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翰林院制度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邸永君  页数:1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清代翰林院制度》由邸永君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修订增补而成,是目前国内外惟一一部研究清代翰林院制度的专著。2002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青年学者文库”出版,2007年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再版。  本书对翰林院制度的源流、发展和结局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消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这是一项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重要制度。作者还提出了“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的新见解。本书论点鲜明,论据可靠,论证充分,考证精详,文笔流畅,结构严整,注释规范,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翰林院制度产生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翰林院制度研究之意义与价值第二章 清代翰林院之起源 第一节 翰林院之溯源  一 唐代之翰林院  二 五代及两宋时期之翰林院  三 辽、金、元之翰林院  四 明代之翰林院 第二节 书房与文馆  一 书房之出现  二 文馆之设立 第三节 内三院  一 文馆之简陋  二 内三院之设立第三章 清代翰林院之建置与职掌 第一节 清初翰林院之沿革  一 翰林院之初置与裁并  二 翰林院之定制 第二节 清代翰林院之机构设置  一 清代翰林院之建制  二 清代翰林院之衙署  三 清代翰林院之下属机构 第三节 詹事府  一 詹事府之设立  二 詹事府之职掌第四章 遴选翰林官之途径 第一节 清代之庶吉士制度  一 庶吉士制度之创立  二 清代馆选方法与内容 第二节 “野翰林”  一 己未词科  二 丙辰词科  三 保举经学 第三节 外班翰林与特授馆职  一 外班翰林  二 特授馆职  三 “洋翰林”第五章 对翰林官之培养、考课与任用 第一节 清代对庶吉士之培养  一 对庶吉士之管理及其待遇  二 对庶吉士之教习与考课  三 庶吉士之散馆与去向 第二节 对翰林官之培养  一 大考制度之创立  二 大考制度之意义 第三节 清代翰林官之出路与作为  一 翰林官与内阁  二 翰林官与部堂、京堂  三 翰林官与科道  四 翰林官之外转  五 翰林、未得留馆之庶吉士、散进士仕进之比较第六章 清代之翰林与皇权 第一节 上书房翰林  一 上书房之设立  二 上书房之师傅  三 上书房之地点  四 师徒关系与教习内容  五 上书房制度之延伸 第二节 南书房翰林  一 南书房之设立  二 南书房之作用 第三节 翰林与经筵日讲  一 清代之经筵  二 日讲之收效 第四节 清代之皇帝与翰林  一 “皇恩浩荡”  二 “虿尾高扬”第七章 清代之翰林与思想文化 第一节 翰林院与科举  一 科举之延伸  二 科举之保障  三 科举与翰林之盛 第二节 翰林与清代之思想文化  一 翰林与清代统治思想之确立  二 翰林与清代之学术文化  三 翰林与修书第八章 后论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代翰林院制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您值得拥有,是研究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重要参考书目,还有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斗争的结晶!
  •   清承明制,并加以完善,影响及至民国乃至现代。
  •   很重要的书,很适合我看,对我工作有利!
  •   翰林院,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是当你真的去研究的时候,发现国内可供阅读的书记真的是很少。本人访遍了各大高效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最后是在国家图书馆内找到了这样一本书,翻看了之后觉得有80%都很受用。
  •     翰林院初设于唐,乃各种艺能人士供职的机构。翰林即文翰之林,意犹文苑。翰林院是我国专制社会中后期历代王朝政府中深具学术、文化色彩的官僚机构。虽历朝历代其名称不尽相同、职权或有变化,但始终是从唐至清末千余年来不可或缺的重要官署。及至明代,科举尤重八股,明太祖废丞相,成祖设内阁,翰林官始参与机务,翰林院地位随之显著。明代“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大学士亦被视为“百官之表率,朝廷之观瞻”。
      
      清承明制,沿设翰林院,并将其由五品渐升至二品衙门,由大学士、尚书兼领院事,地位更先要。清代翰林官中不少人出身满、蒙,翰林院几乎是汉族士子入阁的唯一途径。科举制与翰林院制度的并轨,“非进士不入翰林”,翰林院成为科举的延伸与极致。科举考官又由翰林官充任,使科举制与翰林院制相得益彰。
      
      《清代翰林院》 一书追溯了清代翰林院的渊源,理清了清代翰林院的建置和职掌,阐明了对翰林官的遴选、培养、考课与任用,分析了清代翰林与皇权、思想文化之关系。本文依此书章节分别概述,以达了解、学习清代翰林院制度之目的。
      
      一、清代翰林院溯源
       唐武德时,“翰林初置,杂流并处”。 此时的翰林院兼容并包,鱼龙混杂,有文学之士,亦有医卜,伎士、方士、僧道之流。开元以前,翰林院只是“别院以廪之”的非正式衙署。开元年间初置翰林待诏,逐渐演变为起草诏制的机构。开元初,别置翰林学士院,专掌内命(皇帝直接发布的命令),从此“杂流不入,职清而地禁”。李白、白居易就曾供职于此。
      
