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十五年祭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李建军  页数:347  字数:36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岁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觉间,又快到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的祭日了。十五年里,我经常听入谈起路遥,谈起这个四十二岁便赍志而殁的优秀作家。论及路遥,语含不屑甚至轻蔑的,自然大有人在。那些傲慢而浅薄的编辑,那些跟风趋时的批评家,那些习惯于做高头讲章的学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把路遥说成一个落伍而可笑的人,甚至把他的作品说得几乎一钱不值。这不奇怪。在文学领域,就连大师,都难免要受到别人的质疑和苛责。更何况,路遥还不是大师;更何况,路遥的作品的确存在问题。然而,更多的时候,人们是用尊敬和感激的语气谈论他,仿佛他们谈论的不是一个从未谋面的作家,而是一个过从甚密、交往已久的朋友。有一次,在火车上,我的一位朋友说起路遥的题为《姐姐》的短篇小说,很是激动,以至于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有必要说明的是,我的朋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学博士,是一位好学深思且学有所成的学者。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念念不忘、心怀感激的,不是那些几乎一年炮制一部长篇小说的活着的“著名作家”,不是那些屡屡获得国际“大奖 ”的所谓“大师”,而是一个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的小说家? 在路遥逝世十周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文学写作的诸问题》的文章,试图较为深入地回答这个令我好奇的问题。在我看来,路遥之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是因为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写”、“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这使他的写作成为能与读者的精神发生关联的积极的写作,赋予他的作品以强烈的感染力,使之能持久而深刻地打动读者。现在,我发现,路遥的作品受到读者热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写作本质上是给予性的,而不是占有性的。我发现,写作有两种尖锐对立的模式:一种是占有性写作,一种是给予性写作。占有性的写作表达的是一种阴暗的情绪和利己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叙事世界,作者是一个暴虐的父亲,人物和读者都得不到他的尊重和善待。相反,给予性写作却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像大地一样稳定的精神基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占有性的写作是市场性质和交换性质的写作,具有迅速、轻盈和批量化生产的特点,汲汲乎以求的是印数、版税和码洋,相反,给予性写作则具有缓慢、沉重和少量化产出的特点,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揭示人类生活的真相、理想生活的图景、自由的价值和幸福的真谛。占有性的写作是以作者的“自我”为中心展开的,它经常仅仅作为与作者这个“个体” 相关的事情被谈论,与之不同,给予性写作是以“人类”为中心,它经常作为与人类这个“整体”相关的精神现象被谈论。海涅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当做最伟大的作家,因为,他们的写作里有着共同的东西:“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这三个名字总是并举齐称的,隐然有什么绳子把他们串在一起。他们的创作里流露出一种类似的精神:运行着永久不灭的仁慈,就像上帝的呼吸;发扬了不自矜炫的谦德,仿佛是大自然。”是的,“自我牺牲精神”和“仁慈”,这些就是给予性写作的特点。而路遥的写作就属于这种充满热情和爱意的给予性写作。事实上,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给予性的,都致力于塑造具有“给予性 ”精神的“美好的人物”。屠格涅夫在1860年的一次演讲中高度评价堂吉诃德:“为自己而生,只关心自己——堂吉诃德认为是可耻的。他把自己完全置之度外,他活着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兄弟,为了除恶务尽,为了对抗那些敌视人类的力量——巫师们、巨人们,即压迫者们。他这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他从来不考虑自己,他充满一种自我牺牲精神——请诸位认清这词的分量!——他相信真理,坚信不移,而且义无反顾。因此他才无所畏惧,坚忍不拔,才能满足于最粗劣的饭菜和最寒酸的衣服:因为他无暇顾及这些小事。他心地善良,但精神伟大,为人勇敢;他那感人的虔诚并没有束缚他的自由、;他毫无虚荣心,但他并不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使命,甚至对自己的体力也毫不怀疑。他经常追求同一目标,这使他的思想有点单调,头脑有点片面;他知道的东西很少,再说他也不需要知道很多东西:他只知道他的事业是什么,他活在世上为了什么,而这正是最主要的知识。”