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编 页数:259 字数:410000
内容概要
麻类研究所有了前40年长期积累和近10年的快速发展,其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2005年对全国1 216所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该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和科技条件建设分别排名第16位、第25位和第33位。 2006年底,麻类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农、工、科、贸等部门150多名权威学者参加的全国麻业峰会,这足以表明,该所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已经形成。2007年,作为50个农产品之一的麻产品进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该所为农业部指定的牵头单位,且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无疑大大地提升和确定了麻类研究所在麻类行业的龙头地位,也为今后我国麻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部《所志》,可使读者了解麻类研究所的发展轨迹,了解麻业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历程和无私奉献精神,它并非历史的简单记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可以使人明得失,知功过,起到教化进步的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基本概况 第二节 科研概况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条件建设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组织机构沿革 第二节 负责人的更替 第三节 职工队伍概况 第四节 会议制度 第五节 二级机构的任务与职责 第三章 迁所历程 第一节 迁所的背景 第二节 迁所的前期准备 第三节 整体转移 第四章 大事记(1998~2007)第二篇 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 第五章 科学研究 第一节 科研概况 第二节 麻类作物品种资源研究 第三节 麻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第四节 麻类作物栽培/植保/机具研究 第五节 麻类生物脱胶与制浆技术研究 第六节 麻产品研究 第七节 麻类产品质量监测与研究 第八节 麻类生产调查与宏观研究 第六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一节 国际合作 第二节 合作研究项目 第三节 人员互访 第七章 科技成果、科技著作、论文 第一节 科技成果 第二节 科技著作与论文 第八章 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 第一节 开发经营实体 第二节 麻类新品种推广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节 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第三篇 管理与服务 第九章 科技体制改革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第十章 科研管理 第一节 科研项目管理 第二节 科研经费管理 第三节 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 …… 第十一章 行政管理 第十二章 计划与财务 第十三章 后勤服务与实验站管理 第十四章 人力资源第四篇 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五章 党委工作 第十六章 职工代表大会 第十七章 共青团工作第五篇 人物介绍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一章 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基本概况 2007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以下无特指,简称麻类研究所)共有职工275人,其中在职职工173人(专业技术人员84人,丁人89人),离退休职工96人,退养人员6人。国家级专家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开发推广专家人才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7人,高级职称人员27人,中级职称人员23人。研究领域包括麻类品种资源的搜集、评价与创新利用、麻类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麻类基因工程、麻类栽培与脱毒快繁、麻类微生物工程、麻类加工二与贮存、麻类质量标准与检验、麻类等纤维质能源品种筛选和加工利用、麻类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机械收获技术等。 所属研究机构即创新中心1个,下辖苎麻遗传育种、亚麻遗传育种、红麻黄麻遗传育种、麻类生物技术、麻类工程酶、麻产品加工、多年生麻类资源、一年生麻类资源等8个项目组;事业部7个,即苎麻亚麻事业部、黄麻红麻事业部、加工环保事业部、信息咨询部、测试中心、物业管理部和沅江实验站;职能部门3个,即综合办公室、财务管理部、科技与产业部。 全所共有土地面积42.93 hm2,其中沅江实验站38.73hm2,所部4.2hm2;房屋面积39793.27m2,其中沅江实验站28619.7 m2,长沙所部11173.57 m2;建有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国家种质长沙苎麻圃、农业部沅江麻类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麻类作物遗传改良与工程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南省麻类作物遗传育种与麻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麻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长沙分中心等麻类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八大技术创新平台。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