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血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奥康纳  页数:213  译者:蔡亦默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乡村牧师家庭出身的黑兹尔从小就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然而,在当兵参加战争的几年里,他的信仰发生了动摇——他发现自己的灵魂已然不复存在。复员后他离开家乡,到了一座名叫托金汉姆的城市,试图创立一个“没有耶稣的新教”,然而沉溺于物质生活中的公众对他有关罪恶信仰的谈论漠不关心,而他所宣传的这种新教竞被人利用——假冒先知以行骗……《智血》是一部融神秘宗教与黑暗暴力于一体的杰作。该书出版时,其古怪的情节与荒诞的人物使得许多评论家难以接受。直到今天,其哥特式恐怖、阴冷的风格仍不免令初读此书的读者为之震惊。

作者简介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被公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在世界文学中影响巨大。奥康纳39岁时死于红斑狼疮。美国评论界称她的早逝是“自菲茨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她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散文书信集《生存的习惯》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章节摘录

  “谁说你非信不可了?”她用东部人那种讨厌的腔调反问。  他只好不予计较。  这时侍者刚好送来了饭菜,菜里有不少鸡蛋和猪肝。他先是慢慢地吃着,当他发觉那几个女人正在注视着他的腮帮子——因咀嚼而一起一伏的肌肉时,便干脆大嚼大咽起来。他吃完后,一边喝咖啡一边从口袋里往外掏钱。服务员明明看见了,却不过来结账。每次经过这张桌子,总要冲那几个女人挤眉弄眼,还要盯上他一眼。希奇科克太太和那个新结识的女友这时已经吃完离去。最后,服务员终于来到他面前递过账单,黑兹尔将钱冲他一亮,推过去,抬腿就出了餐车。  他在空气比较新鲜的两节车厢接头处站了一会儿,点起一支烟。这时他那节车厢的乘务员正好经过,他冲他喊了声:“嗨,你这个帕鲁姆。”  但那乘务员却脚步不停地走了。  黑兹尔紧跟其后也进了车厢。这时车厢里所有的卧铺都已经收拾好。有人在密尔西车站卖给他一个卧铺,这人说,要不然的话,他就只能坐一宿了。卖给他的是上铺。他来到铺位前,拖过那个帆布包,又去了趟厕所,就准备上床睡觉了。他晚餐吃得太饱,现在只想赶快爬到铺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想象着躺在铺上望着窗外匆匆驶过的夜色原野,那将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啊。但车上的标识牌却告诉他,要睡上铺,还得找乘务员。于是他把帆布包往铺上一塞,动身去找乘务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奥康纳小姐的风格令人窒息。她的直接,她的不假修饰,简直就像让行刑队员枪毙靠墙罪犯的命令一样……你不能信手拿起这本书,也无法随随便便将它扔下,因为它强加于你,正如书中的人物接受他们的命运一样——那是一个来自黑暗的无法抵抗的重击。也许身体上受到猛然一击的感觉正是人们怀疑如此恐怖的世界之真实性的开始。  ——《纽约时报》  此书是以激情写就的,如果可能,也应怀着激情阅读它。  ——弗兰纳里·奥康纳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百部作品之一,同名电影获《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上帝死了,耶稣也死了!反叛、皈依、疯狂、毁灭……只有弄瞎双眼才能看见光明?奥康纳黑暗暴力的处女作,著名的《公园深处》即节选自《智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智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便宜的小小说
  •   书全新,有塑料薄膜
  •   奥康纳的小说名作~
  •   实在没有太大感觉
  •   奥康纳的书必收啦
  •   因为喜欢好人难寻
  •     又是一本字里行间充斥所谓“负面情绪”的小说。我就喜欢这样的。学名据说叫哥特小说。浪漫主义文学竟有这样一条阴森粗犷,荒诞晦暗的支流,真是耐人寻味。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高中时看的,忘了挺多,只记得它的叙述手法新颖,结构巧妙,风景粗粝庄严,人物乖戾复杂,讲的是一个复仇故事,探讨的是命运与爱情。有人说它体现了作者“恨超过爱,仇恨才是宇宙主题”的理念,入乎故事其内,似乎如此,出乎小说之外,则未必然。真正能揭示《呼啸山庄》主题的,应该是它那前所未有的叙述方式。我猴年在这说一段,他马月在那说一段,被你一双好奇悲悯的耳朵听到了,于是坟墓之下的朽骨化作在心灵间传递的故事,一些腐化的面容透出了天使的光辉。
      