路遥笔下的许多人物,就属于堂吉诃德的同志和盟友,同样属于富有牺牲精神的利他主义者,例如《人生》中的德顺爷爷和刘巧珍,《黄叶在秋风中飘落》的卢若琴,《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田晓霞,都是这样的人。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借朱丽叶之口说:“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文学也是这样:一部作品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而仁慈的思想和情感,就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一个作家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而仁慈的思想和情感,就越是会得到读者的感激和尊敬,——一部作品之所以伟大,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伦理精神是伟大的,是因为它的心情态度是伟大的。那么,让我们感谢路遥吧,让我们纪念路遥吧。因为,他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令人感激的情感慰藉。因为,在一个文学荒芜的时代,路遥使我们感受到了战胜饥饿、屈辱和苦难的勇气,帮我们认识到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理解了关于文学、人生与世界的朴素而重要的真理! 2007年9月6日,北京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著名作家王安忆、陈忠实、高建群、史铁生、林夕等众多与路遥曾有过交情甚或感情的人们,写下一笔笔令人心碎的纪念文字,来祭奠十五年前熠熠生辉的路遥。本书截取五个不同角度历程、忆念、评价、影响、自述来纪念这个曾经悲怆现在依然感动众人的西北汉子。    路遥以《人生》名世,在《平凡的世界》之后便不再平凡,曾为学界出过许多无法解答的人生命题与假设,然而他却通过自身的生命感验获得精神上的极大丰收。今天的路遥已非路遥,已经变成为拥有某些高度的里程碑式的存在。   转眼路遥已过世十五年了。路遥以《人生》名世,在《平凡的世界》之后便不再平凡,曾为学界出过许多无法解答的人生命题与假设,然而他却通过自身的生命感验获得精神上的极大丰收。今天的路遥已非路遥,已经变成为拥有某些高度的里程碑式的存在。关于路遥,本书通过著名作家王安忆、陈忠实、高建群、史铁生、林夕等众多与路遥曾有过交情甚或感情的人们,写下一笔笔令人心碎的纪念文字,来祭奠十五年前熠熠生辉的路遥。本书截取五个不同角度历程、忆念、评价、影响、自述来纪念这个曾经悲怆现在依然感动众人的西北汉子。

书籍目录

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代序)第一辑 历程 关于路遥的谈话 男儿有泪(节选)——路遥与谷溪 困难的日子纪事——上大学前的路遥 路遥的大学生活 炽烈年华展雄才——深切怀念路遥同学 回忆路遥 一名真正的矿工 从夏天到秋天 路遥在最后的日子(节选)第二辑 忆念 告别路遥 写给远去的路遥 财富——献给路遥 扶路遥上山 悼路遥 断章 我所认识的路遥 黄土的儿子 世界杯和一个人 故人长绝——路遥离去的时刻 铭刻在黄土地上的哀思——缅怀路遥兄弟 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路遥纪念第三辑 评价 路遥文学中的关键词:“交叉地带” 永远不悔的献身——读路遥 路遥的诗意——一个读者心中的路遥 世纪末大陆文学的两个观察视点 真正的文学与优秀的作家——论几种文学偏见以及路遥的经验第四辑 影响 被路遥改变的人生——纪念路遥逝世12周年 路遥的《人生》与我的路 《平凡的世界》和我 阅读路遥的心情——关于《平凡的世界》 一本书,一个人,一段往事 为作家养母画像——路遥身后引出的故事 寻找路遥的女儿第五辑 自述 作家的劳动 答《延河》编辑部问 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节选)

章节摘录

第一辑 历史关于路遥的谈话 曹谷溪《寻访路遥的足迹》是榆林路遥联谊会正在拍摄的一部十集电视专题片。您是路遥的朋友,又是路遥的启蒙老师,您与他的交往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很想知道是什么东西使您和路遥从对立派成了文学朋友?我乐意接受你们的采访。几十年了,有的事情记不清了,主要的脉络还是清楚的。众所周知,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和路遥在延川县置身于两个不同的群众组织。路遥是延川中学“红四野”造反派的司令,也是全县一个大派的头头;我是彭真、周扬伸到延川的“黑爪牙”、“小爬虫”。在“文化大革命”前,我参加过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大会上听取了彭真、周扬的报告。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冲击。在那个地方,我是惟一听过彭真、周扬报告的文艺工作者,也是惟一在群众中“吹捧”过彭真、周扬的角色。大联合后,路遥以群众代表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我刚从一个公社调到县革委会通讯组做通讯干事。也就在这个时候,路遥的副主任被免职。那一天,路遥正好在我的房间里,军代表当着我的面宣布了路遥被免职的决定。我想,这是路遥生命里程中最为困难的时期。刚刚免了他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职务,他的恋人又通过内蒙古的一个知青向他转达决裂的意思。仕途失意,爱情失恋,使年轻的路遥非常痛苦,他当着我的面哭了,这是第一次看见路遥如此伤心地痛哭。我对路遥说: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男人不可能不受伤。受伤之后怎么办?我以为应该躲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用自己的舌头舔干伤口上的血迹,然后到人面前去,依然是一条汉子!