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军事科学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  页数:全3册  字数:115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和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为准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历史事实和文献档案资料为主要依据,深入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科学地总结建军和作战指导的基本经验,努力写出一部真实可信、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史书,为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为部队建设特别是探索新时期治军特点规律,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提供历史借鉴。本卷包括了第一-三卷。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准备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军事活动
二、北伐战争失败后的形势,中共中央的建军决定
第二节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中国红军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人民军队的诞生
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三、广州起义,海陆丰地区红军的建立
四、井冈山会师和红4军的组成,红5军的建立
五、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和红军的建立
第三节 红军在开展游击战争和创建苏区斗争中发展
一、红4军在坚持井冈山斗争中加强建设,红5军主力与红4军会师
二、红4军在创建赣南、闽西苏区斗争中发展,红6、红12军的建立
三、红5军在转战湘赣边和创建湘鄂赣边苏区斗争中发展,湘鄂赣边红8军的建立
四、湘鄂西红军在创建苏区斗争中发展,红4、红6军会师
五、鄂豫皖边红军在创建苏区斗争中发展,红1军的成立
六、赣东北红军在创建苏区斗争中发展。闽北红军的建立
七、红7、红8军的建立,红7军在创建与坚持右江苏区斗争中发展
八、东江、琼崖、浙南、苏中、川东红军的建立
第四节 红军创建时期的政治建设
一、中共中央对红军建设的指导
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和政治机关制的建立
三、三大任务的提出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
四、士兵委员会的建立
五、政治教育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
第五节 红军创建时期的后勤建设
一、后勤机构的建设
二、筹款方针的确立
三、供给制度和经济民主制度的建立
四、装备和武器配备
第六节 红军游击战作战原则的形成,建军原则的确立,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一、红军游击战作战原则的形成
二、古田会议的召开,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确立
三、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第二章 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红军开始初步的正规建设
第一节 中共中央军事战略的转变,红军主力组成正规兵团
一、1930年春夏的形势和中共中央军事战略的转变
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召开
三、红军第1、第2、第3军团的成立
四、红军第一方面军的成立及编制的调整
五、其他红军编制的调整
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
第二节 红军在反“围剿”胜利中发展和作战原则的形成
一、红一方面军的发展,红5军团的建立
二、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和部队的发展
三、鄂豫皖红军的发展,红四方面军的成立
四、湘赣、湘鄂赣和赣东北等苏区红军的发展
五、红军作战原则的形成
第三节 全军和各苏区红军领导机关的建立,红军组织指挥的相对统一
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央苏区军事委员会的建立
二、总参谋部的建立和司令部工作的开展
三、总政治部的建立和政治工作的加强
四、总经理部等后勤部门的建立和后勤工作的加强
五、其他苏区红军军事、政治领导机关和后勤部门的建立及工作的开展
第四节 条令、条例的颁布实行
一、编制草案、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纪律条例草案和军制草案的颁布
二、其他条令、条例的颁布
第五节 红军学校和专业技术分队的建立
一、各地红军学校的建立
二、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和专业技术学校的建立
三、红军炮兵和其他专业技术部(分)队的建立
第三章 “左”倾军事错误的推行,红军的曲折发展和严重损失
第一节
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的形势。
王明“左”倾军事错误的形成
一、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的形势
二、王明“左”倾军事错误的形成
第二节 红军在与“左”倾军事错误的斗争中曲折发展
一、红一方面军的挫折与发展
二、红四方面军的损失、恢复与发展
三、红3军的损失与恢复
四、湘赣、湘鄂赣、闽浙赣和鄂豫皖苏区红军的曲折发展,东江和琼崖苏区红军的失败
五、陕甘红军的创建,陕甘苏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红军建设的加强
一、体制编制的调整
二、军事训练的加强
三、政治工作的加强,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
四、后勤组织的调整和建设的加强
五、红军学校的发展
六、“八一”建军节 的确定
第四节 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建设的加强,动员补充机制的建立和战争保障能力的提高
一、省军区的建立,地方武装建设的加强
二、兵员动员机制的建立,动员工作的加强
三、苏区经济建设的发展,红军保障能力的提高
第五节 “左”倾军事错误进一步推行,红军遭受的严重损失
一、“左”倾军事错误在中央苏区的进一步推行。红7、红9军团的成立
二、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红10军团的组成与失败,闽浙赣苏区的丧失
三、湘鄂赣苏区的丧失和湘赣苏区反“围剿”的失败。红6军团的西征和红2军团番号的恢复
四、鄂豫皖苏区的丧失,红25军开始长征
五、红8军团的成立。中央苏区的丧失和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
第四章 长征的胜利,红军建设的恢复与加强