      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书里,宇宙自然是人生的布景,人是一种能与天地风云山川草木共鸣的存在,天长地久,山高水长,而人却灵消肉腐,转瞬即逝。怎样才能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去哪里寻我们欢笑哭泣过的痕迹?让你黯然销魂刻骨铭心的种种是否仅为虚幻?···艾米莉通过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悲剧告诉我们的是,人人都只是活在他人嘴上的一段段故事,运气好的,能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惹人唏嘘;运气差的,就只能如幽谷呼啸、废弃山庄一般暗哑堙没,无人听闻。
      
      而在《智血》里,宇宙自然的布景被缺席的上帝取代,悖神绝望的人在裹尸布般的风景里挣扎独行。奥康纳不喜欢玩弄叙述技巧,她最擅长的是以寥寥数笔活现人物,刻画情境,于不经意间让你窥见虚无的深渊。在这点上,安妮·普鲁和她挺像,不过安妮·普鲁的主题不是宗教救赎,而多以自然主义的笔触描绘移民的苦难与焦虑。
      
      本着不剧透的精神,我只能说,主人公黑兹尔的悖神故事至少夹带了其他两条线索,书中人物的遭遇似乎都在警醒你,在一个弃绝上帝的世界里,人人冷酷,个个不义,人们只能在幻灭之中欺诈嗜血或寻求救赎。说到底,它想以一个赎罪的故事叩问宗教与信仰问题。
      
      一言蔽之,这本书就像奥康纳深入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那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以后,迅速发回的一篇后续报道,启示之光一瞬即逝,犹如一道血色闪电。
  •     我对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阅读之旅,始于她的处女作《智血》。掩卷之后,略感失望。这部宗教主题的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设置太有意图感了。
        就在准备与这位美国女作家擦肩而过时,我随意捧起了她的短篇集《好人难寻》,并在第一页上被迅速打动。事实证明,《智血》带来的失望感,是为其后绵延不绝的惊艳感做铺垫的。《好人难寻》精巧灵动,篇篇精彩,带给我一种新鲜的阅读刺激。
        奥康纳与我熟悉的美国当代短篇圣手们——比如雷蒙德•卡佛、约翰•契弗、理查德•福特等——如此不同。卡佛们笔下充满失业、离婚、酗酒、破产……生活挖好了一个个陷阱,等着人们往下跳。人是无奈的,因而显得有些无辜——谁让生活如此强大呢。但在奥康纳那里,被动性消失了,人性(往往是恶的)本身成为自我的陷阱,成为让他人跌倒的障碍物。人,才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根源。
        《好人难寻》这个标题,让我想起《圣经》:“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马书3:10)奥康纳对于自己在做什么,内心非常明确。她说:“我的读者是那些认为上帝已经死了的人,我很清楚正是为这些人而写作。”
        以标题小说《好人难寻》为例。这部短短20来页的小说,可能是奥康纳最著名的短篇了。它写一家六口驾车去佛罗里达旅行途中,遭遇三名通缉犯而惨遭灭门。在这故事里,是人性必然的自私,将他们推到了命运的偶然之上。一家六口中的奶奶是小说主角。她一路喋喋不休,甚至在面对歹徒、生命垂危之时,仍不愿停下自以为义的说教。与假装虔诚的外在相反,她的内心自私虚荣,打满各种小算盘。她劝服全家去东田纳西;欺骗孩子们说老宅有藏宝;因她导致翻车之后,她假装受了内伤,试图免于责难;甚至最后的灭门惨剧,也因她直呼歹徒姓名而起。
        当歹徒将她家人一一拖入林中枪杀时,她仍反复说首犯“格格不入”是好人,以求他放过自己这个“老太太”。当她将“格格不入”呼为“我的儿”,并试图抚摸他时,被“格格不入”三枪结果了性命。“‘她可以变成个好人的,’‘格格不入’说,‘要是每分钟都有人对她开枪的话。’”
        在此,“好人”被赋予了反讽意味。老太太自认为虔诚,其实是被上帝所不喜的伪善者。与她相比,“格格不入”这样罪大恶极之人,却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罪。他说:“他们没给我看判决书。所以我现在自己来签。很久以前我就说过,在你们做过的每件事情上都要签名,保留一份副本。”在他堕落的人生哲学之中,竟有着比老太太更接近真理的部分。
        这样的暧昧复杂,正是奥康纳的迷人所在。她自己承认,小说家“不能为了抽象真理的利益来移动或塑造真实的…要谦卑地面对事实本身…小说只有处于自己的局限之内,才能够超越这些局限。”只有谦卑地面对事实,并接受其暧昧复杂,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小说家。只有将主观喜恶、道德评价、前置判断降至最低,才有可能处在局限之内,而去超越局限。奥康纳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为何她的作品遭受宗教与道德谴责的原因吧。
        奥康纳的另一本短篇集《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比起《好人难寻》有所不同——小说篇幅更长,元素也丰富多变:母子对抗、城乡错位、南北差异、衰老与死亡……但我偏爱《好人难寻》,它主题专注,因而更为“邪恶”,也更“奥康纳”。
        怎么的小说,是真正的奥康纳式小说?奥康纳身上有两张标签。一张是“南方作家”,一张是“天主教作家”。南方作家容易让人产生的风格联想是:怀旧、乡土、怪异……奥康纳不无自嘲地说:“在最为尊敬的意义上,它(南方派)似乎指一小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范德比尔特兴旺起来的重农主义者。但是这个术语更多唤起的往往是哥特式怪物的形象,和对畸形与怪异的迷恋。”
        古怪的奥康纳,容易让人联想另一位同样古怪的南方女作家:《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作者卡森•麦卡勒斯。同样身体残疾,同样哥特风格,同样出生于南方佐治亚州。在相似的表面之下,她们的写作主题不尽相同。麦卡勒斯书写孤独,奥康纳关注救赎。
        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奥康纳从未放弃神的维度,也因此深谙人的罪性。奥康纳说:“所有小说家在本质上都是现实的寻求者和描绘者,但是每个小说家的现实主义都依赖于他对终极现实的看法。”在她那里,终极现实就是一个存在上帝的世界。而当人背弃上帝时,世界就显得残缺、邪恶、扭曲、黑暗。这是奥康纳对终极现实的看法,也是奥康纳小说怪诞风格的根源。
        最后提提另一印象深刻之处:奥康纳一生是奇特的,也是乏味的。她终身未嫁,大部分时间和母亲呆在农庄里,写作及思考上帝,39岁死于红斑狼疮。谁说“围绕房子和鸡圈转动的生活不会成就令人兴奋的作品”呢,奥康纳创造的文学世界如此美妙。这让我再次确信:生活的丰富性从来不是外在的,它源于内心。看,并能看见;活着,并能感受到活着。这是写作者的天赋能力。
        
