己的学术信仰选择了政治信仰,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一些国学大师用自己的政治信仰选择学术信仰,留在了大陆。正因为选择不同,导致了学问不同,人生发展境遇也迥异,已经无所谓幸与不幸,但他们却共同演绎了精彩的中华文化。留在大陆的那些国学大师,和我们没有距离;去了台湾的那些国学大师,和我们年轻一代之间似乎多了一层朦胧的轻纱。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正好为我们拂去那层轻纱,让我们可以看清楚那些大师们的生活。书中,周为筠先生用精辟的标题概括了九位大师在台湾的人生,最后还有闹与寂的书生胡适,归骨于田横之岛的傅斯年,“落根”有为有不为的林语堂,一生为故国招魂的钱穆,独步学坛的诗人哲学家方东美,为中国文化披麻戴孝的徐复观,重建传统的儒家智者牟宗三,为民主浪迹天涯的新道家陈鼓应,经纶三大教的传奇隐士南怀瑾。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这保证了它的可读性;但它却做了一段学术传承史的个案研究,对我们了解完整的国学、了解完整的现代文化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无论是进行学术研究,还是闲暇偶读,都不妨拿来翻一翻。
      
  •     为往圣先贤继绝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血脉。这些国学大师的著述和演讲,很少领略,今次先从其传记故事相识,再依依凭缘分和学力,看他们的书,以及他们看的书。然后,将进入怎样一般的场景?留待以后体会。
  •     大概是几个月,或者半年多前,有次我去浙江社谈事情,事了,去对面周为筠的办公室,其时,周在编《在民国》、《历史的拐点》等书,因为是同行,也就聊了些这几本书的编辑,出版情况,在我们闲聊的过程中,周说他自己的两本书也在编了,其中一本,正是《在台湾》,当时的书名好像还没定,但内容,周多少给我讲了些,我也因此,得以知道了我原本不了解的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这些人的一些掌故,对这些人的故事,我是喜欢的,我一直对这一时期的那些知识分子有一种莫名的偏爱,我常常也想,那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镀金年代”。也许正是我所表现出来的兴奋,周随口向我约了他的这本新书的书评,现在看来,我要赖账了。
      
      后来大家都忙,时间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现在,《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得以顺利出版,不少书店应该也都上架了,喜欢国学,或者喜欢那一批知识分子命运的读者,可以去找找看。尽管这书我还没有看到。但我知道,作为“能写”的作者,周为筠会写的很“好看”(好看,是我对一本好书的常用评价)。
      
      其实,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南怀瑾,书中的这九个人,不管是那一个,单独来看,都是有足够多的精彩的故事可写的。周为筠选取了这几个人,一定有他的理由。而将时间聚焦在1949,我想,这将是最能体现这些人命运转轨的一个最合适的时间。1949,不光是这九个人,有太多的人的命运,在这一年被改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的写法,或者概念,有点像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关键的时刻,一个人的命运,或许在不期然间就已到来。
      