也许,路遥理解了我的话,或者,赞同我的这种见解,路遥留给这世界永远的印象:正是一条刚强的陕北汉子。《路遥文集》第二卷中有篇题为《土地的寻觅》的文章,是他给我的一部诗集所写的序文。他在那篇文章中把“文化大革命”写成“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中,我们是对立的两派,文学使我们成了朋友。在我的许多个文学朋友中,路遥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延安大学文汇山路遥的墓地,有两个小石桌。一个石桌上刻有《路遥文集》责任编辑陈泽顺的两句话:“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另一个石桌上刻着《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李金玉的两句话:“平凡的世界,辉煌的人生”。我非常赞同陈泽顺和李金玉对路遥的评价。陕北的骄傲,时代的光荣!有人说,路遥的事业是成功的,路遥的婚姻是失败的。您如何看待路遥的初恋?我想,踏在心灵土地上的第一个爱的足迹是永远抹不掉的。路遥的初恋,应该说是愉快的。虽然他经历过失恋的痛苦,可是在他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仍然深深怀念自己的第一个恋人。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奇特的,神秘的,让人们无法预料。路遥在延川县革委会尽管被免掉了职务,但是组织上对他的处境还是同情的。当时有一个铜川二号信箱的招工指标,就给了路遥。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都知道“招工指标”在那个年代是何等重要。可是,路遥却将这个“指标”非常愉快地给了自己的恋人。著名作家晓雷先生写的长篇纪实文学《男儿有泪》中,记叙了我和路遥交往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惟有路遥的初恋不够真实。有一次,路遥的恋人与我通电话。她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先生,有了自己的孩子,写路遥的文章中能不能不写她与路遥恋爱这件事情?我说,这是路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写到。她说,尽量淡化。我理解她的心情。于是,我让晓雷在文章中隐去她的真实名字,改写成“林琼”。并增加了一段我和路遥的对话。我说:路遥,你和林琼亲口来没?路遥说:没。我说:瓷脑!正因为路遥当着我的面哭了,他感动了我。我很想让路遥与他的恋人“破镜重圆”,所以我就去找林达。路遥的恋人与林达是朋友,她们都是清华附中的学生,又同在关庄公社的前卢沟村插队。林达先在关庄公社当妇干,我把她调到县革委会通讯组。我向林达介绍说,路遥是一个多好多好的青年,说路遥多么有才气,说路遥对他的恋人感情有多么深……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林达去做工作,让路遥与他的恋人重归于好。但是,事情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发展,我失败了。始料未及的是:林达悄悄地爱上了路遥!应该说,路遥与林达的恋爱也是非常热烈的。有一个春节,林达回家将她和路遥恋爱的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林达的母亲是一位非常精明的知识女性。她没有让林达说路遥有什么优点,而要林达说路遥有什么缺点。热恋中的林达说不出来路遥有什么缺点。林达的母亲说也许路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但肯定不是一个没有缺点的青年。看来你对路遥还很不了解,建议先冷一冷,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确定婚姻关系。林达的“退缩”,使路遥又一次面临失恋的痛苦。好在这一段时间并不很长。1978年元月25日,恋爱了六七年的路遥与林达,在延川县结婚。在年龄上,您是路遥的兄长,在文字创作上,您是路遥的启蒙老师。您为什么乐意做路遥成长的铺路石呢?其实,我不是对路遥一个人的文学创作给予关心与支持。我是一个由业余作者逐步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我知道一个业余作者的成功是多么艰难,我知道,他们多么希望得到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指导与支持。我在这个世界上值得一提的,大概不是自己写过几首诗歌,发表过几篇文章,而是我支持了一大批文学青年,向这个世界推出了一个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群!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工程。靠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的。我以为,文学艺术上很难说某人是某人的老师。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事情。一个人先天的智慧,后天的经历、阅历和美学训练等许多方面的因素,无一不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路遥的时候,他刚刚初中毕业。有一篇文章说我和路遥为一首诗的修改在半夜里争吵,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事情。应该说那时候是我指导路遥读书,指导路遥写作。路遥的灵性令人惊奇。在文学创作方面,你说什么问题,他就能够心领神会,甚至可以由此及彼地对许多问题生发自己的感悟。无须讳言,荣获茅盾文学奖的路遥,在那个时代他的文学水平,艺术素养,还是很低的。他最早的诗作还只是一些顺口溜。记得他给我一首诗歌,题目是:“我老汉走着就想跑”。