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中华文化学院 编 页数:293 字数:235000
前言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暨“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2009年中华文化论坛”,今天隆重开幕。我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华文化学院成立以来,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在开展海外统战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省市的文化学院积极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发挥地方特色,推动文化学院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呈现出可喜的局面。近年来,文化学院不断扩大在港澳台及海外的影响,使文化学院正在成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宣传中华文化的窗口,爱国人士的研修基地,民族宗教、党外人士、统战系统干部历史文化的学习基地。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文化更加为人们所关注,文化学院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更加繁重。这次文化学院工作会议和文化论坛合二为一,既全面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又进一步突出了文化学院工作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大家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加强自身建设。
内容概要
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经过交流融合。最终汇合成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本书汇集了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研究成果,从多个层面展示了丰富多彩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及其现代意义和价值。
书籍目录
代序【何鲁丽】在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暨“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区域文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邵鸿】大众史学时代的地域历史文化研究 【王志民】略谈齐鲁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刘德龙】关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黄易宇】区域文化研讨会集中讨论的几个问题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 【周秀泉】关于区域文化的几点思考 【周承铭刘春宇】区域文化与整体文化的关系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文化方略 【邢宗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李菡】儒家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钱灵犀】中华文化视野下的草原文化 【杨道尔吉】北方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汉洲曹丽薇】关于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思考——以辽海文化的衍生与发展为例 【彭慧潘国政】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民族凝聚力 【于铭松】中华文化认同与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区域文化的人文价值区域文化与统一战线区域文化与全球化结语后记
章节摘录
不同个性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多样化绽放,也是中华文化有机整体或大系统下的亚文化或子系统,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塑造培育的不竭源泉。中华主流文化对于地域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规范作用,促使其融合扩展、认同主流和趋同一体;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给中华主流文化传统不断提供丰富的能量与养料。二者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与相辅相成,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内驱力所在。正因为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所以深化地域的文化研究,对于传承文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地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地域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地域文化研究被纳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轨道。形成了全国性的地域文化研究热。 地域文化研究古往今来一直持续不断。过去尽管大多仅限于地域文化典籍的搜集整理层面,但也起到了传承、延续、发展地域文化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我国地域文化研究从最初的文史热起步,逐步波及人文地理、地域文化,并吸引了众多目光的关注和学术界的积极参与。伴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地领导、经济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当前地域文化研究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下,立足不同地域文化的个性特质,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文学、宗教等多个角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