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出版社现代 作者:流沙河 页数:3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即使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民,也能认上一两千个汉字。但是中国作协理事、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认汉字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不仅认出每个汉字的写法、意思,还认出这个字的创造过程,历史演变,认出这个字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典故、掌故,凡是和这个字有关的,流沙河先生都能信手拈来。这就是这本书的特点。
作者简介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汉族,蒙古裔。1931年生于成都。四岁迁返今青白江区域厢镇槐树街老家,当时此镇是金堂县城。幼学古文,做文言文,习书大字。十六岁来成都读省成中高二十三班,转爱新文学。十七岁始发表习作。1949年秋入川大农化系,立志从文。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
书籍目录
一二三最古老四五六皆借字七八九亦借字十百干回到一万是一只蝎子春夏秋冬东南西北太阳之子月亮之脸月下之事星与晨星参商以及木星天上雨云雷电求雨和扫雪风凤本一字山之多态到山坡上去石之器用石之兵用土地崇拜土田劳作封土划疆尘土遮天江河海澥洋川与水灾源泉流演成派渊回沱淮温洹大小水凼凼水边妙喻浮沉千古事津渡与荠菜洪洚深浅溺家常用水一碗汤说起水梁与水法彝族火把节香火与灯火从烤人到烤肉火种不能熄灭火星和灸疗人体内也有火猎火与灶火有火隐藏字中从木与非从木人与木的互动劈柴与锓板树名丛说桑树构树漆树从根部到枝端树上多热闹木之器用小草一二三四株各种蔬菜取名茶菸蔗蓝麻药字的解释猎获与稼获草之为用大矣请细察一朵花误从草头的字苟苟之辨禾黍稷秫稻谷禾穗落花之美公私香臭辨从季弟到禾镰糠中有疑问米怎样变粮米酒的酿造米之异化近似米而非米麦从天上来此豆非彼豆围绕酒器造字饮酒讲规矩吃饭问题多进餐的慢镜头碗上造出字来餐具和炊具玉和玉璧璞与仆不相干从玉的一些字金与铜的冶炼撞与锺不同捕兽钳与牛刀尖部的金属物贝赏贤贯负贮贝币与贝饰风和虹都是虫蛙和大腹虫令人敬畏的虫令人恐惧的虫螳螂与蜾赢六种虫的取名捕鱼和养鱼大鱼和小虾鱼名探源鸟隹之辨鸿雁和鹰雀雉翟隼鹤莺鸱鹗与鹳雀从隹的一些字子规鸟及其他羊与从羊诸字牛与从牛诸字马与从马诸字豕与从豕诸字犬与从犬诸字猫科猛兽及其他小鼠到大象屋盖下面有事建筑物种种衣被天下葛巾麻布丝帛丝系索牵和虱卵从丝省之字君子动口诸字二三四五只手双手万能好歹都是手投矛握笔摇铃见德觅相眼蒙眬眼睛多种表现一口到四口口之多用途听圣声馘联职人头与鬼头头上毛最长从囟门到鼻子送礼和找饭碗心思喻象之妙悔忧悦惊惕怡怠恶惶恭从肩到尾从胯到胯间膝与屈膝从足三组连绵词一直走下去行走在路上男女好昵孕毓育幺幼乳家庭成员与考老
章节摘录