明明感冒发高烧,干活尽往人前跑;书记劝,队长说,谁说他就和谁吵;学大寨就要拼命干,我老汉走着就想跑!这首诗,我推荐发表在延川县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以后,《延安通讯》上也发表过他的这首诗作。我们从路遥的这个作品可以看出他当时还处于文学创作的“学步”阶段。我想,一个获得金牌的田径运动员,他学步的步伐依然是稚嫩的,歪扭的,甚至还要摔跤。我祖籍清涧。清涧是产红枣的地方,那里有一句农谚:“栽枣树,不如砍枣树。”砍倒一棵老枣树,在那棵老枣树倒下的地方会茂腾腾地长出一片枣树林。这大概就是我乐于指导路遥、支持路遥的原因所在,乐于做许多业余作者“铺路石”原因所在。我寄希望我们生活的这一块黄土地,能够涌现出更多的路遥!路遥在延安住院时,得到了您的多方关照;转院到西安后,您又去医院看望。我们想知道,您如何看病中的路遥?路遥是一位英雄,患病后的路遥仍然是一位英雄!路遥是1992年8月6日,因肝硬化住进延安地区人民医院。其实,他在几年前就患了乙肝。他在病痛中坚持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任务,还完成了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肝硬化,那不是一下就硬化了的,他一直顽强地与疾病斗争,并坚持在病痛中创作,在病痛中去完成《路遥文集》的编辑与出版的工作。当然,患病后的路遥对自己的生命更为珍惜。他曾在柳青墓前有一张留影,他一直担心自己也像柳青一样,长篇没有写完就病逝。长篇写完 ,可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与陈泽顺商议将《延河》扩版为大型文学期刊;要我在延安为他准备一孔窑洞。七月份,他在那儿住一个月,运筹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实在不愿意去见马克思,他实在不愿意告别属于自己的这一个平凡的世界。路遥刚住进医院,我就去看他。他又一次当着我的面委屈地哭了。他说:谷溪,我完蛋了。我说,怎么会呢?你的病没有那么严重。路遥原来以为自己患了“肝癌”,通过反复地检查,化验证实是“肝硬化腹水”。住院二十多天了但病况仍不见好转。我对路遥说,延安医疗条件差,要不我们转到北京或者上海去。路遥说:“我对延安的医院作过考察,这里的药物、医术,以及医疗设施,就可以治好我的病。如果延安治不好,别说送到北京、上海,就是送到联合国也治不好!我这是传染病,如果送到西安传染病医院,那里离三兆火葬场最近,我一死,人家就把我拉去火化了……如果死在延安,你和高其国一定会钉一口棺材,把我埋在黄土山上(高其国是路遥在延安大学时的同班同学)。路遥病逝之后,我为路遥所做的许多事情,应该说与路遥的这一席谈话有很大的关系。路遥在他生命里程的最后几年里,时不时地把“死亡”这两字挂在嘴上。像一棵大树戛然倒下,或者一个人躲在某一个山圪崂崂里悄悄地死去……其实,他最惧怕的就是死神的来临。当他真切地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他竟像孩子般地幻想着另一种奇迹的发生,甚至幼稚到一种自我欺骗的地步。就在他病逝之前,远村领我到西京医院去看他。路遥见我来了,非常高兴。他说:“谷溪,我现在能吃饭了,睡眠也好了。”我说:“是的,我看你的气色也确实比以前好多了!”这是安慰的话,应酬的话,也可以说是相互蒙哄的话。我心中明白,他的病就从来没有好转过:在延安住院时,每天下午还可以到院子里散步,离开延安的时候,不能到院子里散步了,但是还可以自己到卫生间里去,现在,连卫生间也上不了啦,九娃知道,他的病就没见过好转。每想起这些,就叫人痛心。您是路遥的老乡、兄长和文友,您能否就您了解的路遥,作进一步的“解剖”和探讨呢?我在前面说过:路遥是“陕北的光荣,时代的骄傲”。但是,严格地解剖路遥,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自卑心极强的人。自尊与自卑在他心灵的深处,同潜共存。在路遥的精神世界,还有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路遥是一个参与意识极强的人,而自己的文学创作又迫使他别无选择地躲在甘泉县招待所,躲在铜川市王石洼煤矿的一间房子里,与“孙少平”、“田晓霞”们一起生活,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梦幻……文学创作,是孤独的个人劳动。这种无法改变的孤独与他强烈的参与意识,使他陷身于一种无法解脱的痛苦。我想,这些问题将会是研究路遥和路遥作品的学者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么强悍的一条陕北汉子,怎么又会自卑呢?我想,这与他的家庭出身,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家庭太穷,他不能像那些干部子弟那样吃喝玩乐。延川中学那时候的学生灶上有甲、乙、丙三种菜,路遥大概是连丙菜也吃不起的角色。他的自尊与他的自卑,铸造了他孤傲内向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奋发精神。路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高加林、刘巧珍、孙少平等许多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形象。如果我们能够真切地走进路遥的精神世界,你会惊奇地发现,路遥比他所塑造的所有的艺术形象更生动、更精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友情、亲情的温馨。您能否从这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一个更真实,更人性化的路遥呢?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会使你们失望。路遥是一个“事业型”的人物。他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很高的人生目标,他对这个目标的挚诚追求,几乎使他忽略了自己的亲情、友情中的许多事情。