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川密码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刘川郁,杨艾祥 著  页数:223  

前言

  为《正川密码》一书写序,不是我之所长,但是,我不能推辞。这不仅仅因为正川先生与我有着近20年的工作情谊,还因为正川先生及正川公司对医药包装事业发展的那份执著,一直深深感动着我和我的同事们。  记得那是最后一次见到正川先生,正值正川公司新厂区落成,他兴致勃勃地带着我和我的同事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参观,他用老人看孩子一样温柔慈爱的目光环顾优美的厂区,还不时地把那深邃的目光投向不远处苍茫的群山,以及没入那苍茫之中的似乎永远走不完的高速公路,向我描述着企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他那纯朴的笑容宛在眼前,他那浓浓的川北口音言犹在耳。我无法相信他已离去,总觉得下次协会的理事会上他还会带着反复斟酌的意见前来参加。至今,我的手机名片夹中仍保留着他的电话号码。  20年前,国家百废待兴,各种产品几乎都短缺。那时国有企业占据着技术、资源、渠道的优势,而在长江上游、嘉陵江之滨,正川先生一手创办了滩口玻璃厂——正川公司的前身,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从此正川先生和他带领的企业不怕困难,抓住机遇,紧跟着时代变革的脉搏勇往直前,建立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管制瓶生产基地。  正川公司历经医药市场风雨的洗礼,不断成长壮大,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这与30年来国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密不可分,正川的成功是对改革开放大方向正确的最好诠释。另一方面,正川企业的成功,是正川先生艰苦奋斗的成功,无论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正川先生的烙印。

内容概要

  正川公司,这个名号是如此陌生,但是你知道吗,中国有13的中西药包装用的都是正川公司生产的玻璃瓶。换句话说,只要你用过注射剂、喝过口服液,就可能用过你并不熟悉的正川公司的产品。  更令人惊奇的是,正川公司的缔造者是重庆市北碚区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做医药包装之前,他除能干一手好农活,还是一个优秀的石匠,重庆著名的朝天门码头,就有他叮当钢凿的痕迹。  农民、石匠、医药包装大王是怎样复合于一个人身上?其中有多少精彩的故事7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过程?其间有多少予人启迪的秘诀?我们很好奇,我们认为我们的好奇是值得分享的。基于此,我们尝试走进这个公司,探寻一位石匠变身医药包装大王的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

  刘川郁,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现任某都市报新闻部主任。先后30余篇新闻稿获得省(市)级以上新闻奖。2008年1月曾策划出版《社会新闻报道手册》。研究涉及新闻采编策划、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危机传播、软实力建设、传统武术文化等领域。杨艾祥,高级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记者出身的企业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马云创造:颠覆传统的草根创业者传奇》、《巨人归来:从平民创业者到500亿中国IT首富的商业传奇》、《马云再创造:网商帝国崛起的一千零一夜》等畅销书的作者。现就职于商界传媒。

书籍目录

引子第一章 苦难岁月:荣辱悲欢付一笑困顿童年:“卖线”的儿子会拉线初闯天下:挥汗拼搏一0三商业启蒙:石匠新学做买卖惊人一跃:农家子弟搞玻璃第二章 另立门户:1988年独闯江湖秋灭决策:l8个人的小作坊初露锋芒:产品定位差异化顺应时代:体制中游刃自如品格优势:小细节显大智慧第三章 星火燎原:管理思维大启蒙身先士卒:一级做给一级看反省管理:企业热推自我批评以软促硬:星火燎原风正好核心问题:思想就是牛鼻子第四章 链条整合:机械化企业练“内功”能源危机:扩大规模的绊脚石一箭双雕:企业和人才一并收质量事故:小插曲造大影响双面领导:严厉背后有温情第五章 兵进篆塘:民企劲推“学习力”英雄本色:该出手时就出手成长“财富”:改造比兼并更艰辛兼容并包:向毛主席学传播力量源泉:学习学习再学习第六章 拐点1997:正川“走进新时代”11:迎风启帆:善把时代的脉搏自我开刀:借来外脑闹革命勇立潮头:首次试水股份制崭新乐章:新公司的新跨越第七章 人本管理:识人者人拥护之1敞开胸怀:向大企业学用人育才理念:人才要从基层干起求才风度:你是厂长我就“挖”红色管理:民企“三讲”动真格相信现场:你能发现真实的人第八章 兼并川灯:正川变身“小巨人”气势如虹:顶着压力兼并川灯谈笑风生:兼并智慧成佳话高瞻远瞩:泡沫之中抓机遇大鹏展翅:正川荣膺“小巨人”第九章 突飞猛进:药包巨头再振翅铸牢根基:《基本法》核心是专注国际视野:布点龙风含义深与时俱进:正川再掀新股改急流勇退:老板热爱当“老师”第十章 正川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小事不小:解决退休员工的生活后继有人:公众公司与带儿子上路前程万里:健康之星耀神州附录一 邓正川的人生路径图前商业史时代为集体而奉献滩口玻璃厂时代正川时代附录二 邓正川语录后记正川正好

章节摘录

  从此,玻璃或者说是医药包装的健康产业将改写邓正川的人生之路,这将成为他为之奋斗…一生的行业,而这个行业也由此诞生邓正川的传奇。  如果是现在的环境,如果由一个管理学大师经过缜密分析,邓正川当年从石匠到造玻璃的想法肯定会胎死腹中。  一个项日的启动,需要资金、人才、资源。而当时的邓正川几项条件或者不具备,或者很薄弱。  邓正川首先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创办大地玻璃仪器厂的时候,他自己还没有见过多少玻璃仪器,而事实上,他的家乡重庆市北碚区滩口乡,也没有牛产玻璃仪器的任何优势。  常青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那个时候,做玻璃仪器,他什么都靠不上,当地既没有原材料,义没有技术积淀,更没有生产设备。  他凭什么就坚定地认为玻璃行业是有机会的,并且在多年以后创造了大地玻璃仪器厂的辉煌,后来更足创造了正川公司的辉煌?  需要知道的背景足,在陈家国提出建议的时候,邓正川在国有企业干了3年,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验,还先后开办了两个厂。他有足够多的选择机会,比如去和当时的重庆洗衣机厂合作,给他们生产电动机——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只需要招几个人来做就可以了。  但是,根据陈大安的说法,邓正川不喜欢那样的项目。他们一起去重庆洗衣机厂淡合作的时候,邓正川对陈大安说:“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干一辈子有什么意思呢?和种一辈子地也没有区别吧!我们要搞一点大事情。”  而事实上为了“搞一点大事情”,邓正川已经积累了几十年了。  但是,在陈大安看来,这个传奇的开始并不顺利。  那时候,邓正川名义上是大地玻璃仪器厂的厂长,但实际上,他既是厂长,又是工人,还是搞销售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正川密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