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

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孙鹤 时事出版社 (2013-02出版)  作者:孙鹤  

内容概要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介绍:社会是人类自己的文化世界,需要与满足需要是永恒的文化主题,它的问题即是人的文化需要问题。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上,我们身临复杂的国际文化环境,也遭遇到国内前所未有的文化问题,依据什么和如何确立文化发展方略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文化问题认知视野和许多详实的文化历史背景,就人们普遍关心的文化问题给出了比较系统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思维,这对于当代中国入基于文化视角正确认识生存与生活、利益与权力、公平与公正、公权与私权、物质与精神、民族与个人、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孙鹤,汉族,1962年出生于辽宁省东港市。遗憾学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专家家、省委•政府谘政专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科学课带头人、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专家,辽东学院教授。并有《遗憾论》、《自觉论》、《终极论》、《遗憾学》等专著5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9项,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书籍目录

前言(代序言) 第一章 当代人类社会主要文化问题 第一节 文化全球化中民族文化地位困惑 一、文化融合及多元 二、文化特色存在及失去 三、主流文化观确立 四、弱势与强势文化 第二节 文化全球化中人本地位困惑 一、物质文化形成中工具与目的 二、制度文化形成中功利与浮躁 三、精神文化形成中空寂与焦虑 第三节 普世文化价值愿望中人本核心 一、文化发展需要主流文化价值观 二、文化科学发展需要人本核心 三、以人本为核心需要精神、制度、物质文化协调存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可能性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当代文化特质 一、文化背景 二、内涵与外延 三、时代特征 第二节 当代中国主要文化问题 一、文化“创新”大于传承 二、文化融合大于净化 三、迟缓的民族精神再造与创新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时代文化功能 一、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核心价值观 二、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核心实践观 三、统领精神、制度与物质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现实性 第一节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需要 一、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节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现实性 一、解决物质文化问题现实性 二、解决精神文化问题现实性 三、解决制度文化问题现实性 四、实现物质、精神与制度文化协调发展现实性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代中国文化问题重要视野 一、以人为本核心文化价值视野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核心文化实践视野 三、精神、物质与制度文化协调发展视野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主导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科学性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承接与创新 一、新文化世界建立建设与毛泽东思想 二、新文化世界改革开放与邓小平理论 三、新文化世界执政党建设与“三个代表” 四、新文化世界强盛与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主导 一、科学发展观对文化经验汲取与总结 二、科学发展观对文化发展测度 三、科学发展观对文化方略指引与规范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主导当代中国文化思潮方法体系 一、以人为本文化宗旨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文化实践原则 三、精神、制度与物质文化协调发展模式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确立文化发展方略实践性 第一节 理论构架与当代中国文化目的对应 一、以人为本与当代中国文化目的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与当代中国文化目的 三、“三个统一”与当代中国文化目的 第二节 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文化路径对应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物质文化路径 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制度文化路径 三、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当代中国精神文化路径 四、文化协调发展与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基础巩固路径 第三节 方法体系与当代中国文化方法对应 一、全面观与文化教育方法 二、协调观与文化核心价值观方法 三、可持续观与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协调方法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 第一节 以人为本视域中民族文化生产力发展方略 一、巩固文化融合及多元背景下民族文化地位 二、激发文化特色存在及失去背景下民族文化者活力 三、建立健全主流文化观目的下民族文化愿望体系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民族文化价值体系 第二节 全面协调可持续视域中民族文化生产关系发展方略 一、确立民族文化语境下物质文化工具与目的性统一机制 二、增强民族文化者活力目的下制度制约机制 三、加强民族文化发展愿望体系目的下精神文化建设机制 四、实现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统领下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节 统筹兼顾视域中文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方略 一、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民族文化生产力发展方向 二、以科学制度文化激发民族文化者活力 三、通过精神文化建设为文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统一提供动力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性愿望满足状态 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第二工具是人性愿望满足状态。“人有人样”作为民族意志、愿望逻辑,其答案就是核心价值观,才能让文化者行为准则和超越于自身自然、文化属性的愿望形态得到规范,才能最终实现对文化者精神归宿、欲望方向的规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性愿望满足状态,意在让“人有人样”成为文化目的的灵魂。如何统领?文化者自动、主动生成需要的人性愿望状态统领,越来越成为发展民族文化生产力的人性愿望满足路径。 文化者自动生成需要的人性愿望状态统领 在文化者自动生成需要与人性愿望状态之间,社会实现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性愿望的一种境界,而“人有人样”却是社会的理由。民族成员是否在社会中“人有人样”,他们作为第一感知者有优先发言权,将其纳人人性愿望状态是文化发展的关键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强调文化者自动生成需要的人性愿望状态统领,意在突出人性愿望的文化地位,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和支持体系是基本路径。 建立健全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就民族文化价值体系而言,存在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体系问题。具体人的人性愿望满足状态与自身文化环境间主客体关系的文化映现,价值信息是其主要文化呈现方式。所谓民族人性愿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定义为“民情”,如《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中就有“帝王之道,在顺民情”之说。社会核心价值观来自于对“民情”的“知”。“知”来自于与民众的广泛联系,服务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知”的对象是民众的价值愿望。如果没有以民众价值愿望为基础的“知”,核心价值观将不复存在。建立健全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体系,是提高民族文化生产力与建设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有机结合的实践基础。如何实践?这就要求必须正确认知其前提地位,以文化者自动生成需要的人性愿望状态统领为目的,以民族文化生产力制度发展为高度,从整体上科学而有效地创建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体系,为文化者提供常态的以民族人性愿望价值信息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以人为本的人性愿望满足状态。

编辑推荐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是由时事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