      宋沿唐制设翰林学士院,翰林学士实际充当皇帝顾问,也负责为皇帝讲解经史,即所谓经筵官。宋代增置大学士、学士,使得翰林院制度扩大。宰相也多从翰林学士中挑选。辽北面官设大林牙院,南面官设翰林院,名异而实同。金置翰林学士院,置承旨、学士、待诏、修撰等官,掌草诏等事。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员同金代,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
      
      明代是翰林院制度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明代翰林院设官比前代更为完善,集历代之成。明洪武十八年(1385),确立庶吉士制度,保证了翰林官的素质。科举制在明代也因增添馆选由原有三级格局变为四级人才结构。 明代翰林院虽只被定为正五品衙门,但翰林官之作为堪称空前绝后。明初丞相的废除为翰林之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翰林官由幕后走向前台。永乐年间,内阁设立,翰林职权渐重。至嘉靖时,内阁朝为班次列六部之上,首辅(即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代科举事务亦由翰林官掌管,各级科考官员非翰林官不得充任。除修史外,以解缙为首的翰林群体还编撰出《永乐大典》。明代翰林官在政治及文化上之作用均得以空前提高,“翰林之盛,前代绝无也”。
      
      清入关之前,作为中枢机构的书房,于天聪三年(1629)改为文馆,后又发展为内三院,成为清代内阁和翰林院共同的前身。
      
      二、清代翰林院的建置和职掌
      清入关后,为争取人心,宣布对明朝“各衙门官员,照旧录用”。明内阁官员入内三院办事,内三院便取代了明内阁。后经洪承畴、冯铨联建议,多尔衮应允,按明代内阁之规制改造内三院,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枢机构。但此时内三院低于六部,为二品衙门。清为笼络士人,安置降官,承袭明制设翰林院。此后又将翰林院一分为三,并入内三院之中。顺治十年,改称内三院为内阁,另设翰林院。康熙继位后,鳌拜等四辅臣以恢复祖制旧章为名复改内阁为内三院,裁翰林院。康熙九年(1670)十月,玄烨下诏再撤内三院,恢复内阁、翰林院。至此,翰林院始成定制。
      
      清代翰林院设掌院学士二人,满、汉各一人;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修撰、检讨、编修、典簿、待诏、庶吉士等。
      清代翰林院的下属机构分为庶常馆、起居注馆及国史馆。庶常馆为新进士深造之所,每年殿试后,选德才兼优之士为庶吉士,再入馆学习,名为馆选。起居注馆是掌侍皇帝政务之起居、记言、记行的机构。国史馆为编撰国史之官署。四译馆亦曾隶属于翰林院,明称四夷馆,清以“夷”字带轻蔑意而更名,并分设二馆,即会同馆(隶属礼部)与四译馆(隶属翰林院)。乾隆年间四译馆也入礼部,改称会同四译馆。
      
      詹事府在清初公开立储失败改为集体培养诸皇子后,不再具辅导东宫太子之职,几无职掌,成为翰林升转之阶。不过,仍能与翰林院共同行驶某些职能,故而詹事府与翰林院彼此殊难分别。
      
      三、翰林官的遴选、培养、考课与任用
      清代对翰林官的遴选有考选庶常、制科征士、外班翰林、特授馆职等途径。前两者为承袭明制,后两种为清代独有。
      
      考选庶吉士,又称馆选,俗称“点翰林”。清初馆选有选而后试,皇帝钦定或者自己申请,皇帝批准两种方法。雍正年间规定新进士先考试再引见。清代馆选别于明代,一是“分省拣选”,一是馆选人数大增。馆选的具体方法为,“以复试、殿试、朝考等第数之和并参考新进士所在所在省份之名额以决定取舍”。
      
      清代对以特科而入翰林者谑称“野翰林”。制科征士是清廷为拉拢士人、巩固统治的非常之举。清代特科有康熙朝己未词科,乾隆朝丙辰词科及保举经学科。此次保举经学,起到了改变学术风气的作用,乾嘉汉学发轫于此。
      
      外班翰林是指为保持翰林中满蒙人的比例而经皇帝特准,从科甲出身的满蒙官员中直接招取的翰林。由于非经正途而入,也被戏称为“斗字翰林”。但满蒙翰林凭真才实学入翰林者也为数众多。外班翰林促进了满蒙两大民族敦儒重学的风气。
      
