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用耳朵学中医系列丛书》组委会 编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朗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美。古人称读书为“念书”,所谓念,就是要大声地读出来,要饱含情感,要抑扬顿挫,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意境美。可是不知从何时起,看书取代了读书,成为当下中国人学习的主流方式。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文字和声音都是这个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了一者,信息就是残缺不全的。高效率的读书讲究“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获得语言本身传递的信息。 学习中医也是如此。 我们常常苦恼于诵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晦涩难懂的
内容概要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朗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美。古人称读书为“念书”,所谓念,就是要大声地读出来,要饱含情感,要抑扬顿挫,在朗读中体味语言的意境美。可是不知从何时起,看书取代了读书,成为当下中国人学习的主流方式。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文字和声音都是这个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了一者,信息就是残缺不全的。高效率的读书讲究“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获得语言本身传递的信息。 学习中医也是如此。 我们常常苦恼于诵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看则不明其字义,读则不知其发音,而且愈是不会读,愈是不愿意去读,更不要谈在诵读中体味美了。可是古代学习中医往往是耳提面命、口授心传,先生边念边讲,弟子边听边背,出自师口,入之徒耳,即便当时不完全理解,然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的听闻和诵读,可以通过声音不断揣摩和体会文字所携带的信息,更有助于理解文义。不仅记得牢,而且学得快。现代人学习中医,没有了师徒授受的环境,又丢失了诵读的习惯,因此难以理解经典的意思,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这成了学习中医的一大障碍。 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用耳朵学中医系列》就是这样一套丛书。 这套丛书的医典卷由白云出岫先生朗读。无论是在教室或宿舍里,还是在操场及花园中,甚至在床上和旅途中,都能边听边看,边听边读,边听边背。让磁性的声音、优美的文笔、深邃的经义交融在一起,从多角度冲击我们的大脑,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 医典卷共包含八册:《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学名著》、《医宗金鉴心法要诀》和《精选中医歌赋》。为了保证文字的质量,本辑内容均采自精校本,且以原文为主,不加注释。为了让读者能方便携带、轻松阅读、易于背诵,采用了“开本小而字不小”的方式,以获得更为舒适的学习享受。另外,作者在每本书的篇首增加了“大医精诚”篇,希望诸位读者能借助本辑丛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走“苍生大医”之道。
书籍目录
九针十二原第本输第二小针解第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恨结第五寿夭刚柔第六官针第七本神第八终始第九经脉第十经别第十一经水第十二经筋第十三骨度第十四五十营第十五营气第十六脉度第十七营卫生会第十八四时气第十九五邪第二十寒热病第二十一癫狂第二十二热病第二十三厥病第二十四病本第二十五杂病第二十六周痹第二十七口问第二十八师传第二十九决气第三十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海论第三十三五乱第三十四胀论第三十五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阅五使第三十七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血络论第三十九阴阳清浊第四十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病传第四十二淫邪发梦第四十三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外揣第四十五五变第四十六本脏第四十七禁服第四十八五色第四十九论勇第五十背腧第五十卫气第五十二论痛第五十三天年第五十四逆顺第五十五五味第五十六……
章节摘录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日: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