路遥常常要朋友为他办许多事情,可是,自己却不大乐意为朋友办事。记得有一次,他的胞弟王天乐写了一首诗歌请他看。他说,谷溪看得好。给业余作者看稿子,实在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我这一辈子,在这件事上就耗费了许多精力。这是路遥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他对文学艺术事业的追求,执著到懒于与人谈文学的地步。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几年里,他几乎脱离了家庭,脱离了社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他的养父病危,想见他一面,但路遥脱不开身;养父病逝了,他不能去料理后事,委托王天乐全权代表他去办理丧事……路遥七岁时父亲把他从清涧王家堡送到延川郭家沟他的伯父家中。伯父母没有生养,他们把路遥视为亲生的儿子,宁愿自己不吃,也不能让路遥饿着;宁愿自己受冷,也要路遥有穿有戴;不管自己要承受多大的困难,也要供路遥进城上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伯父用老镢头在土地里刨出来的。可是,在他老人家病危的时候,路遥未能给他送上一碗水喝,在他老人家的黄土坟前,路遥未能焚烧一张纸钱……作为儿子,应该说路遥没有行孝!有一次路遥来延安,他的父亲领了好几个亲戚叫他办事。路遥的父亲对路遥说,在困难时期,某某给过咱家五升高粱,是咱家的救命恩人,现在他儿子有个什么事,你得给办了;某某是咱的什么亲戚,亲情关系可近哩,他们家有个什么问题,也要解决了……有要求调动工作的,有要解决户口的,还有打官司的,人们对路遥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许多要求。所有的当事者对上述问题的提出和结果,始料未及:路遥想不到给自己出难题的竟是自己的生身父亲;路遥的父亲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连一点儿面子都不给;满怀希望找路遥办事的人,更想不到:名声如此大的路遥,竟六亲不认,甚事也不办!路遥对这一切突然“遭遇”,束手无策。他跑到市场沟山上我住的窑洞里,漫无目标地发了一通牢骚。有谁理解路遥的苦衷呢?如果,路遥把该办的、不该办的事情都办了,路遥还是路遥么?路遥在免职、失恋的痛苦中与您相识,路遥又在疾病的痛苦中与您告别。回顾这四十年的交往,您如何看待您与路遥的友谊?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许多东西非常珍贵,比方金子,比方宝石。我的父辈不曾见过,我自己也从未拥有,但生活依然。倘若,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朋友,没有友谊,他恐怕就难以生存,即便得以生存,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大了。由此看来,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金子,不是宝石,是朋友和友谊。这是我对朋友和友谊的理解。有一回,我到医院看路遥。他问我:谷溪,你说“组织”是个什么东西?我难以回答。他说,组织是“五分钟”。我说,你瞎说甚哩?路遥解释说:我得了“乙肝”,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省委副书记白益民来医院看过,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王巨才来医院看过。于是,比他们小的文化官员或者地方党政领导也就礼节性地到医院来看我。他们不敢和我握手,不敢在我的床边接触,连椅子也不敢坐一下,好容易熬过五分钟,撂一句话给我:路遥,有什么事,你叫小张来找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现在,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上一回卫生间,都得让别人帮忙。帮助我的人都是朋友!这是路遥对朋友对友谊的见解。路遥病逝之后,我老伴非常惋惜地对我说:要是不转院到西安,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走人。我说,为什么?她说:西安的吃喝不如延安。记得有一天上午,路遥就吃过六种饭。曹改萍送的是莲子汤,王克文送的是洋芋馇馇,还有谁送的是“抿夹”,但是路遥尝上一口就不吃了。不吃饭怎么行呢?我老伴又给他煮了一小碗延川的红枣,他吃了六颗。多吃一口饭,就增加一点儿营养,也就增强一点儿抵抗病毒的能量。在延安,路遥的朋友多,这种饭吃不对,再做另一种,变着花样让他多吃一点饭菜。西安的城市大了,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像老家里这样。我觉得我老伴说得不无道理。哎呀,我说得是不是脱题了?(没有脱题。您正在生动、真切地向我们讲述您和路遥的友谊)是的,朋友和友谊是一种只有开头、永远不会有结尾的主题。1969年认识路遥,我们之间就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延川时代,路遥好像是我和我的家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路遥忌讳与生人一起居住,很长一段时间,他和我合住一孔窑洞。有一年春节放假,年三十下午他和林达骑一辆自行车到郭家沟,只住一晚上。第二天吃饺子就和林达骑一辆自行车从郭家沟来到刘家沟我的家。按陕北风俗,大年初一是不走亲戚的。可是,路遥不管这些,而且,一来就不走了,一直要住到春节收假,我们相跟着到县城上班。路遥病逝之后,我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因此而中断。为了让路遥归故里,原省政法委书记、路遥生前好友霍世仁找我说这个事。他说,路遥的骨灰不能一直放西安,这个事儿咱不管谁管?铜川市政协主席张史杰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我正在西安,为了路遥的事,他打电话让我到“芷园”见他。