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金向群,曹霞,赵春芳 主编 页数:324 字数:638000
内容概要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题纵览与全真模拟系列丛书》是根据新版考试大纲要求,在深入领会考试大纲、详细分析教材内容、掌握历年命题规律、认真推敲考题类型的基础上由有数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教学经验的教师合力编写而成。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题纵览与全真模拟系列丛书》包括《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等七个分册,每分册习题前附该科目的考试大纲、相应的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如何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顺利通过考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有一本有效的参考书,而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正是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全面复习教材和反复阅读考试大纲的基础上,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及重点、难点问题,达到快速、高效的复习效果。本书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1.紧扣大纲:本书是在编者对“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进行反复研究,精心整理后编辑的。 2.难度适中:编者根据多年的对执业药师考前辅导的经验和对历年考试的分析,保证试题的难度与当年的考题基本一致,以免难题过多,将考生引入钻难题、偏题的死胡同。 3.重点突出:本书对大纲要求了解掌握、熟悉的知识点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有利于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放矢、迅速掌握考点。 4.力求完美:本书全面覆盖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答案力求完善,力争避免出现有争议的问题。
书籍目录
上篇 药理学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第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六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第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第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第十一章 抗真菌药 第十二章 抗病毒药 第十三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第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 第十五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十六章 传出神经药物概论 第十七章 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 第十八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第十九章 镇静催眠药 第二十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第二十一章 精神药物 第二十二章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药 第二十三章 镇痛药 第二十四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十五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六章 抗心力衰竭药 第二十七章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第二十九章 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三十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三十一章 血液系统药物 第三十二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三十三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三十四章 子宫收缩药 第三十五章 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六章 免疫调节药 第三十七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八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九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四十章 性激素及作用于生殖系统功能的药物 药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药理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下篇 药物分析 第一章 药典、药物分析基础和物理常数 第二章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第四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五章 芳酸及其酯类、胺类药物分析 第六章 巴比妥类、磺胺类、杂环类药物分析 第七章 生物碱类、糖类和甾体激素类药物分析 第八章 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第九章 药物分析含量计算 药物分析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药物分析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药物分析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药物分析综合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章节摘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考试大纲要求】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1.药物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药物代谢过程、药物代谢的结果、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酶诱导剂及抑制剂 4.药物排泄途径、药物排泄的临床意义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血药浓度一时问曲线下面积、峰浓度、达峰时间、半衰期、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稳态血 药浓度及临床意义。 【考点精要】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1.吸收: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剂型。 (2)首过消除:指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和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3)吸收环境:胃肠蠕动和排空、胃肠液酸碱度、胃肠内容物、血流量等。 二、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分布: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中的过程。 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不同的药物以一定比例与血浆蛋白结合,随着药量增加,结合部位达到饱和后,增加药量将使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剧增,导致药效增强或产生毒性反应。联合用药时若两种药物出现蛋白结合竞争现象,血中游离浓度增加。 (2)体内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3)其他因素:局部器官血流量、组织亲和力、细胞内外液的pH值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