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吕薇 编 页数:291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现在,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都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近30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阶段及其特征 1.1978~1984年:科技发展的恢复期,科技体制改革的准备和探索阶段 2.1985~1994年: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以科研体制改革为主 3.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4.2006年至今: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成为国家的战略核心 二、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创新投入不断提高,R&D支出进入世界前5位,R&D投入强度达到中等国家的水平,科技人员总量居世界前列 3.企业成为R&D支出的主力军,产学研结合有所加强 4.技术发展战略正在从引进技术和模仿制造为主转向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 5.技术需求和供应增加,技术市场比较活跃,企业是交易的重要主体 6.知识产权活动进入活跃期 7.区域创新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8.成为研究开发国际化的重点地区 三、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1.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2.我国创新政策的未来趋势第二章 从科研机构改革到研发组织体系重构 一、我国研发组织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1.形成过程 2.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研发组织体系的特点和弊端 二、我国政府研究机构改革的阶段特征. 1.第一阶段改革(1978~1994年)——“堵死一头,网开一面” 2.第二阶段改革(1995年至今)——“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三、对我国改革思路和方向的总体评价 1.改革的成绩 2.改革的误区 四、我国研发组织体系建设的方向 1.建立高效、有活力的研发组织体系,明确各类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 2.促进科研机构重组 3.加快综合配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创新环境建设 一、高新区的内涵及与其他园区的比较 1.国外的“高新区” 2.我国高新区的内涵和特点 3.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的比较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评价 1.孕育与萌动:1978~1987年 2.破土而出:1988~1991年 3.十年风雨:1991~2000年 4.“二次创业”:2001年以来 三、高新区引领创新环境建设 1.什么是创新环境 2.高新区内的创新环境建设 3.从区内走向区外的高技术产业政策环境 四、结语:成就、问题与展望 1.发展的成就 2.面临的主要问题 3.高新区的未来:从政策特区走向高技术产业集群第四章 金融服务与技术创新第五章 我国科技资金投入体制改革第六章 改革开放与技术转移第七章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第八章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专利事业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 一、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阶段及其特征 1.1978~1984年:科技发展的恢复期,科技体制改革的准备和探索阶段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各项事业进入了拨乱反正的阶段,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春天”。 百废待兴,科学技术放在首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并把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1978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理论和意识形态上扫清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要障碍。邓小平还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从而明确了发展科技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向。在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精神指引下,全国开始恢复正常的教育和科技活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推动科技和教育界的改革,促进了全国的改革开放。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