我说,霍世仁也对我讲过类似你的想法,他说,把霍世仁接过来一起谈。那次是省政协开会,延安市政协主席冯文德,榆林市政协主席赵兴国,也都是路遥的生前好友。于是,我们五个人在芷园的客房里,召开了一个民间小会。议定:我们这个组织叫“路遥纪念馆筹委会”,我们五个人都是成员,推举延大党委书记、校长申沛昌为筹委会主任。我向申沛昌通报霍世仁、张史杰、冯文德、赵兴国和我在芷园开会的情况后,申沛昌说了两句话:办路遥的事儿,我热心;与这几个人一起共事,我放心。省委宣传部长王巨才通过文艺处的王兰英同志为我带来口信:要我们就重新安葬路遥之事,打个报告,宣传部解决一点儿经费。不管什么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时难”。重新安葬路遥这件事情,尽管一路“绿灯”,其实,做起事也非常麻烦。征求路遥亲属的意见,墓地的选择,设计和施工都非常具体。当时,我还在《延安文学》总编的岗位上。本来就是“超负荷”运转,而这些社会工作,又不能不做。记得有一次要腾出一上午的时间去延大办事,头一天晚上我加班到第二天的凌晨三点钟。我感谢许多朋友对我的信任。我觉得一个人能够为别人做一些事情也是愉快的。我这个人,一辈子不说吃亏,不说吃苦,不说委屈……我曾在一首“致老妻和孩子们”的诗中写道:对于我的死亡,不要悲伤,不要哭泣;我无怨无悔地走了,像一颗成熟的种子,从上帝的指缝滑落……曹老师,我们还想请您换一个角度说路遥。您能否从社会学的角度为我们讲一讲,路遥及其作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价值。为了回答你们的问题,我先讲两个小故事。有一次,我陪日本国研究路遥的学者、姬路独协大学教授安本实先生去路遥的墓地,我们首先给路遥送上束鲜花。安本实先生知道路遥爱抽“红塔山”,他颤微微地点燃三支香烟,放在路遥的墓前。他对着墓碑说:请路遥先生抽烟。我和安本实先生,随意地在路遥的墓前表示了我们对这个亡灵的怀念和哀悼。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两个青年(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拿着一束他们刚从山上采来的野花,非常恭敬地置放在路遥的墓前,这才引起我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是延安大学的学生,来山上恋爱或者玩耍。我问他们是延大学生吗?那个男孩子说:不是延安的学生,我们是西安交大的学生。我又问他们,是爱好写作的文学青年吗?又回答说,不是的,我们是路遥作品的读者。说话间,我才发现路畔上放着两个旅行包。也就是说,这两个青年早晨坐火车从西安到达延安,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就直奔文汇山看望路遥。看着这两个青年,我心中一热:路遥活在了一代中国青年的心中!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故事。还在我做《延安文学》总编的时候,我编发过一篇题为《广岛离延安有多远》的稿子。作者是一位姓马的先生。文章说在他去香港的途中,看见一位日本姑娘,正在埋头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闲谈中,这位日本姑娘得知他来自西北,于是给了他两张名片,一张给马先生留作纪念,另一张请马先生设法送到路遥的墓前,并转告路遥:她迟早会到延安看望他的!是的,路遥的作品,不仅感动了中国青年,也感动了不少外国青年。“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是路遥的人生格言,也是路遥精神最简洁的概括。路遥这种精神,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的世界,都会激励人们奋进,激励人们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而奉献!路遥经受过人世的贫穷,却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丰硕的精神财富;路遥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劳动精神、奉献精神,将是久远的。关于路遥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最近获悉:根据路遥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改编的电视剧,即将开拍,一个新的“路遥热”,正向着我们扑面而来。我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路遥的作品以及路遥的人生价值,将会显得更为重要。感谢榆林的文学朋友们对路遥研究所作的努力。感谢《寻访路遥的足迹》摄制组对我采访。你们的劳动,一定会得到后世人的肯定和赞扬!

编辑推荐

关于路遥,《路遥十五年祭》通过著名作家王安忆、陈忠实、高建群、史铁生、林夕等众多与路遥曾有过交情甚或感情的人们,写下一笔笔令人心碎的纪念文字,来祭奠十五年前熠熠生辉的路遥。《路遥十五年祭》截取五个不同角度历程、忆念、评价、影响、自述来纪念这个曾经悲怆现在依然感动众人的西北汉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路遥十五年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1条)

 
 

  •   自从看了路遥《平凡的世界》,我就把他当成了我未曾谋面的导师——他的悲悯情怀就像黄土地一样沉厚和深邃,他笔下的文字总会让我的眼角涌动泪花,人生在世需要这样的情怀和精神。路遥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人生无比真实——也像是那脚下深沉的黄土。他的一生与苦难相伴,他活在对艺术宗教般的信念之中,他随着黄土高原上的风雪而逝,逝去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感动和怀念。读一读路遥吧,这平凡世界中的人生!
