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采桑子 主编 页数:348 字数:5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国学是我国固有的学术,另有“国故”、“国粹”、“中国学”等多种称呼。国学,伴着我国历史而发端、成长、壮大直至让今人孜孜以求,引以为傲。我国拘历史源远流长.著述浩如烟海,因此,要确切地列举出“国学”的内涵,十分不易。通常大家论起国学,也往往莫衷一是。 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间,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国学论文索引》四编,收录了自清光绪末年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司的大量国学论文。这一工作颇具意义。我们将其编目索引稍加分类,即可晓国学之精髓概貌:总论、群经、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史学、地学、诸子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宗教学、音乐、艺术、图书目录。此17类学科,即大致反映了国学的内涵。通俗来说,像大家所知晓的一样,就是由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外交、语言、文学、艺术、方志、镤牒、宗教、民族、民俗、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农学及医学等多种学科汇聚而成的。这亿万典籍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它们为后人构建了一座宏伟的国学殿堂。 当下。“国学热”方兴未艾。人人言国学,家家讲国学,许多著名的大学开始设办国学院:在国外,“孔子学院”也在悄然兴起。国学为何热了起来?国学的大热为哪般? 回首过去百年,国学发展的历程可谓艰辛多舛。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曾被视为民族落伍的渊源,一度有人非除之不能后快。此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亦往往遭受冲击。百余年来,虽不乏有识之士(如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等)一直在力倡国学,但相关的教育仍差不多有半个世纪的断档,令人心痛。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处于落后的状态时,其原有的经典、传统往往会被覆盖、摒弃;反之,当一个国家民族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时,其传统文化也会随之走上振兴之路。因此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说,国学的复兴,其实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令人振奋的背景,作为出版人,我们愿意,也有责任和义务向大众普及国学,为广大读者搭建起一座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 这本普及国学常识的书我们筹备了很久。无论在选材、列纲目还是在资料的搜集上,我们都不断地权衡、斟酌。因为史料太多,所应选取的条目也太多.编者每每于取舍之间都备感踌躇,在体味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更多的是感喟个人力量的无限微渺。中华文明五千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又岂是只言片语所能涵盖的呢?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多地放一些条目,尽可能多地以浅显的语言对词条进行解释、完善。虽然能量微薄,但进行这项工作,我们乐此不疲。普及国学的工作漫长而艰辛,我们愿尽绵薄之力,为读者打开一扇知识之门,让读者充分领略国学之美,认识到国学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心中。
内容概要
能言善辩的纵横家为什么会出现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史上曾强悍无比的突厥人今天分布在哪里?曾经盛极一时的“谶纬”是封建迷信吗?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他都建立过哪些功绩?大诗人李白一生经历过怎样的坎坷?人淡如菊的李清照是怎样成为名垂千古的词人的?曾经出现于金庸笔下的“全真七子”真有其人吗?《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王母娘娘,是佛教人士还是道家神仙?“浴佛节”是佛家弟子的重要节日,它是为纪念谁而设置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黄帝战蚩尤这些神话。最早出自哪部典籍?相对于严肃恭谨的正史,野史又有什么价值?……这些问题。你能一一回答出来吗?它们都属国学范畴,它们并不高深莫测。而是就在我们周围。读懂这些疑问,你就拥有了一把开启精神家园的钥匙;身处其间,你即可以穿越时空,看华夏千年光阴游走,看它们所历经的灿烂辉煌。
书籍目录
分类词条 政经 华夏 四夷 汉族 匈奴 鲜卑 突厥 回鹘 羌 契丹 女真 蒙古 秦朝 汉朝 三国 西晋 东晋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郡县 皇帝 宰相 三公 九卿 三省 六部 翰林院 国子监 军机处 封爵 牛录 八旗制度 察举 九品中正制 科举 常科 制科 官学 私学 洋务学堂 学官 兵制 宦官 法先王与法后王 大一统 大同 中体西用 黄老学派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法术势 食货 四民分业 崇本抑末 先富后教 富民论 劳心劳力……经典论著
章节摘录
徐渭(1521年~1593年),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20岁考取山阴秀才,此后则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青年时的徐渭颇具有进取精神,“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有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曾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时势多有筹划,还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赞颂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正当宏图大展之际,胡宗宪却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捕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他先后九次自杀,方式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以利锥锥入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他还怀疑继室张氏不贞,杀死了张氏。为此他被捕下狱,度过了七年牢狱生活。后来,好友张元忭营救其出狱。出狱后的徐渭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开始四处游历,著书立说,写诗作画。徐渭的晚年生活十分潦倒,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他杜门谢客,除了在张元忭去世时,去张家吊唁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孤独凄惶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相伴,连一铺席子都没有。 徐渭在艺术上的成就斐然。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华,成为当时最有成就的写意画大师。他的写意花卉,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再简单地追求物象外表形式,其独创的水墨写意画新风,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此外,他在书法、戏曲创作方面的成绩也很突出。作为一位艺术大师,徐渭生活狂放,属性情中人。以求画为例,高官来求,恐怕一个字也得不到。而常人来求,若正当徐渭经济匮乏时,求画者如能投以金帛.顷刻即能得之;如果他当时不缺钱,那么给再多的费用也难得一画。