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罗曼·罗兰 页数:156
前言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是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在20世纪初创作的《名人传》被称为传记文学的开端。《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20世纪前半期是人类历史风云激荡并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可以说是有感而发,他想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纠正时代的偏向。三部传记着重刻画了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中,为了追求真善美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作者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更多的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这三部传记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作出的牺牲。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的整个故事显得比较平稳,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从结构上看,三篇传记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伟人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的欧洲统一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通过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使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纯真,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编者
内容概要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20世纪初期的代表作之一,又称《巨人三传》,《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杰出的人物。三部传记着重刻画了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簸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显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贝多芬为原型,围绕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瞄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书籍目录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序
贝多芬传
贝多芬遗嘱
书信集
思想录
米开朗琪罗传
原序
上编 战斗
力
力的崩裂
绝望
下编 舍弃
爱情
信心
孤独
尾声
死
这便是神圣痛苦的生涯
托尔斯泰传
思想的光芒
托尔斯泰的童年
求学历程
逃往高加索
《高加索纪事》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善的宣道者
《夫妇间的幸福》
两部巨著的诞生
《忏悔录》
《我们应当做什么?》
信仰的寄托
《艺术论》
民众语言与音乐
对他的影响
《复活》
托尔斯泰的社会思想
“面目”的确定
战斗结束了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身材矮小臃肿,外表看上去很结实,天生就有一副运动家般的体格。生着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他的皮肤到晚年变成了病态般的黄色,尤其是到了冬天,当他呆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显得宽广无比。一头浓密得非同一般的黑发,好像梳子从来没有在上面光临过,处处都倒立着,就好像“梅杜萨头上的乱蛇”(神话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关发著名。后来因为得罪了火神,美发都变成了毒蛇)。他的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见到他的人都震撼不已,但其间微妙的差别大多数人是分辨不出来的。平日里,这双眼睛细小而且深深地陷了进去,只有在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张得大大的,在眼眶中来回地打转,这样才能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凝视着天空,宽大的鼻子显得又短又方,竟然与狮子的相貌相差无几。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这样更使他的脸显得特别古怪,一点都不对称。 据莫舍勒斯(英国钢琴家)说:“他的微笑很美,谈话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不带有任何愉悦的气息,粗犷而狂野,很难看,并且时间很短——那是来自于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都是忧郁的,显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1825年,雷斯塔伯(德国诗人)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还有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1年以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酒店里偶然遇见他,当时他正坐在屋里的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在临死前常有的举动。一个朋友向他说话,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脸上带着悲伤的微笑,然后用聋子惯有的那种尖锐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脸色变幻无常,无论在弹钢琴时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还是突然有所感应的时候,甚至有时候在街上,他的行为都会使人大为吃惊。“他会忽然间脸上的肌肉隆起,血管膨胀,粗犷而狂野的眼睛变得更加可怕,嘴巴在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自己反倒被妖魔制服了一样”,那是典型的莎士比亚式的面目。克勒贝尔说是莪相(3世纪时苏格兰行吟诗人)的面目。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曾说他与“李尔王”(莎士比亚名剧中的人物)相差无几。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是佛兰芒族(今法国与比利时交界的一部分,为比利时西部之地域。古称佛兰德。佛兰芒即居于此地域内的人种名)。他的祖父名叫路德维希,是家族里最优秀的人物,生在安特卫普(今比利时北部的一大城市名),直到20岁时才迁到波恩来,做过当地大公的乐长。贝多芬的性格和他最相像,我们必须记住这个祖父的出身,才能懂得贝多芬奔放独立的天性,以及许多不同于德国人的特点。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曾经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嫁给了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的童年十分艰苦,不像莫扎特一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4岁时,他就被迫整天在洋琴(钢琴以前的键盘乐器,形式及组织大致与钢琴同)前面坐着,或者被关在屋里和一架提琴呆在一起,几乎要被繁重的任务压死。万分幸运的是,他还不至于对这门艺术产生永久的厌恶。为了迫使贝多芬学习,他的父亲甚至还使用暴力。贝多芬在少年时代就开始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才能挣取每日的面包,这份重任对他来说来得太早了些。
编辑推荐
《青少年纯美阅读:名人传》编辑推荐:贝多芬一生备受疾病、贫困和失恋的折磨,但他始终不懈地抗争,并且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激情;米开朗琪罗忍受了病弱以及所有的刁难和盘剥、兢兢业业,一生醉心于雕塑创作;托尔斯泰致力于实践自己的理想,又不停地质疑自己的理想,在冲撞和求索中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这就是《青少年纯美阅读: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给我们带来的英雄们的气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