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周安方 编 页数:611
前言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门医学学科。通过中西医的优势互补,许多疾病,尤其是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临床医学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越来越倾向于中西医结合诊疗疾病,由此中西医结合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不少高等医药院校(包括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高等医学院校)适应社会需求,及时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或称中西医结合专业),甚至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系、中西医结合学院,使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迅速在全国展开,有些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还被省、市、地区评为当地“热门专业”、“特色专业”。但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却明显滞后于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的发展,各院校使甩的多是自编或几个院校协编的教材,缺乏公认性、权威性。教材的问题已成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规划、组织编写了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第一版本科教材,即“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 本套教材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及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通过大量调研工作,根据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教学模式(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一个临床:中西医结合临床)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实行先临床后基础的分步实施方案,首先重点系统规划了急需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和部分专业引导性教材共16部(分别为:《中外医学史》《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组织全国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或中西医结合培养方向的78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高等医学院校的专家编写,于2005年正式出版发行并投入教学使用。 上述教材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也被列为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蓝本教材。为确保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的系统性,满足教学的需要,进一步编纂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先后在北京、长沙、广州等地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统一了思想,决定启动中西医结合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认为基础课程教材的建设应遵守以下原则:①保持中西医基础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充分体现专业基础教材的科学性,突出“三基”,构筑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的专业基础,能支撑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的专业学习;②体现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发展的现状,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启发性;③突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特点,立足于本科教学层次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深度与广度。
内容概要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经典选读》,是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组织,全国20余所高等医药院校和中医药院校联合编写的本科教材。该教材主要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也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使用。本教材由“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原著选读”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包括“绪论”和“原文选读”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原著的成书沿革、基本内容、学术思想及其学习方法。“原文选读”部分的编写体例依次为“原文”、“校注”、“提要”、“析义”、“研讨”,“校注”和“研讨”则根据实际需要而适当取舍。 【原文】根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合该专业学生学习要求,精选原著中语言文句比较通顺、中医理论价值较大、临床指导意义较强的原文。根据原文内容按类分章编排,并一律采用繁体字印刷。“内经选读”中的《素问》部分以明·顾从德刻本为蓝本,《灵枢》以明·赵府居敬堂刊本为蓝本;“伤寒论选读”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金匮要略选读”以明·赵开美校刻《金匮要略方论》为蓝本;“温病学原著选读”中的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分别以王孟英《温热经纬》中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和《薛生白湿热病篇》为蓝本。为了方便教学,“内经选读”部分的原文按章节编了序号,编号原则是第一章为1,第二章为2,第一节为01,第十节为10,第一章第一节为101,其余依此类推。 【校注】对原文中的某些错误,需要进行校勘的,则依据有关版本、相关文献和文理医理对其进行必要的校勘;对原文错误显著、不校正就读不通的,则依据有关文献直接对其进行校正,但都作出相应说明。对于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用现代语言进行必要的解释。力求做到言必有据,表述正确,通俗易懂。 【提要】简明扼要地概括本节原文的基本精神、中心思想或主体内容。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准确完整。 【析义】分析原文内容,进行机理阐述。力求做到尊重原文本意,医理文理统一,突出重点,阐明医理,在充分吸取历版教材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研讨】分析各家观点,剖析疑点难点,阐明理论价值,明确临床意义,明晰鉴别诊断,注重联系实际。力求做到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内经选读 绪论 第一章 养生 第二章 阴阳 第三章 藏象 第四章 经脉 第五章 病机 第六章 诊法 第七章 病证 第八 章 论治第二部分 伤寒论选读 绪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三部分 金匮要略选读 绪论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第二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三章 百合狐*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第四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五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六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七章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第八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第九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十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并治第十一 第十一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十二消渴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第十三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十四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第十五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第十六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第十七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第十八章 妇从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第十九章 妇产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第二十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四部分 温病学原著选读 绪论 第一章 叶天士《温热论》选读 第二章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选读 第三章 薛生白《温热病篇》选读 第四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选读 第五章 其他温病文献辑要附1 《伤寒论选读》条文索引附2 《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方剂索引附3 《温病学原著选读》附方
章节摘录
1.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借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构建的辨证模型。根据疾病过程中邪气盛衰、正气强弱及正邪力量的对比,将疾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概括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及厥阴病等六种不同的病证类型,通过对相关病证类型诊断标准、病理生理及治法方药的系统论述,使得对疾病的认识及处治变得更为精确,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奠定了基础,亦构筑了《伤寒论》一书几近完美的理论框架。《伤寒论》在对六经辨证方法进行勾画的过程中,运用风寒之邪导致的外感病作为示范载体,通过对这一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病理生理的观察及其诊断、治疗规律的揭示,示例性地昭示了六经辨证的基本内涵。根据正邪消长转变、阴阳盛衰变化拟就治法、选定方药的思路与方法成为临床各科疾病诊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2.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判断疾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基本属性的辨证方法,《伤寒论》虽无“八纲辨证”之名,却有较多“八纲辨证”之实。如将三阳病划归阳病范畴、三阴病纳入阴病类中;据病证部位浅深,浅在者定为表,深在者看作里;病势亢进、阳邪偏盛者为热证,病势沉静、阴邪偏盛者为寒证;正气不足者为虚,邪气盛实者为实。由此较为系统地规定了八纲辨证的基本内涵。作为诸种辨证的总概括,八纲辨证贯穿于六经辨证的始终,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与具体化,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两者相辅相成。如六经病中的任一经病都存在着表里部位的不同,更有着虚实、寒热、阴阳的分辨。正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界定,明确了六经病的基本属性与证候特征,为进一步辨识六经病提供了方法。3.脏腑辨证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它们除表现出以六经病证为主的基本病理特征外,还常见五脏六腑的机能失常。六经病中的任一经病都可能兼、夹有一脏(腑)或多脏(腑)机能的紊乱,并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相关脏(腑)的病理表现,其中既可见太阳病伴膀胱机能失常这样的某经病与其对应脏腑机能失常同见的病证类型,更可见少阳胆邪干犯脾、胃这样的某经病与其非对应脏腑机能失常同见的复杂病证。通过对六经病病理演变过程中相关脏腑病理变化的观察、分析,不仅可为深刻认识六经病基本病理提供帮助,更可为临床复杂病证的辨治提供方法学参考。4.其他辨证方法经络作为联系机体表里、内外、上下、脏腑的通道,在疾病过程中,常因相关经络循行部位经气运行的失常,出现诸如太阳病头项强痛、少阳病胸胁苦满、阳明病目痛鼻干、太阴病大腹满痛、少阴病咽干而痛、厥阴病巅顶头痛等特征临床表现,这些无疑是临床作出病证类型判断的重要依据,有时也是立法处方的重要参考,这便是经络辨证理论存在的意义。当然,应当明确的是,《伤寒论》提及的许多病证又非经络辨证所能概括,这也是其仅能作为《伤寒论》辨证补充的原因所在。
编辑推荐
《中医经典选读》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