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冯飞 编 页数:392
前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在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在,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都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近30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0.17万亿增加到2007年的12.14万亿,年均增长11.4%;2007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跃上了10万亿元的新台阶,居世界第三位。纵观当今世界60多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7亿,所占比例不足12%,而作为占世界人151 21%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创造了13亿人同时迈人工业化的伟大奇迹,中国的工业化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道路有着鲜明的特色。概括来讲,是将现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借助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具体而言,在需求侧,不断挖掘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增长迅速、持续升级的需求市场;在供给侧,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低成本等生产要素优势,形成工业的竞争优势;在体制方面,从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微观制度两个层面,持续推进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兴办经济特区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资,到利用超大规模市场和劳动力优势,抓住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形成开放型的经济和工业体系。应该说,这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经济的综合优势和鲜明特点。
书籍目录
前言 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一、工业化指导思想的调整和进步 二、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全要素生产率 三、面临着经济体制的二次改革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工业发展基本特征与阶段划分 1.我国工业总量稳步增加,工业企业竞争力大幅提高 2.工业行业及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区域差距不断拉大 3.工业发展波动明显,阶段性特征突出 二、观念革新带动工业筑路阶段(1978~1980年代末) 1.商品经济理念逐步确立,对外开放模式雏形显现 2.总量回升,结构整顿,工业在调整中完成筑路 三、市场化改革深化引领工业起飞阶段(1990年代初~1990年代末) 1.市场体制建设快步迈进,对外开放格局逐步确立 2.总量快增,结构调整,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起飞 四、科学发展助推工业提升阶段(1990年代末~2008年) 1.提出科学发展总体要求,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工业平稳发展竞争力提升 五、中国工业改革30年总体评价第二章 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动、升级与驱动力 一、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发展战略及工业结构的变动 1.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2.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工业结构变动 3.片面强调重工业化导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矛盾和低效率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主要阶段 1.扭转片面重工业倾向,大力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 加工制造业阶段(1979~1988年) ……第三章 中国工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变迁第四章 中国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第五章 中国产业政策的回顾与评价第六章 工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业管理第七章 中国工业布局与产业集群的演变第八章 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与重组第九章 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回顾与评价第十章 若干重点工业行业的改革与发展第十一章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势与任务
章节摘录
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消费品生产迅速增长,并成为工业化中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但这种增长重点的转变是对片面重工业化倾向的一种纠偏。同时,伴随着增长重点的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也由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走向需求导向的市场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消费需求的迅速变化,国内已形成的资本品产业难以满足一部分消费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生产的需要,从而形成了部分消费品生产和国内中间投入品生产的断层。为了支撑消费品生产发展,国家进口了大量的消费品生产线及产品组装件,部分消费品生产的后向关联对经济的贡献被转向国外。此外,由于计划的作用被削弱,而市场又难以正常运转,因而必然导致资源的不当配置,从而造成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改革初期,我国中央政府有很强的经济投入能力和行政调控能力,形成了生产要素投入的稳定结构,确保了基础工业生产要素的稳步增长,使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基本上保持了均衡的发展。随着改革深入,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投资能力减弱,加之行政能力受制于经济参与的干扰,导致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能力事实上的下降,使基础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地方政府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有可能根据自身利益选择投资重点,这就使见效慢、投资大的基础产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而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得到更多支持;加之国有工业(主要在基础工业部门)发展滞后,而非国有工业(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业)超前发展,这就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在80年代的不均衡,造成基础工业对加工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此外,80年代持久的工业结构轻型化,正像改革开放以前片面发展重工业一样,必然会对整个工业产生不利影响。工业轻型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业结构的低度化。毫无疑问,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日用轻工消费品行业多数部门具有传统性,是低需求层次与低技术构成的行业组类,技术要求水准低、投资少、管理简单、收效快。而机械电气电子等重加工行业则不同,既要求技术水准高、投资大,经营管理复杂,且见效也慢,这种技术配置的内涵要求决定着工业发展层次的高低。整个80年代期间,我国工业要素在轻工行业的重新配置注定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逆高度化发展过程,而轻工行业比重的上升表明了整个工业结构的层次在下降。
编辑推荐
《迈向工业大国30年工业改革与发展回顾》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