  •   从看平凡的世界开始,便着迷于路遥的一切文字,一个陕北汉子,将激情与热血挥洒在这一部部作品中,而对其本人,只是从只言片语中耳闻些许,该书弥补了遗憾,离去的路遥,不再那么遥远
  •   今年是路遥先生诞辰60周年。不知为什么,今年春天热爱上读他的作品,在看完他所有的作品后,又买他的研究书研究起来。不禁感叹:中国当代文坛非常难得有“路遥”!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从书本到电影以及电视剧,我一直陷入路遥关于“土地”、“岁月”、“人生”浓厚感动的文学世界里。他是影响我文学生活的重要导师之一,他的“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和“像老牛般耕耘,土地般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读他的书,学习他和他的文学精神!
  •   仿佛近景似地描写路遥的生活点滴,《平凡的世界》很经典,当年被感动的时候竟然但从未想过要去了解一下她的作者,虽然里面很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忆路遥,但仍然不会觉得有重复的厌烦,了解他的很多个经历的片段,像是听许多个朋友讲述已故的一个友人的故事一般,再次的和路遥在我疏漏的记忆力相遇,用认真的了解表达对他最深的缅怀。
  •   其实,要买此书的不是本人,而是我娘。她说生平最喜欢看路遥的小说,看了让人很感悟。而且路遥为了写作,躲到矿窑里写,条件之艰苦实在非现在的作家们能体会。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写出来的作品,自然能让人感动。加上都属于同一时代的人,经历过很多相同的事,所以更有感触。为此娘要我做网上搜来了关于路遥的生平和其他资料。
    借此怀念路遥。
  •   最喜欢的路遥,永远的《平凡的世界》,永远的路遥。
  •   将其买来,只想在特殊的日子里纪念一下路遥……
  •   刚拿到手随便读了几篇纪念路遥先生的文章,其中他弟弟写的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最后谈到路遥没钱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没钱买自己写的作品.还是他的弟弟给他去借的钱。独立文人的存活真的很悲壮!
  •   路遥人生。
  •   因为路遥,喜欢路遥。尊敬路遥。但对于本书的编者李建军印象中好像不太好,似乎是因为贾平凹。正在看。
  •   昨天收到这本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伟大的路遥这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
  •   更多的了解到路遥
  •   感动的好书
  •   盼望已久!
  •   记忆力里不会忘记的作家,怀念。
  •   一个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作家,很是亲切。他的书大部分都读过,以后要继续支持。
  •   印刷装帧很好,内容不错啊。
  •   不朽的当代文学巨匠,中国亿万有志青年的楷模
  •   内容详实,印装精美,
  •   包装不错,帮别人买的
  •   爱他,就支持他!
  •   毫不夸张地说,路遥是1990年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平凡的世界》完整而翔实的记录了那个发生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变革和变化,同时也以主人公孙少平和命运搏斗的艰辛经历的奋斗精神以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的宽容精神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此后尽管有许多作家和作品描述那段变革和变化,但没有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成功地超越《平凡的世界》。而路遥用生命来创作的毅力和精神亦是无人可及的。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路遥完全是一名值得纪念作家。如果你认同我的这一观点,那么这本《路遥十五年祭》就是值得一看的书。
  •   当莫言获诺奖时,我又想念着路遥,我觉得真正有中国特色的作家非路遥莫属。
  •   怎么说,因为想更深的了解路遥才买 但失望了 里面的内容有感动 但内容太少 显得不值 不知道编者把价格标那么高是为了做什么
  •   不知道工作人员是怎么搞的,这本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中间有4对折页也就是8页空白部分,严重影响阅读,但因本人没时间去换,也就将就一下了!
