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刘晓勇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五个方面展开银行监管有效性研究:一是多角度、系统地阐述银行监管的基本原理,为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具体讨论银行监管有效性的涵义和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三是以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与单个银行的风险控制两个视角为经,以银行监管的收益与成本约束两个方面为纬,讨论影响银行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四是在进一步分析影响银行监管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银行监管框架,并且基于框架评价银行监管的有效性;五是探讨提高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现实途径。
作者简介
刘晓勇,196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先后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金融理论、金融监管、银行风险管理等领域。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金融研究》、《中国金融》、《金融时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20余篇。
书籍目录
目 录前言 第一章 导论:银行监管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金融信息不对称与审慎银行监管 一 金融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 二 审慎银行监管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 法律不完备性与银行监管的功能 一 法律的不完备性与银行监管 二 科斯定理与银行监管 三 政府规制、规制失灵与银行监管 四 法治、金融约束与银行监管 五 银行监管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目标选择 一 银行监管的多重目标 二 银行监管应有所不为 三 银行监管的目标选择 第四节 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 一 团队生产、制度约束与银行监管 二 制度的作用、设计与评价 三 银行监管的制度安排 第五节 银行监管的政策工具 一 传统工具 二 未来发展 第二章 提出问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相关分析 第一节 为何关注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一 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 二 OECD国家对监管质量的关注 三 中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 第二节 银行监管有效性的界定 一 银行监管有效性与有效监管 二 有效监管与监管理念的转变 三 有效监管与监管重心的转换 四 有效监管与监管要求的权衡 第三节 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准则 一 良好规制的基本准则 二 有效监管应遵循的准则 第三章 宏观分析: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与有效监管 第一节 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管理 一 银行系统性风险 二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评估 三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管理 四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干预 第二节 安全网机制及相关问题 一 安全网机制的构成 二 安全网机制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有效性 一 透明度、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 二 市场约束与监管的有效性 第四章 微观分析:单个银行的风险控制与有效监管 第一节 中介化、杠杆化与银行风险 一 银行的中介化与杠杆化特性 二 银行风险与银行挤提 第二节 银行风险控制机制与有效监管 一 健全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二 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涵义理解 三 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基本构成 四 健全中国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的途径 五 模型分析:银行风险评估 第三节 银行公司治理与有效监管 一 为何特别关注银行公司治理问题 二 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管理 三 公司治理与有效银行监管 第四节 资本要求、准入管理与有效监管 一 资本要求与有效监管 二 准入管理与有效监管 第五章 条件约束:银行监管的收益与成本 第一节 银行监管与市场自律 第二节 银行规制与利率自由化 第三节 准入管理及其影响 第四节 分业限制的利弊分析 第五节 资本要求与银行绩效 第六章 目标函数:银行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评价 第一节 银行监管框架的涵义与构建 一 银行监管框架的涵义 二 银行监管框架的构建依据 三 银行监管框架的多种选择 第二节 三要素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分析 一 三要素监管框架的构建 二 基于三要素监管框架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六要素监管框架与监管有效性分析 一 六要素监管框架的构建 二 基于六要素监管框架的有效性评价 第七章 改进途径: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第一节 应对挑战:环境变化与有效监管 一 识别银行市场环境的变化 二 应对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有效银行监管框架的实现机制 一 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涵义界定 二 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构成分析 三 监管框架实现机制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提高中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一 转变中国银行监管的理念和方式 二 建立有效银行监管的基本框架 三 提高银行监管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附录1 银行监管框架有效性综合评价专家调查表 附录2 判断矩阵及相应特征向量计算过程表 附录2.1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附录2.2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修订版) 致谢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