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 作者:刘忠德//张鸥 页数:310
前言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自1980年设五年制针灸学专业以来,针灸学专业教学计划一直是《针灸治疗学》与中医学专业临床课程(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科学)分讲,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针灸治疗学》与中医临床课程中的知识点存在着大量重复,而且术语、证型不统一,给教学带来不少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1993年起,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天津中医学院)首先将《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与《针灸治疗学》中的相同部分融合,针药合讲,删减了重复,统一了术语、证型等,突出临床需要,在针灸学专业大专班中试行,收到很好
内容概要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施治规律;掌握中医外科疾病的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方法。 本教材采用针药合编的形式,尤其是在治疗上重点介绍了中药、针灸两种方法。在针灸治疗方面,尤其突出了取穴宜精、配穴合理、疗效确切的特点。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简况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范围 第二节 疾病的命名原则 第三节 基本术语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 辨病 第二节 阴阳辨证 第三节 部位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 第五节 局部辨证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三节 针灸疗法 第六章 中医外科调护 第一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饮食调护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疮疡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疔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 第五节 有头疽 第六节 流注 第七节 丹毒 第八节 无头疽 第九节 走黄与内陷 第十节 流痰 第十一节 瘰疬 第十二节 窦道 第八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癖 第九章 瘿病 第一节 气瘿 第二节 肉瘿 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风热疮 第五节 黄水疮 第六节 癣 第七节 湿疮 第八节 猫眼疮 第九节 药毒 第十节 风瘙痒 第十一节 瘾疹 第十二节 牛皮癣 第十三节 白疤 第十四节 白驳风 第十五节 黧黑斑 第十六节 粉刺 第十七节 面游风 第十八节 酒齄鼻 第十九节 油风 第二十节 红蝴蝶疮 第十一章 肛门直肠疾病 第一节 痔 第二节 肛裂 第三节 脱肛 第十二章 泌尿男性疾病 第一节 子痈 第二节 男性不育症 第三节 精浊 第四节 精隆 第十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脉痹 第二节 筋瘤 第三节 臁疮 第四节 脱疽 第十四章 其他外科疾病 第一节 冻疮 第二节 烧伤 第三节 毒蛇咬伤 第四节 破伤风 第五节 肠痈 第六节 肠结 第七节 压疮 第十五章 筋伤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落枕 第三节 闪腰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五节 肩痹 第六节 肘劳 第七节 筋结 第八节 关节扭伤 第九节 跟腱周围炎 第十六章 中医皮肤保健与美容 第一节 常用中药保健与美容方法 第二节 常用食膳美容法 第三节 常用针灸按摩保健与美容方法附1 方剂名录附2 主要参考书目附3 西医病名与中医病症名对照
章节摘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简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积淀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外科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成熟、兴盛等不同阶段,逐渐成为一门学科特色鲜明、体系成熟的中医临床学科。它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的社会现状、科技水平、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的影响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整个发展进程可大致划分为5个时期。 一、起源阶段(约公元前1324年~春秋战国) 外科学的起源是与我国人民最早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