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作者: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 编  页数:562  

内容概要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组织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主题研讨笔会”。总部机关、全军大单位的同志和军事科研机构、军队院校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与研讨活动。主题笔会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军学习和研究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认识成果,全面探讨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内涵、实践意义、发展历程、最新成果和理论贡献,深刻反映了新形势下全军高举旗帜、牢铸军魂、创新理论、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主题笔会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研究的一次巡礼。本书收录了此次主题笔会上的经典论文。

书籍目录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研究的一次巡礼(代序)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学习与践行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发展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队管理理论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军队战斗力建设的理论创新与科学实践多样化军事任务战略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对我军历史使命的认识与思考国防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指南——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发展国防科学技术重要论述的体会改革开放30年来军队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战略理论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理论与实践新时期军队改革的理论探索和思想启示对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思考试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斗争准备思想试论新时期党的军事教育指导理论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国防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论改革开放以来军民结合理论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战争理论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海军30年建设发展的历史启示党的空军创新理论指引新时期人民空军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核战略理论的发展论新时期核威慑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武警部队建设的指导理论与发展实践邓小平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军事创新思想对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与指导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阶段划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新世纪新阶段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科学指南——学习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体会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胡锦涛关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体会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治军理念提高军队“两多能力”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试析胡锦涛关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重要思想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成功实践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党的军事创新理论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历程、经验及启示

章节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  廖锡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中,主要思想包括:着眼世界军事变革和我军未来作战,提升后勤地位作用;着眼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拓展后勤职能任务;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调整后勤发展战略;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转变保障力生成模式;着眼适应新的“战场”和“市场”,明确后勤改革方向;着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质量效益,创新后勤管理思路;着眼增强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化后勤服务理念;着眼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注重后勤人才战略。  作者:廖锡龙,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上将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国家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富裕,军队更加强大。改革开放给人民解放军的后勤工作带来极其深刻的影响,促进后勤思想观念大转变、改革建设大发展、理论创新大进步。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后勤、怎样建设后勤和未来保障打什么样的仗、怎样保障打仗,形成了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指导的新理论、新政策和新制度,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军事后勤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党的理论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展开,是我军后勤理论的精髓和灵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和总结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对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有效履行我军使命,具有重大意义。  一、着眼世界军事变革和我军未来作战,提升后勤地位作用  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历来重视后勤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后勤工作,明确指出“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是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充实红军的给养和供给,组织联络前线和后方的军事运输,组织军事的卫生治疗,同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给后勤学院的训词中指出:“对于现代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根据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进一步强调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军装备的逐步改善,后勤工作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过去我们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还不算很大。现在不同了,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强调现代战争就是打钢铁、打后勤。他从保障战争胜利的客观需要出发,明确指示,后勤跟司、政一样,应有一个主要领导同志参加同级党委常委。这一重要思想,既强调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也指明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重大责任。江泽民结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实际,强调军队强大的战斗力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没有后勤,仗就不能打。这充分肯定了后勤是影响军队战斗力、决定战争进程与结局的重要因素。  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洞察世界军事变革大势,从我军正在进行的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军事斗争准备实际出发,高度关注军队的后勤建设。深刻指出,从最近几年世界发生的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看,后勤保障比过去显得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战争就是打保障。我们未来可能进行的作战行动,是大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多维战场空间展开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战争节奏快、强度高、消耗大,技术保障复杂,综合保障的任务极其繁重,没有强大的综合保障能力,很难赢得作战胜利。胡锦涛主席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后勤保障重要性的精辟论述,对后勤的地位作用做出新的定位。党的领导人关于后勤在未来作战中地位作用的论述,提高了全军对后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各级领导从战略高度和军队建设全局认识和把握后勤工作的自觉性,激发了全军后勤献身后勤事业、做好后勤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思想和组织上保证了新时期后勤改革和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着眼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拓展后勤职能任务  党的中心任务决定军队的历史使命,军队的历史使命决定后勤的职能任务。坚决贯彻党的意志,有效履行我军使命,是后勤工作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也是新时期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邓小平强调“我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要求军队为“一心一意搞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提供安全保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扎扎实实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并指出“打仗有多种手段,包括后勤,搞后勤也是为了打仗。”海湾战争后,面对世界军事领域开始发生的深刻变革和我国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江泽民要求军队,“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努力加强部队的全面建设,增强部队战斗力,更好地担负起维护祖国安全统一和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他指示全军后勤战线的同志,一定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打得赢”这个目标,把我军后勤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努力形成全方位的支援保障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应急综合保障能力。邓小平、江泽民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后勤工作与履行使命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之间的关系,着重从保障我军打赢战争的角度对后勤提出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胡锦涛主席要求军队,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并要求后勤,为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的保障。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后勤保障能力,是党向军队后勤发出的新的战斗号令。军队历史使命的拓展,带来后勤职能任务的拓展。后勤不仅要保障维护国家生存利益,还要保障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不仅要保障维护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还要保障维护海洋、太空、电磁及其他方面的国家安全;同时,后勤要充分发挥自己优势,为我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义务贡献力量。这些年,后勤围绕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准备,狠抓战备物资储备、战场设施配套、后勤装备发展、保障力量建设和后勤指挥的完善,有效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在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方面,全力做好处突维稳、联合军演、抢险救灾特别是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的后勤保障,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在军内外乃至国内外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三、着眼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调整后勤发展战略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依托,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需逐步增加国防投入,这样才能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对这个关系后勤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军事后勤指导理论有着深刻的论述。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加强国防,“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并生动地讲到,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多搞经济建设。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精辟地阐明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经济困难、百废待兴和军队规模过大、军费投入过高的实际情况,对摆正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指出,在世界性的或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的历史条件下,要尽可能地减少军费开支来加强经济建设,并要求军队忍耐几年,给大局让路。军队坚决贯彻党的决定,在军费购买力持续十五年负增长的情况下,自觉体谅国家困难,动员全军部队过好“紧日子”,特别是要求基层部队大搞农副业生产,保证在物价上涨情况下部队生活水平不下降;采取“标准加补助”办法,在国防费拨款与军队需求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解决了我军许多实际困难。这些做法,有效保持了部队的稳定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为加强国防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江泽民强调,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军费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使部队的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使国防建设与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相适应。从“九五”开始,军费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保障我军现代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