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刘志顺,赵杰 主编 页数:301 字数:217000
前言
新中国成立前,浙江政治腐朽,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工业以手工作坊和工厂为主,重工业几乎为零,农业十涝九旱,每年全省缺粮100多万吨。1949年,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只有62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为浙江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浙江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10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涌现出大批“全国冠军”产品,多种经济成分相得益彰,市场大省闻名遐迩,乡镇企业全国领先。据2008年对全省城乡住户抽样调查,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4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浙江科技教育事业的稳步前进。解放初,浙江省只有4所高校。2008年,浙江高校达到77所,全年研究生招生13691人,在学研究生35812人,毕业生8944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6.5 7万人.在校生83。22万人,毕业生20.3 2万人。1998年,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大学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其教学、科研实力跃居全国高校前列。
内容概要
田从豁,针灸学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灸治疗中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并用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病人为本,主动与被动治疗相配合。对各种灸法、穴位贴敷疗法有深入研究。田老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五十余年,始终遵循32字的座右铭,即“医者艺也、艺无止境、必穷神智、研针探灸、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优技仁心、治病救人”,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模范导师等称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成立于1955年,其前身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临床部,包括4个针灸研究室和1个梅花针研究室。在针灸科辉煌的发展历史中,曾拥有叶心清、高凤桐、郑毓琳、郭效宗和李志明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名老针灸专家,留下大量宝贵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针灸科历来重视名老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多年来一直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工作。此次,将田从豁教授经验加以整理出版,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四部分,即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书籍目录
医家小传 田从豁教授成才之路专病论治 感冒 咳嗽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 神经性皮炎 带状疱疹 眩晕 头痛 三叉神经痛 耳鸣耳聋 癫狂 痫病 面肌痉挛 中风 郁证 甲状腺疾病 枕神经痛 咽痛 斑秃 肱骨外上髁炎 颞颌关节炎 颤证 眼部相关疾病 面瘫 失眠 痿证 胃脘痛 腹痛 腹胀 泄泻 便秘 呃逆 胁痛 痛经 月经不调 闭经 崩漏 带下 阴挺 ……诊余漫话年谱
章节摘录
(一)以医为业、治病救人的志向 田从豁教授于1930年8月出生在农民家庭,当时正值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缺医少药,在农村没有现代医学,百姓治病只有靠中医中药。他的亲戚中就有中医医生,儿时,他经常看其为病人治病,目睹中医药能解救病人疾苦,医生受到周围人的尊敬,使他从小就对医生产生了钦佩和羡慕之情。又因田老在10岁时曾患痢疾,当时病情很严重,经针灸、中药治愈,这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从此就立志将来要学医,为人类解除痛苦。 田从豁教授1947年考人中国医科大学,专业是西医内科学,通过系统学习西医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田老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田老及一些同学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分部直属医院任军医。在朝鲜战场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中医中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当时医生缺乏,田老一人就要负责126个病人。由于药品匮乏,田老就充分利用自己小时候学过的一些中药、针灸知识,亲自为病人针灸、采药治病。当时由于尚未系统学习过中医,对中药、针灸的运用尚属尝试阶段,田老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不少经验,如用马齿苋或将动物骨骼炒干研粉治疗腹泻,针刺足三里治疗急性胃肠炎,委中放血治疗霍乱等,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更坚定了他要系统学习中医的决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