      特授馆职是皇帝用其超乎一切的特权,钦授某些人为翰林的做法。特授馆职目的有安置降清士子,施恩臣子等。
      
      此外,清末洋务运动兴起后归国的留学生,留洋归来按文凭赐予进士出身或授官职,因此也被称为“洋翰林”。
      
      明清翰林院均有储才职能,培养和储备高级文官。庶吉士生活较为清苦,后康熙察觉施恩增加俸银,生活有所改善。庶常馆既有平时授课,也有定期考试;须交作业,也记考勤,类似书院学校。庶吉士在馆授课满三年后由掌院学士请旨定期散馆。散馆考试评卷分三等,上等者授予翰林官,中等者或留馆,或委以部属、知县。三等者或被除名,或留馆再教习三年。
      
      清代创立大考之法来甄别翰林官的才品。大考之制始于顺治十年(1653),每逢四至五年需大考,不过者要被除名翰林。大考一等尤其是一等一名中,编修所占比例极大。大考有利于德才兼备、才思敏捷、年富力强的翰林进入高层官僚队伍,是以公开、平等的考试方式获得升迁机会。
      
      清代对翰林官的任用,分为充阁臣、任京堂,委部属、改科道及派外官。内阁大学士由翰林官充任,掌票拟之权。康熙年间,为解决翰林官壅滞,翰林官充任部堂成为定制。科道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及京畿、辽沈等各道监察御史的统称,也多由翰林充任。翰林也可外转,到地方为官。翰林外转为清代所创,明代翰林官不赴外任。
      
      四、清代翰林与皇权、思想文化之关系
      上书房 是清代皇子读书场所。皇子老师被称为师傅,诸皇子的师傅皆是翰林院中最博学者,宿儒硕彦,名重当时。师傅之上,设有总师傅。未设总师傅之前,师傅的拣选由翰林院掌院学士负责,乾隆朝改为由内阁大学士拣选。设立总师傅后则由总师傅保荐,或由皇帝特简。师傅之外设上书房行走作为师傅助手。
      
      上书房翰林与皇子既是师徒,也是君臣。进书房是师徒,出书房则为君臣。但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师道在君道面前已经微不足道。臣之于君,唐宋时坐而论道,明代立而听命,到清代时跪而请旨,反映出君臣之间的尊卑变化。清代皇帝大多精明强干,勤于政务,才堪其任,实有赖于诸皇子在上书房所受严格的培养。
      
      翰林官在对皇子、宗室觉罗子弟以及其它满族子弟的教育上扮演重要角色。清代最后三帝无嗣,使得上书房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南书房本为康熙读书处。康熙十六年,翰林入值南书房﹐初为文学侍从﹐随时应召侍读﹑侍讲。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论经史﹑谈诗文。翰林官即以南书房为桥梁,与皇帝直接沟通,皇帝每外出巡幸亦随扈。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参预机务。
      
      经筵始于汉代,是为历代帝王研读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清代较明代更重视经筵,定于每岁春秋二季,按日举行“日讲”。经筵极重礼仪,强调道统高于政统,欲借天道制约皇权。
      
      翰林院制度作为科举制的延伸,对清代思想、文化也有巨大影响。在明清两代,翰林作为进士之上的最高层次的科考功名,是为科举之延伸与极致。《清代翰林院制度》作者提出了“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的新见解。翰林充当学政,掌管各省学校生员考课升降之事,既保证了学政的素质,促进了科举,也提高了翰林官的声望和地位。翰林成为士林众望所归,也充当了“仕进的调节阀和压力的缓冲器”。
      
      康熙帝确立朱子学说的统治地位,其思想深受词臣熊赐履和李光地的影响。熊赐履利用举经筵日讲之机不断向康熙灌输程朱理学,对康熙思想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光地最初因崇尚王学而遭指斥,
      
      康熙末年李光地见风使舵又俨然笃信程朱而成朱学领袖。词林领袖的思想转变会带动翰林官思想的转变,翰林又引导士流、士流引导臣民,以此抓纲带目,统一思想,使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终清一世而未改。
      
      对尊古重实的程朱理学之推崇,加之清代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使得当时士林不敢接触现实,转到纯学术方向,埋首故纸堆,乾嘉考据之学由此而发端。
      
      清代的翰林院制度,行之二百余年,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六千余人得入翰林院,“分省之法,馆选遍于海内;外转例行,翰詹覆盖九州。既是卿相之摇篮,又是人文之渊薮”。 清运祚终,翰林群体犹存,民初各领域不乏翰林身影,如蔡元培、徐世昌、张謇等。翰林之家,也大多是学术世家,翰林后裔的文化优势不容低估,如傅斯年乃清代首科状元傅以渐后人,张爱玲是翰林张佩纶之孙女,周氏兄弟(鲁迅与周作人)为庶吉士周福清之孙。翰林世家固有重学之风,翰林院制度在文化上对后世的影响便也蔓延不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