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年6月1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 作者:陈庆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凭借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对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一些主要范畴的理论预设进行梳理,以期获得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的突破:在多学科理论方法的比较中获取新的理论工具;并对今后人类学的研究产生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作者认为,该著作对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一个初步尝试。该著作强调了两点:一是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阐释了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基本性质与特征;二是对人类学一些主要范畴的理论预设进行梳理,力图以多元化的视角提出具有启示性的理论建构,达到理论去蔽的目的。
作者简介
陈庆德
1953年12月生。云南昆明人,教授。无党派人士。云南大学经济系毕业,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为云南大学经济史硕士生导师,1999年为民族学博士生导师。2003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成员;云南省第二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在《哲学研究》、《战略与管理》、《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万字;出版专著主要有《经济人类学》、《民族文化资本》(合著)、《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概论》、《民族经济学》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理论存在中的科学与人类学
§1 人类知识的特性
§2 科学的理论本质
§3 理论在人类学场域中的正当性
第二章 人类学中的观察与理论预设
§1 观察的前设性条件
§2 理论预设的总体性与局限性
§3 理论预设与人类学理解的意义
第三章 人类学形式与实体的方法论实质和理论溯源
§1 形式与实体的理论溯源
§2 形式与实体的方法论实质
§3 社会实践中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第四章 民族概念的理论建构
§1 民族概念的歧义性
§2 民族存在事实的模糊性与人为建构
§3 民族理念建构的社会与知识基础
第五章 民族文化资本化论题的实质与意义
§1 人类学与经济学的中心论题及话语差异
§2 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论题层面
§3 民族文化资本化论题的一般理论意义
第六章 传统的保护与发明
§1 从“传”“统”到“传统”
§2 “统”因“传”而在
§3 “传统”的现代博弈功能
第七章 “传统”、“现代”的话语对立与理论预设
§1 传统的实质内容
§2 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3 “现代化”概念的反思
§4 社会批判理论的解构与重构
第八章 生态人类学分析的理论预设与质疑
§1 生态问题的本质
§2 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涵义
§3 对“生态伦理”的理论质疑
§4 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质疑
第九章 婚姻的理论建构与遮蔽
§1 婚姻理论的歧义性
§2 婚姻本质的理论追问
§3 婚姻家庭的理论预设与遮蔽
第十章 民族志文本与“真实”叙事
§1 “真实”的遮蔽与展现
§2 文本与素材混同中的“真实”
§3 视角和聚焦所揭示的“真实”
§4 文本叙事与话语实践的反思
第十一章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理论反思
§1 田野工作与人类学的关联与演变
§2 参与式观察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3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