      
  •     朱学勤曾说,林毓生这一代人后来之所以成名,除个人艰苦奋斗外,另一个历史性的原因,应该是当时的台湾学界几乎独占西方学界与中国交流的唯一孔道与资源,待到大陆开放,朱学勤的上一代人也就是林毓生、余英时、杜维明的同代人出洋看世界,首先看到的是捷足先登的台湾学者。林毓生、余英时、杜维明等人成为大陆学者与西方学术界尤其是汉学界最初交往的桥梁、难以绕过的桥梁,难怪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一学界名流初次访美归来,对另一位老先生曾感慨不平:“X公,林、余、杜在海外学界的地位,原来应该是你我的位置呀!”(朱学勤:《从一支烟到一本书》,载1997年第6期《读书》)
       这是一声沉重的叹息,闻者若明了历史,定当能从中回溯到“天翻地覆慨而慷”的1949年。这一年,国民党败局已定,只好仓皇奔逃出海,据守台湾一隅。在抢运黄金、国宝之外,国民党还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抢救”走了胡适等大批学人,培养了一批年青学者,为台湾接续了文脉。反观大陆,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折磨和摧残,许多原本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学人的学术生命提前结束了,国学的传承出现了断裂。虽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陆续涌现从事国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但是他们已无法望前人之项背。这就是上述浩叹的由来。
      然而,虽有浩叹,我们对于当年出海登岛的学人,了解仍不是很深入。就此而言,近日笔者翻阅过的《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一书,应当说是一个了解他们的方便门径。这本文字优美、内容生动的著作,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南怀瑾九位学人,讲述他们在历史转折之后的生活与学术活动。对于他们是否都堪称“国学大师”,读者自然可以存疑,不过正如作者所言,这一称呼虽然在当下颇为媚俗,却是向不限于这九位的那一代台湾学人致敬的最好方式。
      他们的可敬之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成就,比如胡适晚年在台湾留下了约300万字、主要是研究佛教和禅宗史、《红楼梦》的文稿,钱穆完成了皇皇巨著《朱子新学案》……更是因为他们担当了传承学术的重任,培养了新一代的学子。前文所述的余英时,是钱穆的弟子,大陆无人能及;杜维明,则是徐复观、牟宗三的高足,享誉世界的新儒家第三代;林毓生,与陈鼓应同是殷海光的学生(因此笔者认为,本书《陈鼓应:为民主浪迹天涯的新道家》一篇实际上讲述的是殷海光和陈鼓应师生两人),在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哈耶克,现在是世界知名的华人学者。
      传承学术的代表,则非傅斯年莫属。傅斯年于1949年1月20日正式就任台湾大学校长,并继续兼任历史研究所所长职务。台大在他的领导、管理下,从一所经费短缺、管理混乱、师资良莠不齐、学潮不断的旧大学,革故鼎新,日新月异,成为台湾的最高学府与学术中心,聚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树立了自由的校风。为了台大,傅斯年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后竟身殉台大。对校长爱戴有加的师生悲痛不已,于次日停课一天,并下半旗志哀,学生自发地高举“国失桢干”、“痛失良师”白布横幅,前往殡仪馆瞻仰校长遗容。
      如今,“大师”和“教授”一样,都成了一个贬值的头衔,谁都有可能被封为“大师”。至于“国学大师”,从媒体的有关报道来看,也成了被滥用的词语。事实上,人们对于何谓“国学”,尚且众说纷纭,又怎么可能准确地定义 “国学大师”呢?在笔者看来,我们所认为的近代以来的国学大师,其实往往是学贯中西的,并不像乾嘉时期重考据的学者那样不知西学。像陈寅恪自然是无可质疑的大师,其学术成就虽属古代史学,但是他的学养却不限于国学,当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就已读过《资本论》。钱钟书,一生致力于打通和连接中西文化,留下巨著《管锥编》等作品。
      笔者以为,要成大师,必须通古今、中西,而且还应担当成学术传承的责任,培养出新一代的大师。就这两点而言,《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所述的九位学人,堪称“大师”,也堪称“国学大师”。
      