第一节 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央红军的精简整编
一、遵义会议对“左”倾军事错误的纠正
二、中央红军进一步精简整编,不断加强政治工作
第二节 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一、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
二、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三、红25军与西北红军会师,红15军团的组成
四、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会师,红一方面军番号的恢复
第三节 新的战略方针的确立,革命大本营的扩大和巩固
一、瓦窑堡会议的召开,新的战略方针的确立
二、革命大本营的扩大和巩固,红一方面军力量的恢复
第四节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全军统一组织指挥的基本实现
一、红2、红6军团在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及反“围剿”斗争中的发展
二、红2、红6军团开始长征,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红二方面军的组成
三、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
四、红军长征中的少数民族工作
五、红军政治工作的加强和三大任务的恢复
六、全军统一组织指挥的基本实现
第五节 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保存,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和发展
一、南方红军游击队的保存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和发展
第六节 红军建设的全面加强,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一、国内和平基本实现前后的形势和红军的任务
二、陕甘宁苏区建设的加强,红军兵力的扩大
三、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和其他学校,加强干部和专业人员的培养
四、学习研究军事理论和哲学,加强红军的思想理论建设
五、加强军事训练
六、积极筹措经费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七、进行形势任务教育,提高官兵文化素质基本经验
后记
第二卷
第三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改编过程中,允许不愿留下的官兵离队,将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下辖第1、第3营共6个连。另编特务连、卫生队和辎重队,编余干部单独编成1个军官队。改编后,全团只剩700余人,长短枪700余支,机枪2挺,但队伍更加纯洁、稳定,基层连队也得到充实。 改编的关键是加强共产党对部队的领导。在部队各级建立共产党组织: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小组,营、团建立党委,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军。同时,实行新的党代表制度。由党组织的书记任同级党代表,负责党务工作、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与军事长官共同管理和指挥部队。各级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健全,特别是连队党支部的建立,使部队中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毛泽东后来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指出:“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在部队中取消军官的特权,规定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官兵在政治上平等。连以上各级建立由士兵代表组成的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并有监督军官之权。民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官兵同为阶级兄弟的新型关系,有效地巩固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0月初,工农革命军进至宁冈古城。前委在此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总结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研究讨论建立根据地和争取当地农民武装的问题。会后,通过永新、宁冈的共产党组织,前委与茅坪农军首领、共产党员袁文才取得联系,在茅坪建立了医院和后方留守处,安置了100余名伤病员。为帮助袁文才部发展,前委送给袁文才100支步枪;袁文才赠送工农革命军近千枚银元作为军饷。 10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南下到湖南酃县(今炎陵)水口后,前委发现湘南敌情严重,同时获悉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已退至赣西南大庾,于是决定放弃原定转进湘南的计划,分兵到茶陵、遂川地区筹款和解决部队冬装,并向南昌起义军余部靠拢。在此期间,原第3团团长苏先骏和师长余洒度相继脱离了工农革命军。 10月下旬,毛泽东率团部、第3营等部到达江西遂川大汾,不意遭到遂川地方反动武装靖卫团的袭击,第3营与团部失去联系。在危急情况下,毛泽东率部上了井冈山。不久,前往茶陵的第1营两个连也转到井冈山归建。第3营与团部失去联系后,沿罗霄山脉南下,与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取得了联系。 这时,国民党军阀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李宗仁集团和唐生智集团的战争,江西国民党军主力因此向赣北集结。11月,广东的国民党军李济深部和张发奎部也进入临战状态。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1-3卷)》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确立、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红军开始初步的正规建设、“左”倾军事错误的推行,红军的曲折发展和严重损失、长征的胜利,红军建设的恢复与加强等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这是一部好书,值得一读
  •   军事科学院的组书水平与解放军出版社相比还是高些,军科这套书都是所谓新时期的军队将领(如郭伯雄)挂帅领导,比领衔出版社那套战史的老将(如萧克)班子的质量好,很有点想不通。可见军史书籍的质量,在于编写态度,而不全因所谓阅历、资深。。。。。
  •   官方军事,比较权威
  •   很早就想买一套军史,专业的出版社,权威的专家,品质可以期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