  •   封面上面居然破了。
  •   纸质不是很乐观,但内容不错。
  •   读着书中那些怀念的文章,感动、震撼、一次次地禁不注热泪长流,为路遥在苦难中的奋争,为他的朋友对他的真挚的关爱和友情。最令人感动的是路遥弟弟的文章《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如果说路遥童年的贫穷、饥饿、被寄养是在困难的日子里的无奈,那么从《平凡的世界》的前期准备到创作阶段的六年中所遭遇到的苦难更多的是他的一种选择,这一点在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有明确的表述,几年的文坛淡隐、为创作而流失的宝贵的青春岁月、经济的拮据、身体的透支等等这些苦难在创作初都预见到了,可他选择了这些,以致作品获奖的一年后他就永远地倒下了。路遥的人生,路遥的作品,真正感动读者的是苦难中的奋争,那苦难因渗透着精神的顽强奋争而没有一点褴褛的感觉,那苦难因渗透着精神的顽强奋争而充满了诗意。在路遥远去的今天,怀念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   应为喜欢路遥才买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可以 但书中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很多 只有最后一篇《早晨从中午开始》比较有价值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路遥及其作品 本人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路遥评论集》会更有价值 也更专业些 评析其作品更到位 可惜这段时间《路遥评论集》缺货 要不就买这本了
  •   这本书里面除了路遥自己写的文章其他没几篇可以读啊~好没意思的~千万别上当~典型的拿路遥的名声出书骗点钱~失望~
  •   路遥是在用生命写作。毫不夸张的说:他的作品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尽染血汗;都浸透着他对人生深层的理解。他的敬业精神和他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是令人敬佩的。他为自己所热爱的文学事业耗尽了生命,却为广大读者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
  •   看电影《人生》令人震撼,读《平凡的世界》令人感动,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本书最精彩的还是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   甚至现在都不愿意相信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   现代小说里,没有比 平凡的世界更好的了
  •   2002年,我走进了延安大学文学院的大门,那个初冬,正值先生逝世10周年,我作为新生代表手捧花篮同众多文学前辈、兄长、领导、同学在文汇山路遥的墓地祭奠这位家乡的壮士、母校的骄子,并在那些日子里我奔波于学校的各个教室、报告厅,倾听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包括李建军先生的学术报告和讲座,那是我真正的走进路遥生活的开始。我突然觉得一夜之间,我竟然可以和路遥对话的亲近与冲动,虽然我们已经阴阳两隔,而且已经十年只久。路遥墓地在我毕业的2006年已进行了翻修,据说学校还在一排窑洞新建了研究室、纪念馆等,很遗憾我没能再回去,但我想我迟早会回去的!回去看看母校,看看路遥!留恋延大的思念,留恋文汇山的黄土与一草一木,以此祭奠、怀念我敬重的校友、兄长、恩师路遥!一并感谢李先生呕心沥血!
  •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创作随笔 很不错 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也一定要看看它啊
  •   《平凡的世界》是让人震撼的,这样的好书在当代中国文坛并不多见,我还记得这本书的扉页:“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路遥是呕心沥血的向他生活过的土地与岁月致敬,在这里我们也向他致敬。。。
  •   一个真正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令人敬佩! 很想找个机会再看一遍平凡的世界。
  •   路遥的作品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我看了N次,每一次都被感动,甚至觉得少平就是路遥的化身,仿佛觉得他就生活在每个角落里.
  •   都应是这种写作态度,但在现实社会又不现实,这就是路遥的不同之处,可贵之处。
  •   喜欢路遥的笔风,永远在读者心中
  •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路遥以及许多人对路遥的怀念。文字真实,质朴。书的质量也不错,推荐啦!
  •   不太喜欢,感觉一般般吧,个人喜欢咯
  •   好书,研究路遥的必备之选。
  •   此书我看了将近一半,又查看了目录,令我费解的是,没有老贾的文章,都是陕西省的才子都待在一个作协大院里,汇编中怎会出现此类怪象?路遥病危住院,许多文人都去看了,但不见老贾探望的文字,路遥走了,又有许多人送了挽联,但又没见老贾的.是老贾忙老贾的字太差还是别人在回忆时将老贾漏了?路遥死后,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的挽词是"路遥不朽",无疑这是集体的意思.路遥在... 阅读更多
  •   最先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很感动,后来把他的所有著作都看下来,也把这些作品介绍给同学、朋友……
  •   一直很喜欢在卓越上买东西,很信任的,结果这本书让我很是郁闷,书外面坏了就不说了,居然里面也是坏的,就印证了一句话:便宜没好货。。。。
  •   喜欢路遥,是在06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时候我上高一,现在都大学快毕业了。这么些年,对于路遥的喜爱,不仅一直没有褪去,反而是更加的觉得,路遥这个人,和他的作品都是鲜活的,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在买了这本书之后,我去剃了一个光头,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剃光头,不为别的,只为纪念自己心中的那个永远活着的路遥。
  •   书长得真别扭!但是确实大爱路遥
  •   书很好,只是又一页左下角有一个污点(看书时无意看到的,哈哈),肯定是正版,虽然卓越发货有时慢,但是我不担心,感觉很可靠这本书主要是路遥的朋友亲人对路遥的怀念文章,读这些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路遥的形象,让人全面的理解路遥,从而更深刻理解路遥的作品,理解路遥的文字中那股独特的魅力从何而来,推荐大家读一读
  •   这次物流太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