      周为筠:《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金城出版社2008年版。
      
  •     1949年,这是天下大势逆转的最重要一年。蒋家王朝终于崩塌,蒋介石在败逃台湾时,不仅带去了大批金银珠宝、古董器皿,也带走了一批精英知识分子。这些知识精英之所以随着蒋氏离去,既有因之于在思想文化上不认同新政权,也有担任过国民党军政要职者,更有坚持过“反共”立场者。他们的命运在跨出国门后走向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与留守大陆的仁人志士相比,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自此以后,意识形态的大相径庭,导致两岸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阻隔。这些背井离乡去往台湾的知识分子只能隔海相望,以解乡愁,聊慰老怀。他们中不幸者,子欲养而亲不待;幸者,老而终得魂归故里。在孤岛“为中国文化披麻戴孝的最后孝子们”,以其的天纵之资顶着生活的重压,继承传统,发扬国学,留下著作等身,在岛上培养出丰沃的文化土壤。
      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陈鼓应、南怀瑾,这是一些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甚者至于未所闻与,而他们更是一群游离于大陆之外,却又心存故国的国学大师。
      由于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以前我们即使对于他们中较为人熟知的几位大师的认识,也仅限于教科书上寥寥几页还带有批判性的述说。至于他们离开大陆迁居台湾之后的情形怎样,生活如何,更是无从知晓。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以1949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点为切入,以浅显通俗之语,纵论前后数十载,为读者展现出几位鸿儒不为大陆人所熟知的人生和生活,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分子。
      熊十力先生这样说过:“亡国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一个民族之立于世,根基就是其文化底蕴,而在这一点上,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多少文人墨客,积淀下无数的文化瑰宝。
      过去,我们曾犯下错误,将传统文化一股脑儿视为封建糟粕而批得体无完肤。混乱的十年更是清洗传统文化的顶峰期。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的改善、价值观念的急遽转变,一般人变得更习惯于快餐文化的接受,一些学者甚至于挖掉自己的墙基,以西方的那一套另起炉灶。
      今天,走过一路坎坷的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我们并没有跨出孔圣先师们所缔造的文化传统的圈子。于是,举国上下又开始了一场新的国学复兴。
      在台湾,幸而有胡适、钱穆、南怀瑾等“传统文化的殉道者”们的不懈努力,传统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传承。在历史这个大背景中,以崇敬之心仰望几位巨擘的行动、言语,缅怀大师的生命历程,对我们重燃国学之圣火不无裨益。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五色尘杂,渐欲迷人眼;鸿儒已逝,今者当奋发。较之于一般民众而言,象牙塔内的社会栋梁们更应阅读此书。文科生本不待言,理人们也应有此觉悟,国学始终该是我们立身处世之根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随大师脚步,做开源之壮举,岂不美哉?
      文末,借书内钱穆先生一句话,道:“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不要一笔抹杀自己的文化,做人要从历史里探求本源,在大时代的变化里肩负起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
      
  •   “既有实用主义的小聪明,又有缺少时代眼光的大思维。”这话不通啊,“缺少时代眼光”怎么还会有“大思维”?小思维都不及啊!就这样写出来了?。仅仅为了言辞对仗,可以不顾意思相左吗?
  •   是北青报^_^
  •   我觉得周先生的文笔很不错,楼主的评价我无法同意。
  •   不求苟同。
    读书本来就是极为个人的事情。
    此书只是打开了一扇窗,也许周先生之后会有更好的研究作品出现。
  •   很多观点都赞同 尤其最后一段提醒的
  •   我很想拜读一下~!!
  •   台湾学校里一直沿袭了“国文”的称谓,中小学校着重国学教育,小学教育中国文、历史等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至少占了一半,重视学生的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当年国民党当局定下的共同校训几乎都是“礼、义、廉、耻”,让国学点点滴滴深入人们的生活。
      而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国学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者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似,后者《国学概要》内容是关于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经史子集的概要性介绍;而《国学基本教材》的全部内容就是“四书”。
  •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文化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我的大爱啊~~~~~如果能跟这本书媲美,真的要翻出来看一看啦
  •   不及《人类群星闪耀时》。。。
    大体上都是彷徨,失落,创新(或继续失意),气节留存。。
  •   呵呵,只是讲“写法”上。
  •   跟着委员长走的,却保存了文脉
    而5000年文明在大陆却中断了
  •   呃,补充一句,我记得陈寅恪先生是在瑞士读的《资本论》。
  •   “像陈寅恪自然是无可质疑的大师,其学术成就虽属古代史学,但是他的学养却不限于国学,当年他在德国留学期间,就已读过《资本论》。”论证陈寅恪先生是国学大师,用他读过《资本论》来说事有点苍白无力了吧。
  •   人的地方就是他的散落在大地上的对世界感受的中心.人总会对某些地方寄予无限深情.此即邓肯所说的the power of place!
      http://fanfou.com/goodyear
  •   一楼的,谁说五千年文明在大陆中断了?此话太不负责任。
    此书算是一本打开观察当年去台学人窗口的作品,但作者原本可以写得更好更全面。
  •   南怀瑾不堪此任。
  •   两边知识分子的待遇可是天上地下啊!连宪法都保护不了国家第一副主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