川与水灾 黄河古称河水。长江古称江水。其他江河,亦以水名,例如洛水、汉水、汝水、淇水、泗水。水体也叫水。古人嫌不便,又造川字概称一切水道,而不包括水体在内。造川字者绝顶聪明,只在甲骨文水字的左右各添一笔,画成两岸,表示此乃水道,而非实指某江某河某水,亦非水体。到了篆文,中间四点也省掉了。精打细算如此! 水中可居者日洲,本指江河湖池中的小岛,非今之世界五大洲。洲原作州,没有水旁。川本身已是水,用不着加水旁。只因借用于古代的九州,所以水中小岛的洲加上三点水旁,以便区别。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说文解字》紧扣字形笔画,就说篆文州“从重川”即两个川,若扣着字义讲,从两个川反而不通。明明是一川中三小岛,何来两个川呢。 省名四川,非谓此省有四条川。长江三峡,古称川峡。元代分为川峡东路、川峡西路、川峡南路、川峡北路,共四个行政区,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而建行省。 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俗语“川流不息”出此。水道不能堵塞,只可疏通。一堵塞,水位必抬高。抬得太高,蓄积势能,应力超过临界,堤岸必崩,导致水灾。今行简体灾,看字形便知是房屋失火。繁体灾兼水火。古体灾则专指川被堵塞必致水灾。那一横杠断川,象堵塞意。古体灾显然是篆文灾的翻版。古人眼里,火烧不过数家,洪水却能湮没整个村镇,厉害百倍。灾字首指水灾,而字众川,便可以理解了。甲骨文第一灾,两横断川,是象意字,篆文所出。第二灾,中为才,做声符,是形声字,显系晚出。第三灾,象洪水之横流,左冲右撞,是象形字,见于早期卜辞,最为古老。 水淹之淹,原属水名。淹水在今四川青衣江之上游。借作水淹,遂成动词,原义乃隐。《说文解字》:“湮,没也。”可知当初湮是正字,淹是别字。后来别字扶正,正字投闲,莫可奈何。投闲之后,与水无关,亦称“湮没”,但是义同“埋没”,傍上土族。其实土族自有堙字,义为用土填塞。“鲧堙洪水”,治水失败,败在堙字上面。子禹继作,“干父之蛊”,改用疏导,终致成功。回头再说湮字,右边西土正是堙的古写。可知湮字应该是从水堙省声。愚以为真资格的正字应是衍字。看篆文衍,水漫十字街头,象意,比属于形声字的湮字更能表意。 先民傍水而居。最早的城市总是建筑在江河岸边,一则利汲水,二则利舫运。何况城市设防,高墙之外,还需深池,做护城河,没有水怎么行。古代所谓国就是城,又日邑。邑上非口,那是方形的城。邑下非巴,那是人俯身跪坐着,也是另一种写法的人字。有城有人,就是邑了。邑字在楷书中有时候变形为右包耳,例如邦郡都郭郊部诸字,皆从邑得义也。邑上加川为邕。东南西北四城门外都有河流来水灌池,这就叫邕。江南水网地区,堪称为邕之城甚多。固然利于防守,但是洪灾亦随之矣。邕通壅,有以异者,壅是土堵塞了水道,邕是水堵塞了城市。其为堵塞则一,故可互通。行人堵塞叫擁挤,脂肪堵塞叫臃肿,化脓堵塞叫痈疮,以音求之,都能溯及这个邕字。 源泉流演成派 江河溯源,终有一泉,广不盈尺,深或数寸,仅可“滥觞”(浮起一只酒杯)。泉字不是白水二字组成。只有不通文字学常识的某些古人,才把泉货叫作“白水真人”。汉代称货币为泉货,取其自中央出,流布四方之意,纯属比喻。泉字篆文和甲骨文,你要腾空俯瞰,方知这是一眼泉水,流出成川。如果坐着平视,就可能误认为热气球正在升空。《说文解字》:“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许慎以原释泉。原又是啥?他说:“原,水本也。从泉出厂下。”厂即岸,指山岸。山岸下之泉就叫原。泉原本无别,不过一在平陆一在山岸而已。后来原字借作平原,泉原字不得不加水旁成源字。其实原字厂下一泉已经有水,又加三点,反而不通。《孟子》书中“原泉混混”,那时尚未加水旁作源字。泉原之原字,今广泛使用。原因、原来、原始、原理、原则、原型、原装、原配、原告、原籍、原子等等皆从江河源头那一眼泉水引汲出意义,组成新词汇,应用于无穷。噫,亦神矣! 泉水流出成川。川非预先挖好,等着水来。只缘泉水本着就下之性,顺着地势向低处流,而川自然就流成了。川之所以被叫做川,正因为它是顺从的。顺字从页是头是脸,从川是说脸上表情顺从。