        
        写于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
      
  •     被所谓的“恶”一意驱动的,不是奥康纳笔下的非理性人物,而是她自己;或许,奥康纳认为自己不需要怜悯,因此也不予以她所创造的人物以怜悯。
      “振聋发聩”,乃至于达到最高宗教意义上的“恐吓”、“威慑”,如果仅仅出于这种目的而写作,那这种写作同其他的“社会现实道德”写作又有什么区别——更何况,人不能僭越“上帝”而行权。
      人不能只想着自己的获救,如果奥康纳通过写作获救了的话;不知道获救了没有的奥康纳吝啬得不肯匀出一点笔墨去涂抹一点亮色,因为这有悖于奥康纳自己的写作观念;于是,被“吓”得不轻的读者便不会一同得救,因为,因威吓而产生的“信仰”只会是出于功利。其实,很简单,黑兹尔只要把自己的情分享一下房东太太这世上便会多出一个得救的人,但是,要么是全部的光明,要么是全部的黑暗,这两者是同一物质,从概念上来说。
      对纯然的恶要加以剔分,应有着足够的警醒、自省,而非一味地溺恶,这在具体操作的尺度上也许很难加以把握。但是,不管是以什么样的说辞、借口来进行这种扬恶,不管是美学上的还是道德、宗教上的,不管听上去看上去会有多么漂亮或正当凛然,它都不会最终转化成一种崇高。天呐,没有一种辨知力,这种暴力冷风格很容易沦为简单的滥仿……
      
  •   小说家总是以其内心世界和想象力征服世界的啊
  •   遗憾,为什么不能点喜欢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