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欧巧云 页数:251
内容概要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的全面均衡的发展。高校生命教育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的生理过程、生命发展知识的讲授,让他们对自己有较深的认识,珍惜和珍重他人及一切生物的生命,并让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关爱,使大学生人格获得和谐发展。生命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的同时兼容差异,敬畏自然的同时胸怀社会,最终领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研究的生命教育主要侧重于大学生既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又要让大学生认识生命本体,掌握一些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生命、生命观、生命观教育概述 一、生命的起源 (一)诠释生命 (二)生命的起源 (三)生命的特征 二、生命观的历史类型 (一)何为生命观 (二)我国生命观的历史类型 (三)西方文化的生命观 (四)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生命观 三、生命观教育 (一)何为生命观教育 (二)外国生命观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三)我国生命观教育的经验及教训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生成根源 一、理论渊源 (一)西方哲学的生命观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二、文化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二)现代文化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三、现实根由 (一)大学生主体内在因素 (二)社会、家庭、学校外在客观因素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四重主题及基本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四重主题 (一)生命与自我 (二)生命与自然 (三)生命与社会 (四)生命与自由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基本特征 (一)能较好地珍爱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 (二)对于自杀基本上有正确的认识 (三)对于学校实施生命教育有强烈的渴求 (四)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积极追求生命的和谐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基本内涵 一、生命本质观 (一)何为生命本质 (二)探寻生命之本质 二、生命价值观 (一)何为生命价值 (二)追求生命之价值 三、生命过程观 (一)何为生命过程 (二)了解生命之过程 四、生命存在观 (一)何为生命存在 (二)珍惜生命之存在 五、生命修养观 (一)何为生命修养 (二)加强生命之修养 六、生命境界观 (一)何为生命境界 (二)提升生命之境界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性选择 一、生命观教育是大学生生命观生成的本体动力 (一)生命观教育是大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规律 (一)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灵魂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题 (三)理论联系实际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关键 (四)提高生命的质量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归宿 (五)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是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点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选择 (一)开发课堂潜能,激发大学生的生命价值。 (二)加强审美教育,以美育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命情感 (四)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生命价值教育环境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生成根源一、理论渊源(一)西方哲学的生命观在西方,对生命问题的关注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且积累了深厚的思想资源。古希腊时期,对人的生活、生命的关注和重视是一个重要的哲学理念。古希腊人把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生命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深深地镌刻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他们追求生活的幸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格的完善和美满。因此,有人说,一部希腊思想史,就是围绕人的生活和生命这一主题展开的。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时期最早明确地主张要重视人的生命,要关切人的生命,倡导人的“生命和谐”的哲学家。他主张在人世间,惟有生命最可贵,而且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尊贵的,也都是神圣的。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人们的眼光从天上拉到了地上,从自然引回到人事”的哲学家。他认为在他之前的哲学研究,过于关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探讨,而忽略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真实生命的关注。苏格拉底认为,外部的物质世界只是人的生命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而人的真正意义和最高价值却在于人自己的心灵,在于人的灵魂的丰富和安宁。基于这种认识,苏格拉底提出了自己的生命学说。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在于道德上的“善”。一个人的生命光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道德的高尚带来的。
后记
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生的一切奋斗、成功与幸福,都附在失而不能复得的生命上。没有了生命,一切都等于零。那么,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生命教育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即从人本角度关注个体的发展,个体生命最低层次的目标是尊重生命,最高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衡量高等教育是否圆满完成其目标的最终尺度,“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基础教育阶段讲解生命起源问题,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诞生、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让学生认识生命和敬畏生命。同时在大学生继续深化他们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爱惜生命,呵护生命,自觉地张扬自己的生命价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应做到熟知有关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知识,知道如何拥有强健的体魄,懂得如何增进身心健康发展,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如在遭火灾、溺水时如何自救和他救等。在遭遇痛苦时,能积极调节不良情绪,即使输掉一切,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世界是神秘的,生命存在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敬畏生命是一种终极追求,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体现。所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负责,是否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促进作用,根本上要取决于教育者是否敬畏生命,是否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以自己的好恶或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否认学生生命存在的价值。教育若忽视了这一点,也就成为统治和奴役的工具,也必然成为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枷锁。
编辑推荐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讲述了: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生的一切奋斗、成功与幸福,都附在失而不能复得的生命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