不然为何要从川,川亦声呢?明白顺之所以从川,就能明白篆文流字为何也从川了。流从倒子水上游泳,从川表示顺水而下。前人不知小子头上乃是川字,误认作三毛了。水总是顺流的,所以流字从川示顺。金文流字小子头上的川变形成个,只是为了书写方便,别无他意。篆文游字同样是小子水上游泳,只是字不从川,他可以顺水而下,也可以逆水而上,还可以横游向彼岸去。无川,他是自由的。今之游字原本是旗帜的飘带,意思同旒一样,读音稍异而已。字被借作游泳,日久扶正。其实从前游字正字是三点水旁一个子,见《石鼓文》。甲骨文游字省水,而用左右河岸代替之。 江河源远流长,特造一个演字表之。《说文解字》:“演,长流也。一日水名。从水寅声。”许慎解说寅字,太牵拘于意识形态,使人糊涂,我就不介绍了。看甲骨文演字,水旁一矢,原来并非从水寅声,与篆文演字几乎不相干。水旁的那一矢是画的箭杆符号,表示由此前进。学童野营,追踪游戏,至今仍画箭头符号。甲骨文的水旁一矢,是说河流由此前进,流程甚长。不视矢为自有其形音义的一个字,而把它当作箭杆符号用,日久终觉欠妥,所以历数百年,硬把此矢改造成为寅字。在古籍中,寅有进义,就是从箭杆符号继承而来的。这样,演就有了“长流”之义。一点意思拉长来讲,就叫演说。一段情节拉长来做,就叫演戏。一些内容拉长来写,就叫演义(义即内容,非义气也)。任何“长流”终有变异之日,斯为演变。 一水长流,分汊为派。派字水旁乃后添之蛇脚。篆文派字画水道之分派,与金文和甲骨文同。派字右旁笔画,可与篆文一一对应。正派、左派、右派、中间派、反动派、新派、党派诸词,莫不源出水流分汊。这些说来无趣。有趣的是先民拟血脉于江河流派,真可誉为奇思妙想。脉的繁体从肉从派(身体器官诸字从肉者多)。派为啥变成永?原来在甲骨文,派永本是一字,所以简体写成肉旁一永,亦有根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若面对生字,能读出音来,能讲出义来,能写出形来,那就算认得了。不过,汉字往往今音之外尚有古音,今义之外尚有古义,今形之外尚有古形。你若能进一步读出古音,讲出吉义,写出古形,并能说清楚此字的古今演变过程,那就算完全认得了。鄙人自幼喜学认字,到中年才想起应该认个清楚明白。便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兼攻金文和甲骨文。历四十年之久(其间十年浪费于“文革”,十年浪费于写诗,十年浪费于作文),天可怜我,总算认得几个字了,心头悄悄快乐,觉得学习认字太有趣了。想同大家分享快乐,所以伏案三年,去年冬初脱稿。呈出《流沙河认字》。 交稿后又怕有读者要问:“认得那么清楚明白,有何益处?”说老实话,当今世道看重实惠,我确实答不出有何益处。但是我坚信某西哲之言“有趣必有益”。 ——流沙河
编辑推荐
你若面对生字,能读出音来,能讲出义来,能写出形来,那就算认得了。不过,汉字往往今音之外尚有古音,今义之外尚有古义,今形之外尚有古形。你若能进一步读出古音,讲出吉义,写出古形,并能说清楚此字的古今演变过程,那就算完全认得了。 鄙人自幼喜学认字,到中年才想起应该认个清楚明白。便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兼攻金文和甲骨文。历四十年之久(其间十年浪费于“文革”,十年浪费于写诗,十年浪费于作文),天可怜我,总算认得几个字了,心头悄悄快乐,觉得学习认字太有趣了。想同大家分享快乐,所以伏案三年,去年冬初脱稿。呈出这本书《流沙河认字》。 交稿后又怕有读者要问:“认得那么清楚明白,有何益处?”说老实话,当今世道看重实惠,我确实答不出有何益处。但是我坚信某西哲之言“有趣必有益”。 ——流沙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