在徐渭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偶于友人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他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此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渭的文稿,研究、宣扬徐渭,还为他写下了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从袁宏道始,后来的追慕者不计其数。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徐氏对后人的可谓深远。徐渭,是用悲剧的一生成就了艺术的一位奇人:生时寂寞,死后荣光。 张居正(1525年~1584年),初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少年时聪颖过人,是远近闻名的神章。嘉靖十九年(1540),张居正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嘉靖二十六(1547)年,中进士,授庶吉士。授庶吉士后,张居正进入翰林院,在教习、内阁重臣徐阶的引导下,他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日后走上政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不设丞相,增内阁,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入翰林院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夏言、严嵩二人争当首辅。争夺的结果是严嵩胜利。经过几年的冷眼观察,张居正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清晰的认识。嘉靖二十八年(1549),张居正上疏指陈时弊,阐述改革的主张,没能引起重视。此后,除例行章奏外,在嘉靖朝,张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四年后,他以养病为由,休假三年。这一期间,他来到故乡江陵,对劳动人民的艰辛深有感触。嘉靖三十六年(1557),张居正仍回翰林院供职。嘉靖四十三年(1564),经徐阶推荐,张居正做了裕王朱载重的侍讲侍读。职衔虽虚.但裕王很可能会继承皇位,因此张居正任职期间,“王甚货之,邸中中宫亦无不善居正者”。四十五年,张居正掌翰林院事。同年,世宗死,裕王即位,即明穆宗。张居正的机会来了。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擢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张居正入阁后,和首辅徐阶共同整顿吏治,兴除利弊。隆庆二年(1568),徐阶冈年迈多病,解职归田。其对手高拱重回内阁兼掌吏部事,控制了内阁大权。隆庆六年(1572),穆宗病逝,年幼的神宗继位。张居正遂联合冯保,将高拱排挤出内阁,自己成了首辅,从此独掌国家大权达十年之久。十年间,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启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在诸多的改革中,一条鞭法是中国田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影响深远。后来清代的地丁合一制度就是一条鞭法的运用和发展。张居正在任上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奔忙,连父亲去世都未能服丧守制。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病倒,翌年六月二十日病逝。死后,神宗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号“文忠”。至此,可谓生荣死哀。但其死后刚刚四日,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即弹劾潘晟(张居正生前所荐),神宗命潘晟致仕。不久,言官把矛头指向已死去的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尽削其官秩,追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几乎刻棺戮尸。其家人或杀或流放,凋零殆尽。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到从前弊端丛生的旧观。神宗死后,熹宗登基,于天启二年(1622)为张居正平反,复官复荫。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名鸿基,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党项族后裔。 李白成幼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白成被裁辍业,在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六年,义军首领王自用病卒后,李自成收其遗部与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击败明总兵邓圮,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问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八年,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两,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不久,又于真宁(今正宁两南)再败明军。九年,高迎祥被擒杀,李白成被推为闯王。率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两,避实击虚的战法,攻城略地,屡败明军。十年冬,迎战明总兵左光先、曹变蛟失利,遂分道返陕,移师潼关,遭明军伏击。伤亡甚众。不久,赴谷城(今属湖北),获取为明廷招抚的张献忠资助。十二年,与复起的张献忠合兵破竹溪。十i年,为明总兵左良玉败于房县,币人河南,破永宁(今洛宁),斩万安王朱采轻。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一斗谷合兵,众至数十万,攻克宜阳。进至卢氏,得牛金星、宁献策,用为谋十。纳李岩均田免赋建策,深得民众拥护。十四年春,移师围洛阳,得守军策应破城,执杀福王朱常洵。旋挥师围开封,数攻不克,南走邓州,与脱离张献忠的罗汝才合兵,众号百万。后乘明军四路向河南新蔡、项城调集.遣精兵于途中伏击,执杀明总督傅宗龙。十五年,围开封,激战二十余日未克,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咱勺农民军首领李万庆。继克陈州(今淮阳),与当地农民军会师,返师三围开封。先歼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遣部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明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属河南),李自成遂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自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一战获胜,俘明军数万人。旋回师开封,挖墙填药爆破并掘黄河堤灌城(一说明军掘堤灌农民军)。为阻击明督师孙传庭部,率师两向,战于郏县,不利,遂向冢头寨(今属河南)转移。途中大量抛弃甲仗财物,待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即率部反击,获柿园大捷。进围汝宁(今汝南),执斩明督师杨文岳、分巡佥事王世琮等。挥师南走,绕道白马滩,架门扉作浮桥以渡,迫左良玉弃水寨而遁,进占襄阳。旋分兵连破夷陵(今宜昌),荆门诸州县。十六年正月,重返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口号安民。改襄阳为襄京,建立大顺政权,被拥为奉火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张国绅为上相,牛金星为左辅.刘宗敏为权将军,李岩为制将军。随后,纳谋士顾君恩先取关中,再攻山两,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占领潼关、西安。旋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
编辑推荐
本书编者将读者应该了解的一些国学基础常识进行整理、归纳,成就了这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国学常识》。书分词条解释和经典论著两部分,囊括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学、礼俗、人物等与国学有关的内容。无论是词条解释还是对经典论著的介绍。我们都尽可能以平实、浅显的语言传达、灌输。希望这本国学常识能够常伴你左右,让你对国学多一分了解、热爱和关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