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邓铁涛 主编 页数:646
前言
一门学科或技艺的流传,除了文字、音像等资料的形式外,还有一些是难以完全用语言说明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才能真正掌握。这部分与文字上的东西不相矛盾,而是进一步的深化,并且往往是真正精深微妙的东西。文字上的多是授人以规矩,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使规矩上升到巧妙,从必然王国上升到自由王国,这需要跟随掌握技艺的师父朝夕揣摩,通过不断的眼及手追、潜移默化,才能真正地掌握。陆放翁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先行者的指导下,会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得到这门学术和技艺。东方文化是知行合一的文化,而且更重于“行”。无论儒、道、释都离不开一个“修”字,没有实践中的苦修,所谓的“知”只是浮浅的,不是真真切切的知,不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无法证道的。其他各门学术、艺术也莫不如此。赵括的“纸上谈兵”就是知而不能行的一个惨痛教训。
内容概要
本书是由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任继学、路志正、焦树德、颜德馨、吉良晨、陆广莘、周仲瑛、张学文、罗金官、石仰山、朱良春等联名发起的“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选粹。它既是一部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精髓的结晶;也是他们的学术继承人长期跟师抄方侍诊,承师真传,再通过勤奋钻研,完整继承,潜心实践心悟,然后加以整理总结的华章。140余篇论文质量之高,数量之多,近年罕见。尤其是,继承者在继承中有提高,在实践中有创新,颇多独家妙言、精辟之论、不传之秘。一卷在手,犹如诸多名师、国手在耳提面命,不逊亲炙,可谓玉函金经,实为珍贵之至。朱良春教授亲任主编,邓铁涛教授拨冗作序,著名画家吴冠中大师题写书名,是难得的学术和实用价值俱高的精品佳作。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学术思想 朱良春教授论治未病思想与养生经验 路志正教授从气阴两虚论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 谢海洲教授扶正培本诊治经验研究 陆广莘教授学术思想探讨 李振华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 高学敏教授学术思想述要 裘沛然教授谈中华文化与养生之道 刘韵远主任医师儿科诊治思想与临证经验 刘柏龄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思辨 窦金发主任医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朱进忠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何任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学术思想探究 贾六金教授学术思想探究 梁冰教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学术思想 糖尿病肾病“微型瘕瘕”形成的病机理论及其传承 王灿晖教授温病学术思想介绍 王琦教授对老年病体质及自然疗法特点的探讨 赵炯恒教授从郁论治内伤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郑建民教授从脾论治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学术思想 “七轮轴心观”亚健康的新机理探讨 罗氏伤科学术思想与手法特色 王钰教授的学术经验 毛天东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学术思想 娄多峰教授对风湿病病因——虚、邪、瘀的认识 马新云教授学术思想探究 张永树老师的辨证论治观 颜正华教授防治老年胸痹的学术思想 王辉武教授治痒的学术思想 中医儿科“调肺学派”的形成——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研究 谢强教授治未病观 孙树椿教授辨治筋伤重视“治未病”思想 顾伯华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第二篇 临床研究第三篇 临证经验第四篇 相关研究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学术思想 朱良春教授论治未病思想与养生经验 中医“治未病”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理论和实际内容,认真挖掘并引申发展可以对现代人的生活、健康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在临床和养生指导方面十分重视“治未病”的思想,兹作一总结。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之说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就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的这一思想经过历史上各时期的医家努力探索,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治未病”审其义,可以理解为治疗未发生疾病之体;治疗已经生病但未到一定程一度之体;治疗已经存在疾病但未有症状、体征之体。朱师认为,“治未病”思想包含三层意思:一是预防疾病。通过各种方法,如保养精神、劳逸结合、膳食调理、节欲养精、食药养生、气功、太极拳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二是已病防变。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要及早治疗,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变途径,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三是治疗已经存在但还没有表现出症状和体征的疾病。现在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现代检测手段早期发现,但一经发现要视具体情况,及时治疗,防止加重。 二、“治未病”的临床指导意义 朱师认为,古代“治未病”思想限于当时社会科学技术条件主要体现在对个体的保健、医疗指导方面,现在“治未病”思想应更多体现在群体预防保健、临床医疗等方面。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