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刘文宁 页数:254
Tag标签:无
前言
欣闻中国发展出版社要为时评出一套丛书。在这个不少出版社和书商争相炒作名人隐私,拿明星的花边和口水作卖点,追逐那些肤浅的热点和“各领风骚没几天”的潮流之时,还有出版社愿意为看起来不太有“卖点”的时评出丛书,本就让人尊重。作为一个写评论写了30多年的老报人,很乐意为这套丛书写点儿什么,并借此谈谈对评论的一些理解。 认为时评不太有卖点,其实是个误解。先说说《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本报有两套评价系统,一套是“月度评估报告”,另一套是每周的网上点击率和转载率统计——两套评价体系,每一次评论版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阅读率最高,读者最满意,读者印象深刻的文章最多,点击率和转载数也名列前茅。据我所知,不光是本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影响力较大的市场化媒体也是如此。 最高的阅读率,最受读者欢迎,这不就是最好的“卖点”吗?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是《工人日报》评论部主任刘文宁,是时评作者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时评中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将评论的感性和理性融合得非常完美。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女性柔情融于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让人们在阅读说理文章之时,也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力量。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就业、看病、上学、住房,但凡让百姓眉头紧锁的事,都让作者操心;地震、火灾、瘟疫、矿难,凭着责任,凭着良知,作者以笔墨相助。
作者简介
刘文宁,1993年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工人日报》新闻评论部主任。2009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参加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全国两会、全国劳模大会、’95北京世妇会等若干事件、会议、专题的报道,担纲《工人日报》近年来重要新闻评论的写作。 评论《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以公民的姿态站立》、《用心灵去感知那别样的世界》获第二十届、第十七届、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若干评论获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全国优秀人口新闻作品奖、“五一”新闻奖、共青团好新闻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奖、全国安全生产好新闻奖、首都女记协好新闻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民生温度 “中国式退休”,几家欢乐几家愁 治“医闹”,有多难 “好医院”的标准是啥 学生及家长的“功利”是怎么来的 解读“母爱的疯狂” 好一个“安安静静” 高校举债追逐奢华之风该刹车了 “先回迁,再拆迁”不仅是时间先后的事 那“怡然的表情”如何换算 水价调整: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理由 让透明机制遏制景区门票“一路高歌” “百姓出行不太累”也是政绩 别指望制作虚假广告者把良心当回事第二篇 草根权益 那一双双手,不仅诉说着艰苦与寂寞 怎一个“吃苦耐劳”了得 “野骆驼”的机警和耐力 他们不是“干活儿的机器” 最低工资标准的“爱恨情仇” 终结“只涨利润不涨工资” 欠薪,“老账”“新账”都要算 三位农民工推开一扇标志之门 与劳动者同行 那扇门那盏灯那条路,为所有人而开 被养着与生存着是两回事 用心灵去感知那别样的世界第三篇 大地之痛 更多的时候,那些伤痛需要沉寂 “以人为本”的分量有多重 感恩之外也是为了一种寻找 “让学生先走”:良知的回响 今天,她们身上只有坚强 真想握一握你的手 举国志哀:祭奠罹难者最隆重的仪式 脆弱的生活与珍贵的生命 “坏事变好事”是危险的自慰 “非典”是突如其来的吗 鼠患过后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问题奶粉”让我们输得很惨 让瞒报矿难者付出代价第四篇 世道人心 可不可以“慢慢来” 干净,一个极高的评价 抓住幸福的衣襟 放下钱,或许会捡起更有意思的东西 “剩女”的境界 一位好老板与一颗平常心 让敬畏的力量在我们心中成长 美味的欲望 “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心态很可怕第五篇 文化家园 “毁真文物,建假古董”: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城市家园:何时远离浮躁与喧嚣 只盯着GDP,自然顾不上古迹保护 假如没有了传统节日…… 跟世博一起穿越历史憧憬未来 “善意”的分量很重 刷在墙上的那些叫“标语”的字 最动人的不是风景 “国学热”的若干思考 寻找那种敬畏和淡淡的悲哀 享受奥运的快乐第六篇 公民姿态 以公民的姿态站立 平民亦英雄 寒冬里的暖色 时代英雄与社会良心 “神话”缘何一再出炉 心甘情愿地纳税该多好 戴手铐的孩子为我们上了一课 我很小,但我很重要 以一个公民的名义 路边那蓬盛开的金盏菊第七篇 公共治理 好制度屡屡走样:设计问题还是执行问题 官员会不会“说话”,立场决定“舌头” 应对舆情的“成熟之道” 市场失灵时,凡事都要找市长吗 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 别让群众的怨气形成“堰塞湖” 当“政绩工程”披上文化的华彩外衣 “公家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垃圾处理可不是小事 期待由抱怨到行动的转折 环境经济政策的推进是一次“大考” 信息公开:一张“王牌” 环评:在艰难博弈中前行 “得罪人的话”该说就得说 对社情民意的迟钝是极大隐患后记
章节摘录
“安安静静地办学”,指的是一种办学理念,即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培养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名利办学,为了上级领导高兴办学,为了个人职务升迁办学。它与教育者的操守和定力相关,更与教育制度改革有关,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它首先需要校长要具备教育家的气度、境界与定力。那些把办教育仅当成混个饭碗、混个一官半职、捞些好处的校长,不会理解这种“安静”;那些不能从内心热爱教育事业、喜爱每一个学生的人,只以眼前的名利而不是以多年后的桃李满天下为人生最快慰的校长,不会理解这种“安静”。 同时,如果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仅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时,让一个校长超然事外,很不现实。即使明知按分数排队、按分数奖罚教师、搞优生差生教育等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校长们有时也会不得已而为之。当那些下力气走素质教育路的学校,最终敌不过走应试教育路的学校时,最终往往是前者的屈从,是惟分数论占了上风。这种“安静”又何尝不是时下其他领域的稀有氛围呢?在某些地方,踏踏实实琢磨着给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人往往并不引人注目,比较活跃和“吃香”的,多是那些八面玲珑、曲意逢迎、结关系拉帮派的人。在这些人眼中,于自己名利有关的,一定大张旗鼓、不遗余力,惟恐声势不足、手笔不大。有的不顾当地实际大拆大建,城市面貌似乎日新月异,可百姓受惠不多,少数人的“脸面”似乎很有光彩,个人腰包也日渐鼓起。有的为招商引资而不顾环境承受力,致使当地水变黑了、空气污浊了、得病的人多了,可有人却因GDP上升而一路高升。与此相对,那些百姓急切盼望解决的民生问题,因费时费力、短期内难见成效,则能拖就拖。
编辑推荐
我们将尊重和体谅送给每个人,以更打动人心为追求境界,善意的力量将在我们周边升起,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